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质量、发育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雪 彭洁 +1 位作者 颜廷杰 王梅林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7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质量、发育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5例。参...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质量、发育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发育情况(MDI、PDI)、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MDI、PDI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智力及运动发育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巩俊英 韩娜娜 +2 位作者 金芳 王红霞 彭洁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335-1340,1379,共7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乙素(Sch B)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SD新生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ch B组(Sch B,55.4 mg/kg)及3-甲基腺嘌呤(3-MA)组(自噬抑制剂3-MA,10 mg/kg),后3组大鼠采用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建立缺氧缺... 目的研究五味子乙素(Sch B)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SD新生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ch B组(Sch B,55.4 mg/kg)及3-甲基腺嘌呤(3-MA)组(自噬抑制剂3-MA,10 mg/kg),后3组大鼠采用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建立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模型,后两组大鼠在造模同时灌胃或注射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共7 d;采用Longa分级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组织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线粒体形态,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脑组织自噬蛋白(Beclin-1、LC3Ⅱ/LC3Ⅰ)及PINK1、Parkin蛋白表达,试剂盒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萎缩、变性,数量减少,出现严重病理损伤,脑神经细胞线粒体长度、脑组织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脑组织Beclin-1、LC3Ⅱ/LC3Ⅰ、PINK1、Park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ch B组大鼠脑海马神经元损伤减轻,脑神经细胞线粒体长度、脑组织SOD水平、脑组织自噬蛋白(Beclin-1、LC3II/LC3I)及PINK1、Park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MDA水平、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P<0.05);3-MA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加重,脑神经细胞线粒体长度、脑组织SOD水平、脑组织Beclin-1、LC3II/LC3I及PINK1、Park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MDA水平、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升高(P<0.05)。结论Sch B降低缺氧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促进线粒体自噬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缺氧缺血新生大鼠 线粒体自噬 脑保护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8
3
作者 宋秀敏 巩俊英 +3 位作者 韩娜娜 纪鑫 刘雪 李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781,共4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其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穿透素-3(PTX-3)、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2020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NICU进行机械通...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其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穿透素-3(PTX-3)、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2020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N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患儿110例,根据是否合并VAP分为合并VAP组(32例)、未合并VAP组(78例),比较两组患儿血清sTREM-1、PTX-3、PCT水平,并对NICU患儿并发VAP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VAP组患儿血清sTREM-1、PTX-3、PCT水平高于未合并V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重复插管、血清PCT水平均为NICU患儿并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NICU患儿并发VAP后,血清sTREM-1、PTX-3、PCT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且机械通气时间、重复插管、血清PCT水平均为NICU患儿并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对上述因素进行密切关注,并予以相应的干预性措施以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穿透素-3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