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超 孙婷 姚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4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实施方案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轮转实习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采用传统教学)及观察组(n=...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实施方案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轮转实习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采用传统教学)及观察组(n=30,采用PBL教学+传统教学)。在轮转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的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技能评分及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组间以上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重症医学科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水平,锻炼其临床思维能力,并且更能被学生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临床教学 基于问题式学习 传统教学法 思维能力 理论与技能
下载PDF
麻醉学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耀岐 贾树山 王颖 《大学教育》 2013年第3期78-79,共2页
临床麻醉医师应具备丰富的本专业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项临床操作,并具备快速反应和临床判断能力。医学生要想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麻醉医师,动手和操作能力以及临床判断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临床实习阶段是书本知识联系实... 临床麻醉医师应具备丰富的本专业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项临床操作,并具备快速反应和临床判断能力。医学生要想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麻醉医师,动手和操作能力以及临床判断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临床实习阶段是书本知识联系实践操作的重要阶段。现就麻醉学专业医学生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学专业 医学生 实习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用于妇科手术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维维 贾树山 +2 位作者 李雪梅 徐秀杰 王耀岐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氯胺酮 咪唑安定 椎管内麻醉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腰硬联合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宁 孙敏 +1 位作者 静广建 张全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6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腰硬联合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专业60名住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以住院医师规范...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腰硬联合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专业60名住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本操作技能-腰硬联合麻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对照组住培医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试验组住培医师在传统教学方法上添加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比较2组住培医师操作考试成绩以及对教师的带教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住培医师操作考试成绩为(93.58±5.12)分,高于对照组的(86.40±5.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师的带教质量评分为(89.58±6.28)分,高于对照组的(83.71±5.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师规范化培训腰硬联合麻醉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住培医师的操作考试成绩,也可以提高住培医师对教师的带教质量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腰硬联合麻醉 教学质量 应用 带教质量评分 教育
下载PDF
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附258例总结)
5
作者 来庆阁 盖荣华 +1 位作者 潘恩木 刘学德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68-69,共2页
近年来,静脉复合麻醉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但因手术的种类及要求不同,静脉复合的麻醉药物及各种药物的配比浓度亦不同,复合液中临床常用的静脉普鲁卡因浓度为1%。自1980年以来,我们用2%普鲁卡因复合度冷丁。
关键词 普鲁卡因 静脉 复合液 麻醉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玮 柳权 +3 位作者 黄兰姬 矫莉 唐健 贾树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59-1863,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并发症、急性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16~74岁,BMI 18~28 kg/m^(2),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并发症、急性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16~74岁,BMI 18~28 kg/m^(2),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E组,n=45)和对照组(C组,n=45)。E组患者诱导时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切皮前再次给予0.25 mg/kg。C组患者诱导时给予舒芬太尼0.15μg/kg。两组患者余诱导、维持方案一致。记录患者入室(T_(0))、打开胸膜前(T_(1))、打开胸膜后15 min(T_(2))、打开胸膜后30 min(T_(3))、拔除喉罩前(T_(4))的SpO_(2)、PaCO_(2)、PaO_(2)。于T_(0)和术后24 h(T_(5))抽取肘正中静脉血3 mL并检测TNF-α、IL-6浓度;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喉罩拔除时间、呼吸干预、术中体动发生情况;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精神症状、术中知晓发生情况和总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E组患者T1时刻PaO_(2)明显降低,PaCO_(2)明显升高(P<0.01),T_(2)时刻PaO_(2)明显升高,PaCO_(2)明显降低(P<0.01),喉罩置入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呼吸干预次数明显减少,且以减弱呼吸为主(P<0.01)。与T_(0)时刻比较,T_(5)时刻TNF-α、IL-6浓度均升高,且C组升高程度高(P<0.01);喉罩拔除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艾司氯胺酮可减少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的呼吸抑制,缩短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维持自主呼吸期间呼吸稳定性,减轻急性期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单孔胸腔镜 喉罩全身麻醉 保留自主呼吸 呼吸管理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思童 闫玉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5期140-144,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22年9月—2023年6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22年9月—2023年6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及苏醒期质量(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室滞留时间)、术后6、12、24、48 h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有效镇痛时间]、不同时间点的氧化应激水平[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术后48 h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术后寒战、心率减慢、头晕)。结果:观察组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恢复室滞留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24、48 h的VAS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有效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24、48 h,两组血清MDA水平均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的血清MDA水平均较对照组低,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基础上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可以显著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质量和术后镇痛效果,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胸部神经阻滞 乳腺癌根治术 镇痛效果 氧化应激水平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8
作者 潘欣 郭丰晓 +2 位作者 王鹏飞 张辰喜 赵文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160-163,共4页
氯胺酮是一种苯环利啶衍生物,由左旋氯胺酮和右旋氯胺酮构成的外消旋混合物,是具有多种应用的静脉麻醉药,而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的S-对映异构体,其药效是外消旋混合物的两倍,具有更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特点,并减少... 氯胺酮是一种苯环利啶衍生物,由左旋氯胺酮和右旋氯胺酮构成的外消旋混合物,是具有多种应用的静脉麻醉药,而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的S-对映异构体,其药效是外消旋混合物的两倍,具有更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特点,并减少氯胺酮相关精神副作用的发生率。目前艾司氯胺酮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就艾司氯胺酮的药理机制、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胸外科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布托啡诺与曲马多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产妇术中寒战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9
作者 张辰喜 赵立芳 +1 位作者 庞鹏 张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布托啡诺与曲马多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产妇术中寒战控制有效率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如维普、万方、中国知网,英文数据库如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自建库至202...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布托啡诺与曲马多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产妇术中寒战控制有效率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如维普、万方、中国知网,英文数据库如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12月的关于布托啡诺及曲马多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产妇术中寒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质量评估量表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对文献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5项RCTs、1293例患者纳入本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布托啡诺寒战控制有效率高于曲马多[RR=1.07,95%置信区间(CI)(1.04~1.11),P<0.0001],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曲马多[RR=0.13,95%CI(0.09~0.21),P<0.00001]。结论布托啡诺可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术中寒战的控制,不良反应较小,是一种更加有效、更具安全性的麻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曲马多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寒战 恶心呕吐 META分析
下载PDF
麻醉药物对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影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曹芮 王思童 闫玉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由于甲状腺功能分泌不足引起,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方法。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术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后神经损伤可导致患者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由于甲状腺功能分泌不足引起,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方法。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术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后神经损伤可导致患者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降低甚至避免喉返神经损伤风险,其中麻醉药物是影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主要因素。能否在保证术中神经监测正常实施前提下提供良好麻醉管理,甲状腺手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成为关键。本文主要介绍麻醉药物对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优化术中麻醉管理、合理应用麻醉药物、避免麻醉药物对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从而提高手术质量、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物 喉返神经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麻醉佐剂硫酸镁在围手术期作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新宙 闫玉荣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6期129-133,共5页
硫酸镁作为镁离子补充剂,可以在人体内发挥多种生理生化作用,包括参与能量代谢、物质合成,非竞争性阻滞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及钙离子通道等,在围手术期硫酸镁可以作为麻醉佐剂应用,起到增强镇痛、减少术后躁动、改善心血管... 硫酸镁作为镁离子补充剂,可以在人体内发挥多种生理生化作用,包括参与能量代谢、物质合成,非竞争性阻滞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及钙离子通道等,在围手术期硫酸镁可以作为麻醉佐剂应用,起到增强镇痛、减少术后躁动、改善心血管反应、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现就硫酸镁在围手术期的镇痛、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改善围术期心血管反应、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术后神经认知功能、影响局麻药理化性质作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主要介绍围手术期应用硫酸镁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药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硫酸镁 佐剂 术后恢复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丙泊酚的麻醉作用机制 被引量:103
12
作者 孙雪华 曾邦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64-365,共2页
关键词 丙泊酚 麻醉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兴奋性 神经传递 临床麻醉 抑制性 全麻药
下载PDF
全麻诱导后置导尿管增加中老年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 被引量:59
13
作者 秦承伟 张励才 +1 位作者 宋蕾 赵彦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术前置导尿管对中老年患者在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术前置导尿管时机,提高医疗质量。方法100例胸外科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手术的中老年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50)在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术,实验组(n=50)在全麻诱导后行... 目的观察术前置导尿管对中老年患者在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术前置导尿管时机,提高医疗质量。方法100例胸外科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手术的中老年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50)在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术,实验组(n=50)在全麻诱导后行导尿术,比较2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均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中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后置导尿管可导致麻醉苏醒期躁动程度的明显增加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提高,术前置导尿管术宜在全麻诱导前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术 全麻诱导 苏醒期 躁动
下载PDF
瑞马唑仑调节ROS/RAGE/NF-κB信号通路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影响
14
作者 吴兴卫 王建营 +3 位作者 郭成晓 刘紫仪 孙超 于飞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1,共9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小胶质细胞的炎症保护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作为研究对象,设对照组(完全培养基)、Rema组(200μg/mL瑞马唑仑)、模型组(1μg/mL LPS)和不同浓度给药组(1μg/mL LPS+50、100、200μg/mL R...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小胶质细胞的炎症保护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作为研究对象,设对照组(完全培养基)、Rema组(200μg/mL瑞马唑仑)、模型组(1μg/mL LPS)和不同浓度给药组(1μg/mL LPS+50、100、200μg/mL Rema)。Rema组单纯用200μg/mL的瑞马唑仑处理细胞26 h,模型组用LPS处理细胞24 h,不同浓度给药组先用不同浓度的瑞马唑仑预处理细胞2 h,再加LPS处理24 h。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评估LPS和瑞马唑仑对BV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与分泌;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ROS活性;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的Bax、Bcl-2、IL-1β、RAGE、NF-κB、P-NF-κB、IκBα、p-IκBα、INOS和Arg-1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核转位以及细胞M1/M2极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BV2细胞活性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基因表达与分泌增加,SOD和GSH活性下降,细胞内MDA及ROS含量增加,RAGE蛋白水平上升,IκBα和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NF-κB发生核转位,M1极化标志物INOS表达增加,M2极化标志物Arg-1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LPS+Rema组细胞活性增加,炎症因子基因表达与分泌减少,SOD和GSH活性升高,细胞内MDA及ROS含量减少,RAGE蛋白水平下降,IκBα和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减少,抑制NF-κB核转位发生,M1极化标志物INOS表达减少,M2极化标志物Arg-1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通过调节NF-κB通路以及ROS的产生使小胶质细胞从M1表型转移到M2表型,从而减轻LPS诱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症 瑞马唑仑 NF-ΚB 氧化应激 小胶质细胞极化
下载PDF
不同局部肿胀麻醉液对体外培养人脂肪干细胞增殖与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志刚 吴建萍 赵文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0期8067-8071,共5页
背景:获取脂肪术中需要应用不同的局部肿胀麻醉液,其可能会对细胞生物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局部肿胀麻醉液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与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取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分别用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利多... 背景:获取脂肪术中需要应用不同的局部肿胀麻醉液,其可能会对细胞生物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局部肿胀麻醉液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与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取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分别用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局部肿胀麻醉液进行培养,对照组用低糖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检测各组干预不同时间人脂肪干细胞增殖活性、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和成脂分化比例。结果与结论:不同局部肿胀麻醉液干预后1,2,3,4,5 d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布比卡因组显著高于罗哌卡因组、利多卡因组(P<0.05)。各局部肿胀麻醉液组细胞生长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布比卡因组显著低于罗哌卡因组、利多卡因组(P<0.05)。各组人脂肪干细胞成脂分化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局部肿胀麻醉液(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均能够抑制人脂肪干细胞增殖,但不会对细胞成脂分化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组织 麻醉药 局部 细胞增殖 成脂分化 组织工程 脂肪干细胞 麻醉药 局部肿胀麻醉液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熵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与麻醉镇静深度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树山 刘强 +2 位作者 张勇 姚光 王耀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22期23-25,共3页
目的比较熵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BIS)与丙泊酚镇静深度的相关性。方法38例患者入室后在丙泊酚麻醉诱导直至患者对指令性反应消失后,观察丙泊酚镇静深度的评价不同镇静/警觉评分(OAA/S)时RE、SE和BIS的变化。结果OAA/S评分与反应熵(RE)、... 目的比较熵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BIS)与丙泊酚镇静深度的相关性。方法38例患者入室后在丙泊酚麻醉诱导直至患者对指令性反应消失后,观察丙泊酚镇静深度的评价不同镇静/警觉评分(OAA/S)时RE、SE和BIS的变化。结果OAA/S评分与反应熵(RE)、状态熵(SE)和BI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RE=0.7643、rSE=0.7372和rBIS=0.8602,rBIS与rRE和rSE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RE与rSE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研究发现熵指数和BIS与OAA/S评分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指数 脑电双频指数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后路单椎体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秦承伟 张全意 +3 位作者 张如意 刁青花 赵彦明 王耀岐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总结后路单椎体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所做的15例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结果术中3例患者术中发生较大量出血和严重的低血压;1例发生明显输异体血反应。全部患者术后均苏醒迅... 目的总结后路单椎体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所做的15例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结果术中3例患者术中发生较大量出血和严重的低血压;1例发生明显输异体血反应。全部患者术后均苏醒迅速、完全,拔管后安返病房。术后苏醒期有1例患者出现烦躁不能耐受导尿管;1例患者术后48 h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3分,其余均在1~2分。术后输血量≤2单位浓缩红细胞。结论单椎体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麻醉要特别注意术中出血的管理,维持循环与呼吸的稳定。同时要做好术后镇痛的管理,良好的镇痛是减少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截骨术 麻醉
下载PDF
PBL与CBL联合应用于临床麻醉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超 孙婷 巩春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应用于临床麻醉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麻醉科进行规培的47名规培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3)。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教... 目的探究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应用于临床麻醉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麻醉科进行规培的47名规培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3)。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经过2个月教学,实验组规培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BL与CBL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麻醉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学法 基于问题式学习 案例式教学 麻醉 规培生 教学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燕厚永 宋冷梅 巩春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9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的麻醉学生76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观察组使用PBL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的麻醉授课效果的反馈进行比较,通过专...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的麻醉学生76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观察组使用PBL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的麻醉授课效果的反馈进行比较,通过专业考试来比较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反馈、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麻醉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对麻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LBL教学法 临床 麻醉学 教学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儿科医用黏胶皮肤损伤的护理干预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纪鑫 侯传新 +4 位作者 张芳 舒方方 朱美玉 王静 高俊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6期213-214,共2页
目的分析对儿科护士开展医用黏胶皮肤损伤培训对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抽取儿科输液者280例为实验样本,使设立为培训后组,另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同数量患儿为培训前组。对30例病区护士开展... 目的分析对儿科护士开展医用黏胶皮肤损伤培训对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抽取儿科输液者280例为实验样本,使设立为培训后组,另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同数量患儿为培训前组。对30例病区护士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医用黏胶皮肤损伤护理知识知晓度,针对集中性问题,开展培训,护士按照培训后的做法,对患儿开展护理,分析结果。结果和培训前比,培训后护理人员对于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知识知晓情况明显更好,P<0.05,和培训前比,培训后患儿出现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概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儿科护士开展与医用黏胶相关性皮损相关知识培训,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皮损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有助于识别高危因素,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黏胶 皮肤损伤 儿童患者 高危因素 培训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