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杨会利 刘佳 高玉凯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客观缓解率更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观察组患者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卡瑞利珠单抗与TACE相结合,在治疗HCC患者时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还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具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中晚期肝细胞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重度疼痛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贾彦丽 曹运锋 +2 位作者 刘江涛 高玉凯 刘彬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9期38-39,共2页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重度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试验组接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接受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比...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重度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试验组接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接受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及药物维持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重度疼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硫酸吗啡缓释片 晚期恶性肿瘤 重度疼痛 镇痛效果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郭春辉 董建春 +3 位作者 尹彦海 崔静 高玉凯 张继宝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6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单一给予标准方案化疗,研究组50例在标准...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单一给予标准方案化疗,研究组50例在标准方案化疗基础上使用阿帕替尼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EA(29.62±8.63)ng/mL、血清VEGF指标(169.34±10.11)pg/mL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压与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其安全性较好,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化疗 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一线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春辉 董建春 +3 位作者 尹彦海 韩贞 崔静 刘彬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0期119-120,共2页
目的分析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NSCLC老年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NSCLC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以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为治疗方案,共41例,试验组以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为治疗方案,共41... 目的分析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NSCLC老年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NSCLC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以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为治疗方案,共41例,试验组以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为治疗方案,共4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IgG、IgA以及IgM的水平均高于常规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紫杉醇与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艾迪注射液 化疗方案
下载PDF
中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VEGF、CEA、CYFRA21-1的影响
5
作者 郭春辉 董建春 +3 位作者 尹彦海 张继宝 崔静 刘彬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9期143-14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其对VEGF、CEA、CYFRA21-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34例),单一组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联合组在...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其对VEGF、CEA、CYFRA21-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34例),单一组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VEGF、CEA、CYFRA21-1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1.18%)显著高于单一组(70.5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CEA、CYFRA21-1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CEA、CYFRA21-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吉非替尼可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降低血清VEGF、CEA、CYFRA21-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运锋 石凡英 +3 位作者 郭春辉 贾彦丽 刘江涛 张继宝 《国际呼吸杂志》 2016年第11期810-813,共4页
目的对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将入选的85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培美曲塞组(n=43)和吉西他滨组(n=42)。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培美曲塞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 目的对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将入选的85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培美曲塞组(n=43)和吉西他滨组(n=42)。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培美曲塞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吉西他滨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可接受放疗的患者化疗后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等。结果培美曲塞组有效率为31.7%,疾病控制率为68.3%;吉西他滨组有效率为26.8%,疾病控制率为65.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37、0.082,P值均〉0.05)。培美曲塞组Ⅲ级以上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吉西他滨组(P值均〈0.05)。2组患者2年生存率、中位总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的疗效相似,但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不良反应较轻,更适用于晚期肺腺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培美曲塞 吉西他滨 奈达铂
原文传递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7
作者 赵胃胃 赵华 王鑫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0期75-79,共5页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原,除可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外,常累及肺外器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其致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就近年关于支原体直接、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吸附学说及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原,除可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外,常累及肺外器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其致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就近年关于支原体直接、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吸附学说及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便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