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主学习的创新性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2
1
作者 隋涛 刘学文 王勇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年第6期114-116,共3页
当前环境工程专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是具备创新性,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但由于学习环境不理想、对环境工程专业认识不够、课堂教学及考核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性等问题,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高。针对上述问... 当前环境工程专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是具备创新性,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但由于学习环境不理想、对环境工程专业认识不够、课堂教学及考核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性等问题,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改善学习环境的方法、合理的入学指导方案、以发问教学法为主的灵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激励方式及考核模式的改革等几种措施,以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促进创新性环境工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性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自主学习 成长性人才
下载PDF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安全隐患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3
2
作者 荣琨 杨茜 +2 位作者 罗杰 张再旺 刘娟娟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7期255-256,共2页
根据目前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从完善实验室硬件配置、加强高温高压设备管理、规范试剂使用、加强危险废弃物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增... 根据目前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从完善实验室硬件配置、加强高温高压设备管理、规范试剂使用、加强危险废弃物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增强环境工程实验教学安全性的措施,以便更好的保障实验师生的人身安全与实验室的财产安全,为实验教学的安全进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实验室管理 环境工程 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嵌入式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甲亮 单长青 +1 位作者 隋涛 荣琨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20期116-118,共3页
针对当前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针对"两课"及新生导论教学、应用型实验项目库、实习实训、素质拓展、分流培养等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嵌入化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并在滨... 针对当前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针对"两课"及新生导论教学、应用型实验项目库、实习实训、素质拓展、分流培养等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嵌入化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并在滨州学院进行了应用,以实现更有效的组织专业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环境工程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应用型 环境工程 教学模式改革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及嵌入式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学平 李甲亮 单长青 《高教学刊》 2018年第11期42-44,共3页
构建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三大模块。通识创新创业课程包括通识选修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三大模块。通识创新创业课程包括通识选修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环保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以及环保创新作品设计,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包括参加大学生学科竞赛、听取学术报告或讲座、参与学术研究、考取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学术或创新成果、获得艺术或体育奖项和创业实践;将嵌入式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培养方案全过程,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 嵌入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办学的食品类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新模式探讨——以滨州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彬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7期242-242,249,共2页
针对校企合作办学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中普遍存在的培养方案、教学组织方法、教学形式不适应新平台等突出问题,探讨校企共建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的新思路、新模式,整合校企之间资源要素,借助外力搭建平台,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共建水平,建立... 针对校企合作办学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中普遍存在的培养方案、教学组织方法、教学形式不适应新平台等突出问题,探讨校企共建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的新思路、新模式,整合校企之间资源要素,借助外力搭建平台,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共建水平,建立在新的能充分服务教学、科研和企业生产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办学 食品专业 人才培养 创新模式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 被引量:8
6
作者 隋涛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第2期165-167,共3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策略,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方式的深入、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环境工程专业 创新性人才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学平 杨茜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7期248-249,共2页
流体力学是高等院校很多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流体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规律。该课程不仅讲授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还具备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特点。文章... 流体力学是高等院校很多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流体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规律。该课程不仅讲授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还具备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特点。文章以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流体力学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在该课程中的实践情况,这为本专业流体力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流体力学 教学 课堂实践 考核方法
下载PDF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分析与教学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吉强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4期218-219,共2页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是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施工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本文从课程定位和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与考核等环节对该课程进行课程分析和教学思考,供广大教学同仁参考和借鉴,以提高《...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是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施工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本文从课程定位和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与考核等环节对该课程进行课程分析和教学思考,供广大教学同仁参考和借鉴,以提高《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 课程分析 教学思考
下载PDF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教学研究——以滨州学院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茜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0期156-158,共3页
该文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以滨州学院为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分析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相应的改进措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用师-师、师-生、生-生的合作教学模式,为... 该文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以滨州学院为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分析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相应的改进措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用师-师、师-生、生-生的合作教学模式,为今后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土壤污染与防治 教学
下载PDF
基于微课手段的环境工程专业嵌入式“两课”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甲亮 单长青 +1 位作者 隋涛 邹美玲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7期285-288,共4页
针对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授课效果较差、高年级两课教育内容不足等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建设MOOC平台下的微课资源库,实现课内和课外、低年级和高年级全教学过程嵌入式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了环境工程&qu... 针对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授课效果较差、高年级两课教育内容不足等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建设MOOC平台下的微课资源库,实现课内和课外、低年级和高年级全教学过程嵌入式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了环境工程"两课"可供选择的微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安排以及考核评价体系,为地方高校"两课"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微课资源库 嵌入式 两课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新常态下面向就业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荣琨 李学平 +2 位作者 杨茜 罗杰 张再旺 《滨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8-91,共4页
在新常态下为了更好地面向就业需求,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实验教学未能充分体现就业需求、缺乏面向区域就业需求的特色等问题,提出了更加适应就业需求的教学改革举措。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就业需求优化专业选修课,加强实验实... 在新常态下为了更好地面向就业需求,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实验教学未能充分体现就业需求、缺乏面向区域就业需求的特色等问题,提出了更加适应就业需求的教学改革举措。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就业需求优化专业选修课,加强实验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考取水环境检测工等职业证书,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探索面向就业需求的校企合作培养方式,加强教学改革的保障和应用等。通过就业需求导向型的教学改革,环境工程专业能更好地满足就业需求,地方本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就业需求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隋涛 李甲亮 《西部素质教育》 2018年第20期101-102,共2页
为了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文章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环境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即加强教师职业培训的培养方式;注重企业实践的培养方式;"轮课制"与"定课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定课制 轮课制
下载PDF
无人机植保跨专业教学团队平台的构建——以滨州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骥坤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6期189-191,共3页
近年来,无人机植保以其高效、安全、广适性成为农业植保现代化的研究热点。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无人机植保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无人机植保人才的培养尚不系统。该文以滨州学院为例,阐述了无人机植保跨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平台构建的现实基... 近年来,无人机植保以其高效、安全、广适性成为农业植保现代化的研究热点。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无人机植保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无人机植保人才的培养尚不系统。该文以滨州学院为例,阐述了无人机植保跨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平台构建的现实基础、核心问题和主要思路,为无人机植保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植保 遥感 教学团队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多手段教学改革研究
14
作者 张吉强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8期225-225,227,共2页
针对《环境工程施工技术》当前教学面临的问题,采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小组讨论和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 多手段教学 教改研究
下载PDF
滨州学院校园葫芦藓重金属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15
作者 刘俊华 《绿色科技》 2021年第4期33-34,共2页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常见藓类植物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不同季节其配子体内主要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葫芦藓配子体内重金属Cu、Pb、Zn等含量水平存在较大差异(Cd元素在本研究采集样...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常见藓类植物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不同季节其配子体内主要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葫芦藓配子体内重金属Cu、Pb、Zn等含量水平存在较大差异(Cd元素在本研究采集样品中均未检出),春季(3月份)Cu、Pb、Zn等元素含量均较低,随着时间推移,葫芦藓配子体内重金属含量逐渐增加,直至冬季(12月份)达到最高,各季节间尤以夏季阶段(5~7月份)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Cu、Pb、Zn等3种重金属的总含量方面:只有冬季(12月份)采集组显著高于春季采集组(3月份),其余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藓 滨州学院 重金属含量 季节变化
下载PDF
面向污染防治实践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琼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期180-181,199,共3页
课程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是它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多年《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实践中,陆续发现了教学方面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是它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多年《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实践中,陆续发现了教学方面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然后就改善现有教学状况,培养面向污染防治实践的高水平、应用型环境专门人才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应用型人才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校企共建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美玲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9期190-191,共2页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下教学体系目标要求,分析该背景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以教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突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校企共建实践教学特色。只有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下教学体系目标要求,分析该背景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以教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突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校企共建实践教学特色。只有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使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实现工程型,应用型,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学模式以及配合实战式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环境影响评价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美玲 《绿色科技》 2019年第9期280-281,共2页
指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基础课程。分析了传统环境监测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在互联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将互联网技术以及工程教育认证理念... 指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基础课程。分析了传统环境监测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在互联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将互联网技术以及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运用到教学环节的各个环节,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且在评价体系上进行动态评价模式,以培养建设高品质环境监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环境监测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环境浓度下的混合抗生素对普通小球藻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桂祥 张琼 +1 位作者 匡少平 李甲亮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8,共7页
近年来,抗生素已成为一类备受关注的新型环境污染物。为了探究这类化合物对各类生物的毒性效应,本实验以红霉素(ERY)、恩诺沙星(ENR)、磺胺甲恶唑(SMX)这3种常见的抗生素作为代表,研究其单独作用和两两联合作用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蛋... 近年来,抗生素已成为一类备受关注的新型环境污染物。为了探究这类化合物对各类生物的毒性效应,本实验以红霉素(ERY)、恩诺沙星(ENR)、磺胺甲恶唑(SMX)这3种常见的抗生素作为代表,研究其单独作用和两两联合作用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蛋白合成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RY、ENR和SMX对小球藻的96h-EC50分别为85.7、124.5和1672.7μg·L^-1,且3种抗生素两两联合时对小球藻的毒性作用类型均为协同作用。此外,当暴露于环境浓度的抗生素时,无论是单独加药还是联合加药,除ERY处理组的小球藻的蛋白合成被轻微抑制外,其他各处理组的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展现出低剂量刺激效应。对于MDA产量,ENR处理组的M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他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故环境浓度下的ENR并没有对小球藻造成明显的氧化损伤,而其他2种抗生素则对小球藻造成了氧化损伤。该研究为低浓度混合抗生素在淡水环境中联合暴露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恩诺沙星 磺胺甲恶唑 普通小球藻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下载PDF
沉积型含油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鹏华 唐善法 +2 位作者 郭海莹 黄春峰 李甲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9,共7页
以含油污泥为阳极底物构筑了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通过检测输出电压、功率密度、表观内阻和原油去除效果等性能指标,分别考察了阳极填料、电极面积、pH对SMFC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活性炭填料,碳毡填料使SMFC发电性能更优且... 以含油污泥为阳极底物构筑了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通过检测输出电压、功率密度、表观内阻和原油去除效果等性能指标,分别考察了阳极填料、电极面积、pH对SMFC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活性炭填料,碳毡填料使SMFC发电性能更优且原油去除率提高了8.03%;增加电极面积,SMFC内阻减小、发电性能和原油去除率得到提升;酸性或碱性阳极底物不利于SMFC发电和降解油污,而阳极底物的pH=7.5时,SMFC的发电及油污降解性能最佳,输出电压和原油去除率分别达373.7 mV、4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 除油 电极面积 PH 电池填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