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机械类专业群建设创新的实践路径——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滨铠 林明山 黄加福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据本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特点与人才需求创新专业群建设,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为例,实施“五融五高”措施,组合特色专业群,开展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共享课程体系、构建“双师”队伍、多元实践基地共享共建等创新,取得...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据本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特点与人才需求创新专业群建设,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为例,实施“五融五高”措施,组合特色专业群,开展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共享课程体系、构建“双师”队伍、多元实践基地共享共建等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群建设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下载PDF
“双循环”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漳州市制造业多领域融合发展为例
2
作者 汤汉林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8-45,共8页
“双循环”格局是我国改革创新的重要战略布局,制造业是我国产业的基石,在此背景下,研究了在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重要城市——漳州的制造业,漳州的制造业门类众多、高端化不足、缺乏高质量重点产品,分析漳州市制造业各个... “双循环”格局是我国改革创新的重要战略布局,制造业是我国产业的基石,在此背景下,研究了在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重要城市——漳州的制造业,漳州的制造业门类众多、高端化不足、缺乏高质量重点产品,分析漳州市制造业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结合近几年“双循环”格局下漳州市为制造业创造的有利政策条件,探讨漳州市制造业多领域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途径,并为此提出了有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制造业多领域 高质量融合发展 漳州
下载PDF
基于BOTDA光纤技术的罐式集装箱变形智能检测装置
3
作者 沈碧桦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87-90,共4页
为解决运输过程中罐式集装箱变形难以及时发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技术的罐式集装箱微变形智能监测装置.该装置由罐式集装箱、BOTDA传感光纤及其解调仪和计算机组成.为验证该装置的可行性,利用该装置对不同使... 为解决运输过程中罐式集装箱变形难以及时发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技术的罐式集装箱微变形智能监测装置.该装置由罐式集装箱、BOTDA传感光纤及其解调仪和计算机组成.为验证该装置的可行性,利用该装置对不同使用年限的罐式集装箱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及时检测到罐式集装箱的变形现象,并可对漏气进行预警.因此,该装置对罐式集装箱的监测与维护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罐式集装箱 分布式光纤 变形监测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陈晓辉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4期150-152,共3页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攀升,汽车行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本文聚焦于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探讨虚拟仿真技术的创新应用。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存...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攀升,汽车行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本文聚焦于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探讨虚拟仿真技术的创新应用。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阐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在实践课程教学的特点及优势,最后详细论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在该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和评价中的具体应用,为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新能源汽车技术 实践课程 创新应用
下载PDF
福建职业教育资源与区域重要产业的现状与匹配路径
5
作者 吴海勇 林娜 +4 位作者 林海涨 刘利 卢尔君 蔡祈钦 林思煌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4-10,共7页
通过对福建省区域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特征,以及福建省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人才供给、办学条件与资源等现状的分析,剖析福建省职教资源匹配区域重要产业新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应采用加强职教经费多元投入、强化职教资源要素保障、提升专... 通过对福建省区域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特征,以及福建省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人才供给、办学条件与资源等现状的分析,剖析福建省职教资源匹配区域重要产业新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应采用加强职教经费多元投入、强化职教资源要素保障、提升专业适应产业能力、强化内涵建设突显质量等策略,优化配置职教资源赋能区域重要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资源 区域产业 匹配路径
下载PDF
电源设备清理智能提醒装置设计与开发
6
作者 韩群勇 陈裕成 +1 位作者 沈周锋 沈炎松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0-96,共7页
针对电源设备清理工作存在人工巡检且清理周期不合理的情况,开发、设计一种电源设备清理智能提醒装置,通过同时监测温度、用电设备功率、风机转速等变化,设计硬件电路,开发相关程序,用Proteus和Keil软件进行软硬件联合测试,根据设备运... 针对电源设备清理工作存在人工巡检且清理周期不合理的情况,开发、设计一种电源设备清理智能提醒装置,通过同时监测温度、用电设备功率、风机转速等变化,设计硬件电路,开发相关程序,用Proteus和Keil软件进行软硬件联合测试,根据设备运行情况智能提醒是否需要清理系统,并可实现远程监控。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在风道堵塞或内部积灰时能及时告知用户适时清理,减少故障,能有效增强电源设备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保障后端设备安全、高效地运行,降低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设备 定期清理 智能提醒 远程监控
下载PDF
多种数字化仿真技术融合的注塑模具创新设计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滨铠 林明山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以省级技能大赛“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题材为案例,结合多种数字化仿真技术,首先进行产品结构分析及完型创新设计,接着完成主要成型模块机构、侧滑脱模机构等设计,最后进行模流分析、机构运动分析及关键部件的强度分析。通过融合... 以省级技能大赛“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题材为案例,结合多种数字化仿真技术,首先进行产品结构分析及完型创新设计,接着完成主要成型模块机构、侧滑脱模机构等设计,最后进行模流分析、机构运动分析及关键部件的强度分析。通过融合多种数字化仿真技术,结果得出,模具设计合理,关键零件强度满足要求,模具动作协调,安全可靠,注塑出合格产品,实现产品的创新设计。此外,同时进行全过程的录制,实现可观摩、可再现等真实案例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仿真技术 多抽芯机构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下实训教学改革探索及路径——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
8
作者 罗海林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21期147-149,共3页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随着信息技术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已然成为高职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和内在要求。本文以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针对虚拟仿真技术应用过程存在的现实难题...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随着信息技术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已然成为高职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和内在要求。本文以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针对虚拟仿真技术应用过程存在的现实难题,提出通过加快课程标准修订、提升教师应用能力、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管理机制等措施,推动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训教学中更好地应用,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更好实训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实训教学改革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下载PDF
新时代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的意蕴、内涵和路径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海勇 《文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51-56,共6页
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对推进我国新时代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框架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高职院校应加强特色化、动态化、协同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等要素的内涵建设,创造教育教学新模式和人才供给新范式,无缝对接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 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对推进我国新时代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框架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高职院校应加强特色化、动态化、协同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等要素的内涵建设,创造教育教学新模式和人才供给新范式,无缝对接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创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新常态,构建产教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提升学校现代化内部治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发展水平,加强国际化办学水平,打造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新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 内涵建设
下载PDF
动车组净水箱吊装支架智能优化前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艳艺 徐国盛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5-71,共7页
在动车组净水箱吊装支架初始方案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基于Creo二次开发模块,实现对设计方案的参数化自动建模,建立模型的样本库。适当优化常用吊装支架尺寸范围来限定参数变量的取值区间,并针对关联参数建立约束机制。实验表明,通过均匀... 在动车组净水箱吊装支架初始方案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基于Creo二次开发模块,实现对设计方案的参数化自动建模,建立模型的样本库。适当优化常用吊装支架尺寸范围来限定参数变量的取值区间,并针对关联参数建立约束机制。实验表明,通过均匀抽样的方法获取的300个样本参数,均能建模完成且没有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净水箱吊装支架 二次开发 参数化
下载PDF
仙人球自动移栽机末端执行器的设计与试验
11
作者 叶海平 郑志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6,34,共8页
针对现有仙人球疏植移栽设备的取苗末端执行器存在株距调整灵活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移栽成功率不高等问题,基于仙人球的物理特性和移栽作业工艺要求,设计一种株距可动态调整的取苗末端执行器,可满足不同株距穴盘之间的幼苗疏植移栽作... 针对现有仙人球疏植移栽设备的取苗末端执行器存在株距调整灵活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移栽成功率不高等问题,基于仙人球的物理特性和移栽作业工艺要求,设计一种株距可动态调整的取苗末端执行器,可满足不同株距穴盘之间的幼苗疏植移栽作业。根据疏植移栽的作业流程和受力情况,设计取苗末端执行器的整体结构,分析计算确定各关键部件的尺寸参数,应用UG和Adams软件建立苗钵复合模型,并进行运动仿真试验。以移栽存活率和苗钵完整度为试验指标,以取苗针倾斜角、取苗针长度、取苗针插入速度、取苗针下端直径为试验因素,搭建仙人球自动移栽机取投苗试验平台,进行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苗针倾斜角19°、取苗针长度33 mm、取苗针插入速度0.4 m/s、取苗针下端直径12 mm,移栽后苗钵完整率为93.67%,7天后的移栽成活率为91.83%。取苗末端执行器可较好地完成取投苗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球 自动移栽机 末端执行器 疏植移栽 运动仿真 极差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参数模糊自整定的非完整AGV路径跟随控制
12
作者 杨素珍 沈碧华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3-27,共5页
自动导引车的工作环境日益复杂,对其运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解决非完整轮式自动导引车路径跟随控制器性能和实时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可进行控制参数自调节的自动导引车路径跟随控制器。在参考路径坐标系下构建自动导引车误差控... 自动导引车的工作环境日益复杂,对其运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解决非完整轮式自动导引车路径跟随控制器性能和实时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可进行控制参数自调节的自动导引车路径跟随控制器。在参考路径坐标系下构建自动导引车误差控制模型,引入一类基于Lyapunov理论的全局渐进稳定路径跟随控制器。该控制器结构简单,仅包含一个控制参数,建立模糊逻辑系统,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自整定,提高控制器的鲁棒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存在周期扰动时,控制器仍能够有效跟随路径曲线,控制参数实现了自适应调节,稳态误差小且控制输入变化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引车 导引控制 路径跟随 参数自整定 模糊控制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开关窗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宾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4-70,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智能开关窗系统设计方案。系统设计选用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部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DTH11检测环境信号,然后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到单片机对检测信号进行判断,当达到开关窗条件时启动相应开关窗机制,系统将相关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智能开关窗系统设计方案。系统设计选用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部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DTH11检测环境信号,然后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到单片机对检测信号进行判断,当达到开关窗条件时启动相应开关窗机制,系统将相关的控制信号进行可视化显示,提升系统的实用性。系统设计的电路结构简单,通过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对系统实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系统通过扩展接入端口和传感器模块功能得到增强,可与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开关窗 温湿度传感器 单片机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旸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年第8期49-52,共4页
数字孪生技术用于创建物理模型的仿真数字模型,类似于使用机器人操作系统(ROS)或其他工业企业提供的软件平台来模拟机器人的操作,并将数据发送给机器人控制器,同步实际运动。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难点之一就是轨迹编程和调试,文章通过... 数字孪生技术用于创建物理模型的仿真数字模型,类似于使用机器人操作系统(ROS)或其他工业企业提供的软件平台来模拟机器人的操作,并将数据发送给机器人控制器,同步实际运动。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难点之一就是轨迹编程和调试,文章通过创建一个与真实物理环境参数完全一致的三维数字模型,并进行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工业机器人编程调试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工业机器人 离线编程
下载PDF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15
作者 沈周锋 郑慧珍 方惠蓉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车间环境中,生产活动可导致空气质量恶化,极大影响员工身体健康。文章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系统,用于监测室内空气粉尘和VOC污染物浓度,适时开启换气系统,使空气参数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该系统集成多组粉尘和VOC检测模块和双向换气装置,根... 车间环境中,生产活动可导致空气质量恶化,极大影响员工身体健康。文章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系统,用于监测室内空气粉尘和VOC污染物浓度,适时开启换气系统,使空气参数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该系统集成多组粉尘和VOC检测模块和双向换气装置,根据发生空气质量恶化区域自适应调整空气流动路径,有针对性的净化空气。车间外设置风向传感器,根据自然风的风向调整室内换气方向,提高换气效率。各个监测点和执行点利用WiFi实现自组网,点与点之间密切配合,提高系统换气效率。验证试验表明:监测器能够稳定运行,点与点之间配合良好,高效率、针对性实现空气净化,大大改善了车间生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监测 风向监测 新风系统 空气质量调节 WiFi组网
下载PDF
扫秒式与跳秒式机芯声发射信号时间序列研究
16
作者 吴海勇 张明建 +4 位作者 林娜 陈旸 康淑贤 蔡聪艺 谢信华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1-85,共5页
声发射技术是评价机芯内部结构及传动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的有效方法,试验研究了扫秒式机芯和跳秒式机芯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及其时域信号,并对其建立时间序列AR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相比扫秒式机芯,跳秒式机芯声发射信号能量与振幅更... 声发射技术是评价机芯内部结构及传动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的有效方法,试验研究了扫秒式机芯和跳秒式机芯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及其时域信号,并对其建立时间序列AR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相比扫秒式机芯,跳秒式机芯声发射信号能量与振幅更大,具有较强的信号强度和频度,且其时域信号更为对称,波形振幅更大.机芯声发射信号时间序列AR模型可以较好表征出不同类型机芯的振动及噪声特征,可用于机芯结构性能的评价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声发射 AR模型 机芯
下载PDF
基于变密度法的动车组净水箱吊装支架拓扑优化
17
作者 黄艳艺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3-66,72,共5页
动车组净水箱吊装支架在各工况下结构件的安全余量较大,为了优化支架的结构设计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通过OptiStruct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开展以体积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应力、变形量为约束条件下的结构拓扑优化分析,根据优化结果进行模型... 动车组净水箱吊装支架在各工况下结构件的安全余量较大,为了优化支架的结构设计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通过OptiStruct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开展以体积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应力、变形量为约束条件下的结构拓扑优化分析,根据优化结果进行模型重构并完成静强度分析校核,最终实现动车组净水箱吊装支架减重64.92%,为优化支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净水箱吊装支架 拓扑优化 轻量化 变密度法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曲面屏幕Mura缺陷检测方法
18
作者 林海涨 陈旸 《价值工程》 2024年第7期95-97,共3页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曲面屏幕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曲面屏幕检测中,Mura缺陷的检测是制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Mura缺陷是一种对比度低、形状不规则的显示缺陷。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获取曲面屏幕的显示图像,再根据M...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曲面屏幕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曲面屏幕检测中,Mura缺陷的检测是制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Mura缺陷是一种对比度低、形状不规则的显示缺陷。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获取曲面屏幕的显示图像,再根据Mura缺陷的特征采用了机器学习分类方法对Mura特征进行识别,有效地区分了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Mura缺陷,提升了Mura缺陷的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屏幕 机器视觉 缺陷检测
下载PDF
基于运动学模型的工业机器人校准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旸 高凤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工业机器人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场地限制和人为等因素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导致工业机器人的实际运动与理论运动学分析有所不同.为保证工业机器人的作业精准性,结合实际运动参数和理论运动学分析建立实际运动学分析,并用于工业机器人的现场校... 工业机器人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场地限制和人为等因素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导致工业机器人的实际运动与理论运动学分析有所不同.为保证工业机器人的作业精准性,结合实际运动参数和理论运动学分析建立实际运动学分析,并用于工业机器人的现场校准,以满足工业应用中的机器人精度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校准性能,能满足校准要求,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分析 工业机器人校准 绝对定位精度
下载PDF
耦合ER和GWR的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晓辉 胡喜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823,共12页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以道路建设最为显著,客观分析道路网络及其他因素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对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道路网络、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夜间灯光、数...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以道路建设最为显著,客观分析道路网络及其他因素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对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道路网络、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夜间灯光、数字高程模型、气象和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集,在3S技术的支持下,首先采用增量空间自相关和核密度估算(KDE)计算福州市2015年和2020年的道路核密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福州市2000、2009和2020年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在此基础上,分析两者的时空动态变化,接着采用探索性回归(ER)筛选关键影响因子,最后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揭示关键影响因子对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15年和2020年最佳带宽下KDE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4.090 km∙km^(-2)和0-3.765 km∙km^(-2);高KDE值在2015年主要聚集在福州市区周围和各区县的中心,而至2020年,高KDE值的范围逐渐扩大,呈现向沿海地区蔓延的趋势。2)从时间上看,福州市2000-2020年期间的RSEI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态状况整体上相对稳定;从空间上看,生态环境质量好的等级分布在永泰县和闽清县等山区,较差的等级主要分布在市区中心、各区县的中心区、东部沿海区域及沿江两侧。3)对探索性回归筛选出的最佳因子进行拟合,GWR模型拟合效果优于OLS模型。GWR结果表明道路欧氏距离、高程、坡度、林地比例和草地比例与RSEI主要呈正相关关系,道路核密度、夜间灯光、城乡用地比例与RSEI主要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的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可为福州市以及其他城市路网规划和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核密度 遥感生态指数 时空变化 探索性回归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