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科实习带教中PBL联合PDCA循环教学法的运用效果
1
作者 都桂娜 王婧 +1 位作者 董超 王长磊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9期184-187,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科实习带教中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戴明环(plan do check action,PDCA)循环教学法运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实习的4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 目的研究口腔科实习带教中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戴明环(plan do check action,PDCA)循环教学法运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实习的4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20名纳入研究组,执行PBL联合PDCA循环教学法教学,20名纳入对照组,执行常规带教。分析不同带教法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实习生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对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BL联合PDCA循环教学法对口腔科实习生带教,对其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提升均有助益,亦可提升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 实习 带教 基于问题学习法 PDCA环循环 考核成绩 综合能力
下载PDF
miR-362-3p调控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及增殖的研究
2
作者 丁啸 陈嘉雯 +4 位作者 曲鹏宇 孙晨雨 李洪利 胡温庭 范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miR-362-3p作用下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Cal-27、HN-30侵袭以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查询PTTG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T...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miR-362-3p作用下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Cal-27、HN-30侵袭以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查询PTTG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TTG1在Cal-27、HN-30以及HOK细胞系中的表达。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及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PTTG1对Cal-27、HN-30细胞迁移、侵袭、增殖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预测PTTG1的上游miRNA,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结合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该miRNA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NCORI数据库结果显示PTTG1在OSCC组织中表达上调;Western blot实验显示Cal-27、HN-30细胞中PTTG1表达量较HOK细胞中高。转染Si-PTTG1质粒的Cal-27、HN-30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和细胞增殖能力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通过网站预测出PTTG1的上游miRNA为miR-362-3p,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出PTTG1与miR-362-3p存在结合位点;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362-3p在OSCC肿瘤组织中相对于正常组织表达下调(P<0.05);并且敲低miR-362-3p的表达后能够促进敲低PTTG1后的Cal-27、HN-30侵袭和增殖。结论miR-362-3p可通过靶向PTTG1抑制Cal-27、HN-30细胞侵袭、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 微小RNA 侵袭 增殖
下载PDF
RhoC基因沉默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3
作者 杨杰 李欢 +6 位作者 王鑫 陈正岗 王莹 李泉 华英杰 王婧 迟增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7,共11页
目的:分析RhoC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UALCAN和K-M plotter在线数据库预测分析RhoC在OSCC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期分生存率的关系,并结合IHC实验检测OSCC组织中RhoC的表达水平。按照人R... 目的:分析RhoC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UALCAN和K-M plotter在线数据库预测分析RhoC在OSCC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期分生存率的关系,并结合IHC实验检测OSCC组织中RhoC的表达水平。按照人RhoC基因构建两条小干扰RNA(siRNA)并将细胞进行实验分组。RT-q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RhoC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实验分组细胞中RhoC、FAK、MAPK、p-FAK、p-MAP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蛋白表达;此外,比较各实验分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和划痕愈合面积分析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活动。最终通过构建裸鼠肺转移模型对上述实验进行验证。结果:RhoC在OSCC中高表达,并和病理分期和病理分级等关联性大。RhoC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在OSCC中增高(P<0.01);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减RhoC表达后,Rho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FAK、p-MAPK、MMP-2和MMP-9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FAK和MAP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在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发出的荧光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裸鼠肺结节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RhoC基因可影响O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潜在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FAK和MAPK信号分子参与O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RHOC基因 小干扰RNA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用药规律分析
4
作者 袁颖 袁伟琛 +2 位作者 吕永琪 张杰翔 都桂娜 《光明中医》 2024年第5期849-85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用药规律。方法 将中医药治疗ROU的处方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纳入192首处方,共237味中药,高频药物前5位为甘草、生地黄、黄连、茯苓、白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用药规律。方法 将中医药治疗ROU的处方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纳入192首处方,共237味中药,高频药物前5位为甘草、生地黄、黄连、茯苓、白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多为肺、脾、胃经,药物功效以清热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药对组合多为甘草与黄连、生地黄、白术、茯苓、黄芩。聚类分析得出5个聚类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甘草、黄连、白术、茯苓、黄芩、生地黄、麦冬、党参、半夏、干姜为治疗ROU的核心处方。结论 ROU的中医治疗以清热燥湿、解毒凉血为主,兼以顾护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疮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药疗法 古今医案云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潍坊市7~8岁儿童口腔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林超 张心怡 +3 位作者 田洪雨 栾可峰 孙昊 范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7-203,共7页
目的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探讨潍坊市7~8岁儿童口腔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依托全国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以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潍坊市4区10所小学1826名7~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修正后的安德森模型为理论框架,探... 目的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探讨潍坊市7~8岁儿童口腔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依托全国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以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潍坊市4区10所小学1826名7~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修正后的安德森模型为理论框架,探究情景特征、人群特征和医疗行为对儿童口腔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儿童1年内口腔就诊率39.8%(726例),其中治疗性就诊率47.2%(342例)、咨询性就诊率20.9%(152例)、预防性就诊率10.7%(7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刷牙时家长经常监督、家长经常观察牙齿健康、父母学历在大专及以上、近1年有牙齿疼痛或不适经历、医生口腔健康评价差是儿童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童预防性口腔就诊率较低,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保健的认知影响儿童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率,建议对家长加强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宣教,提高儿童卫生服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卫生服务利用 影响因素 学龄儿童 安德森模型
下载PDF
NOL8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笑笑 陈曦 +3 位作者 李敏敏 宋宁 孙冬瑗 蒋英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3,共9页
背景与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最普遍的亚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核仁蛋白8(nucleolar protein 8,NOL8)作为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 背景与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最普遍的亚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核仁蛋白8(nucleolar protein 8,NOL8)作为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OSCC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NOL8在OSCC中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2(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 2,GEPIA2)、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TIMER)、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cancer data analysis portal,UALCAN)及RNA相互作用数据库(the encyclopedia of RNA interactomes,ENCORI)在线分析NOL8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NOL8在OSCC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siRNA干扰技术下调NOL8在CAL-27细胞中的表达,形成NOL8敲低组(siNOL8-1,si-NOL8-2)及阴性对照组;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感染CAL-27及HN6细胞过表达NOL8,形成NOL8过表达组及阴性对照组。分别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划痕愈合试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NOL8表达水平变化后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OL8表达水平改变后对EMT相关基因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的影响。利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探究NOL8在体内对OSCC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GEPIA2、TIMER、UALCAN及ENCORI在线分析显示,与头颈鳞癌的癌旁正常组织相比,NOL8在头颈鳞癌组织中表达升高;RTF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细胞相比,NOL8在OSCC细胞系中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转染si-NOL8-1及si-NOL8-2的CAL-27细胞中NOL8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敲低NOL8表达后,CCK-8实验、划痕愈合试验及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CAL-27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率和细胞侵袭数明显降低。NOL8过表达的CAL-27及HN6细胞中NOL8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OL8过表达组中CAL-27及HN6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率和细胞侵袭数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CAL-27细胞中,与敲低对照组相比,敲低NOL8后E-cadherin表达升高,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降低;在CAL-27及HN6细胞中,与过表达对照组相比,过表达NOL8后E-cadherin表达下降,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升高。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发现,与NOL8对照组相比,NOL8过表达组的皮下移植瘤重量显著升高。结论:NOL8在OSCC中高表达,可促进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该作用可能与EMT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核仁蛋白8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MDT联合OSCE教学模式在口腔全科规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7
作者 都桂娜 王婧 +1 位作者 董超 王长磊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20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在口腔全科规培医师教学期间,运用多学科协作方式(multi-disciplinaryteam,MDT)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教学模式联合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潍坊医学院附属... 目的分析在口腔全科规培医师教学期间,运用多学科协作方式(multi-disciplinaryteam,MDT)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教学模式联合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全科规培的62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31名。对照组行传统灌输模式,观察组行MDT与OSCE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结业成绩分数、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师的结业成绩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教学效果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师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全科规培医师教学期间,对医师运用MDT联合OSCE教学模式,提高医师结业考试成绩,并增强医师对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方式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教学模式 口腔全科规培医师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潍坊市8~9岁儿童牙科畏惧症与心理弹性及相关因素研究
8
作者 田洪雨 丁啸 +2 位作者 林超 曲鹏宇 范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 研究潍坊市8~9岁学龄儿童牙科畏惧症(CDF)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为CDF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1年6-10月抽取潍坊市4区10所小学1 995名8~9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 目的 研究潍坊市8~9岁学龄儿童牙科畏惧症(CDF)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为CDF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1年6-10月抽取潍坊市4区10所小学1 995名8~9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儿童畏惧调查-牙科分量表及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发现潍坊市8~9岁儿童CDF检出率为31.78%(634例),其中男生检出率为28.41%(296例),女生检出率为35.47%(338例)。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为女性[比值比(OR)=1.329,95%置信区间(CI)=1.062~1.665]、有龋齿(OR=1.961,95%CI=1.330~2.891)、有牙痛经历(OR=2.133,95%CI=1.700~2.676)及有牙科治疗经历(OR=3.621,95%CI=2.888~4.540)是CDF发生的危险因素;父母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OR=2.123, 95%CI=1.546~2.916;OR=3.304, 95%CI=2.368~4.612),心理弹性个人力维度中积极认知因子得分高(OR=1.520,95%CI=1.141~2.025),心理弹性支持力维度中人际协助因子得分高(OR=3.819,95%CI=2.743~5.318)及家庭支持因子得分高(OR=5.634,95%CI=4.047~7.844)是CDF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心理弹性评分高的儿童CDF发生率低,同时良好的教养方式有益于降低CD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 牙科畏惧症 心理弹性 关联性
下载PDF
口腔健康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8
9
作者 蒋英英 胡温庭 +2 位作者 张娟娟 孙岩 高玉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提高学生口腔健康宣教能力,巩固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理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方法选择潍坊医学院2006—2008级口腔医学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将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 目的提高学生口腔健康宣教能力,巩固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理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方法选择潍坊医学院2006—2008级口腔医学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将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讲出去"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试验组的课堂、课后评价以及两组的期终考试和实习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课堂、课后评价结果表明,"讲出去"教学方式被学生普遍认可,能提高学生口腔健康宣教的能力;期终考试和实习考核成绩均显示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讲出去"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口腔健康宣教的能力,符合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潍坊市居民健康素养与就医行为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娄鹏宇 林钧昌 +2 位作者 王艳霞 胡友利 罗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2-714,共3页
目的了解居民健康素养与就医行为现状及关系,为培养科学就医行为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5-9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36个乡镇/街道15~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748人。潍坊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8%,其中健康生活方... 目的了解居民健康素养与就医行为现状及关系,为培养科学就医行为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5-9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36个乡镇/街道15~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748人。潍坊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8%,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21.5%)、基本技能(14.3%)、科学健康观(18%)、慢性病防治(27.9%)、基本医疗知识(19.5%)较低。就医行为方面,即时就医占79.5%,医疗机构就诊占57.2%,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占46.5%。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是就医时机的影响因素(P<0.05),基本知识与理念、慢性病防治、健康信息、健康素养是就医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传染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健康信息、健康素养是就医机构等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传染病防治对就医时机,基本知识与理念、慢性病防治及健康信息对就医方式,健康素养对就医机构等级产生负向影响。应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传染病、慢性病宣教团队,建立权威的公共卫生信息发布平台,强化“家庭—家庭医生团队—高等级医院公共卫生科室—疾控中心”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健康素养 就医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错畸形对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宿洪丽 彭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0-502,共3页
目的:调查错畸形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就诊儿童118名,采用IOTN-DHC指数评价错畸形严重程度,采用儿童和家长版Michigan-OHRQo L量表测定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错畸形在咀嚼等客观方面对家长和儿童影响较一致,家... 目的:调查错畸形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就诊儿童118名,采用IOTN-DHC指数评价错畸形严重程度,采用儿童和家长版Michigan-OHRQo L量表测定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错畸形在咀嚼等客观方面对家长和儿童影响较一致,家长对儿童牙齿的主观评价较儿童自身评价高;收入较高与教育程度高的家长评价错畸形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结论:错畸形对儿童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影响,影响程度与家长收入及教育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儿童 家长
下载PDF
牙周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12
作者 李华 曲会娟 +4 位作者 孟鑫 张雪颖 孙敏敏 郭守东 冀洪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牙周炎作为一种常见病,被认为与许多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牙周炎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文章回顾牙周炎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相关证据,... 牙周炎作为一种常见病,被认为与许多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牙周炎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文章回顾牙周炎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相关证据,重点探讨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牙周病原体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COL11A1-208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英英 陈曦 +3 位作者 石雨 应济丞 王笑笑 丁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51-862,共12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OL11A1-208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及其对OSC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OL11A1-208在CAL27、HN4、HN6等OSCC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通过RNA核质分离和...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OL11A1-208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及其对OSC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OL11A1-208在CAL27、HN4、HN6等OSCC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通过RNA核质分离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检测COL11A1-208在OSCC细胞中的定位。采用CAL27、HN4细胞建立COL11A1-208敲减组(SS-COL11A1-208组)和敲减对照组(SS-NC组);采用HN4、HN6细胞建立COL11A1-208过表达组(LV-COL11A1-208组)和过表达对照组(LV-NC组)。采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COL11A1-208表达改变对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OL11A1-208表达改变对COL11A1基因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上皮钙黏素、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COL11A1-208表达对OSCC细胞体内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qPCR结果显示,COL11A1-208在7个OSCC细胞系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细胞(P<0.05)。核质分离结果显示,CAL27、HN4、HN6细胞内COL11A1-208的胞核占比明显高于胞质占比(P<0.01);FISH实验结果显示,COL11A1-208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与SS-NC组比较,SS-COL11A1-208组COL11A1-208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CAL27:0.225±0.030 vs.1.000±0.000;HN4:0.393±0.028 vs.1.000±0.000;P<0.01);细胞增殖活性减弱(P<0.05),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0.0001),细胞穿膜数减少(P<0.05)。与LV-NC组比较,LV-COL11A1-208组COL11A1-208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HN6:6524.216±3395.926 vs.1.000±0.000;HN4:3486.230±743.908 vs.1.000±0.000;P<0.05),细胞增殖活性增强(P<0.05),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增高(P<0.01),细胞穿膜数增多(P<0.0001)。SS-COL11A1-208组COL11A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SS-NC组(P<0.05),而LV-COL11A1-208组则明显高于LV-NC组(P<0.01)。另外,与相应对照组比较,SS-COL11A1-208组上皮钙黏素表达增高(P<0.05),波形蛋白表达降低(P<0.05);LV-COL11A1-208组上皮钙黏素表达降低(P<0.05),波形蛋白表达增高(P<0.0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显示,与相应对照组比较,ASO-COL11A1-208组皮下移植瘤重量和体积均减小(P<0.05),LV-COL11A1-208组皮下移植瘤重量和体积均增大(P<0.05)。结论COL11A1-208可促进OS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在OSCC发生与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COL11A1-208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不同喂养方式对潍坊市婴幼儿牙颌发育影响的调查
14
作者 宿洪丽 郭士强 胥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4-706,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及非营养性吮吸习惯对潍坊市儿童牙[牙合]发育的影响。方法:调查958名潍坊市3~5岁幼儿的牙[牙合]状况,追踪调查其出生12个月内喂养方式及是否有不良吮吸习惯。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非营养性... 目的: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及非营养性吮吸习惯对潍坊市儿童牙[牙合]发育的影响。方法:调查958名潍坊市3~5岁幼儿的牙[牙合]状况,追踪调查其出生12个月内喂养方式及是否有不良吮吸习惯。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非营养性吮吸习惯的儿童和无习惯者错[牙合]畸形发生率分别为42%和22%(OR =1.86,CI =1.04-3.36,P =0.0002);喂养方式对错[牙合]畸形影响差异无显著性(OR =1.28,CI =0.99-1.66,P =0.0567);喂养方式对开[牙合]影响差异无显著性(OR =0.93,CI=0.65-1.33,P =0.678);有吮吸习惯儿童和无习惯者开[牙合]的发生率分别为17%和4%(OR =4.61,CI =2.69-7.92,P <0.0001);奶瓶喂养和母乳喂养者后牙反[牙合]的发生率分别为11%和4%(OR =2.54,CI =1.66-4.03,P =0.0002);有吮吸习惯者和无习惯者后牙反[牙合]发生率分别为9%和4%(OR =1.86,CI =1.04-3.36,P =0.0367)。结论:出生12月内非营养性吮吸习惯而非喂养方式是错[牙合]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牙[牙合]发育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奶瓶喂养 非营养性吮吸 错[牙合]畸形
下载PDF
口腔治疗引起咳嗽性晕厥3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爱英 汤瑞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158-1158,共1页
关键词 口腔治疗 咳嗽性晕厥 预防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微小RNA663b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丛碧桥 刘晓萍 +2 位作者 陈嘉雯 李洪利 范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6-393,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663b(miR-663b)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使用R Studio进行OSCC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663... 目的探讨微小RNA663b(miR-663b)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使用R Studio进行OSCC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663b在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检测miR-663b敲除质粒的HN30细胞转染效率,Transwell法检测迁移、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663b的靶向mRNA,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结合情况。Westernblot检测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结果miR-663b在OSCC组织中表达上调,在HN30、CAL27、SCC-9细胞中表达较HOEC细胞高(P<0.05)。敲除miR-663b可以抑制HN3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抑制EMT的发生。生信预测SH3BP2与miR-663b靶向结合,SH3BP2低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miR-663b可以与SHBP2靶向结合(P<0.05)。敲除miR-663b的OSCC细胞中SH3BP2的表达增加,EMT的发生受到抑制。结论敲除miR-663b可靶向调节SH3BP2抑制OSCC细胞的迁移、侵袭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63b SH3BP2 口腔鳞状细胞癌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娄鹏宇 王艳霞 +2 位作者 王伟 陈军 胡式良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9期85-88,共4页
为了解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某医学院校一至五年级615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形象认知总体得分高,"外在形象"、"专业形象&... 为了解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某医学院校一至五年级615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形象认知总体得分高,"外在形象"、"专业形象"评价相对较高,"服务形象"、"道德形象"评价相对较低,年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意愿与医学人文教育重视程度对医生职业形象评价有影响(P<0.05)。建议完善医德教育方法、内容与环境,构建全过程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多路径内化医学人文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医生职业形象 医学人文教育
下载PDF
右美托嘧啶在口腔门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剑飞 翟永吉 +3 位作者 李学谦 王情情 李欢 郝建忠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5期53-53,62,共2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嘧啶应用于口腔科门诊诊疗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85例需进行口腔诊疗操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7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 目的研究右美托嘧啶应用于口腔科门诊诊疗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85例需进行口腔诊疗操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7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滴鼻后行诊疗操作,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嘧啶滴鼻后行诊疗操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结果在T1、T2、T3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中,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vas疼痛视觉评分结果中,表示无痛的患者实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表示轻度疼痛的患者实验组少于对照组,表示中度疼痛的患者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诊疗工作中,采用右美托嘧啶镇静,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和疼痛感,有助于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嘧啶 口腔门诊 镇静
下载PDF
低氧预处理人牙髓干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影响
19
作者 武沐洋 王晓莉 +3 位作者 高淑君 张浩 肖培伦 王凡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32,共9页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人牙髓干细胞移植(H-hDPSCs)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健康7 d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常氧培养hDPSC移植组(N-hDPSCs组)及低氧预处...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人牙髓干细胞移植(H-hDPSCs)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健康7 d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常氧培养hDPSC移植组(N-hDPSCs组)及低氧预处理hDPSC移植组(H-hDPSCs组),每组11只。采用经典的Rice-Vannucci法复制HIBD模型。模型复制后7 d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巢蛋白(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模型复制后3周,滑竿实验、Y迷宫实验及模型复制后4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及空间记忆能力;行为学实验后采用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的表达;采用髓鞘碱性蛋白(MBP)及神经纤维丝蛋白重链(NF200)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纹状体及胼胝体区髓鞘及神经纤维的表达。结果HIBD组模型复制后7 d的侧脑室室管膜下区增殖NSCs数较假手术组少(P<0.05),N-hDPSCs组、H-hDPSCs组较HIBD组多,但较假手术组少(P<0.05),N-hDPSCs组较H-hDPSCs组少(P<0.05)。N-hDPSCs组、H-hDPSCs组模型复制后3周爬杆时间较假手术组长(P<0.05),但较HIBD组短(P<0.05),H-hDPSCs组较N-hDPSCs组短(P<0.05)。HIBD组新异臂停留时间较假手术组短(P<0.05),N-hDPSCs组、H-hDPSCs组较HIBD组长(P<0.05),但较假手术组短(P<0.05),而N-hDPSCs组较H-hDPSCs组短(P<0.05)。各组大鼠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逃避潜伏期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逃避潜伏期有差异(F=662.825,P=0.000);(2)各组逃避潜伏期有差异(F=109.286,P=0.000),N-hDPSCs组、H-hDPSCs组大鼠较假手术组长(P<0.05),但均较HIBD组短(P<0.05),H-hDPSCs组较N-hDPSCs组短(P<0.05);(3)各组逃避潜伏期变化趋势有差异(F=20.543,P=0.000)。N-hDPSCs组、H-hDPSCs组大鼠在第5天的空间探索实验中穿台次数较假手术组少(P<0.05),但较HIBD组多(P<0.05),H-hDPSCs组较N-hDPSCs组多(P<0.05)。N-hDPSCs组、H-hDPSCs组大鼠在目标象逗留时间百分比较假手术组小(P<0.05),但较HIBD组多(P<0.05),H-hDPSCs组较N-hDPSCs组多(P<0.05)。NhDPSCs组、H-hDPSCs组NeuN阳性细胞数较HIBD组多(P<0.05),但较假手术组少(P<0.05),N-hDPSCs组较H-hDPSCs组少(P<0.05)。N-hDPSCs组、H-hDPSCs组纹状体、胼胝体区MBP、NF200蛋白平均荧光强度高于HIBD组(P<0.05),但低于假手术组(P<0.05),H-hDPSCs组高于N-hDPSCs组(P<0.05)。结论HhDPSCs与N-hDPSCs移植可有效改善HIBD新生大鼠远期行为学,并促进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NSCs的增殖,减轻脑白质损伤进而促进HIBD神经修复,且H-hDPSCs移植的疗效优于N-hDP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处理 人牙髓干细胞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脑白质损伤 新生大鼠
下载PDF
矿化胶原联合浓缩生长因子治疗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孙昊 林超 +2 位作者 马旭彤 仲若恺 范欣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20-325,共6页
目的:探究新型矿化胶原(mineralized collagen,MC)骨充填材料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治疗颌骨囊肿刮治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颌骨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CGF组(A组,40例)、M... 目的:探究新型矿化胶原(mineralized collagen,MC)骨充填材料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治疗颌骨囊肿刮治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颌骨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CGF组(A组,40例)、MC组(B组,40例)及MC+CGF组(C组,40例),比较3组术后3、6、12个月时的成骨效果、疼痛及肿胀程度。结果:A组骨缺损区在术后3、6、12个月时,CT值分别为(220.07±29.25)、(358.77±48.42)、(473.07±55.63)HU,B组分别为(281.00±36.14)、(464.66±51.30)、(569.10±71.21)HU,C组分别为(344.14±39.31)、(528.79±63.98)、(603.62±95.04)HU,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时,3组患者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依次为64.13±11.46、65.31±9.89、51.68±14.24,C组与A、B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粗线测量法测得C组的术后肿胀程度较A、B两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联合CGF应用于颌骨囊肿刮治患者的方法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程度,且能有效促进局部成骨,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胶原 浓缩生长因子 颌骨囊肿 骨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