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镜在皮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静 马蕾 +3 位作者 高昱 李媛 舒春梅 马光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152-156,共5页
皮肤镜诊断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是皮肤影像学中发展最为完善,研究也最为深入的技术和辅助诊断方法,具有便利、无创、实时和有效的特点,被誉为“皮肤科医生的听诊器”。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训不同于本科生,在繁重的课业基础上,需要... 皮肤镜诊断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是皮肤影像学中发展最为完善,研究也最为深入的技术和辅助诊断方法,具有便利、无创、实时和有效的特点,被誉为“皮肤科医生的听诊器”。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训不同于本科生,在繁重的课业基础上,需要更快捷、准确地掌握皮肤科的疾病知识。所以,文章在目前各临床教学方法[如问题为导向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混合式教学等]的基础上,总结临床见习、实习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验,将皮肤镜应用于皮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及培训当中,既可以提高皮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也可以便于教师总结更多的教学经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皮肤性病学 组织病理 研究生教学 专业学位 临床教学
下载PDF
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154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昱 王子涵 +4 位作者 高菲 张烨 吴世福 田月洁 丁长玲 《药学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药物、药疹类型,进行诱发药疹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药疹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附属医院皮肤科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154例确诊为药疹患者的原发疾... 目的探讨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药物、药疹类型,进行诱发药疹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药疹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附属医院皮肤科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154例确诊为药疹患者的原发疾病、用药种类、药疹类型、致敏药物、潜伏期、系统损害、治疗等临床数据。结果药疹病例占皮肤科同期住院总病例的7.1%。原发疾病以感染性疾病最多,为84例(54.5%)。单一用药115例(74.7%),混合用药39例(25.3%)。单一用药患者中前3位的病因药物类别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抗癫痫药;前3位的药物品种为β内酰胺类(33例)、对乙酰氨基酚(20例)、卡马西平(11例);应用中成药者(9例)。154例患者中,轻型药疹116例,重型药疹38例(38.3%)。共有139例(90.3%)药疹患者应用了糖皮质激素,其中5例重型药疹患者联合使用了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154例重症药疹中未随访到死亡病例。结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抗癫痫药是前三位的病因药物种类,β内酰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卡马西平为其代表性药物,中成药为第四位的病因药物种类。重型药疹的病因药物中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抗癫痫药占比增大,潜伏期更长,合并发热及系统损害更多见。感染对药疹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Β内酰胺类 卡马西平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PBL联合TBL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谭宏伟 杨冰 +2 位作者 宋珍明 丛培英 朱爱青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2期75-78,共4页
随着医学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如何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研究热点。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基于团队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都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它们... 随着医学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如何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研究热点。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基于团队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都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PBL教学法强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TBL教学法则注重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而PBL联合TBL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文化素养和沟通技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文章将PBL联合TBL教学法用于检验专业教学,讨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实施方法及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探讨新的教学策略,提升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以期对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基于团队的教学法 联合 医学检验专业 教学 应用
下载PDF
739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玉杰 安荣真 +2 位作者 张芳 张俊花 王秀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3-154,共2页
目的揭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饮食及吸入致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739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检测。结果食物组IgE抗体阳性率为5 7.0 1%,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鱼(51.15%),蟹虾(34.26%),大豆花生(29.77... 目的揭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饮食及吸入致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739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检测。结果食物组IgE抗体阳性率为5 7.0 1%,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鱼(51.15%),蟹虾(34.26%),大豆花生(29.77%),猪、牛羊肉(14.61%),牛奶(12.04%),蛋白蛋黄(8.53%)。吸入组IgE阳性率为62.20%,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屋尘(56.83%),尘螨粉螨(54.26%),白桦、榆树、梧桐、桑树(28.82%),猫、狗毛发皮屑(17.59%),普通豚草、蒿属植物(13.80%),蟑螂、蚊子(13.40%),点青霉、交链孢子霉、黑根霉(10.55%)。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食入及吸入致敏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IGE抗体
下载PDF
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忠永 邱会芬 董大群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2期2266-2267,共2页
探讨PBL与LBL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效果。从2007级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中选取7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LBL教学法,并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探讨PBL与LBL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效果。从2007级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中选取7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LBL教学法,并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不仅在总分、综合分析题及基本技能得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学生更主动学习、更善于独立思考和沟通交流。表明双轨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皮肤性病学的教学质量,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得到学生普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PBL教学法 LBL教学法 双轨制教学
下载PDF
护肤品对面部皮肤影响的量化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严 李远宏 +4 位作者 舒春梅 董光辉 刘梅 康晓芳 陈洪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讨护肤品对面部皮肤影响的量化评价。方法:将272名受试者按面部防晒霜、保湿类护肤品及洗面奶(液)使用方式分每日使用组、不规律使用组、不使用组三组。采用医生主观评分、角质层含水量测定、黑素指数(melanin index,MI)测定、... 目的:探讨护肤品对面部皮肤影响的量化评价。方法:将272名受试者按面部防晒霜、保湿类护肤品及洗面奶(液)使用方式分每日使用组、不规律使用组、不使用组三组。采用医生主观评分、角质层含水量测定、黑素指数(melanin index,MI)测定、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测定、皱纹图像分析方法,评价面部护肤品对皮肤状态的影响。结果:使用护肤品可降低皮肤主观评分、提高角质层含水量、降低MI值和EI值、使皱纹图像分析仪(Visioscan VC98)的绝大多数灰度参数以及SELS参数中平滑度参数向有利于皮肤状态如皮肤变光滑、皱纹减少等方向变化。结论:面部护肤品对皮肤状态存在有利的影响,对延缓皮肤老化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肤品 含水量 黑素指数 红斑指数 皱纹 面部皮肤
下载PDF
皮肤镜案例教学在皮肤性病学临床见习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媛 张玉杰 +3 位作者 王静 李娜 马光辉 马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9期21-23,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皮肤镜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评估,并研究探讨创新模式的教学理念。方法选取2018年3月-12月在皮肤性病科的96名临床见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每组48名。利用现有皮肤镜... 目的探索基于皮肤镜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评估,并研究探讨创新模式的教学理念。方法选取2018年3月-12月在皮肤性病科的96名临床见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每组48名。利用现有皮肤镜技术进行皮肤性病学教学,通过采用理论成绩、病案分析成绩、随机课堂问答成绩及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教改组学生的理论成绩、病案分析成绩、随机课堂问答成绩及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以与皮肤镜技术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为皮肤科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皮肤镜 案例教学 临床 见习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托法替布治疗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付芳惠 马蕾 +4 位作者 李媛 胡海友 张溪 高昱 付文静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98-201,共4页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目前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托法替布是一种口服泛JAK抑制剂,可有效抑制JAK1和JAK3的活性,阻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从而用于炎症性皮肤病治疗。本文报道一例托法替布成功治疗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目前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托法替布是一种口服泛JAK抑制剂,可有效抑制JAK1和JAK3的活性,阻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从而用于炎症性皮肤病治疗。本文报道一例托法替布成功治疗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的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男,24岁,因头面颈和肩背部丘疹、结节伴痒2个月就诊,给予枸橼酸托法替布口服,2个月后皮损消退,随访1年,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法替布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JAK抑制剂
下载PDF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皮肤粘膜的护理 被引量:16
9
作者 田吉美 赵爱荣 徐殷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8期923-923,共1页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第Ⅱ型金葡菌感染所致,该菌产生的表皮松解毒素,破坏细胞间桥粒[1].
关键词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儿童 皮肤粘膜 护理 SSSS
下载PDF
Th22细胞及其效应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欣欣 孙其乐 +1 位作者 王一汀 王忠永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5期43-46,共4页
Th22细胞是近年来最新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可通过分泌白介素-22(IL-2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少量的白介素-13(IL-13)和白介素-26(IL-26)等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并且能特征性地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CCR6^+、CCR4^+和CCR10^+,与皮... Th22细胞是近年来最新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可通过分泌白介素-22(IL-2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少量的白介素-13(IL-13)和白介素-26(IL-26)等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并且能特征性地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CCR6^+、CCR4^+和CCR10^+,与皮肤的病理生理及稳态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近年来部分研究发现Th22细胞在某些皮肤病中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及其不同发展时期表达程度明显不同。由此提示Th22细胞可能与疾病的活动度密切相关,提示在免疫性皮肤病中可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近年来Th22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表达程度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在此类皮肤病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明确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22 系统性硬化症 红斑狼疮 贝赫切特综合征
下载PDF
消炎收敛液治疗糜烂渗出性皮肤病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建明 王秀敏 +2 位作者 高昱 王宝收 邱世翠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6-347,共2页
为探讨消炎收敛液治疗糜烂渗出性皮肤病作用机制 ,进行了抑菌 (细菌、真菌 )实验、收敛试验、皮肤粘膜刺激试验及毒性试验。结果 :消炎收敛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及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菌作用 ;对糜烂渗液有显著收... 为探讨消炎收敛液治疗糜烂渗出性皮肤病作用机制 ,进行了抑菌 (细菌、真菌 )实验、收敛试验、皮肤粘膜刺激试验及毒性试验。结果 :消炎收敛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及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菌作用 ;对糜烂渗液有显著收敛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并且能使皮损愈合时间显著缩短 ,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 ;LD50 试验表明安全无毒性。消炎收敛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收敛液 治疗 糜烂渗出性皮肤病 毒性试验 收敛试验
下载PDF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老年痒疹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2
作者 窦越 初高平 +2 位作者 王静 马光辉 马蕾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评价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老年痒疹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析接受度普利尤单抗规范治疗16周的36例老年痒疹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治疗前、治疗第2、4、6、8、12、16周患者峰值瘙痒数字评价量表(peak pruritu... 目的评价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老年痒疹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析接受度普利尤单抗规范治疗16周的36例老年痒疹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治疗前、治疗第2、4、6、8、12、16周患者峰值瘙痒数字评价量表(peak pruritus numeric rating scale,PP-NRS)评分、特应性皮炎视觉模拟量表失眠评分(SCORAD sleep loss VAS score)、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以及研究者总体评估(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IGA)评分,比较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之间及与治疗前的评分差异,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评价治疗16周达到IGA0/1级、IGA0级以及PP-NRS降低至少4分(PP-NRS4)的患者比例。结果度普利尤单抗治疗16周时,PP-NRS、SCORAD sleep loss VAS score、DLQI及IG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IGA治疗2周与治疗前、DLQI治疗8周与治疗6周、特应性皮炎视觉模拟量表失眠评分治疗16周与治疗12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所有四项观察指标在不同治疗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6周时,达到IGA 0/1级、IGA0级和PP-NRS4的患者比例分别是52.78%、25%和72.2%。治疗过程中仅2例患者在治疗4周时出现轻度结膜炎,给予对症处理后明显好转。结论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老年痒疹型特应性皮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痒疹 皮炎 特应性 度普利尤单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舒春梅 张玉杰 +1 位作者 李海英 高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第9期699-700,共2页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poikiloderma atrophicans vasculare,PAV)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75岁。因周身斑丘疹伴痒2年于2006年10月3日就诊于我科。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周身瘙痒,渐起米粒...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poikiloderma atrophicans vasculare,PAV)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75岁。因周身斑丘疹伴痒2年于2006年10月3日就诊于我科。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周身瘙痒,渐起米粒至黄豆粒大斑丘疹,搔抓后脱屑,无发热,无关节疼痛,无肌无力。曾到当地医院就诊,按“红皮病”给予“雷公藤多甙,特非那丁”等药物治疗,病情不见好转,且双侧腹股沟及臀部出现糜烂、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 临床资料 医院就诊 雷公藤多甙 关节疼痛 药物治疗 特非那丁 斑丘疹
下载PDF
皮肤镜教学在皮肤性病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舒春梅 张长习 +2 位作者 李媛 李海英 马蕾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4期556-557,582,共3页
皮肤镜作为皮肤性病学科现代化的辅助诊断工具,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日渐凸显。皮肤性病学住院规范化培训医师掌握这一项重要诊疗技术为形势所趋。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潜心积累并建立了典型的皮肤镜案例图库,为住院医师的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富... 皮肤镜作为皮肤性病学科现代化的辅助诊断工具,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日渐凸显。皮肤性病学住院规范化培训医师掌握这一项重要诊疗技术为形势所趋。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潜心积累并建立了典型的皮肤镜案例图库,为住院医师的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带教过程中,采用门诊带教、实习小讲课、典型病例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网络授课、远程教育等多种带教方式让住院医师接触典型的皮肤镜案例,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引导住院医师理解皮肤病的皮肤镜表现与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表现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深入了解相同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皮肤镜下差异以及具有相似皮损的不同疾病在皮肤镜下的表现差异,进一步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征。与此同时,在实习带教中,我们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将医德教育通过言传身教贯穿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今后,我们将采用皮肤镜影像技术与成熟的特色教学方法相结合,努力开发出更多经典的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皮肤镜 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与皮肤病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蕾 张玉杰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银屑病 硬皮病 特应性皮炎
下载PDF
心理疏导对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乃芹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1X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情绪并给予心理疏导,包括充分了解患者住院期间所担心的问题及其心理变化,每天30min以上地交谈,针对性的心理...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情绪并给予心理疏导,包括充分了解患者住院期间所担心的问题及其心理变化,每天30min以上地交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准确教会患者每种外用药的用法及注意事项,讲明每种药的治疗作用,局部湿敷的操作方法并给予示范,创造轻松的康复氛围,讲述及时治疗和延误治疗和利与弊等。比较心理疏导前后的分值。结果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理疏导后与疏导前相比,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皮肤病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
下载PDF
《皮肤性病学-电子图片示教教程》的编写及在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17
作者 舒春梅 张建明 +2 位作者 高昱 李海英 张玉杰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皮肤性病学为一门形态学科,临床见习过程中认识皮损非常重要。但由于学生课时有限、患者不配合等诸多因素,典型病例的数量及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多年的积累基础上,笔者制作出版了《皮肤性病学-电子图片示教教程》。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 皮肤性病学为一门形态学科,临床见习过程中认识皮损非常重要。但由于学生课时有限、患者不配合等诸多因素,典型病例的数量及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多年的积累基础上,笔者制作出版了《皮肤性病学-电子图片示教教程》。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级的附院见习带教应用过程中,调查结果显示,配合应用《教程》组与配合应用教材配套光盘图片组教学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4,P〈0.05),配合应用《教程》组教学效果更佳。《教程》在临床见习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临床见习 临床教学
原文传递
循证医学思维在1例典型病例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18
作者 闫俊红 张晓敏 +2 位作者 马蕾 曹国红 潘磊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思维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循证医学思维为导向,从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评价证据、实施证据四个方面对一例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GPA)的诊断过程进行剖析。结果在临床诊断中运用循证医学思维,结合循证医学方法,提...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思维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循证医学思维为导向,从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评价证据、实施证据四个方面对一例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GPA)的诊断过程进行剖析。结果在临床诊断中运用循证医学思维,结合循证医学方法,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结论基于循证医学思维进行临床诊断疾病,能够减少漏诊,甚至误诊;循证医学应该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思维 临床诊断 价值 血管炎 病例
下载PDF
皮肤T细胞淋巴瘤表观遗传学机制及临床应用
19
作者 张芳 孙圆圆 付文静 《皮肤病与性病》 2023年第6期366-370,共5页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原发皮肤淋巴瘤,阐明其发病机制已成为亟待攻克的重要课题。近20年的优秀研究成果,表明了表观遗传学在此类肿瘤发病及进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临床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了崭新思路,而且表观遗传学改变...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原发皮肤淋巴瘤,阐明其发病机制已成为亟待攻克的重要课题。近20年的优秀研究成果,表明了表观遗传学在此类肿瘤发病及进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临床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了崭新思路,而且表观遗传学改变的可逆性也为药物疾病逆转提供了可能。本文将对本领域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有一个清晰的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瘤 表观遗传学 机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液氮冷冻治疗头颈部皮肤病585例疗效与美容效果分析
20
作者 杨磊 孙佑勤 +2 位作者 聂意飞 张建明 周淑华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34-35,共2页
近五年来,我们用液氮冷冻法治疗头颈部皮肤病585例,疗效及美容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男286例,女299例,年龄最小30天,最大70岁。其中血管瘤287例,雀斑89例,斑秃65例,化脓性肉芽肿42例,色素痣25例,皮脂痣20例,寻常... 近五年来,我们用液氮冷冻法治疗头颈部皮肤病585例,疗效及美容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男286例,女299例,年龄最小30天,最大70岁。其中血管瘤287例,雀斑89例,斑秃65例,化脓性肉芽肿42例,色素痣25例,皮脂痣20例,寻常疣17例,疤痕瘤10例,其它如老年疣,神经性皮炎等共30例。 1.2 治疗方法 ①深低温液氮冷冻法:常规液氮冷冻法局部喷射或接触法治疗,冻融两个周期(局部组织内温度达-20℃以下),用于皮肤新生物的治疗,如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液氮 冷冻疗法 颈部 头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