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通识教育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翠萍 程乐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2期259-261,共3页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通过对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开展人文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应设立医学人文通识教育组织管理机构、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加强通...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通过对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开展人文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应设立医学人文通识教育组织管理机构、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改进通识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医学 人文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下载PDF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于芳 徐玉梅 宋茂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3期381-383,共3页
对医学生进行医德素质评价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评价要充分做到六个结合:知识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 对医学生进行医德素质评价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评价要充分做到六个结合:知识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医学生 医德素质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曲琳 胡善菊 陈偲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4期120-122,125,共4页
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国家为培养更加优秀且专业的医学人才提出了"卓越医师"计划。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及实施环节入手,对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进行了具体设计,旨... 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国家为培养更加优秀且专业的医学人才提出了"卓越医师"计划。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及实施环节入手,对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进行了具体设计,旨在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在医学院校的发展,为医学院校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素质过硬的卓越医师提供理论保障和方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卓越医师 本科生导师制 功能设计
下载PDF
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玉梅 刘宪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2期181-183,共3页
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医学教育价值观导向。适应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应努力构建学生医德素质"351"培育体系:坚持"三个统一",即人文素质培育与科学素质培育、医德教育与医术教育、教学生做... 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医学教育价值观导向。适应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应努力构建学生医德素质"351"培育体系:坚持"三个统一",即人文素质培育与科学素质培育、医德教育与医术教育、教学生做人与教学生做事相统一;通过"五项工程",即教师引领、课堂教学、实践锻炼、氛围陶冶、继续教育,逐步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分阶段、立体化"的学生医德素质培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学生医德素质 医德教育 医学伦理 医学教育改革
下载PDF
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模式 被引量:5
5
作者 岳林琳 程乐森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的差异,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但不同高等医学院校间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模式具有共性。基于分析,本文认为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模式由三部分构成:支持通识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的外... 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的差异,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但不同高等医学院校间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模式具有共性。基于分析,本文认为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模式由三部分构成:支持通识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的外围环境;确立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模式的制度规则;构建并实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 模式设计
下载PDF
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理念与思路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岳林琳 程乐森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3-118,共6页
通识教育是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措施。在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设置理念陈旧;盲目模仿他国通识教育模式,忽视不同教育环境差异;通... 通识教育是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措施。在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设置理念陈旧;盲目模仿他国通识教育模式,忽视不同教育环境差异;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误区,通识教育效果不明显。立足于我国现实的教育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和思路为:重视通识教育,更新教育理念;理性思考通识教育模式,因地制宜推行通识教育;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提升通识教育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医学院校 课程设置
下载PDF
论通识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卓越医师的培养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如意 程乐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1期61-63,共3页
要成为卓越医师必须具备六大素质:理论素质、实践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发展素质和沟通素质。要培养卓越医师具有通专结合,重在通融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行合一,重在于行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革传统的教... 要成为卓越医师必须具备六大素质:理论素质、实践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发展素质和沟通素质。要培养卓越医师具有通专结合,重在通融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行合一,重在于行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具有较强通识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和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素质 医学院校 卓越医师 培养
下载PDF
高等医学院校政治经济学成绩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善菊 秦瑞霞 +1 位作者 李万才 黄如意 《文教资料》 2007年第6期19-21,共3页
研究对象:医学院校2004级1130名本科生。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并以定量为主。研究结果:1.成绩分布合理,难度和区分度适宜。2.不同性别学生成绩、不同教师授课的学生成绩、不同班组上课的学生成绩、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均有显著差... 研究对象:医学院校2004级1130名本科生。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并以定量为主。研究结果:1.成绩分布合理,难度和区分度适宜。2.不同性别学生成绩、不同教师授课的学生成绩、不同班组上课的学生成绩、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均有显著差别。思考与建议:1.建立规范的成绩分析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2.改革“两课”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改进教学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政治经济学 成绩分析
下载PDF
医学院校留学生医德教育探究
9
作者 刘明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28期38-39,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来华接受医学高等教育的留学生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在留学生中开展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威了摆在各医学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医学类留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来华接受医学高等教育的留学生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在留学生中开展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威了摆在各医学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医学类留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完,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更多的关注,进而促进我国医学类留学生教育朝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 重要性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翠 程乐森 +1 位作者 徐玉梅 宋茂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1期98-100,共3页
当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当前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采取以下对策:增设人文课程,丰富医学生的... 当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当前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采取以下对策:增设人文课程,丰富医学生的人文知识;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转变学生的观念;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医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伦理学——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三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李恩昌 徐玉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导社会思潮的精神导向。医学伦理学实际上包括医疗职业道德和生命伦理学两个部分,对于医疗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的主导引领作用十分明显。而对生命伦理学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导社会思潮的精神导向。医学伦理学实际上包括医疗职业道德和生命伦理学两个部分,对于医疗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的主导引领作用十分明显。而对生命伦理学的引领作用,有些体现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些体现在思想方法方面,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具体可依据不同的内容,采取借鉴吸收、改造创新和有机结合、充实提升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医学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 集体主义 爱国主义 器官捐献
下载PDF
提升医学人文素养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设计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岳林琳 程乐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3期429-431,共3页
通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科学素养和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发展与现状,从通识教育的认识、课程体系的设计,不同教育环境的差异,系统制度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对此提出了几点思考,包括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因地制宜规划通识教育... 通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科学素养和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发展与现状,从通识教育的认识、课程体系的设计,不同教育环境的差异,系统制度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对此提出了几点思考,包括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因地制宜规划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精心设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支撑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制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人文科学素养 通识教育 制度规范
下载PDF
医学生青年社会化进程中的法律素质教育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茂银 程乐森 徐玉梅 《医学与社会》 2006年第1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法律素质 素质教育 医学生 社会化 违法犯罪问题 医学院校 课程改革 大学生
下载PDF
关于提高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成磊 程乐森 许建强 《卫生软科学》 2012年第10期885-887,共3页
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能力是在医学临床实践教育过程中,医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孕育和结合。人文医学执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已经成为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分析当代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其产... 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能力是在医学临床实践教育过程中,医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孕育和结合。人文医学执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已经成为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分析当代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提高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能力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医学 执业能力 路径
下载PDF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15
作者 沈秀敏 姜能志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4期680-681,共2页
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生不可缺少的教育,当前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虽有明显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高等学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需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和领导体系。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体系
下载PDF
山东省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瑞梅 郭继志 +5 位作者 张涵 李敏 胡善菊 庄立辉 罗盛 董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采取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山东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山东省老年人总体社会支持状况良好,但... 目的:了解山东省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采取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山东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山东省老年人总体社会支持状况良好,但是在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影响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有婚姻状况、生活能否自理、养老方式、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社会支持状况与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相关关系,在影响总体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因子中,主观支持作用显著。结论:完善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对于提高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社会支持状况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打造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四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恩昌 程乐森 王庆淼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4期414-417,共4页
为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有必要打造一个能够"塑造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该课程群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课程,其中医学伦理学是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核心课程,发挥主导作... 为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有必要打造一个能够"塑造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该课程群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课程,其中医学伦理学是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核心课程,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是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基础性、导向性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以医学伦理学为核心的医学人文课程统一于"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目标,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高尚医德情操 优质课程群 医学伦理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下载PDF
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雁 王春萍 +1 位作者 孙延超 孙宏伟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贫困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抽取贫困医学生86名。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查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被试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贫困... 目的探讨贫困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抽取贫困医学生86名。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查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被试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贫困医学生总体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为93.760±12.761。对贫困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身心健康、人格诸因子的关系在α=0.30水平上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抑郁、神经质、人际敏感、内外向、焦虑、其他6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贫困医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中等偏下水平;抑郁、神经质、人际敏感、内外向、焦虑等是影响贫困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医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医学伦理学案例主导式教学的意义与模式 被引量:8
19
作者 程乐森 徐玉梅 +1 位作者 王建立 宋茂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年第4期38-39,共2页
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通过案例述评模式、案例情景模拟与自省模式、案例比较模式、案例研讨模式、案例寻究模式,实施主导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医学伦理决策能力和医学伦理评价能力;有... 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通过案例述评模式、案例情景模拟与自省模式、案例比较模式、案例研讨模式、案例寻究模式,实施主导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医学伦理决策能力和医学伦理评价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案例体验与感悟中,达到精神和灵魂的陶冶、净化和升华;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案例主导式 教学 意义 模式
下载PDF
基于胜任力的临床医师人文素质培养探索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晓红 程乐森 张翠萍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5期792-794,共3页
通过对基于胜任力的临床医师中的人文素质培养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临床医师人文素质培养四条优化策略:各地区医院建立统一的临床医师胜任力模型,结合专业特点设立培训内容;实行临床青年医师导师制,以师徒式教学方式提高人文素养;采取多... 通过对基于胜任力的临床医师中的人文素质培养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临床医师人文素质培养四条优化策略:各地区医院建立统一的临床医师胜任力模型,结合专业特点设立培训内容;实行临床青年医师导师制,以师徒式教学方式提高人文素养;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确立好规范的培养评估联动机制,考核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模型 临床医师 人文素质培养 卓越医师 导师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