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趋化因子CXCL3在胃癌中的作用
1
作者
杨晓帆
何坚
+2 位作者
任红岳
张春斌
张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9,共7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3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临床病理分期、预后、免疫浸润程度、富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蛋白间相互作用。方法应用UALCAN、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PIA)数据库比较CXCL3在正...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3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临床病理分期、预后、免疫浸润程度、富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蛋白间相互作用。方法应用UALCAN、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PIA)数据库比较CXCL3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表达差异临床病理资料的意义。使用单因素生存曲线(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分析CXCL3的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基因组癌症分析(GSCA)数据库探索在胃癌中CXCL3的表达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通过Linkedomics数据库了解在胃癌中与CXCL3表达密切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STRING网站得出CXCL3与胃癌的共同靶点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结果与正常胃组织相比,CXCL3在胃癌中表达显著升高(P<0.0001),且其高表达与患者年龄、种族、组织亚型等密切相关。CXCL3高表达患者在总生存期(P<0.0001,HR=0.51)和无进展生存期(P<0.0001,HR=0.55)的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表达的患者(均P<0.05)。免疫分析发现在胃癌中CXCL3与中性粒细胞、Th1等免疫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P<0.05)。富集分析显示,在胃癌中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和刺猬信号通路等。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中CXCL3与CXCL1、CXCL2、IL-8的表达量显著正相关(P<0.05)。蛋白互作网络显示,与CXCL3在胃癌中产生相互作用的蛋白包括CXCL2、CXCL5、CXCR2等。结论CXCL3在胃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患者生存时间、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具有一定关系,并且CXCL3可能通过与CXCL2、CXCR2等关键分子的相互作用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3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4-三唑类化合物的抗乳腺癌作用
2
作者
巴晨昊
曾渊君
+1 位作者
丁其春
张春斌
《生命的化学》
CAS
2024年第12期2324-2333,共10页
1,2,4-三唑是一种三氮杂环化合物,可以作为连接不同药效团的连接剂和药效团本身,与多种生物酶和受体发生相互作用。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且易转移到肺和脑等器官。现今的抗癌药物和技术在乳腺癌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含1,2,4-三唑...
1,2,4-三唑是一种三氮杂环化合物,可以作为连接不同药效团的连接剂和药效团本身,与多种生物酶和受体发生相互作用。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且易转移到肺和脑等器官。现今的抗癌药物和技术在乳腺癌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含1,2,4-三唑的药物Anastrozole、Letrozole等,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展现了1,2,4-三唑的抗乳腺癌潜力。本文综述了具有抗乳腺癌潜力的1,2,4-三唑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合理开发新的抗乳腺癌候选药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唑
乳腺癌
杂环分子
抗癌药物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Ⅰ类α-甘露糖苷酶诱导HIV-1包膜糖蛋白降解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刘笑辰
王绍清
+7 位作者
王立平
吴桐
于秀文
王俊苹
张晓杰
张英博
樊丽
李鸿梅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探究Ⅰ类α-甘露糖苷酶诱导HIV-1包膜糖蛋白(HIV-1 Env)的降解及其机制。方法将携带红色荧光表达Ⅰ类α-甘露糖苷酶的质粒与携带绿色荧光表达HIV-1 Env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Ⅰ类α-甘露糖苷酶对HIV-1 Env表达水平...
目的探究Ⅰ类α-甘露糖苷酶诱导HIV-1包膜糖蛋白(HIV-1 Env)的降解及其机制。方法将携带红色荧光表达Ⅰ类α-甘露糖苷酶的质粒与携带绿色荧光表达HIV-1 Env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Ⅰ类α-甘露糖苷酶对HIV-1 Env表达水平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观察Ⅰ类α-甘露糖苷酶的亚细胞定位及Ⅰ类α-甘露糖苷酶与HIV-1 Env之间的相互作用;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ERAD)途径抑制剂探讨Ⅰ类α-甘露糖苷酶诱导HIV-1 Env降解的可能途径。结果Ⅰ类α-甘露糖苷酶可显著降低HIV-1 Env的表达水平,降低幅度达25%至68%;敲低Ⅰ类α-甘露糖苷酶的表达水平后,HIV-1 Env表达水平升高;ERAD抑制剂可显著升高HIV-1 Env的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Ⅰ类α-甘露糖苷酶与HIV-1 Env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Ⅰ类α-甘露糖苷酶定位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其行使生物学功能的部位相同。结论Ⅰ类α-甘露糖苷酶可能通过ERAD途径诱导HIV-1 Env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α-甘露糖苷酶
1型艾滋病病毒包膜糖蛋白
激光共聚焦
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途径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汉防己甲素对胰腺癌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侯文蓉
曾渊君
+1 位作者
任红岳
张春斌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4年第12期3076-3085,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汉防己甲素(TET)治疗胰腺癌的潜在作用靶点,并阐明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构建TET的潜在作用靶点数据...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汉防己甲素(TET)治疗胰腺癌的潜在作用靶点,并阐明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构建TET的潜在作用靶点数据集,与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获得的PAAD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TET治疗PAAD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交集靶点蛋白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信息并导入Cytoscape 3.8.0筛选核心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梯度浓度TET对胰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胰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汉防己甲素6.25、12.5、25μmol/L组,采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克隆形成情况和细胞周期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获得TET影响胰腺癌的潜在靶点140个,分析构建胰腺癌与TET之间的PPI网络,获得核心靶点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IK3CA等。分子对接显示这些核心靶点与TET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TET治疗胰腺癌的关键靶点主要涉及磷酸化等生物学过程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胰腺癌细胞的死亡率随着TET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TET组细胞迁移率降低(P<0.01),TET组PANC-1细胞克隆形成数减少(P<0.001);与对照组比较,TET组G0/G1期比例升高(P<0.001)。与对照组相比,TET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基因表达下调(P<0.05),而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1A(TCL1A)、Jun、IL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α(NF-κBIA)、PIK3C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TET可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克隆,造成细胞周期阻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胰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PI3K-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趋化因子CXCL3在胃癌中的作用
1
作者
杨晓帆
何坚
任红岳
张春斌
张辉
机构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
学院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基础医
学院
基础
医学
部科研平台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转化医学检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00970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J01250)
+1 种基金
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Z2023J49)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NO.BSKYQD-1)。
文摘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3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临床病理分期、预后、免疫浸润程度、富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蛋白间相互作用。方法应用UALCAN、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PIA)数据库比较CXCL3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表达差异临床病理资料的意义。使用单因素生存曲线(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分析CXCL3的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基因组癌症分析(GSCA)数据库探索在胃癌中CXCL3的表达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通过Linkedomics数据库了解在胃癌中与CXCL3表达密切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STRING网站得出CXCL3与胃癌的共同靶点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结果与正常胃组织相比,CXCL3在胃癌中表达显著升高(P<0.0001),且其高表达与患者年龄、种族、组织亚型等密切相关。CXCL3高表达患者在总生存期(P<0.0001,HR=0.51)和无进展生存期(P<0.0001,HR=0.55)的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表达的患者(均P<0.05)。免疫分析发现在胃癌中CXCL3与中性粒细胞、Th1等免疫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P<0.05)。富集分析显示,在胃癌中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和刺猬信号通路等。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中CXCL3与CXCL1、CXCL2、IL-8的表达量显著正相关(P<0.05)。蛋白互作网络显示,与CXCL3在胃癌中产生相互作用的蛋白包括CXCL2、CXCL5、CXCR2等。结论CXCL3在胃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患者生存时间、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具有一定关系,并且CXCL3可能通过与CXCL2、CXCR2等关键分子的相互作用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胃癌
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3
生物信息学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CXC chemokine ligand(CXCL)3
Bioinformatics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2,4-三唑类化合物的抗乳腺癌作用
2
作者
巴晨昊
曾渊君
丁其春
张春斌
机构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
学院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医学
技术
学院
/
转化
医学
检测
应用
技术
协同
创新
中心
出处
《生命的化学》
CAS
2024年第12期2324-2333,共10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J01531)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项目(kjcx-07)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BSKYQD-1)。
文摘
1,2,4-三唑是一种三氮杂环化合物,可以作为连接不同药效团的连接剂和药效团本身,与多种生物酶和受体发生相互作用。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且易转移到肺和脑等器官。现今的抗癌药物和技术在乳腺癌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含1,2,4-三唑的药物Anastrozole、Letrozole等,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展现了1,2,4-三唑的抗乳腺癌潜力。本文综述了具有抗乳腺癌潜力的1,2,4-三唑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合理开发新的抗乳腺癌候选药物提供借鉴。
关键词
1
2
4-三唑
乳腺癌
杂环分子
抗癌药物
细胞凋亡
Keywords
1,2,4-triazole
breast cancer
heterocyclic molecule
anticancer drugs
apoptosis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Ⅰ类α-甘露糖苷酶诱导HIV-1包膜糖蛋白降解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刘笑辰
王绍清
王立平
吴桐
于秀文
王俊苹
张晓杰
张英博
樊丽
李鸿梅
机构
齐齐哈尔医
学院
病理
学院
齐齐哈尔医
学院
精神
卫生
学院
齐齐哈尔医
学院
医药科学研究院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医学
技术
学院
/
转化
医学
检测
应用
技术
协同
创新
中心
出处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7-1012,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20C108)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BSKYQD-6)
齐齐哈尔医学科学院临床科研基金项目(QMSI2019L-05)。
文摘
目的探究Ⅰ类α-甘露糖苷酶诱导HIV-1包膜糖蛋白(HIV-1 Env)的降解及其机制。方法将携带红色荧光表达Ⅰ类α-甘露糖苷酶的质粒与携带绿色荧光表达HIV-1 Env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Ⅰ类α-甘露糖苷酶对HIV-1 Env表达水平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观察Ⅰ类α-甘露糖苷酶的亚细胞定位及Ⅰ类α-甘露糖苷酶与HIV-1 Env之间的相互作用;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ERAD)途径抑制剂探讨Ⅰ类α-甘露糖苷酶诱导HIV-1 Env降解的可能途径。结果Ⅰ类α-甘露糖苷酶可显著降低HIV-1 Env的表达水平,降低幅度达25%至68%;敲低Ⅰ类α-甘露糖苷酶的表达水平后,HIV-1 Env表达水平升高;ERAD抑制剂可显著升高HIV-1 Env的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Ⅰ类α-甘露糖苷酶与HIV-1 Env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Ⅰ类α-甘露糖苷酶定位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其行使生物学功能的部位相同。结论Ⅰ类α-甘露糖苷酶可能通过ERAD途径诱导HIV-1 Env降解。
关键词
Ⅰ类α-甘露糖苷酶
1型艾滋病病毒包膜糖蛋白
激光共聚焦
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途径
Keywords
classⅠα-mannosidases
HIV-1 envelope glycoprotein
laser confocal
endoplasmic reticulum-associated degradation pathway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73.9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汉防己甲素对胰腺癌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侯文蓉
曾渊君
任红岳
张春斌
机构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
学院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医学
技术
学院
出处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4年第12期3076-3085,共10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J01531,2023J01250)。
文摘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汉防己甲素(TET)治疗胰腺癌的潜在作用靶点,并阐明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构建TET的潜在作用靶点数据集,与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获得的PAAD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TET治疗PAAD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交集靶点蛋白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信息并导入Cytoscape 3.8.0筛选核心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梯度浓度TET对胰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胰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汉防己甲素6.25、12.5、25μmol/L组,采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克隆形成情况和细胞周期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获得TET影响胰腺癌的潜在靶点140个,分析构建胰腺癌与TET之间的PPI网络,获得核心靶点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IK3CA等。分子对接显示这些核心靶点与TET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TET治疗胰腺癌的关键靶点主要涉及磷酸化等生物学过程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胰腺癌细胞的死亡率随着TET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TET组细胞迁移率降低(P<0.01),TET组PANC-1细胞克隆形成数减少(P<0.001);与对照组比较,TET组G0/G1期比例升高(P<0.001)。与对照组相比,TET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基因表达下调(P<0.05),而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1A(TCL1A)、Jun、IL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α(NF-κBIA)、PIK3C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TET可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克隆,造成细胞周期阻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胰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PI3K-AKT信号通路
Keywords
tetrandrine
pancreatic cancer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趋化因子CXCL3在胃癌中的作用
杨晓帆
何坚
任红岳
张春斌
张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2,4-三唑类化合物的抗乳腺癌作用
巴晨昊
曾渊君
丁其春
张春斌
《生命的化学》
CAS
2024
0
原文传递
3
Ⅰ类α-甘露糖苷酶诱导HIV-1包膜糖蛋白降解及机制研究
刘笑辰
王绍清
王立平
吴桐
于秀文
王俊苹
张晓杰
张英博
樊丽
李鸿梅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4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汉防己甲素对胰腺癌的作用机制
侯文蓉
曾渊君
任红岳
张春斌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