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最佳证据总结
1
作者 陈树军 丁雪梅 +2 位作者 张艳 解妍琪 王巧英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目的:总结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平台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EBSCO数据库、医脉通临床指南网站、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 目的:总结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平台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EBSCO数据库、医脉通临床指南网站、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相关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证据总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证据、评价质量及汇总。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3篇系统评价、1篇指南、13篇专家共识,并总结出13条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最佳证据,包括全面评估、健康宣教、术后康复3个方面的内容。结论:脊柱外科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帮助护理管理者、护理人员更科学地做出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 早期活动 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护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PBL教学法结合3D打印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唐晓杰 李传波 +3 位作者 邹阿鹏 曹海飞 宋钦勇 陈树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6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结合3D打印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所接收的60名对口五年制本科医学院临床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现将学生分为对照组30名以及观察组30名。对照组学生接...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结合3D打印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所接收的60名对口五年制本科医学院临床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现将学生分为对照组30名以及观察组30名。对照组学生接受PBL教学法,观察组接受PBL联合3D打印教学法,比较2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质量评分及自主学习时间。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各项脊柱外科学考试成绩明显更高(P<0.05),且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对于课堂趣味性、课堂互动性、学习积极性、疾病认知情况、相关操作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满意度得分更高(P<0.05),从2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对比情况来看,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自主学习时间更长(P<0.05)。结论在开展脊柱外科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中,运用3D打印联合PBL教学法完成该项工作,有助于提升实习生实际操作能力水平以及理论知识掌握度,同时也可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 3D打印技术 PBL教学法 联合教学 临床带教
下载PDF
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晓杰 陈树军 +3 位作者 曹海飞 李雷 朱永林 谭江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4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实习生48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实习生48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比较2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及调查问卷得分。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显示教学满意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认同感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成绩,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 PBL 临床实习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东明(综述) 唐晓杰 +1 位作者 杨晓光 谭江威(审校)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896-901,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脊柱转移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使社会负担日益加重。开放手术和体外放疗是目前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微创等其他替代术式及辅助治疗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诸多治疗技术无疑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脊柱转移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使社会负担日益加重。开放手术和体外放疗是目前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微创等其他替代术式及辅助治疗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诸多治疗技术无疑增加了脊柱转移瘤治疗决策的复杂性,同时也体现出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必要性。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决策辅助工具及评分系统相继被提出,为外科医师评估患者预期寿命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参考。该文就脊柱转移瘤的影像学检查、手术指针及禁忌证、预后评分系统、手术入路及方式、体外放疗、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外科治疗 微创 放疗
下载PDF
3D-CT指导单孔分体脊柱内镜精准切除钩状突减压颈神经的安全性研究
5
作者 刘昌震 王红艳 +4 位作者 孙兆忠 孙宁 冯志萌 李洒 李岳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521,共7页
目的:观测钩状突尖端(uncinate process tip,UPT)、椎弓根峡部和颈神经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单孔分体脊柱内镜辅助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钩状突精准切除实现颈神经彻底减压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1月滨州... 目的:观测钩状突尖端(uncinate process tip,UPT)、椎弓根峡部和颈神经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单孔分体脊柱内镜辅助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钩状突精准切除实现颈神经彻底减压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2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资料,并在Mimics21.0上观测C3~4至C7~T1相关参数:UPT分别至UPT所在矢状面的颈神经前缘前后距离(a)、UPT所在矢状面的颈神经下缘垂直距离(b)、颈神经起点上缘左右距离(c)、颈神经起点上缘垂直距离(d)、颈神经起点下缘垂直距离(e)、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前后距离(f)、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左右距离(g)、颈神经外展角(∠A)、前倾角(∠B)。结果:C_(3~4)至C_(7)~T_(1),同节段不同性别、不同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节段b、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减压UPT所在矢状面的颈神经下缘即可实现颈神经起点下缘减压;随着C_(3~4)至C_(7)~T_(1)节段降低,a逐渐减小;b、d、e、g、∠A、∠B逐渐增加;c、f先增加后减小(P<0.05)。结论:以UPT作为重要骨性标志点,明确颈神经减压范围并精准切除钩状突。UPT向前(0.9±0.5)mm至(2.3±1.3)mm至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向外磨透钩状突,可完成UPT至椎弓根区出口处颈神经腹侧减压;向上(5.5±2.1)mm至(8.0±3.0)mm、向内(1.1±0.5)mm至(1.9±0.9)mm分别磨除部分上位椎体和钩状突后外侧壁增生骨赘,可显露硬脊膜外侧缘和颈神经起点上缘,完成UPT至颈神经起点减压,为手术精准切除钩状突安全减压颈神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CT 单孔分体脊柱内镜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钩状突尖端
下载PDF
影像三维重建安全辅助单孔分体内镜治疗L_(5)/S_(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志萌 孙宁 +3 位作者 孙兆忠 李岳飞 刘昌震 李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76-1882,共7页
背景:单孔分体内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内镜技术,适用于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但目前国内外针对L_(5)/S_(1)这一发病率极低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资料甚少,尚无详尽描述单孔分体内镜治疗L_(5)/S_(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 背景:单孔分体内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内镜技术,适用于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但目前国内外针对L_(5)/S_(1)这一发病率极低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资料甚少,尚无详尽描述单孔分体内镜治疗L_(5)/S_(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解剖学资料。目的:通过影像三维重建确定骨性标志点,并以该标志点准确定位L_(5)出口神经根、L_(5)/S_(1)椎间隙及其他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辅助单孔分体内镜经后外侧入路实现对L_(5)出口神经根的减压,治疗L_(5)/S_(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9例L_(5)/S_(1)单侧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48-74岁。将患者的腰椎CT数据资料导入Mimics 21.0软件中重建腰椎三维模型。测量L_(5)/S_(1)相关参数:①在横突根部下缘与峡部外侧缘的交点(H)所在矢状面上测量:H分别至L_(5)出口神经根上缘、下缘的垂直距离(a1,a2);H分别至L_(5)下终板、S1上终板的垂直距离(b1,b2);H至L_(5)椎弓根下缘的垂直距离(c);②H至L_(5)椎弓根内侧壁所在矢状面的左右水平距离(d);③H至硬脊膜外侧缘所在矢状面的左右水平距离(e);④H至L_(5)下终板最外侧缘所在矢状面的左右水平距离(f);⑤在L_(5)下终板最外侧缘所在矢状面上测量:H所在横断面分别至L_(5)出口神经根上缘、下缘的垂直距离(g1,g2);H所在横断面分别至L_(5)下终板、S1上终板的垂直距离(h1,h2);⑥H至L_(5)出口神经根最后缘所在冠状面的前后水平距离(i);⑦骶骨翼后缘最高点至L_(5)下终板最后缘所在冠状面的前后水平距离(j)。结果与结论:①男女之间各相关测量参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a1,a2,b1,b2,c,d,e,f,h1,h2,g1,g2,i,j患侧与健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观测发现,a1与c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椎弓根下缘即为L_(5)出口神经根上缘,L_(5)出口神经根紧贴椎弓根下缘并经L_(5)椎体后方向前外侧走行,H均位于L_(5)出口神经根上方;④以H作为骨性标志点,无需向上探查,无需磨除峡部,只需向下、向外侧磨除部分骨质显露L_(5)出口神经根与椎间隙,向内侧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损伤硬脊膜来完成侧隐窝、椎间孔区域的探查减压;⑤术者可在H、L_(5)下终板最外侧缘所在的矢状面及L_(5)横突与骶骨翼构成的“矩形区域”内进行操作,越靠近内下方区域(Kambin三角)越安全;⑥提示单孔分体内镜经后外侧入路治疗L_(5)/S_(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镜下以H作为骨性标志点定位L_(5)出口神经根及椎间隙,能实现对L_(5)出口神经根的精准、安全、有效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孔分体内镜 影像三维重建 骨性标志 数字化软件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大巍 张晓梅 +1 位作者 苗静 徐海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6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微课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收录的总计78例外科实习生为对象,随机以每组39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教学法针对对照组,基于微课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法针对...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微课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收录的总计78例外科实习生为对象,随机以每组39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教学法针对对照组,基于微课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法针对观察组,将两组的教学效果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教学效果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对教学的满意度中观察组(97.44%)要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微课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法能增加外科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启发式 案例教学法 外科 教学效果 应用
下载PDF
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在外科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海涛 苗静 +1 位作者 张晓梅 王大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0期48-49,共2页
"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创新的产物,目前已经在各个领域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理念是引导学习者进行自主思考、学习,在教授者的领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而"慕课"是由"... "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创新的产物,目前已经在各个领域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理念是引导学习者进行自主思考、学习,在教授者的领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而"慕课"是由"MOOC"翻译而成,MOOC代表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意思,意思为慕课是一种规模较大,可容纳大量学生的、开放式的、网络在线课程,慕课的内容主要是互联网微课。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基本改进,教与学的方法完全不同。将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外科手术技能教学中,多进行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关键步骤,能够明显提升教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慕课 外科手术 教学模式 技能教学 手术教学
下载PDF
两种量表对脊柱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预测研究
9
作者 宁华秀 王业文 +4 位作者 于彬彬 张小玲 宁华英 常磊 张全意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36期1-3,共3页
目的比较血栓风险评估量表Autar和Caprini对脊柱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发生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回顾性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行脊柱手术后发生VTE的2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和无VTE发生的214例患者作为... 目的比较血栓风险评估量表Autar和Caprini对脊柱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发生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回顾性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行脊柱手术后发生VTE的2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和无VTE发生的2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统计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用Autar和Caprini血栓量表对428例脊柱手术患者血栓发生风险进行评估,比较两表对脊柱术后患者VTE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血栓量表Autar和Caprini预测VT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4±0.018)和(0.816±0.020),Z=2.009(P<0.05),二者预测效果存在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血栓量表Autar和Caprini对脊柱术后患者发生VTE风险均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Autar量表的效能高于Caprini,更适合用于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发生VTE的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VTE 风险评估 Autar量表 Caprini量表 ROC曲线 灵敏度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弯的2种入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先凯 赵加庆 +4 位作者 任佳彬 王志凌 苏炜良 李瑞 耿晓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凹、凸侧2种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弯(lumbar spinal stenosis with degenerative scoliosis,LSS-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68...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凹、凸侧2种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弯(lumbar spinal stenosis with degenerative scoliosis,LSS-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68例凹侧症状LSS-DS,以患者侧弯方向分为凹、凸侧,行凹侧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32例(凹侧入路组)或凸侧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36例(凸侧入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关节突关节保留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标准、术前后腰椎Cobb角、局部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凹侧入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凸侧入路组(t=-9.190,P=0.000);凹、凸侧入路组小关节突关节保留率分别为(85.74±2.95)%、(84.75±1.88)%,差异无显著性(t=1.659,P=0.102)。2组患者随访(12.1±3.2)月,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腰腿痛VAS评分和ODI均显著降低(P<0.05),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MacNab标准,凹侧入路组优良率90.6%(29/32),凸侧入路组优良率94.4%(34/36),差异无显著性(Z=-0.389,P=0.697)。末次随访2组术后腰椎Cobb角、局部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凹、凸侧2种入路UBE均可有效治疗LSS-DS,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均较小且无明显差异,直接症状侧入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退行性脊柱侧弯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后外侧入路胸椎间盘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岳飞 李瑞 +3 位作者 王光林 刘维克 窦永峰 孙兆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50-95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thoracic disc herniation,TDH)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16年8月~2019年10月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9例TDH。定位患椎节段后建立软组织通道,扩大成形椎间孔。对软性椎间盘,内镜下直接摘...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thoracic disc herniation,TDH)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16年8月~2019年10月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9例TDH。定位患椎节段后建立软组织通道,扩大成形椎间孔。对软性椎间盘,内镜下直接摘除;对钙化性椎间盘,采用“涵洞减压”技术处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胸脊髓功能评分(11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硬脊膜、胸神经损伤,术后CT、MR示胸椎管减压充分。随访6~25个月,平均15.4月,其中7例>12个月。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VAS、JOA、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改良MacNab标准,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经皮脊柱内镜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对钙化性突出椎间盘可采用“涵洞减压”技术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天奇 房清敏 +2 位作者 王大巍 张岱捷 叶伟康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3期254-256,260,共4页
近些年来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正逐年提升,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我们更多是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帮助伤椎恢复高度。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和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虽然椎弓根钉复位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近些年来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正逐年提升,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我们更多是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帮助伤椎恢复高度。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和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虽然椎弓根钉复位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术后患者脊柱后凸仍是我们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就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时机,术后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原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
下载PDF
脊柱模型联合手术视频在骨科住培生脊柱内镜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芦怀旺 冯波 +1 位作者 胡鹏 张玉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6期121-124,共4页
目的分析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住培生”)临床教学中实施脊柱模型联合手术视频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2021年12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80名骨科住培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名)、观... 目的分析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住培生”)临床教学中实施脊柱模型联合手术视频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2021年12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80名骨科住培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名)、观察组(40名)。对照组骨科住培生接受传统骨科教学模式教学,观察组接受脊柱模型联合手术视频教学模式教学,采用脊柱仿真训练模型及试卷评价教学效果,并记录两组实践考核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骨科住培生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骨科住培生,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住培生临床教学考核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模型联合手术视频教学,可改善骨科住培生的学习效果,提高骨科住培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增加骨科住培生对骨科临床学习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模型 传统教学 视频教学 骨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脊柱内镜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PRP)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俊红 韩丽丽 《世界复合医学》 2016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及护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效果观察和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滨州市滨城区人民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13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门诊病历号进行编号...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及护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效果观察和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滨州市滨城区人民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13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门诊病历号进行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PRR组)、常规组两组,各68例患者,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92.6%,常规治疗组优良率为6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55,P〈0.001)。生活质量评价观察组各项指标也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PRP)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生活质量 PRP
下载PDF
医学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创造氛围的对比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传波 邹阿鹏 +1 位作者 唐晓杰 姜善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0期66-70,共5页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创造氛围的对比。方法 2020年5—6月期间选择本校2016级临床医学学生51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名)和PBL组(26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按照课程设置常规教学,实验组按课程设...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创造氛围的对比。方法 2020年5—6月期间选择本校2016级临床医学学生51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名)和PBL组(26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按照课程设置常规教学,实验组按课程设置设计PBL教学措施,对比两组课堂创造氛围情况,并对比两组学生效果。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课堂创造氛围评分显示:学生团队合作度(3.56±0.37)分、学习趣味性(3.76±0.18)分、教学启发性(4.59±0.42)分、创新支持度(4.36±0.57)分和课堂民主性评分(4.45±0.34)分均高于对照组(2.21±0.57、2.13±0.57、2.38±0.86、2.41±0.69、2.45±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医学理论知识(42.03±7.12)分和操作技能考核得分(41.08±8.57)分及总分(84.16±14.03)分均高于对照组(34.03±6.57分、35.02±5.57分、70.25±11.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医学PBL教学模式可有效创设良好的课堂创造氛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较传统教学模式优势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PBL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 课堂创造氛围 教育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脊柱结核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冰 唐晓杰 谭江威 《医学综述》 2018年第20期4050-4054,共5页
脊柱结核是骨关节结核的最常见类型,其危害性大,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脊柱后凸畸形、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外科治疗成为脊柱结核重要有效的治疗方式。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且具有... 脊柱结核是骨关节结核的最常见类型,其危害性大,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脊柱后凸畸形、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外科治疗成为脊柱结核重要有效的治疗方式。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且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微创技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措施包括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冲洗、腔镜辅助技术、经皮螺钉内固定技术及通道辅助下小切口手术等。各微创技术均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也存在相应的局限性,故未来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微创技术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颈椎间盘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树军 解妍琪 +2 位作者 王巧英 唐晓杰 王春晓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9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颈椎病行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自2017年1月—2018年9月科室收治的17例(23个节段)因颈椎病行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患者,术前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颈椎病行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自2017年1月—2018年9月科室收治的17例(23个节段)因颈椎病行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患者,术前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围手术期应用ERAS理念,术前给予全面评估及治疗相关原发病、多方式详尽的术前指导,减轻患者心理负面情绪、超前镇痛、术前6小时禁食、2小时禁饮、不常规留置尿管;术中加强体温管理、限制液体入量、不放置切口引流管;术后保证有效可行的镇痛、全麻清醒后即可漱口、饮水,术后4~6小时开始进食、术后第1天佩戴颈托,下床活动,术后第4天去除颈托等措施。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上下肢运动、感觉、躯体感觉及膀胱功能评分。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描述,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连续随访,数据采集在术前、术后1个月进行。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未出现新的神经症状,脊髓功能改善,患者手术前后上下肢运动及膀胱功能JOA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下肢及躯干感觉JOA评分均有差异,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复查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无变化,未出现偏移、下沉。结论将ERAS理念应用于颈椎病行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患者围手术期,有利于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颈椎病 Mobi-C人工颈椎间盘 颈椎间盘置换 围手术期 脊髓功能
下载PDF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晓杰 陈树军 +3 位作者 曹海飞 张垚 宋钦勇 谭江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20期165-166,共2页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是基层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深造的重要途径。目前教育及管理模式的僵化,导致成人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为使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本团队从培养模式多元化、培养方式现代化、...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是基层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深造的重要途径。目前教育及管理模式的僵化,导致成人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为使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本团队从培养模式多元化、培养方式现代化、培养方案个体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积极进行新时代成人医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成人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骨水泥椎体成形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宋钦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023-1023,共1页
目的分析在脊柱转移瘤中应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予以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予以治疗,回顾性分析和比较2组患... 目的分析在脊柱转移瘤中应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予以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予以治疗,回顾性分析和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VAS评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为13.79%,较于对照组的31.03%显著眭差异。结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可有效降低脊柱转移瘤患痛苦的治疗方式。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而言,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减少并发症,安全系数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椎体成形术 脊柱脊柱转移瘤 应用
下载PDF
氨甲环酸不同使用方法在胫骨高位截骨过程中的安全及有效性
20
作者 杜长岭 石辉 +5 位作者 张寿涛 孟涛 刘栋 李健 曹恒 徐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9-1413,共5页
背景:胫骨高位截骨围术期会产生大量失血现象,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围术期失血量,但关于氨甲环酸的应用方式尚未达成共识。目的:探讨在胫骨高位截骨过程中应用不同方法给予氨甲环酸对围术期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 背景:胫骨高位截骨围术期会产生大量失血现象,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围术期失血量,但关于氨甲环酸的应用方式尚未达成共识。目的:探讨在胫骨高位截骨过程中应用不同方法给予氨甲环酸对围术期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初次单侧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共160例,其中男69例,女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其中40例患者松止血带之前10 min予以静滴氨甲环酸2 g(静脉组),40例予以静滴氨甲环酸1 g,关闭切口后引流管内灌注氨甲环酸1 g(联合组),40例予以关闭切口后引流管内灌注氨甲环酸2 g(灌注组),另40例予以静滴等量生理盐水(空白组)。比较4组患者围术期的一般资料,记录4组患者术后第1,3,5天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输血情况、切口并发症及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计算总失血量、隐性出血量。结果与结论:①4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术后第1,3,5天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最大下降值均为联合组<静脉组<灌注组<空白组;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出血量均为联合组<静脉组<灌注组<空白组;④空白组术后输血率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联合组、静脉组与灌注组术后输血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⑤4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术后切口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⑥提示: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对减少围术期出血和降低术后输血率有显著作用,不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和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静脉输液联合引流管灌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术 氨甲环酸 灌注 失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