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创伤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德刚 孙建云 +1 位作者 刘栋 马明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9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医学生创伤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11月滨州医学院60名大五实习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们参加科室组织的小讲座和病例讨论,...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医学生创伤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11月滨州医学院60名大五实习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们参加科室组织的小讲座和病例讨论,以创伤骨科教师授课为主;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录制相关视频,分享相关资料,课堂上回顾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后带教老师及时总结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对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以自我评价和出科考核两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学生对骨折理解程度、骨科专业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习学生在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试验组学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大幅提高创伤骨科临床教学效果,培养实习生对骨科基本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创伤骨科 传统教学法 临床实习 自主学习能力 骨科专业兴趣 教育
下载PDF
3D打印体表定位系统在创伤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德刚 孙建云 +2 位作者 王兆林 刘栋 张德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3期49-51,共3页
目的对3D打印体表定位系统在医学生复杂创伤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将50名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试验组采用引导学生应用软件重建复杂骨折的三维模型,模拟复位过程,设... 目的对3D打印体表定位系统在医学生复杂创伤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将50名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试验组采用引导学生应用软件重建复杂骨折的三维模型,模拟复位过程,设计个体化体表导板,打印骨折模型及导板模型,术前模拟置钉的教学方法。结果试验组学生对骨科专业兴趣、复杂骨折的理解程度、理论与临床结合能力及学科前沿掌握能力这四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操作能力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3D打印体表定位系统能让本科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复杂骨折的微创治疗过程,在临床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打印 体表定位 传统教学法 临床实习 创伤骨科 复杂骨折
下载PDF
某医院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芸 田荣娜 +3 位作者 王盼盼 杨艳 张保英 徐凌忠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49-150,共2页
骨科意外伤害患者多,手术种类较多,手术时间较长,尤以年老体弱及急症手术较多,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大多数患者有内植入物,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高,一旦发生,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康复,同时还会加重其身心不适感及其经济负担。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微课”翻转课堂在创伤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明亮 于妍洁 +2 位作者 景国强 张德春 张德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0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索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微课"翻转课堂在创伤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2—5月在创伤骨科轮转的20名住院医师作为试验组,随机抽取2019年同期的轮转医师2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目的探索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微课"翻转课堂在创伤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2—5月在创伤骨科轮转的20名住院医师作为试验组,随机抽取2019年同期的轮转医师2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比较翻转课堂在创伤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在病史采集、专科查体、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4个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认知能力评价方面,试验组各项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在创伤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仍需不断完善,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住院医师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带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新冠肺炎疫情 创伤骨科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探究循证医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曲向阳 于德娇 杨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5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在骨科临床教学中,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方法将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在我院骨科实习的70名临床医学生作为本次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在骨科临床教学中,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方法将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在我院骨科实习的70名临床医学生作为本次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对照组(35名学生),与采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方式的观察组(35名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带教满意度的对比。结果在两组学生的教学完成后,观察组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96.19±1.77)分、自学能力(95.29±2.62)分、思维能力(96.34±1.79)分、学习积极性(96.21±1.65)分,相对对照组学生的得分,表现更为优异(P<0.05);并且在实习成绩上,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成绩为(93.49±2.74)分、(93.57±1.43)分,对照组学生的成绩为(86.36±1.53)分、(86.21±1.75)分,二者差异显著(P<0.05);在教学满意度的评价上,观察组的总满意度经过观测为97.14%,对照组学生的总满意度为82.8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的总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对医学生在骨科的临床教学中,采用循证医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对医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融合,提高学习成绩,以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对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在临床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骨科 临床教学 学习成绩 教学质量 应用 教育
下载PDF
微课联合CBL教学法在骨科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王磊 郭新珍 +1 位作者 孙德平 李爱群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2期79-82,共4页
临床实习带教是骨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骨科实习带教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微课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均属于目前临床实习带教常用的教学方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微课与CBL教学法均... 临床实习带教是骨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骨科实习带教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微课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均属于目前临床实习带教常用的教学方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微课与CBL教学法均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带教的质量,将2种教学方案联合应用则能够产生“1+1>2”的效果,更加高效、有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及探索能力。本研究以微课联合CBL教学法在骨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为基础,阐述了微课联合CBL教学法的开展现状,探讨了二者联合用于教学的应用方案以及应用效果等,评估了其教学优势及局限性,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骨科实习带教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为医学教育提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联合 案例教学法 骨科 实习带教 应用
下载PDF
Ilizarov骨搬移联合抗生素骨水泥促进胫骨大段骨缺损的对接点愈合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治博 王兆林 +5 位作者 王志刚 李朋 姜建浩 张锴 杨淑野 杜刚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38-2043,共6页
背景:Ilizarov骨搬移治疗开放性胫骨大段骨缺损十分有效,但仍有并发症,其中对接点愈合困难是治疗难点之一。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对开放性胫骨大段骨缺损术后对接点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22年1月滨州... 背景:Ilizarov骨搬移治疗开放性胫骨大段骨缺损十分有效,但仍有并发症,其中对接点愈合困难是治疗难点之一。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对开放性胫骨大段骨缺损术后对接点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22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开放性胫骨大段(骨缺损> 4 cm)骨缺损患者51例,其中28例接受单纯Ilizarov骨搬移治疗(对照组),23例接受Ilizarov骨搬移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试验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时间、骨愈合时间、骨愈合指数、骨搬移过程中的目测类比评分、末次随访时的骨缺损肢体功能、对接点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51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22.53±5.77)个月,试验组患者外固定时间、骨愈合时间、骨愈合指数、术后感染率及对接点未愈合率均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二期手术后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末次随访时的骨缺损肢体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纯的Ilizarov骨搬移治疗,Ilizarov骨搬移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可促进开放性胫骨骨折对接点的愈合,提高骨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诱导成骨技术 骨搬移 对接点 骨愈合 胫骨开放性骨折 大段骨缺损
下载PDF
案例及任务驱动教学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淑野 夏振娟 +5 位作者 杜刚强 李朋 贾龙 王志刚 张锴 朱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6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案例教学联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骨科的实习生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对照组(n=110)采用常规方法教学,观察组(n=110)采用案例教学联... 目的观察和分析案例教学联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骨科的实习生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对照组(n=110)采用常规方法教学,观察组(n=110)采用案例教学联合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然后观察实习生理论知识(分)、操作技能(分)、实习表现。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带教后理论知识(92.47±1.26)分、操作技能(95.56±1.89)分、实习生参与度95.45%、学习兴趣92.73%、积极性89.09%、教学方法满意度(90.47±1.78)分。对照组实习生带教后理论知识(80.12±1.73)分、操作技能(79.08±2.50)分、实习生参与度73.64%、学习兴趣71.82%、积极性59.09%、教学方法满意度(78.63±2.90)分。结论将案例教学联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骨科临床带教中,能够有效增强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且能够提高实习生的教学参与度、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对科室临床带教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 教学 任务驱动 教学法 骨科 临床带教
下载PDF
Teach-back结合微视频教学法在骨科技能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德春 黄敏香 +2 位作者 王兆林 刘栋 张德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7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Teach-back结合微视频教学法在骨科技能带教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实习的6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名。实验组采用Teach-back结合微视频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Teach-back结合微视频教学法在骨科技能带教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实习的6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名。实验组采用Teach-back结合微视频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统一考核并记录相关结果。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分数、技能考核分数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增强专业基础知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教学预期以及教学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增强团队意识和提高病例分析能力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each-back结合微视频教学法在骨科技能带教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准确、熟练的掌握所要学习的技能及相关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增强专业基础知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教学预期以及提高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back法 微视频教学 教学法 实习教学 骨科 技能带教
下载PDF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骨科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栋 李卫国 +1 位作者 张德刚 宓宝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6期77-81,共5页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应用于骨科实习中的价值。方法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19年6月—2021年7月间选取82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区组...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应用于骨科实习中的价值。方法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19年6月—2021年7月间选取82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区组化随机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实践组(n=41,PBL联合CBL教学法)和参照组(n=41,采用传统教学)。对两组考核成绩、实习积极性、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实习评价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践组实习生病例分析、临床实践及理论成绩均高于参照组,且实习积极性较参照组也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两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习后实践组的查找循证、问题分析、提出对策及问题解决能力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组对实习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兴趣、动手能力、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的认可度评价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BL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骨科实习中,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积极性、考核成绩、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可有效提高实习评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实习 以问题为基础 以病例为基础 积极性 调查结果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实施中的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淑野 夏振娟 +2 位作者 王志刚 张锴 朱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1期51-52,共2页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实施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于我院骨科实习的104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骨科临床教学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52名)、观察组(52名)。对照组实习生接受常规骨科临床教学...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实施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于我院骨科实习的104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骨科临床教学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52名)、观察组(52名)。对照组实习生接受常规骨科临床教学,观察组接受3D打印技术骨科临床教学,即由骨科带教教师结合临床经验选择适宜病例,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科病例模型,以3D骨科伤情模型为基础,开展教学,便于实习生清晰掌握骨科病例的局部解剖结构、病变特征等信息,加深其对骨科病例伤情状况的理解。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t=10.29)、实践考核成绩(t=10.86)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用于骨科临床教学,可改善实习生的骨科学习效果,改善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提高实习生其对骨科临床实习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打印技术 骨科 临床 教学 满意度
下载PDF
案例式联合问题式教学在骨科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明亮 张锴 +2 位作者 张德刚 张德春 刘宏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3期45-46,67,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医师在创伤骨科采用案例式教学联合问题式教学的方法对临床见习医师的教学效果。方法自2021年3月—2021年5月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临床见习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24人及联合教学组(观察组)24人,共48人... 目的观察临床医师在创伤骨科采用案例式教学联合问题式教学的方法对临床见习医师的教学效果。方法自2021年3月—2021年5月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临床见习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24人及联合教学组(观察组)24人,共4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教学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结合问题式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2周后对所有学生通过出科理论考核考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对专业理解程度,骨科专业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2组学生在理论考核成绩、专业理解程度、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科专业兴趣及教学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式联合问题式教学对提高临床见习医师在创伤骨科学习的积极性及参与感方面有积极影响,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 见习医师 骨科
下载PDF
加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芸 盛莉莉 +3 位作者 田荣娜 崔营营 王岩英 徐凌忠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05-306,共2页
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又称加速康复外科或术后促进康复程序,是采用有循证医学依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使患者获得快速康复。
关键词 加速康复护理 骨科 围术期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骨科导向复位钳的研制及在髌骨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强民 房清敏 王志刚 《中外医疗》 2017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导向复位钳的研制及在髌骨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2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2例髌骨骨折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均分为骨科导向复位钳组(A组)与点式复位钳组(B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胥氏改良张力带... 目的探讨骨科导向复位钳的研制及在髌骨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2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2例髌骨骨折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均分为骨科导向复位钳组(A组)与点式复位钳组(B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胥氏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法固定,粉碎性骨折加用环形钢丝结合张力带固定。A组采用骨科导向复位钳加压复位减少骨折间隙、引导克氏针置入。B组则采用点式复位钳复位,不借助任何定位导向置入克氏针。观察手术时间、克氏针首次置入位置、置入次数、透视次数、遗留的骨折端间隙,并依Bostman评分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骨科导向复位钳组临床优良:46/46(优良率100.00%),显著高于点式复位钳组优良:42/46(优良率91.30%),(P=0.04)。(2)两组间手术时间、穿针次数及术中透视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间首次置钉合格和遗留间隙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导向复位钳在髌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骨科导向复位钳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荣娜 王芸 +1 位作者 孙丽华 王盼盼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473-474,共2页
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可使血管堵塞,造成肢体缺血坏死,栓子脱落可造成肺动脉栓塞、脑栓塞、肾栓塞等并发症,轻者可造成患者肢体残疾,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据相关资料显示,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可使血管堵塞,造成肢体缺血坏死,栓子脱落可造成肺动脉栓塞、脑栓塞、肾栓塞等并发症,轻者可造成患者肢体残疾,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据相关资料显示,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本次研究就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以患者结局为导向的强化护理联合赋能心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吕晓丽 杨明明 吴盼盼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以患者结局为导向的强化护理联合赋能心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以患者结局为导向的强化护理联合赋能心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患者结局为导向的强化护理联合赋能心理干预,两组均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分为(78.42±4.57)分,高于对照组的(69.25±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患者结局为导向的强化护理联合赋能心理干预能够减轻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生理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患者结局 强化护理 赋能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生理指标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正欢 宫智浩 贾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等高能量损伤所引发,由于该部位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仍是目前临床骨科领域的一项挑战。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复位及内固定方式种类繁多,如牵引床牵引、克氏针撬拨、简易牵引器复位及空心...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等高能量损伤所引发,由于该部位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仍是目前临床骨科领域的一项挑战。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复位及内固定方式种类繁多,如牵引床牵引、克氏针撬拨、简易牵引器复位及空心加压螺钉、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内固定等。而目前临床上对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仍缺乏比较统一的治疗原则,对于手术方式和固定方法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因此,现就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常用的复位及内固定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地治疗该疾病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青壮年 复位方式 内固定
下载PDF
骨科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
18
作者 田荣娜 王芸 +1 位作者 王琳 王盼盼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71-472,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骨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也在发展与应用,从而使骨科的护理技术和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护理对象的转变,病人的需要增高,对我们骨科护理也是一种新的挑战。精密的内固定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石...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骨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也在发展与应用,从而使骨科的护理技术和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护理对象的转变,病人的需要增高,对我们骨科护理也是一种新的挑战。精密的内固定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石膏外固定,同时可以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护理 专业发展
下载PDF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青青 王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4期176-180,共5页
骨科护理教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科学类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针对骨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抽象性的理论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才能逐步提升学生在骨科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 骨科护理教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科学类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针对骨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抽象性的理论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才能逐步提升学生在骨科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小规模的在线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教学视频或者是课件的学习,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学习以及课后的在线答疑和考核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师回归课堂,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具有很好的实践价值和可行性。新时期医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在骨科护理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也将从SPOC和翻转教学的基本概述出发,对SPOC基础上的翻转课堂教学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课程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教学 翻转课堂 结合 骨科护理 教学 应用 教育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方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曲向阳 董林 杨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7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在骨科临床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此种教学方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骨科实习的90名临床医学生作为本次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对照... 目的探讨在骨科临床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此种教学方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骨科实习的90名临床医学生作为本次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对照组(45名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观察组(45名学生)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成绩、教学质量和带教满意度的对比。结果在教学后,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为(92.18±3.23)分、(94.37±2.86)分,对照组学生的成绩为(86.25±2.27)分、(83.38±3.45)分,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质量上,观察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28.75±5.78)分,自我归属感为(21.11±3.86)分,对照组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16.23±3.02)分,自我归属感为(12.09±1.23)分,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学生在教学后,对教学的满意度为97.78%,也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总满意度为86.67%,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在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的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对带教老师教学的满意度也有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 骨科 教学质量 理论知识 实际操作 学习主动性 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