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感番茄设施栽培有机生态型基质配方筛选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虎 孙明茂 +1 位作者 王成霞 吕金浮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8-162,共5页
探究适宜的有机生态型基质配方,为口感番茄基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本试验以“潍科玉玲珑”口感番茄品种为试材,利用农业废弃物与河沙、炉渣按一定比例配制成6种复混基质(T1=玉米秸∶牛粪∶河沙=5∶2∶3,T2=玉米秸∶牛粪∶炉渣=5∶2∶3,... 探究适宜的有机生态型基质配方,为口感番茄基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本试验以“潍科玉玲珑”口感番茄品种为试材,利用农业废弃物与河沙、炉渣按一定比例配制成6种复混基质(T1=玉米秸∶牛粪∶河沙=5∶2∶3,T2=玉米秸∶牛粪∶炉渣=5∶2∶3,T3=木屑菇渣∶牛粪∶河沙=5∶2∶3,T4=木屑菇渣∶牛粪∶炉渣=5∶2∶3,T5=花生壳∶牛粪∶河沙=5∶2∶3,T6=花生壳∶牛粪∶炉渣=5∶2∶3),以土壤栽培为CK,研究不同复混基质对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复混基质的株高、茎粗均显著高于CK,与CK相比,T1、T2、T3、T4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T4处理的地上部干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CK提高20.08%,T5处理的地下部干质量和根冠比最高。T4处理的平均单果质量、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CK,分别比CK增加13.98%、26.74%、44.36%。从果实品质的测定结果看,维生素C的含量以T1处理最高,比CK高46.63%,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均以T4处理最高,分别比CK高35.76%、16.37%、24.09%、44.22%,各处理番茄红素含量与CK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番茄的品质指标,得分依次为T4>T3>T2>T1>T5>T6>CK。综合以上因素,口感番茄可利用有机生态型复混基质替代土壤栽培,基质配方的组成以木屑菇渣∶牛粪∶炉渣比例为5∶2∶3时,番茄植株综合长势好,产量高且品质佳,是口感番茄栽培的理想基质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感番茄 有机生态型 基质配方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叶面喷施钙与吲哚乙酸对番茄果皮生理特征及果实裂果的影响
2
作者 彭佃亮 张敬敏 +3 位作者 王兴翠 杨文霞 唐玉海 徐海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5-139,共5页
为了探究叶面喷施螯合钙、螯合钙+吲哚乙酸对番茄果皮生理特征及果实裂果的影响,以番茄品种毛粉32和优品88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清水、0.30 g/L螯合钙、0.30 g/L螯合钙+1×10^(-5)mol/L吲哚乙酸,测定番茄果皮抗氧化酶与细胞壁水解酶... 为了探究叶面喷施螯合钙、螯合钙+吲哚乙酸对番茄果皮生理特征及果实裂果的影响,以番茄品种毛粉32和优品88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清水、0.30 g/L螯合钙、0.30 g/L螯合钙+1×10^(-5)mol/L吲哚乙酸,测定番茄果皮抗氧化酶与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纤维素与原果胶含量以及番茄果实硬度,统计番茄裂果率。结果表明,较对照,喷施螯合钙与螯合钙+吲哚乙酸均显著提高了2个品种不同时期的果实硬度。转色期与红熟期2个番茄品种果实裂果率均呈现清水>螯合钙>螯合钙+吲哚乙酸,且螯合钙、螯合钙+吲哚乙酸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较对照,2个不同时期果皮MDA和H_(2)O_(2)含量在喷施螯合钙、螯合钙+吲哚乙酸处理下均降低,且螯合钙+吲哚乙酸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个品种各时期SOD与APX活性表现出螯合钙+吲哚乙酸>螯合钙>清水趋势,且清水与螯合钙+吲哚乙酸处理间差异显著。较对照,喷施螯合钙与螯合钙+吲哚乙酸均降低了2个品种红熟期果皮纤维素酶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增加了果皮纤维素与原果胶含量,且螯合钙+吲哚乙酸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总之,与喷施清水相比,喷施螯合钙与螯合钙+吲哚乙酸提高了番茄果皮SOD和APX活性、降低了果皮MDA与H_(2)O_(2)含量、减缓了果皮组织老化;同时降低了红熟期果皮纤维素酶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提高了果皮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进而降低了番茄果实的裂果率,且喷施螯合钙+吲哚乙酸的处理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吲哚乙酸 果皮 抗氧化酶 原果胶 裂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