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minar教学法联合OSCE考核应用于血液内科教学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宫淑文 李元飞 周青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9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究Seminar教学法联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考核模式在血液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本科临床实习生12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名... 目的探究Seminar教学法联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考核模式在血液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本科临床实习生12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通过OSCE考核系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观察组实施Seminar教学法联合OSCE考核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相关问卷调查评分。结果两组基础理论知识笔试考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SCE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调沟通能力、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思维能力、学习主动性、教学满意度、查阅文献组织材料的能力、师生关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联合OSCE考核模式能够增进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于提升血液内科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内科 传统教学模式 SEMINAR教学法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考核成绩 问卷调查
下载PDF
PBL和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血液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辛春红 兰春祥 +1 位作者 王志永 王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64-68,共5页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问题讨论式教学在临床血液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见习的100名临床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研究,采用整...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问题讨论式教学在临床血液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见习的100名临床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研究,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学生采取问题讨论式教学法,试验组学生采取PBL结合问题讨论式教学法。课时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和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学生对带教内容和带教方法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绩考核中,对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病历分析、操作技能进行了考核,试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可在临床血液科见习带教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结合 问题讨论式 教学 血液科 见习
下载PDF
营养膳食干预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
作者 杨艳君 李平 +1 位作者 任兴华 孙卓冉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4期140-142,共3页
目的:分析针对白血病化疗患者予以营养膳食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分析针对白血病化疗患者予以营养膳食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营养膳食干预.比较两组体质量、癌因性疲乏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指标.结果:护理后,两组体质量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感觉、情感、认知、情绪、行为、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护理后,两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膳食干预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确保患者在化疗期间的营养摄入充足,提高营养指标水平,保持体质量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膳食干预 白血病 化疗 营养指标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李平 杨艳君 +1 位作者 任兴华 孙卓冉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均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均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肾功能、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球蛋白、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球蛋白、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观察组护理全面性、护理专业性、护理感受、护理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促进肾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浆置换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血液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艳君 邢朝品 +3 位作者 李小丽 任兴华 王蒙蒙 贾灵芝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16期21-21,共1页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血液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就诊的血液科化疗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再实施品管圈,对比两组疗效....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血液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就诊的血液科化疗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再实施品管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实验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可显著降低血液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血液病 化疗 口腔黏膜炎
下载PDF
肺癌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6
作者 于国兴 刘翠兰 +1 位作者 张鑫 杜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361-1366,共6页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明确其病因、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方法是目前研究热点。小鼠是肺癌临床前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根据不同的研究策略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小鼠模型。目前常用的小鼠肺癌模型包括诱发性模型、...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明确其病因、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方法是目前研究热点。小鼠是肺癌临床前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根据不同的研究策略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小鼠模型。目前常用的小鼠肺癌模型包括诱发性模型、移植物模型及基因工程模型等,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小鼠模型。回顾国内外肺癌小鼠模型相关文献报道,归纳总结常用肺癌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为肺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小鼠模型 诱发性模型 移植性模型 基因工程模型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都新萍 宫淑文 杨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23-126,共4页
目的 探索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12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输注无效组52例,输注有效组68例。通过统... 目的 探索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12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输注无效组52例,输注有效组68例。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3.0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脾脏、活动性出血、血小板抗体、合并感染、输注次数及输注前后发热情况的AML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8~<60岁组(OR=6.324,95%CI:1.1953~20.473,≥60岁组(OR=0.121,95%CI:0.019~0.757)]、脾脏(OR=2.850,95%CI:1.063~7.638)、合并感染(OR=9.994,95%CI:3.109~32.130)及输血次数(OR=5.053,95%CI:1.502~17.000)是影响AML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年龄、脾脏、合并感染及输血次数是影响AML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危险因素,可针对具有相关临床特征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血小板输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输注 因素分析 疗效
下载PDF
PCT和PSPN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期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鉴别价值
8
作者 曲伟 商军锋 +1 位作者 邹慧琳 杨瑞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703-1708,共6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cell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又称presepsin,PSPN)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化疗期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cell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又称presepsin,PSPN)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化疗期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FN)患者细菌感染的鉴别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07月至2022年0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且出现FN的121例AML患者,分为非细菌感染组化疗期间发生FN且发热原因不明(细菌培养阴性,无临床迹象表明存在感染)与细菌感染组菌血症(血培养阳性)和局部感染(血培养阴性,细菌培养提示局部感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FN发病第1至3天血浆PCT和PSPN水平。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患者FN发病第1至3天的PCT和PSPN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3天的PCT水平鉴别FN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2、0.737、0.715,而PSPN诊断AUC分别为0.799、0.729、0.703。此外,PCT和PSPN联用可进一步提高对FN细菌感染诊断的AUC值(0.892、0.808、0.763)。发病第1天PCT≥2.02 ng/mL或者PSPN≥2.40μg/L,FN细菌感染风险显著增加(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当PSPN≥2.91μg/L时,AML患者FN细菌感染风险增加2.177~2.624倍(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T与细菌性脓毒症患者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呈正相关(P<0.001),PSPN值与SOF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CT较PSPN在区分FN细菌感染性病因和非感染病因方面准确性更高,其浓度与细菌性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有关;二者联用能进一步提高PCT对FN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急性髓系白血病 感染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结合营养护理干预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宫淑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3期185-189,共5页
目的 观察医护一体化护理结合营养护理干预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住院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 观察医护一体化护理结合营养护理干预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住院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常规护理与医护一体化护理结合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营养状态、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红细胞(RBC)水平高于干预前,对照组血清PA、ALB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血清ALB、PA、RB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对照组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精神支柱评分高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结合营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住院血液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护理 营养护理干预 血液肿瘤 营养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血液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凯月 王华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5期3054-3058,共5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但多项研究表明,感染Hp的人群缺铁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未感染的人群高,可见Hp在血液系统疾病中也起重...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但多项研究表明,感染Hp的人群缺铁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未感染的人群高,可见Hp在血液系统疾病中也起重要作用。其中CD4+T细胞在Hp感染相关疾病的诱导中起基础性作用。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Hp的感染率逐渐升高。因此及早发现Hp感染,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清除Hp,对提高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缺铁性贫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下载PDF
miR-125b通过靶向B7-H4对再生障碍性贫血T细胞活化的影响
11
作者 刘晓 王学霞 +3 位作者 孙洪坤 高娜 刘增艳 刘晓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97-1803,共7页
目的:探讨miR-125b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纳入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从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30例AA患者,15名健康个体作为健康对照(HC)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RT-q PCR检测PBMC中miR-... 目的:探讨miR-125b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纳入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从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30例AA患者,15名健康个体作为健康对照(HC)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RT-q PCR检测PBMC中miR-125b、B7-H4 mRNA的水平。免疫磁珠分选A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naive T细胞和non-naive T细胞,检测miR-125b、B7-H4 mRNA的水平。转染慢病毒LV-NC inhibitor、LV-miR-125b inhibitor至细胞中,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活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25b和B7-H4之间的靶向关系。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25b、CD40L、ICOS、IL-10 mRNA和B7-H4蛋白的水平。结果:与HC组比较,AA患者PBMC中miR-125b表达上调(P<0.05),B7-H4 mRNA表达下调(P<0.05),CD4+CD69+T细胞和CD8+CD69+T细胞比例较高(P<0.05)。AA患者的naive T细胞和non-naive T细胞中miR-125b的表达均显著上调,B7-H4 mRNA表达下调(P<0.05),且non-naive T细胞较naive T细胞更明显(P<0.05)。与NC inhibitor组比较,miR-125b inhibitor组中miR-125b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PBMC中CD4+和CD8+T细胞上CD69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125b inhibitor和B7-H4-3′UTR-WT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NC inhibitor组比较,miR-125b inhibitor组细胞中B7-H4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iR-125b inhibitor+shRNA组比较,miR-125b inhibitor+sh-B7-H4组CD4+和CD8+T细胞上的CD6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D40L、ICOS和IL-10mRNA水平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miR-125b可能通过靶向B7-H4促进AA患者T细胞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T细胞活化 miR-125b B7-H4
原文传递
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期营养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变化
12
作者 付敏 张颖 +3 位作者 任兴华 冯秀香 张敏 贾灵芝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8期1-4,14,共5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管理在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化疗中的营养状况、人体成分、疗效的改变,为其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AML并使用标准诱导化疗方案...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管理在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化疗中的营养状况、人体成分、疗效的改变,为其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AML并使用标准诱导化疗方案的患者143例,通过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共95例,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7)。在化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研究组根据患者个体营养状况给予个体化营养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状况、血液和人体成分中相关指标,比较干预后两组的化疗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血小板最低值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腰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指数、身体细胞量、骨矿物质含量、左上臂肌围、肌肉量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管理能够有效提高AML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通过人体成分监测患者营养状况,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营养指导,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成分 急性髓系白血病 营养管理
下载PDF
新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期营养管理
13
作者 付敏 张颖 +2 位作者 贾灵芝 张敏 任兴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4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营养管理在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时营养状况的改变,为其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AML并使用标准诱导化疗方案的患者125例,用NRS2002对其进行营养风险筛... 目的探讨个性化营养管理在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时营养状况的改变,为其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AML并使用标准诱导化疗方案的患者125例,用NRS2002对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干预组在化疗期间给予个性化营养管理,均持续一个住院周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状况,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G-SGA)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干预前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经过个性化营养管理后,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的摄入量高于对照组,动物性蛋白质占比明显提高,植物性蛋白质占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经过个性化营养管理后,PG-SGA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干预组经过个性化营养管理后,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营养管理能有效提高AML患者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优化蛋白质的构成比,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管理 急性髓系白血病 营养素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心脏浸润1例
14
作者 初文慧 高娜 +3 位作者 刘增艳 罗丽卿 谷文蓉 于文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1期1585-1588,共4页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增殖浸润,导致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同时,白血病细胞亦可以在髓外组织中生长浸润,可累及患者的多个部位或器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的髓外浸润部位主要是肝、脾、...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增殖浸润,导致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同时,白血病细胞亦可以在髓外组织中生长浸润,可累及患者的多个部位或器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的髓外浸润部位主要是肝、脾、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睾丸等,白血病的心脏浸润极为少见,本文报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2月收治的1例急性淋巴白血病心脏浸润,并分析其诊疗经过,以期对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髓外浸润 心脏浸润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继发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诊疗进展
15
作者 孙大伟 于文征 初文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2期44-47,106,共5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继发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是一种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预后通常很差。在高危因素鉴定方面需结合临床与分子生物学。治疗方案现包括以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为基础的化疗加利妥昔单抗(R)诱导治疗...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继发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是一种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预后通常很差。在高危因素鉴定方面需结合临床与分子生物学。治疗方案现包括以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为基础的化疗加利妥昔单抗(R)诱导治疗和强化化疗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或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其中HD-MTX作用仍有争议,伊布替尼等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的治疗值得探讨。本文将讨论DLBCL继发CNS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继发性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化学治疗 免疫治疗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HIF-1α、Chemerin和脂联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16
作者 蔡欣 辛春红 +1 位作者 牛洪凯 兰春祥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分析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hemerin和脂联素(ADPN)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20年3月~2022年10月我院诊治的MAFLD患者86例和同期经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3例,应用超声检查评估肝... 目的分析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hemerin和脂联素(ADPN)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20年3月~2022年10月我院诊治的MAFLD患者86例和同期经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3例,应用超声检查评估肝脂肪变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IF-1α、Chemerin和ADPN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指标评估MAFLD患者肝重度脂肪变的效能。结果MAFLD组血清HIF-1α和Chemerin水平分别为(16.6±3.1)μg/L和(92.7±8.9)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2.1)μg/L和(60.4±9.5)μg/L,均P<0.05】,而血清ADPN水平为(15.1±3.8)mg/L,显著低于对照组【(25.4±6.2)mg/L,P<0.05】;35例重度脂肪变MAFLD患者血清HIF-1α和Chemerin水平分别为(19.9±3.7)μg/L和(107.9±10.5)μg/L,显著高于29例中度脂肪变患者【分别为(16.3±1.9)μg/L和(92.9±8.7)μg/L,P<0.05】或22例轻度脂肪变患者【分别为(10.5±1.8)μg/L和(84.0±8.3)μg/L,P<0.05】,而血清ADPN水平为(12.3±2.8)mg/L,显著低于中度脂肪变患者【(16.4±4.8)mg/L,P<0.05】或轻度脂肪变患者【(24.2±4.2)mg/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F-1α和Chemerin高水平及ADPN低水平是MAFLD患者发生肝重度脂肪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联合应用血清HIF-1α、Chemerin和ADPN水平评估肝重度脂肪变的AUC为0.920,显著高于三项指标单一评估的0.846、0.742和0.795(P<0.05)。结论MAFLD患者存在血清HIF-1α和Chemerin升高及ADPN水平下降,且三者变化与肝脂肪变程度相关,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缺氧诱导因子-1Α CHEMERIN 脂联素 诊断
下载PDF
基于教学资源库平台的翻转课堂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青华 宫淑文 张晓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8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教学资源库平台的翻转课堂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期间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实习的30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20年3月—2021年4月采取基于教学资源库平... 目的探讨基于教学资源库平台的翻转课堂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期间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实习的30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20年3月—2021年4月采取基于教学资源库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期间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实习的30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时间为12周。对比两组综合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及教学评价。结果观察组培训后理论成绩(93.18±3.01)分、操作成绩(92.42±3.1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意识(46.30±3.84)分、学习策略(47.01±3.51)分、学习行为(46.99±4.78)分、学习评价(47.44±5.43)分、人际关系(46.94±4.6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知觉(36.19±3.74)分、学术知觉(22.50±2.79)分、教师知觉(28.69±3.58)分、环境知觉(33.11±3.09)分、社交知觉(19.58±2.77)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教学资源库平台的翻转课堂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生综合成绩,提升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改善教学评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 教学资源库平台 翻转课堂 综合成绩 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教学评价
下载PDF
双特异性抗体免疫疗法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吴亮 王志永 +1 位作者 邹慧琳 王华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29-234,共6页
双特异性抗体(BsAb)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已经取得显著进展。BsAb能够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非限制性介导细胞毒性T细胞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中,靶向CD20和CD3的BsAb的早期临床试验已显示出良... 双特异性抗体(BsAb)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已经取得显著进展。BsAb能够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非限制性介导细胞毒性T细胞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中,靶向CD20和CD3的BsAb的早期临床试验已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主要就靶向不同靶点的BsAb的结构特点、在B-NHL中应用的疗效反应、不良反应,以及BsAb耐药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凝状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增艳 张国强 +4 位作者 于文征 王学霞 孙建荣 高娜 陆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指标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表达,并分析疾病不同阶段各指标的变化及其与骨髓中骨髓瘤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检测4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不...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指标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表达,并分析疾病不同阶段各指标的变化及其与骨髓中骨髓瘤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检测4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不同阶段血浆TM的水平;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采用法国STA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初发组患者血浆TM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平台期组显著升高(P<0.01;P<0.05);复发/难治组较正常对照组及化疗达平台期组升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患者血浆TM水平较初发组显著升高(P<0.05)。骨髓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较正常人升高(P<0.01;P<0.05),复发/难治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表达最高。同时,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患者,血浆D-二聚体较初发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各凝血指标表达水平与同期骨髓中骨髓瘤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TM、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沙利度胺联合化疗使血浆TM、D-二聚体的表达升高,而它们的升高间接提示患者有血栓形成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栓调节蛋白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ELISA
下载PDF
小儿结肠巨大息肉高频电切除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殿红 王庆华 +1 位作者 王凤 尚炳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5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结肠巨大息肉 高频电切除 围术期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