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93靶向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李丰玲 刘云霞 +1 位作者 刘秀 刘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8-1503,共6页
目的 探究微小核RNA(miR)-93对Toll样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F)-κB的调控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大鼠经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维生素D3复制AS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miR-93模拟物(miR-... 目的 探究微小核RNA(miR)-93对Toll样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F)-κB的调控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大鼠经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维生素D3复制AS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miR-93模拟物(miR-93 agomir)组、agomir-NC组、RS09(TLR4激活剂)组、miR-93 agomir+RS09组,每组15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循环内皮细胞比例以评价血管内皮损伤状况;Movat染色观察动脉血管泡沫细胞聚集状况;油红O染色检测斑块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M1型巨噬细胞标记抗体(CD11)阳性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miR-93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TLR4/核因子(NF)-κB通路蛋白、脂质沉积相关蛋白如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盒转运体(ABC)A1、载脂蛋白(Apo)A1、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ScR)-A、凝集素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M1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蛋白[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iNOS)]、M2巨噬细胞极化相关蛋白[IL-10,几丁质酶-3样蛋白3(YM1)]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脉血管内膜增厚、泡沫细胞聚集及脂质沉积严重,斑块面积比例、IL-6、CRP、循环内皮细胞比例、TG、TC、LDL-C水平、TLR4/NF-κB通路活化介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炎症应答活性均明显升高,HDL-C、miR-93表达明显降低(P<0.05)。外源性上调miR-93,可明显促进脂质转运相关蛋白ABCA1及ApoA1表达,明显抑制TLR4/NF-κB通路活化介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和炎症应答,缓解大鼠动脉血管内膜增厚、泡沫细胞聚集及脂质沉积,明显降低斑块面积及循环内皮细胞比例(P<0.05)。RS09可明显促进TLR4/NF-κB通路活化介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和炎症应答,并可拮抗miR-93 agomir发挥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 外源性上调miR-93表达可能通过靶向抑制TLR4/NF-κB通路活化,发挥抗炎、抗M1型巨噬细胞极化、抗泡沫细胞聚集及抗脂质沉积作用,改善AS大鼠血管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苷酸-93 动脉粥样硬化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血栓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田倩倩 李洁 +1 位作者 刘君玲 李雪梅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老年CSVD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老年CSVD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每日用药1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MMSE、ADL评分、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5.93%)明显高于对照组(7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P<0.05);观察组在视空间与执行力、命名、注意力、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及定向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语言能力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MMSE评分、ADL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ADL评分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MDA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老年CSV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临床总有效率高达75.26%,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 氧化应激 血栓通注射液 奥拉西坦注射液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一才 韩国胜 +1 位作者 窦寿坦 王凤玲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3-767,共5页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每天2次。试...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每天2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炎症因子指标、血清自由基相关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100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9例/100例)和65%(65例/100例);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5.44±0.97)和(9.68±1.03)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分别为(3.09±0.37)和(7.15±0.87) mg·L^(-1),(0.40±0.08)和(0.76±0.11) ng·mL^(-1),(13.26±2.41)和(23.71±2.60) ng·L^(-1);2组的活性氧簇(ROS)水平、一氧化氮(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别为(488.93±38.09)和(573.75±39.38)μmol·L^(-1),(5.23±0.81)和(7.08±0.97)μmol·L^(-1),(110.64±13.01)和(75.28±12.35)μU·L^(-1);2组以上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恶心呕吐、头晕、皮疹,发生率分别为10%和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清自由基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脑细胞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丁苯酞注射液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ETFDH基因变异所致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临床表型与遗传学分析
4
作者 薛伟 丰岱荣 +4 位作者 井冬青 赵鑫 洪帆 李雪梅 刘君玲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4,共8页
脂质沉积性肌病(LSM)是一组以脂质在肌纤维内异常聚集为主要肌肉病理改变的病因异质性疾病,在中国,90%LSM是由晚发型多酰基辅酶A脱氢缺陷(MADD)引起,但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报道1例对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中国患者,分... 脂质沉积性肌病(LSM)是一组以脂质在肌纤维内异常聚集为主要肌肉病理改变的病因异质性疾病,在中国,90%LSM是由晚发型多酰基辅酶A脱氢缺陷(MADD)引起,但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报道1例对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中国患者,分析其疾病表型与基因变异,为晚发型MAD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结合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突变体的体外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先证者的脂质沉积性肌病与ETFDH基因变异导致的MADD有关,肌肉活检与基因检测为LSM的确诊提供了重要证据,补充核黄素可显著改善患者肌无力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沉积性肌病 多酰基辅酶A脱氢缺陷 ETFDH基因 核黄素 CoQ10
原文传递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分析
5
作者 李一才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功能与神经标志物、脑血管血流、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和氧化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VEGF与FMD高于对照组,NSE与PTX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动脉血管内径与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阻力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脑血管血流,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依达拉奉右莰醇 缺血性脑血管病
原文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通过凋亡和细胞色素c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娜娜 薛伟 +3 位作者 井冬青 赵鑫 李一才 刘君玲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2,共6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指脑组织恢复血液供应后,脑组织损伤继续加重现象.EGb761是银杏类黄酮和萜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其在急性脑缺血中对线粒体细胞色素c及其相...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指脑组织恢复血液供应后,脑组织损伤继续加重现象.EGb761是银杏类黄酮和萜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其在急性脑缺血中对线粒体细胞色素c及其相关凋亡通路的调控机制鲜有报道.在本次研究中,发现EGB761预处理能显著改善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障碍,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使Bcl-2的水平增加,Bax、Caspase-3和细胞质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水平下降.这些结果表明,EGb761通过调控凋亡因子和细胞色素c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B76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因子 细胞色素C 神经元
原文传递
SPG11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伴薄胼胝体1例报道
7
作者 邓建 陈晓宇 +3 位作者 范彩丽 刘君玲 韩国胜 李雪梅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1年第6期697-698,共2页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伴薄胼胝体(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with thin corpus callosum, HSP-TCC)为临床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疾病,41%~77%的HSP-TCC是由SPG11基因突变所致,本研究报道中年起病的以双下肢痉挛无力伴薄胼胝体为主要临床...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伴薄胼胝体(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with thin corpus callosum, HSP-TCC)为临床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疾病,41%~77%的HSP-TCC是由SPG11基因突变所致,本研究报道中年起病的以双下肢痉挛无力伴薄胼胝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SPG11型HSP-TCC患者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有助于该病的鉴别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双下肢痉挛 遗传疾病 胼胝体 基因突变 SPG 鉴别与诊断 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症状性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李一才 韩国胜 +1 位作者 邓建 张学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0246-0247,共2页
分析在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症状性)患者治疗中,血管内再通术的效果。方法:以58例患者为对象,均分两组,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组SF-36、NIHSS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均较优(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距甚微(P>0.05)。结论:症... 分析在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症状性)患者治疗中,血管内再通术的效果。方法:以58例患者为对象,均分两组,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组SF-36、NIHSS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均较优(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距甚微(P>0.05)。结论: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术的实施,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血管再通术 症状性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