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6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潍坊市三家不同级别医院主要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有森 王光芳 刘佃全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调查潍坊市三家不同级别医院主要抗菌药物使用频度 ,分析不同级别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方法 采用国内外惯用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 ,根据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计算 1997年~ 2 0 0 0年三家不同级别医院主... 目的 调查潍坊市三家不同级别医院主要抗菌药物使用频度 ,分析不同级别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方法 采用国内外惯用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 ,根据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计算 1997年~ 2 0 0 0年三家不同级别医院主要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结果 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使用频率较高 ,其中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的使用频度上升较快 ;在一、二级医院中复方新诺明及乙酰螺旋霉素、甲硝唑等老品种仍为常用品种 ;氨苄西林注射剂的使用频度下降迅速 ;DUI >1的品种约占 1 3。结论 抗菌药过量使用的现象较普遍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仍将是今后抗菌药的主要品种 ;新大环内酯类将成为继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之后又一类应用和发展较快的抗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药物利用指数
下载PDF
潍坊市9所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现状调查与防护
2
作者 王娜 戴青梅 +1 位作者 杜书秀 颜月香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发生的规律、特点及相关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所医院21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状况及相关因素等67项内容进行...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发生的规律、特点及相关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所医院21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状况及相关因素等67项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建立数据库,所得资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损伤发生率达73.4%,机械性损伤占首位,其中针刺伤是最易发生的职业损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称、性格特征、医院重视程度、防护措施等6项变量影响职业损伤的发生。结论加强防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增强防护意识,重视职业防护教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树立全面防护的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保险制度,给予手术室护理人员最大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职业损伤 防护研究
下载PDF
潍坊市4146名中老年干部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3
作者 单兰花 姜山 +3 位作者 史民道 王传友 王峰 李日军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27-227,共1页
关键词 口腔疾病 牙周病 龋齿 牙缺失 中老年人
下载PDF
潍坊市35~59岁市民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及评估
4
作者 倪锦 刘同祥 +2 位作者 李公云 尹令敏 孙慧芳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 对山东省潍坊市民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评估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方法 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对在我院门诊行健... 目的 对山东省潍坊市民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评估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方法 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对在我院门诊行健康查体的潍坊35~59岁市民2330例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评估发病危险度.结果 ①潍坊市35~59岁市民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10%者(低危),男性为95.76%,女性为99.39%.发病危险度≥20%者(高危),男性为1.52%,女性为0.09%.②中、高危人群(绝对危险度≥10%)收缩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与低危人群(绝对危险度<10%)相比升高,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潍坊市民心血管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较大,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潍坊市中专学生龋齿情况分析
5
作者 尚小鹏 徐爱荣 隋国侠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18-218,共1页
关键词 龋齿 相关因素 中专学生 流行病学 潍坊市
下载PDF
中国潍坊地区汉族人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2基因Prol2Ala多态性与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风静 刘长山 +2 位作者 冯波 逄力男 祝宝青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中国潍坊地区汉族人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2基因Prol2Ala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测定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4例健康人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2基因Prol2Ala... 目的观察中国潍坊地区汉族人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2基因Prol2Ala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测定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4例健康人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2基因Prol2Ala基因型,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组间的差异。结果在224例潍坊地区汉族人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分布以Pro/Pro基因型为主,Pro/Pro、Pro/Ala及Ala/Al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02、0.094及0.004,Pro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9487,Ala等位基因频率为0.0513。正常对照组中Al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093,明显高于糖尿病组(0.041,P=0.039)。结论潍坊地区汉族人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Ala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保护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基因多态性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潍坊地区1269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
7
作者 王瑞丽 王敬先 +2 位作者 管立学 潘力 孙静华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97-298,共2页
目的为了解染色体异常在潍坊地区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269例遗传咨询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G显带分析。结果1269例咨询者中,发现异常核型101例,异常率为7.96%。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31例(30.69%),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6例(15.84... 目的为了解染色体异常在潍坊地区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269例遗传咨询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G显带分析。结果1269例咨询者中,发现异常核型101例,异常率为7.96%。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31例(30.69%),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6例(15.84%),性染色体结构异常6例(5.94%),嵌合体2例(1.98%),性别异常5例(4.95%)。结论通过染色体检查可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遗传咨询 核型 嵌合体
下载PDF
潍坊地区26例罗伯逊易位患者染色体分析
8
作者 王瑞丽 赵蕾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罗伯逊易位 淋巴细胞 G显带 染色体
下载PDF
潍坊地区宫颈病变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亚萍 刘欣 王秀会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分析潍坊地区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并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方法,检测227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炎48例,CINⅠ47例,CINⅡ45例,CINⅢ46例,宫颈癌41例)宫颈分泌物中HPV感染率及... 目的 分析潍坊地区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并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方法,检测227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炎48例,CINⅠ47例,CINⅡ45例,CINⅢ46例,宫颈癌41例)宫颈分泌物中HPV感染率及分型,并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HPV总感染率68.7%,单一感染率53.2%,多重感染率46.8%.低危型感染以HPV11,HPV6为主,高危型以HPV16感染率最高,其次为HPV68型.HPV感染在不同宫颈病变中亚型分布不同,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加重而依次递增,分别为18.7%,36.2%,62.2%,78.3%,100%.结论 潍坊地区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以HPV16感染为主,其次为HPV68,58,52等.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型 导流杂交法 宫颈病变
下载PDF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世娟 于金华 +2 位作者 冯志徐 李凤岐 王凤玲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利用核医学检查与超声诊断技术提高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实验组随机选择61例SAT患者,核医学实验室检测血清FT3、FT4、TSH,甲状腺6h摄碘率(RAIU/6h),并进行甲状腺核素扫描,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另设30例正常人作... 目的利用核医学检查与超声诊断技术提高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实验组随机选择61例SAT患者,核医学实验室检测血清FT3、FT4、TSH,甲状腺6h摄碘率(RAIU/6h),并进行甲状腺核素扫描,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另设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仅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以TH与RAIU/6h呈分离现象或核素显像阳性为依据,核医学实验室诊断SAT阳性率为95.1%(58/61),超声诊断阳性率为81.9%(50/61),核医学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诊断率达100%.甲状腺超声测定结果表明实验组甲状腺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核医学检查与超声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提高SAT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核医学检查 超声诊断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分析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兴华 孟庆慧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32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医院感染者的调查 ,了解MRSA医院感染发病特点 ,掌握治疗与预防控制措施 ,减少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调查采样现场跟踪和回顾性调查方法。结果 MRSA在金葡萄感染中占 31.0 7% ,以... 目的 通过对 32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医院感染者的调查 ,了解MRSA医院感染发病特点 ,掌握治疗与预防控制措施 ,减少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调查采样现场跟踪和回顾性调查方法。结果 MRSA在金葡萄感染中占 31.0 7% ,以病重 6 0岁以上老年人多发 ;在MRSA感染前平均使用抗生素 5 .6种 ,使用时间 31.6 4d ;有 4 0 %的患者行气管切开和泌尿道插管。结论 对病重老年病人应重点防护 ,避免广谱抗生素频繁更换使用 ;医务人员要严格消毒 ;有效的消毒剂多为 70 %酒精和 0 .5 %洗必泰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下载PDF
肝炎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56例分析
12
作者 贾德兴 许蕾 +1 位作者 李月波 吴伟明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医院内感染
下载PDF
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13
作者 甄永强 滕琳 苏芬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了解本地区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 1998年 1月~ 1999年 6月临床分离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菌株 4 0 8例进行药敏试验分析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按NCCLS推荐的标准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6... 目的 了解本地区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 1998年 1月~ 1999年 6月临床分离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菌株 4 0 8例进行药敏试验分析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按NCCLS推荐的标准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6 70例患者的痰标本中 ,培养到致病菌菌株4 0 8株 ,革兰氏阳性菌 110株 (占 2 7% ) ,革兰氏阴性菌 2 98株 (占 73%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 (占 17.9% ) ,其次为金葡菌、其他假单胞杆菌、克雷伯杆菌、其他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科细菌产酶率高 ,敏感性高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结论 定期对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进行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165例发生医院感染的肺结核病例分布情况调查分析
14
作者 袁增花 闫丽平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肺结核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1~2015年山东省某综合性医院中老年住院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蔡跃红 王萍 +2 位作者 于凌波 张伟 李志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8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中老年住院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为提高治愈率和好转率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潍坊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40~79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导入SPSS 16.0软件,并采用该软件进行变量赋值和统计分析,分析患者的年龄、... 目的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中老年住院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为提高治愈率和好转率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潍坊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40~79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导入SPSS 16.0软件,并采用该软件进行变量赋值和统计分析,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有无子女、疾病的严重程度、付费方式、住院天数等因素对患者转归情况的影响。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结果符合入选标准且信息齐全的214 327例住院患者,未愈或死亡11 964例,占5.6%。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有无子女、婚姻状况、住院天数均影响中老年住院患者的预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情危重[OR=9.41,95%CI(9.00,9.84)]、无医疗保险[OR=3.09,95%CI(2.94,3.25)]、无子女[OR=2.10,95%CI(1.75,2.52)]、离婚或丧偶[OR=1.64,95%CI(1.45,1.87)]为主要危险因素,其次的危险因素是男性和年龄大,而住院天数长是保护性因素。结论除男性、年龄大、病情危重外,无医疗保险、无子女、无配偶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住院患者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半乳糖凝聚素-3水平与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张彦表 魏美容 +2 位作者 夏天永 尹文婷 毛淑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3-661,共9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糖凝聚素-3(Galectin-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牙周炎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1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140例,根据是否合并牙周炎分为T2DM不伴牙周炎组(T2DM...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糖凝聚素-3(Galectin-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牙周炎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1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140例,根据是否合并牙周炎分为T2DM不伴牙周炎组(T2DM组,n=67)和T2DM伴牙周炎组(T2DMP组,n=73),同期选取口腔科门诊血糖正常的非牙周炎志愿者65例为健康对照组(NC组)。采集所有受试者血液标本,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Galectin-3水平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NC组、T2DM组和T2DMP组血清Galectin-3水平分别为3.81(3.49,4.15)、4.82(4.25,5.26)和6.83(5.19,7.28)ng/mL,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基线资料影响后,T2DMP组和T2DM组血清Galectin-3水平比NC组显著升高(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alectin-3水平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β=0.254,95%CI:0.089~0.419,P=0.003)、糖化血红蛋白A1c(β=0.397,95%CI:0.049~0.745,P=0.026)和临床附着丧失(β=0.298,95%CI:0.024~0.572,P=0.033)独立正相关。校正协变量影响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Galectin-3水平与T2DM患者牙周炎发病风险显著相关(OR=2.146,95%CI:1.260~3.655,P=0.005);趋势检验显示,T2DM患者牙周炎发病风险随着血清Galectin-3三分位数分组水平增加而增加(Ptrend=0.01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alectin-3预测T2DM伴发牙周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95%CI:0.801~0.920,Z=11.806,P<0.001)。结论T2DM伴牙周炎患者的血清Galectin-3水平升高;血清Galectin-3水平与T2DM患者牙周炎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半乳糖凝聚素-3 牙周炎 相关性
下载PDF
早发性与晚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谭薇 郭桂芳 +2 位作者 王乐强 刘婷 于振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早发性与晚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VAP的发生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4例机械通气VAP患者,采用病原学、显微镜鉴定、细菌培养等方法,对早发性与晚发性VAP的病原菌构成进行对... 目的探讨早发性与晚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VAP的发生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4例机械通气VAP患者,采用病原学、显微镜鉴定、细菌培养等方法,对早发性与晚发性VAP的病原菌构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74例VAP患者中共检出致病菌121株,早发性VAP 29例,检出致病菌36株;晚发性VAP 45例,检出致病菌85株;晚发性VAP中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明显高于早发性VAP中革兰阴性杆菌比例(χ2=10.551,P<0.01);在29例早发性VAP者培养的36株致病菌中,单纯培养占发病例次66.67%,混合培养占33.33%;在45例次晚发性VAP者培养的85株致病菌中,单纯培养占发病例次17.65%,混合培养占82.35%,二者相比较,晚发性VAP的混合培养比例显著高于早发性VAP(2χ=27.821,P<0.01)。结论晚发性VAP致病原菌的分布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对VAP的混合培养比例比较,晚发性显著高于早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 晚发性 呼吸机相关肺炎 病原学
下载PDF
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孙蕊蕊 刘晓东 +2 位作者 栾孟福 李田华 刘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轮状病毒(RV)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4年5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确诊为RV肠炎的3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心... 目的 探讨儿童轮状病毒(RV)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4年5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确诊为RV肠炎的3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心脏器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心肌损害组和无心肌损害组,其中心肌损害组220例,无心肌损害组130例.对14个可能与心肌损害发生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0~1岁)、发热、病程(>5 d)、腹泻次数(>10次/d)、重度脱水、呕吐、代谢性酸中毒(代酸)、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红蛋白(rH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钠及血钾;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肌损害组的年龄(0~1岁)、呕吐、代酸、血钠及血钾水平与无心肌损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0~1岁、呕吐及代酸对儿童RV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RV肠炎并发心肌损害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年龄为0~1岁、呕吐及代酸可能是心肌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儿童RV肠炎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重症病较少,对1岁以内伴有严重呕吐和代酸的RV肠炎患儿,应行常规心脏标志物检查,必要时应行心脏器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并做出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轮状病毒感染 心肌损害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3
19
作者 王龙 王丽娜 +3 位作者 张立明 高荣荣 林新宇 尹延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所有患儿在抗感染、平喘及退热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组氧气雾化吸入药物为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液,对照组为盐酸氨溴索。观察患儿体征(体温、气促、咳嗽、肺部啰音)及有无不良反应,并记录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57/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支气管肺炎 氨溴索 药物毒性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AngⅡ、UA、VEGF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江宗朋 季祥武 +3 位作者 张爱元 张俊刚 赵春华 官宝礼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3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其对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尿酸(U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干预组在...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其对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尿酸(U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中AngⅡ、UA、VEGF-A水平及心电图改善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临床疗效、血液中AngⅡ、UA水平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UAP安全、有效,并可降低血液中AngⅡ、UA水平,但对VEGF-A水平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丹参多酚酸盐 血管紧张素Ⅱ 尿酸 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