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窦中伟 《海峡药学》 2018年第11期100-101,共2页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9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征缓解时...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9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征缓解时间、不良反应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3. 33%显著优于对照组47. 92%,研究组临床体征缓解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6. 25%、复发率10. 42%显著优于对照组(20. 83%、29. 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过对胃溃疡患者实施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疗效均较好,其中泮托拉唑药效更加明显,各项体征得到有效缓解,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胃溃疡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使用伏立康唑产生幻视幻觉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璠璠 王辙远 +4 位作者 陈雪平 贾明璐 王晓慧 卫永丽 王瑞 《海峡药学》 2019年第5期249-250,共2页
目的通过对1名使用伏立康唑产生幻视幻觉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药物应用方法、剂量等改进策略。方法男性患者,明显咳嗽症状,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与支气管扩张症,痰培养结果示念珠菌,使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未好转,采用伏立康唑抗真... 目的通过对1名使用伏立康唑产生幻视幻觉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药物应用方法、剂量等改进策略。方法男性患者,明显咳嗽症状,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与支气管扩张症,痰培养结果示念珠菌,使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未好转,采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结果使用一天后出现幻视幻觉,说胡话,但是咳嗽咳痰乏力症状好转,考虑与伏立康唑的不良反应有关,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引起相关症状。因此将伏立康唑剂量调整为100mgq12h治疗。但患者恶病质明显,感染性休克、Ⅱ型呼吸衰竭死亡。结论伏立康唑抗真菌感染治疗效果显著,但同样易引起幻视幻觉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实际应用治疗过程中,应在临床药师的监督与管理下合理、谨慎选择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伏立康唑 幻视 不良反应 病理分析
下载PDF
葛根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丽娜 王单单 +4 位作者 裴媛 王瑞 陈雪平 田会东 张锐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1741-1748,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和思路研究葛根,探讨葛根成分-靶点、成分-疾病、基因-通路和基因-疾病的关联性,揭示其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针对葛根中的活性成分,根据PubMed、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获...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和思路研究葛根,探讨葛根成分-靶点、成分-疾病、基因-通路和基因-疾病的关联性,揭示其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针对葛根中的活性成分,根据PubMed、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获得葛根的化学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运用UniProt和CTD数据库提取作用靶点的基因名称、信号通路、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基因和靶点数据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刺芒柄花素、葛根素等10个主要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作用于112个靶点,其主要靶点有PTGS2、PTGS1、HSP90AB1等,这些靶点与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436种疾病相关,涵盖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33大类疾病。葛根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有48个靶点,这些靶点参与肿瘤、高血压等多种生理及病理的生物学过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相关靶点,说明葛根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协调作用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结论葛根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等生物活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接下来的药效试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网络药理学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