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系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对教师身份的理解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桂容 周仕荣 +1 位作者 彭望书 黄萍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94,共4页
目前,考察师范生在学教过程中关于教师身份理解的知识和信念的意象研究正成为研究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发展和改变的重要内容.利用访谈和分析实习日记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生关于教师即讲授者的身份理解发展处于中... 目前,考察师范生在学教过程中关于教师身份理解的知识和信念的意象研究正成为研究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发展和改变的重要内容.利用访谈和分析实习日记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生关于教师即讲授者的身份理解发展处于中心位置,其他成分发展处于边缘位置,甚至消失,让师范生撰写和反思实习日记对教师身份理解发展具有潜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理解 实习日记 教育实习 师范生
下载PDF
第二次数学危机在现有科学理论体系中是不可解的 被引量:19
2
作者 欧阳耿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7-30,共4页
分析了现有极限论的本质和与解决第二次数学危机相关的“ε-δ”语言的本质,得到“标准数学分析理论根本就没有解决第二次数学危机的两个本质性问题,第二次数学危机根本就没有得到解决”的明确结论.
关键词 第二次数学危机 微增量 基础理论学 极限论 可能性 芝诺悖论 本质性缺陷
下载PDF
不完备信息系统确定性和集对联系度的粗集拓展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长清 李克典 李进金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2-346,共5页
本文把集对分析的思想融入不完备信息系统确定性理论之中,得到了更广泛的拓展模型,它是通过调整参数,达到对系统的理想分类。这种模型既保留了已有的拓展模型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局限性,为处理不完备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不完备信息系统 联合确定率 集对分析 联系度
下载PDF
多粒度覆盖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方法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气芳 李进金 林国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为拓展覆盖粗糙集模型,用多粒度方法研究了张燕兰等提出的广义覆盖决策信息系统模型,定义了多粒度意义下的覆盖上下近似,提出了多粒度属性约简算法。用实例对多粒度覆盖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和胡清华等提出的单粒度方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多粒度 覆盖信息系统 决策信息系统 属性约简
下载PDF
优势-等价关系下随机目标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 被引量:5
5
作者 方连花 李克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4期140-143,共4页
以证据理论中的信任测度和似然测度为基本工具,研究了优势关系下随机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问题,引入优势-等价关系下不协调随机目标信息系统的概念,并讨论了其上的分布约简,最后给出实例验证了约简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随机信息系统 信任测度 似然测度 分布约简 辨识矩阵
下载PDF
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粒度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伟萍 林梦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57-1661,1665,共6页
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系统比一般信息系统更能全面、细致、直观地描述和刻画决策信息,对其进行不确定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信息粒度对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刻画,给出了区间直觉模糊粒度结构的交、并、差、补等四种运... 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系统比一般信息系统更能全面、细致、直观地描述和刻画决策信息,对其进行不确定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信息粒度对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刻画,给出了区间直觉模糊粒度结构的交、并、差、补等四种运算。提出了区间直觉模糊粒度结构上的三种偏序关系,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粒度和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粒度的公理化,并研究它们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计算 区间直觉模糊信息 偏序关系 公理化
下载PDF
随机覆盖目标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 被引量:3
7
作者 方连花 李克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引入随机覆盖目标信息系统的概念,以证据理论中的信任测度和似然测度为基本工具,研究了协调随机覆盖目标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和不协调随机覆盖目标信息系统的正域约简问题,最后给出实例验证了约简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随机覆盖信息系统 信任测度 似然测度 正域约简 辨识矩阵
下载PDF
随机信息系统属性重要性的等价刻画及其约简 被引量:2
8
作者 方连花 李克典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在基于等价关系的随机信息系统中,文章以证据理论中的信任测度和似然测度为基本工具,给出了核心属性、不必要属性及相对必要属性的一些等价刻画,研究了随机目标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问题,并利用实例说明了约简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随机信息系统 核心属性 不必要属性 相对必要属性 属性约简
下载PDF
不协调决策信息系统最大分布约简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承依 李进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45-1647,1659,共4页
针对如何快速求解不协调决策信息系统的最大分布属性约简问题,在分析现有的约简方法的基础上,定义一种新的决策最大分布二元关系,得到了最大分布协调集的判定定理,建立起了一种不协调决策信息系统最大分布属性约简的新方法。并进一步分... 针对如何快速求解不协调决策信息系统的最大分布属性约简问题,在分析现有的约简方法的基础上,定义一种新的决策最大分布二元关系,得到了最大分布协调集的判定定理,建立起了一种不协调决策信息系统最大分布属性约简的新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最大分布的核心属性、相对必要属性、不必要属性的相应的特征刻画。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决策最大分布二元关系 属性约简 可辨识矩阵
下载PDF
从数学学习经历看师范生的教学信念发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仕荣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88,共5页
教学信念是研究教师行为的一项重要指标.数学系师范生的学习经历、学教资源和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利于师范生良好数学学习风格的形成和教学内容知识的积累,师范生也不能完全融入到准备学习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去.我们建议教师教育者应提供... 教学信念是研究教师行为的一项重要指标.数学系师范生的学习经历、学教资源和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利于师范生良好数学学习风格的形成和教学内容知识的积累,师范生也不能完全融入到准备学习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去.我们建议教师教育者应提供足够的资源、机会和时间,让师范生发展新课程要求的关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建构数学的教学信念;师范生对一些核心的概念、方法和思想必须能深刻而准确的理解,做到将学科知识转换成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的教学内容知识;师范生学习教学应该用实践的问题和障碍作为跳板,以便引起他们对数学、学数学和教数学的探究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经历 教学信念 数学教学 师范生
下载PDF
不完备信息系统下基于重要度相似关系的粗集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长清 李克典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01-403,共3页
针对不完备信息系统下容差关系和集对α相似关系等模型的局限性,结合权值和联合概率的概念,建立了基于重要度相似关系的模型,这种模型更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
关键词 不完备信息系统 容差关系 集对α相似关系 重要度相似关系
下载PDF
数学的基础:存在——觉数能力——不确切数——数量体系 被引量:22
12
作者 欧阳耿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4-28,共5页
以"天人知识"认知理论体系(N+H=K)和相关的"知识-非知识"、"科学-非科学"划界标准为基础理论,以人类科学中的相关史料及新成果为基本素材,探讨数学基础理论中"存在"、"觉数能力"、&q... 以"天人知识"认知理论体系(N+H=K)和相关的"知识-非知识"、"科学-非科学"划界标准为基础理论,以人类科学中的相关史料及新成果为基本素材,探讨数学基础理论中"存在"、"觉数能力"、"觉数行为"、"实无穷-潜无穷"、"确切数"与"不确切数"这几个重要概念及之间的必然联系,在一个新的数学哲学理论体系中进一步分析、研究、认识与"无穷"概念相关的"数"及其"数量体系"的本质,认识与"不确切数"相关且有别于传统"形式分类法"的几种新数量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哲学 存在 觉数能力 觉数行为 不确切数 实无穷 潜无穷 数量体系
下载PDF
N+H=K认知理论体系、“知识—科学划界标准”与知识载体谱系 被引量:20
13
作者 欧阳耿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3-25,共3页
以人类的认知历史和所认知的内容为研究素材,从基础理论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完善N+H=K认知理论体系.分析、研究"知识"与"科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构造了一个新的"知识载体谱系",即K_1,K_2,K_3... 以人类的认知历史和所认知的内容为研究素材,从基础理论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完善N+H=K认知理论体系.分析、研究"知识"与"科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构造了一个新的"知识载体谱系",即K_1,K_2,K_3,K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理论学 知识 科学 N+H=K认知理论体系 本体 形式 知识-科学划界标准 知识载体谱系
下载PDF
高师数学系教育实习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仕荣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3-77,72,共6页
以高师数学系教育实习的情况问卷和个案研究为基础,揭示和分析了高师数学教学和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高师教学方法,教育实习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教育实习 调查 个案研究 教学
下载PDF
人类科学中经典无穷理论体系的终结 被引量:18
15
作者 欧阳耿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20-22,共3页
进一步介绍了新构建的无穷理论体系的特点,宣告经典无穷理论体系的终结.
关键词 无穷 有穷 悖论 潜无穷-实无穷之争 无穷规律的载体 基础理论学 新无穷理论体系
下载PDF
数学基础理论中的千古悬案——科学哲学——芝诺悖论、贝克莱悖论和罗素悖论新解 被引量:16
16
作者 欧阳耿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0-36,共7页
结合新发现的经典无穷观和与之相关的经典数量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从基础理论学的新思路,分析、揭示了悬而未决的芝诺悖论、贝克莱悖论和罗素悖论这三大悖论家族所暴露的自古以来就存在于数学基础理论中与"有穷-无穷"概念相... 结合新发现的经典无穷观和与之相关的经典数量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从基础理论学的新思路,分析、揭示了悬而未决的芝诺悖论、贝克莱悖论和罗素悖论这三大悖论家族所暴露的自古以来就存在于数学基础理论中与"有穷-无穷"概念相关内容的缺陷,并认为,自古以来由于受"重形式-轻本体"这种错误思路的影响,数学与科学哲学基础理论中与"有穷-无穷"概念相关的那部分内容非常薄弱,导致了三大悖论家族的产生与不断繁荣壮大,使人们无法真正认清这三大悖论的本质,从而决定了由它们所揭示的问题在现有科学理论体系中一直无法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无穷观 新数量体系 芝诺悖论 贝克莱悖论 罗素悖论 数学基础 基础理论学 科学哲学
下载PDF
关于Fuzzy信息系统的Rough集理论的一个注记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梦雷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1-23,共3页
设(U,R)是Fuzzy相似的信息系统,若R_i∈R(i=1,2),则对于任意X U,有apr_(R_1YR_2)(X)=apr_(R_1)(X)Yapr_(R_2)(X0和apr_(R_1YR_2)(X)=apr_(R_1)(X)I apr_(R-2)(X)
关键词 Fuzzy相似信息系统 ROUGH集理论 模糊相似关系 Fuzzy可确定集 上逼近 下逼近
下载PDF
N+H=K公式中的“N”和“H”,现有传统无穷理论体系中的四大缺陷与数学基础 被引量:8
18
作者 欧阳耿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3-16,共4页
进一步研究、认识新构建的N+H=K认知公式中的三大要素N,H和K.构建"被认知事物存在状态谱系Na,Nb,Nc,Nd"和"认知者存在状态谱系Ha,Hb,Hc,Hd".作为一个典型个案,从新的"知识—科学"认知角度分析数学基础理... 进一步研究、认识新构建的N+H=K认知公式中的三大要素N,H和K.构建"被认知事物存在状态谱系Na,Nb,Nc,Nd"和"认知者存在状态谱系Ha,Hb,Hc,Hd".作为一个典型个案,从新的"知识—科学"认知角度分析数学基础理论中与"无穷"概念相关的悬而未决的悖论、难题与争论所暴露的深层结构理论中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被认知事物 认知者 潜无穷 实无穷 知识—科学划界标准 数学基础
下载PDF
人类科学中经典无穷理论体系的终结 被引量:6
19
作者 欧阳耿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7,共3页
从新构建的基础理论学的角度,用全新的基础理论学的方法[1],在两个层面上揭示了经典无穷理论体系(无穷观)中所存在的三个本质性缺陷,得到明确的结论:1.人类沿用了几千年的经典无穷理论体系不管从宏观或微观的角度都无法真正从质上与量... 从新构建的基础理论学的角度,用全新的基础理论学的方法[1],在两个层面上揭示了经典无穷理论体系(无穷观)中所存在的三个本质性缺陷,得到明确的结论:1.人类沿用了几千年的经典无穷理论体系不管从宏观或微观的角度都无法真正从质上与量上描述与认识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无穷事物。2.在经典无穷理论体系中产生的所有与“无穷”、“无穷小”、“无穷大”概念相关的悖体论与难题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是不可解的[1,3]。介绍了新构建的无穷理论体系的特点,宣告经典无穷理论体系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穷 有穷 悖论 潜无穷-实无穷之争 无穷规律的栽体 基础理论学 新无穷理论体系
下载PDF
高师数学系需要真正的“数学教育”课程
20
作者 张波 周仕荣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高师数学系面临着课程设置庞杂、繁重、过时的诸多问题.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中,必须为师范生开设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数学教育课程,它们包括工具性思维方式,可供深度挖掘的载体,和恰当的自我评述标准等培训课程.
关键词 师范生 专业发展 数学教育课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