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梁兆明 孙立磊 任建新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3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潍坊市高新康复医院及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的4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以2023年1—6月阶段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以2023年7—12月阶段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观察...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潍坊市高新康复医院及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的4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以2023年1—6月阶段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以2023年7—12月阶段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管理质量评分、维护质量、维护评分、效益评分、医疗设备异常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维护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维护评分、效益评分分别为(90.54±4.33)分、(91.31±5.0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25±3.69)分、(84.66±4.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8、6.271,P均<0.05);观察组发生显示器异常1起,无其他异常,对照组发生显示器异常3起,电路异常1起,软件异常1起,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可提升医疗设备管理质量,强化医疗设备异常故障的预防,保证维护质量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 医院信息系统管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民峰 李维昌 +2 位作者 贺光辉 高洪盛 杨庆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853-5855,共3页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中心型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Ⅰ放射粒子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支气管动脉化疗...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中心型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Ⅰ放射粒子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转移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56.67%(17/30),总有效率为80.00%(24/30),显著高于对照组(0.00%,60.00%)(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第10胸椎转移病灶,对照组1例出现纵隔淋巴结的新发转移病灶,1例出现脑转移,1例出现第12胸椎转移病灶。观察组有8例出现气胸,8例出现轻微咯血症状;4例出现放射性肺炎。对照组均出现轻重不一的恶心、呕吐症状,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型肺癌 组织间植入 ^125I放射粒子
下载PDF
基于CT的放射组学特征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状态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俊忠 王琦 +2 位作者 贺光辉 李小山 王于臻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构建临床和放射学特征相结合的列线图以预测EGFR突变状态。方法:利用临床和放射学特征建立临床-放射学(C-R)模型。C-R模型与最佳放射组学模型建立临床-放射学-放射组学(C-R-R)模型。模型的预测性能使用ROC曲线进行评估。结果:在放... 目的:构建临床和放射学特征相结合的列线图以预测EGFR突变状态。方法:利用临床和放射学特征建立临床-放射学(C-R)模型。C-R模型与最佳放射组学模型建立临床-放射学-放射组学(C-R-R)模型。模型的预测性能使用ROC曲线进行评估。结果:在放射组学中10个特征与EGFR突变有关,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可获得最佳放射组学特征模型。C-R-R模型在预测EGFR突变状态方面具有最佳区分能力,其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95(95%CI 0.90~0.98)和0.94(95%CI 0.87~0.98)。结论:基于CT的放射组学特征与临床和放射学特征相结合而建立的非侵入性C-R-R模型可能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生物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表皮生长因子 肺肿瘤 腺癌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双参数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联合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效能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振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7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双参数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8月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132例为对象,采用1.5T MRI进行头颅轴位平扫MRI... 目的:探讨双参数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8月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132例为对象,采用1.5T MRI进行头颅轴位平扫MRI、3D-ASL成及DWI检查,以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D-ASL、DWI及二者联合检查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并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32例入组病例经“金标准”检查确诊74例,确诊率为56.06%;DWI检出阳性病例63例,3D-ASL检出阳性病例65例,3D-ASL联合DWI检出阳性病例71例;金标准下阳性患者DWI参数中ADC值和DCavg值均低于阴性患者(P<0.05);3D-ASL联合DWI检查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检查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影像检查(P<0.05);74例金标准确诊的病例中,51例病例经DWI检查可见弥散受限并呈高信号,23例患者未见异常;63例3D-ASL成像可见病灶部位为低灌注,11例患者未见异常,高信号患者CBF绝对值降低。结论:3D-ASL成像及DWI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检出率,且二者联合检查能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数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诊断效果 影像学特点
下载PDF
胸部CT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李小山 吴瑜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7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CT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6例单纯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A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 目的探讨胸部CT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6例单纯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A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为B组,依据检查结果将B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组,每组分别为24例、23例及21例,比较各组主肺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结果A组主肺动脉直径为(23.97±2.81)mm、升主动脉直径为(0.74±0.07)mm、降主动脉直径为(0.99±0.18)mm,均低于B组的(32.33±2.66)mm、(1.09±0.33)mm、(1.41±0.4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93、4.202、3.993,P均<0.05);重度组主肺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胸部CT检查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机体内主肺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进行反映,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协助医师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后续诊疗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部CT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低剂量CT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赵振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7月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和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7月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和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CT),各42例。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42例行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患者,经金标准确诊19例,经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显示阳性19例;42例行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经金标准确诊22例,经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阳性20例。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与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辐射剂量CTDI_(vol)、DLP及ED值低于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扫描技术(P<0.05);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3.12±0.65)分与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3.53±0.57)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RCA、LAD和LCX冠状动脉图像增强CT值以及RCA和LCX冠状动脉图像噪声均与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LAD冠状动脉图像噪声高于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时给予低剂量CT效果显著,其诊断效能与常规CT相当,且不会明显影响图像质量,有助于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诊断效果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强 姜秀芳 陈巨坤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17期79-,30,共2页
目的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2例不典型肺结核,42例行CT平扫,其中20铆增强扫描,分析肺结核的CT不典型表现。结果42例不典型肺结核中,节段实变型22倒,结节或肿块型15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5例,共误诊7例,其中误诊为肺... 目的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2例不典型肺结核,42例行CT平扫,其中20铆增强扫描,分析肺结核的CT不典型表现。结果42例不典型肺结核中,节段实变型22倒,结节或肿块型15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5例,共误诊7例,其中误诊为肺癌3例,炎症3例,1例误诊为淋巴瘤。结论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各异,结合临床认真分析,大部分可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CT
下载PDF
低剂量MSCT在PPD阳性人群肺结核筛查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维昌 孙民峰 +6 位作者 梁昌胜 王新华 吴瑜 刘俊忠 岳先文 李小山 张文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5期326-326,共1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MSCT在PPD阳性人群肺结核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5例PPD阳性肺结核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胸部扫描。随机分成三组在病灶区域分别用常规剂量、50mA、30mA、20mA进行扫描,其余扫描条件与常规扫描完全一致,在工作站上对常... 目的:探讨低剂量MSCT在PPD阳性人群肺结核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5例PPD阳性肺结核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胸部扫描。随机分成三组在病灶区域分别用常规剂量、50mA、30mA、20mA进行扫描,其余扫描条件与常规扫描完全一致,在工作站上对常规扫描和各种低剂量扫描肺内结核病灶的CT值标准偏差、噪声值以及表面入射剂量采用配对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肺结核病灶的CT影像学显示方面,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组中50mA、30mA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20mA组少数体重较大患者影像噪声明显增加,影响了肺结核病灶的显示,与常规剂量及50mA、30mA低剂量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0mA胸部低剂量CT扫描完全可以取代常规剂量CT进行PPD阳性人群肺结核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剂
下载PDF
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瑜 唐艳华 +3 位作者 王海屹 王英伟 叶慧义 袁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腹膜后(包括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资料,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钙化、囊变及坏死、病灶强化幅度、病... 目的探讨儿童腹膜后(包括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资料,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钙化、囊变及坏死、病灶强化幅度、病变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征象。结果 6例肿瘤均单发,3例位于腹膜后,3例位于肾上腺区,肿瘤大小平均为(7.7±5.1)cm。6例病灶CT平扫相对肌肉呈均匀低密度,CT值为(36±8)HU,1例合并细粒样钙化。所有病灶未见囊变或坏死。增强扫描1例动脉期轻度强化,5例未见明显强化,实质期6例病灶呈不同程度的轻、中度强化,增强幅度相对于平扫CT,CT值增加(23±9)HU。结论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边界清晰、密度较低、轻至中度渐进性强化的良性肿瘤,把握其影像特点有助于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神经节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儿童
下载PDF
川崎病致右冠状动脉瘤合并血栓性闭塞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瑜 杨立 +1 位作者 具海月 肖苍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52-152,181,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儿男,9岁,1个月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午后低热,体温持续在37.2~37.5℃,于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1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1年7月26日人解放军总医院。查体:心尖搏动点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左侧... 1临床资料 患儿男,9岁,1个月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午后低热,体温持续在37.2~37.5℃,于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1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1年7月26日人解放军总医院。查体:心尖搏动点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左侧三、四肋间可闻及收缩期Ⅲ级吹风样杂音;肝脏肋下2cm可触及;双侧腹股沟区各可触及一黄豆样大小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可;余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血栓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术前CT引导下Coil精准定位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俊忠 王于臻 +1 位作者 王新华 康立清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究肺磨玻璃结节在胸腔镜切除术前Coil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肺磨玻璃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Coil定位的患者资料,分析定位成功率及定位并发症。结果87位患者共92个肺磨玻璃结节均成功完成胸腔镜手术切除... 目的探究肺磨玻璃结节在胸腔镜切除术前Coil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肺磨玻璃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Coil定位的患者资料,分析定位成功率及定位并发症。结果87位患者共92个肺磨玻璃结节均成功完成胸腔镜手术切除,患者平均年龄为(64.2±10.5)岁。92个结节均在胸腔镜切除术前成功定位,共有51例(59.7%)发生与放置有关的并发症:气胸39例(39.3%),肺出血14例(16.1%),移位2例(2.3%)和咯血4例(3.4%)。磨玻璃结节平均直径为(13.3±6.8)mm,纯磨玻璃结节49例(53.3%)和43例混杂磨玻璃结节(46.7%),其中1例因术后血胸行二次胸腔镜下止血手术。74个结节为肺腺癌。结论肺磨玻璃结节术前CT引导下Coil定位是安全的术前定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术前定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微线圈 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低剂量CT扫描对青少年副鼻窦疾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于臻 姜建伟 《中国医学装备》 2009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对青少年副鼻窦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青少年副鼻窦疾病患者分别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对比两种剂量扫描所得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两种扫描方法所显示的图像质量没有显著...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对青少年副鼻窦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青少年副鼻窦疾病患者分别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对比两种剂量扫描所得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两种扫描方法所显示的图像质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CT扫描单次扫描的辐射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为7.6mGy,常规剂量的为28.1mGy,两种扫描方法辐射剂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低剂量CT扫描在副鼻窦疾病中是可行的,能保证图像的质量,又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鼻窦 低剂量 MSCT 影像诊断 辐射防护
下载PDF
CARE Dose 4D技术和SAFIRE联合使用在肺结核低剂量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俊忠 耿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0-664,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CARE Dose 4D技术和SAFIRE后处理技术的联合使用在肺结核低剂量CT检查中的效果,探讨这两种新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检查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300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并平均分为3组,每组管电压均为120 k V,选择相同的... 目的:通过研究CARE Dose 4D技术和SAFIRE后处理技术的联合使用在肺结核低剂量CT检查中的效果,探讨这两种新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检查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300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并平均分为3组,每组管电压均为120 k V,选择相同的扫描系列,然后使用SOMATOM Defination Flash CT进行胸部检查。A组启用CARE Dose 4D模式,参考管电流150 m As,后处理采用SAFIRE方式进行图像重建,SAFIRE迭代等级选择3。B组和C组不启用CARE Dose 4D模式,固定毫安秒分别使用150 m As、80 m As,重建时不使用SAFIRE而是使用FBP进行图像重建。两位影像科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记录相关参数及剂量指标,得到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Statistics 19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在图像主观评价方面,两位主治医师对图像质量评价有很强的一致性(Kappa=0.819)。A组的CTDIvol、DLP和ED较B组分别低约58.81%(t=20.383,P<0.05)、61.64%(t=7.894,P<0.05)、59.20%(t=15.673,P<0.05);A组的CTDIvol、DLP和ED较C组分别低约28.76%(t=12.981,P<0.05)、42.65%(t=4.762,P<0.05)、45.15%(t=11.764,P<0.05);A组的CTDIvol、DLP和ED值均低于B、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的CT图像相比较噪声水平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1.207,P>0.05),A组与C组(t=3.349,P<0.05)、B组与C组(t=2.213,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信噪比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并且A组的对比噪声比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高于B组和C组分别约18.4%、30.88%,3组对比噪声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ARE Dose 4D技术和与SAFIRE迭代重建技术联合使用,不仅能够降低CT辐射剂量,还能保证和提高肺部组织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肺癌的临床分期和疗效评估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玉龙 张春峰 孙立磊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5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下的各个阶段的临床分期与其指导肺癌治疗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组织活检确诊为肺癌,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扫描。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相比,记录MR...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下的各个阶段的临床分期与其指导肺癌治疗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组织活检确诊为肺癌,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扫描。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相比,记录MRI肺癌T、N分期正确率;比较不同类型肺癌各个阶段的病理分型、异型性大小以及不同分期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值;比较治疗前及化疗1个月后ADC值,比较化疗1个月后不同疗效组患者ADC值。结果 T分期正确率为83.33%,N分期正确率为78.33%;不同类型肺癌的ADC值不同,异型性小组则其对应的ADC值较小,异型性较大组则其对应的ADC值较大;化疗前后,ADC值差异显著,所有数据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全身对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并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肺癌治疗疗效的方法,有助于肺癌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肺癌 临床分期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前纵隔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志强 刘淑秀 +1 位作者 张春峰 刘玉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00-1500,共1页
患者女,22岁。体检发现肺部病变半个月,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体检:左肺及右上肺呼吸音减弱,左侧语颤减弱,左肺叩诊呈实音,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笛槭壹?查未见异常。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 纵隔
下载PDF
MRI类PET技术对肺癌临床治疗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春峰 刘玉龙 孙立磊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MRI(磁共振)类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肺癌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肺癌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0例接受MRI类PET技术的治疗方式;对照组50例接受MRIPET技术的治疗... 目的探讨MRI(磁共振)类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肺癌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肺癌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0例接受MRI类PET技术的治疗方式;对照组50例接受MRIPET技术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MRI类PET技术之后的敏感性为94.8%,特异性为93.2%,准确性为95.6%,阳性预测值为95.3%,阴性预测值为92.4%;对照组患者在接受MRIPET技术之后比实验组更低。结论 MRI类PET技术对肺癌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肿瘤 诊断
下载PDF
8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诊断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瑜 李小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302-303,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表现。结果 87例糖尿病肺结核中,42例病变位于中叶、舌段及下叶基底段;65例主要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表现。结果 87例糖尿病肺结核中,42例病变位于中叶、舌段及下叶基底段;65例主要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69例出现空洞,其中空洞直径>3cm 50例,多发空洞者51例。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病变可出现中叶、舌段及下叶基底段,且病变可发生于多个叶段,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及较大、多发空洞者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结核 CT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原发淋巴瘤与间质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志强 岳贤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3期34-35,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原发淋巴瘤与间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与2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原发淋巴瘤与间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与2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结果:(1)胃肠道淋巴瘤:病灶直径平均(5.1±0.5)cm。12例病灶边界清晰,17例病灶环肠壁生长,11例病灶与肠管分界不清。21例密度均匀,无出血或钙化,受累肠管内可见积气积液。(2)间质瘤:病灶直径平均(6.5±0.7)cm。11例边界光滑,7例与邻近肠管分界模糊。12例病灶生长不规则,13例腔外生长、7例腔内生长。结论:多层螺旋CT可用于胃肠道原发淋巴瘤与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胃肠道 原发淋巴瘤 间质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脊髓空洞症的MRI诊断
19
作者 孙民峰 王滨 +1 位作者 孙西河 李秀梅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MRI对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1例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 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根据其病因及MRI表现 ,将其分为特发性脊髓空洞症 5例 ( 11.2 % )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 36例 ( ... 目的 探讨MRI对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1例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 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根据其病因及MRI表现 ,将其分为特发性脊髓空洞症 5例 ( 11.2 % )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 36例 ( 87.8% ) ,后者包括 :①伴有Chiari畸形或者其它脊柱畸形的脊髓空洞症 ( 11例 ) ;②伴有肿瘤的脊髓空洞症 ( 5例 ) ;③手术后脊髓空洞症 ( 3例 ) ;④外伤后脊髓空洞症 ( 17例 )。结论 MRI对脊髓空洞症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空洞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GE 0.2T signa profile磁共振服务器故障分析
20
作者 姜红军 孙广波 刘俊忠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第7期134-134,138,共1页
本文通过对磁共振服务器不能正常启动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修改GE 0.2T signa
关键词 服务器 hostid 磁共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