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大利亚华人(华裔)文学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卢秋平(译) 《长江学术》 2018年第2期45-58,共14页
最早的澳大利亚华人文学作品于20世纪之交发表在悉尼和墨尔本的华语报纸上,表达了对当时中国国内政治形式的关注以及对白澳政策的抗议。时隔几十年后,澳华文学于20世纪90年代重新繁荣起来,这是随着80年代移民政策开放,来自中国大陆新移... 最早的澳大利亚华人文学作品于20世纪之交发表在悉尼和墨尔本的华语报纸上,表达了对当时中国国内政治形式的关注以及对白澳政策的抗议。时隔几十年后,澳华文学于20世纪90年代重新繁荣起来,这是随着80年代移民政策开放,来自中国大陆新移民热潮以及留学潮的结果。用英语写作的澳洲华裔文学无论是从作者的背景,还是从作品的性质来看迥然不同。这些华裔作家有时置身主流文化之内,有时置身其外,采用创新手法书写身份和归属问题。澳华作家拒绝别人对他们的作品妄加分类,也不愿囿于华裔书写的传统主题,他们通过构思自我、声音、故事,书写多元文化、文学的传承和他们的人生经历,表现本地、(多)民族、全球视角交融的当代生活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华文学 华裔文学 身份 多元文化书写
下载PDF
考古受热石英释光发光光谱性质及其测年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椿鑫 范安川 +2 位作者 李波 闫子晗 张小雷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共13页
释光测年技术在解决考古低温受热材料的年代问题中已趋于成熟,而在考古高温受热材料的释光测年研究中仍颇具挑战。以凌家滩遗址出土陶器中提取的考古高温受热石英(约950℃)为例,探究此类石英的释光发光光谱特征与释光性质,旨在探讨不同... 释光测年技术在解决考古低温受热材料的年代问题中已趋于成熟,而在考古高温受热材料的释光测年研究中仍颇具挑战。以凌家滩遗址出土陶器中提取的考古高温受热石英(约950℃)为例,探究此类石英的释光发光光谱特征与释光性质,旨在探讨不同波段的热释光信号在释光测年中的可行性。基于Ris?DA-20型释光测年仪器联用Andor光谱仪、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相机的释光发光光谱平台,结合对不同波段敏感的光电倍增管与自定义滤光片组合,对比了热释光(Thermoluminescence,TL)、等温热释光(Isothermal Thermoluminescence,ITL)、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测年方法在此类考古高温受热材料中的应用。光谱结果表明:考古高温受热石英具有显著的620 nm左右的红光热释光发光(Red TL),与375℃ TL峰紧密相关,且375℃ Red TL具有光不敏感特征。多波段热释光、多波段等温热释光、常规光释光测年结果均与已知的碳-14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利用不同波段的释光信号开展考古高温受热材料年代学研究具有潜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陶器 热释光 光谱 年代学
原文传递
承压破碎煤体应变和孔渗演化机制与模型研究
3
作者 李磊 卢守青 +3 位作者 褚廷湘 仲晓星 刘重阳 REN Ting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5,共9页
采空区垮落带遗煤区域作为煤、氧低温反应的主要场所,其应变、孔隙率和渗透率演化模型的研究对深入认识煤自燃发展过程与规律有重要意义。基于团队自主研发的承压破碎煤体气体渗流实验装置,开展了单一粒径与混合粒径煤体承压渗流过程应... 采空区垮落带遗煤区域作为煤、氧低温反应的主要场所,其应变、孔隙率和渗透率演化模型的研究对深入认识煤自燃发展过程与规律有重要意义。基于团队自主研发的承压破碎煤体气体渗流实验装置,开展了单一粒径与混合粒径煤体承压渗流过程应变、孔隙率和渗透率演化规律研究。对不同粒径下的应变、孔隙率和渗透率随应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关变化过程可以分为2个阶段,即轴向应力≤6MPa时的线性变化阶段与>6MPa时的指数函数变化阶段,初步表明破碎煤体的变形、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变化机制一致、同粒径无关,轴向应力=6MPa时的状态属于关键节点状态,其对应的应变、孔隙率和渗透率分别承接着各自上下2种不同的变化机制;轴向应力≤6MPa和>6MPa条件下三者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颗粒的压缩作用和滑移填充作用;轴向应力=6MPa时不同粒径破碎煤体承压过程中的应变、孔隙率和渗透率分别同各自的应变、孔隙率、渗透率变化路径有一一映射关系,据此建立了相应的应力-应变、应力-孔隙率和应力-渗透率关系的模型;模型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虽源于多种粒径破碎煤体实验,但摆脱了粒径因素的影响,同实验结果有着良好的匹配性,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可为采空区煤自燃早期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煤体 承压 气体渗流 应变 孔隙率 渗透率
下载PDF
Recent Advances in Transition Metal-Based Catalysts for Electrocatalytic Nitrate Reduction Reaction
4
作者 LUO Hongxia CHEN Jun YANG Jianping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4期333-348,共16页
The accumulation of excessive nitrate in the atmosphere not only jeopardizes human health but also disrupts the balance of the nitrogen cycle in the ecosystem.Among various nitrate removal technologies,electrocatalyti... The accumulation of excessive nitrate in the atmosphere not only jeopardizes human health but also disrupts the balance of the nitrogen cycle in the ecosystem.Among various nitrate removal technologies,electrocatalytic nitrate reduction reaction(eNO_(3)RR)has been widely studied for its advantages of being eco-friendly,easy to operate,and controllable und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ith renewable energy as the driving force.Transition metal-based catalysts(TMCs)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electrocatalysis due to their abundant reserves,low costs,easy-to-regulat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considerable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In addition,TMC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terms of the kinetics of the nitrate reduction reaction,the moderate adsorption energy of nitrogen-containing species and the active hydrogen supply capacity.Based on this,this review firstly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as well as analyzes the two main reduction products(N_(2)and NH_(3))of eNO_(3)RR,and reveals the basic guidelines for the design of efficient nitrate cataly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action mechanism.Secondly,this review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irection of eNO_(3RR)with four types of TMCs,Fe,Co,Ni and Cu,and unveils the interfacial modulation strategies of Fe,Co,Ni and Cu catalysts for the activity,reaction pathway and stability.Finally,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opportunities are proposed for 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O_(3)RR.This review provides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exploring cost-effective TMCs to replace high-cost noble metal catalysts(NMCs)for eNO_(3)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atalysis nitrate reduction reaction transition metal-based catalyst(TMC) reaction mechanism nitrogen cycle
下载PDF
纤维基电催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应用
5
作者 杨建平 张方舟 陈俊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目的】一维纤维材料因为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电导率、连续的电子传输路径和优异的结构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纤维材料可以作为载体来耦合金属催化剂,也可以直接用作催化活性物质;通过对纤维和催化剂形貌、结构、以及复合方式... 【目的】一维纤维材料因为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电导率、连续的电子传输路径和优异的结构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纤维材料可以作为载体来耦合金属催化剂,也可以直接用作催化活性物质;通过对纤维和催化剂形貌、结构、以及复合方式的调控,可以满足不同催化反应的需求。【研究现状】纤维基电催化材料主要包括用作催化活性的支撑性纤维和含有本征活性位点的电催化纤维;当纤维作为催化活性物质时,主要有无机纤维、杂原子掺杂碳纤维和单原子锚定纤维等结构;当纤维作为催化剂载体时,金属催化剂通过嵌入或负载等方式与纤维载体复合,进而调控纤维基电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不同的纤维基电催化剂可以满足多种催化反应的需求。【展望】为了探索真实反应条件下活性物质的结构演变,原位实时表征技术和构建自支撑电极将是纤维基电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纳米复合材料 结构设计 电催化
下载PDF
海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以澳大利亚汉语课堂为例
6
作者 高小平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2017年第1期37-47,155-156,共13页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虽然了解目的语文化早已被视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但如何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当中还有极大的研究空间。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文化在全球外语教学中的地位,然后,在介绍澳大利亚汉语教育概况的基础上,着重探...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虽然了解目的语文化早已被视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但如何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当中还有极大的研究空间。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文化在全球外语教学中的地位,然后,在介绍澳大利亚汉语教育概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海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澳大利亚汉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策略及其对学习者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有意识的显性文化教学能更有效地提高成年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激发其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掌握词汇、语用等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语言成分,而寓教于乐的社会文化活动则更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文章建议突出汉外语言文化对比的显性文化教学和突出文化差异的任务型设计及教学互动应被纳入国际汉语教师师资培训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因素 海外汉语教学 澳大利亚中文教育 澳大利亚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爬行动物园之露天生态展区
7
作者 胡恺 《大自然》 2017年第2期72-77,共6页
在爬宠爱好者眼中,澳大利亚爬行动物园之旅就是一场饕餮的视觉盛宴。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澳洲原生蜥蜴定会让你大开眼界;而龟蛇混养中的“致命关系”更扣人心弦。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动物园 爬行 展区 生态 露天 视觉 蜥蜴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爬行动物公园后台趣事
8
作者 胡恺 《大自然》 2017年第5期75-79,共5页
对于任何一家动物园来说,后台永远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僻静之所。在这里,人们可以零距离观察动物的日常行为,深入了解动物生老病死的全过程。当然,也可能一不小心被某些“危险分子”突袭,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迹。
关键词 爬行动物 澳大利亚 后台 趣事 公园 动物园 零距离 全过程
原文传递
3D打印材料模拟脆性煤岩单轴加载力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王亚帆 韩军 +1 位作者 惠乾嘉 CAO Chen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63-1871,共9页
传统的岩石取样方法以及模具浇筑常受到人工操作误差及取样内部结构复杂差异大的影响,导致岩石试件获取的周期时间长,精度低,造成试样的力学试验结果离散性大。3D打印技术具有精度高、周期短、打印材料多样化等优点,考虑到岩石力学研究... 传统的岩石取样方法以及模具浇筑常受到人工操作误差及取样内部结构复杂差异大的影响,导致岩石试件获取的周期时间长,精度低,造成试样的力学试验结果离散性大。3D打印技术具有精度高、周期短、打印材料多样化等优点,考虑到岩石力学研究受到试件各向异性、结构面复杂、随机性高及试件制备存在误差等因素影响,为寻求能够模拟天然煤岩的3D打印材料,选取了聚乳酸塑料(PLA)、光敏树脂材料SLA600及Vero White Plus,以及覆膜砂粉末材料4种材料制备标准力学试验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获取了4种材料的3D打印试样的力学参数及应力-应变曲线,并对比分析了它们与煤岩的表观破裂模式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光敏树脂材料Vero White Plus与砂岩岩样的峰值强度、杨氏模量、泊松比及应力-应变曲线整体趋势相近;覆膜砂材料与所选煤样的峰值强度、杨氏模量及应力-应变曲线相近;表观破坏模式方面,PLA材料未发生与煤岩相似的脆性破坏;两种光敏树脂材料均发生了拉张与剪切破裂,其中SLA600材料表现出局部膨胀性,Vero White Plus材料与SLA600相比更适合模拟高强度的脆性硬岩;而覆膜砂3D打印试件的破裂特征及力学特性与低强度软岩相似,可作为低强度的脆性煤体的3D打印相似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相似材料 类煤岩试件 力学特性
下载PDF
西沙群岛西琛一井礁序列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明书 刘健 +3 位作者 李绍全 刘宝柱 A.Chivas 王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6-244,T001,共10页
西琛一井0—400m井段是西沙礁序列研究内容最丰富、实验分析最多的全取芯钻井,通过薄片观察、电子探针分析、不同井深单一属腹足类壳体、同一深度不同沉积物的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和Mg/Ca、Mg/Sr分析,对西琛一井礁序列成岩环境、作用... 西琛一井0—400m井段是西沙礁序列研究内容最丰富、实验分析最多的全取芯钻井,通过薄片观察、电子探针分析、不同井深单一属腹足类壳体、同一深度不同沉积物的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和Mg/Ca、Mg/Sr分析,对西琛一井礁序列成岩环境、作用性质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泥晶套的非藻类穿孔和白云石化的非混合水成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群岛 礁序列 成岩作用 礁岩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的晶体塑性有限元多晶几何建模 被引量:29
11
作者 司良英 邓关宇 +1 位作者 吕程 刘相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93-197,216,共6页
通常用规则的六边形或四边形等来表示晶粒,不能够反映出晶界的不规则性,本文使用Voronoi方法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了多晶材料的几何模型,能够表达出晶粒的几何形状与晶界的不规则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控制晶粒大小分布及织... 通常用规则的六边形或四边形等来表示晶粒,不能够反映出晶界的不规则性,本文使用Voronoi方法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了多晶材料的几何模型,能够表达出晶粒的几何形状与晶界的不规则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控制晶粒大小分布及织构的方法,通过调整参数能够建立具有不同晶粒尺寸分布及织构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建模 晶体塑性 有限元 VORONOI DIAGRAM
下载PDF
金属塑性成形的晶体塑性学有限元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皮华春 韩静涛 +2 位作者 薛永栋 TIEU A Kiet 姜正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1,共7页
综述了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的理论背景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国内研究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重点。晶体塑性理论起源于20世纪20 年代,包括单晶塑性本构理论和多... 综述了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的理论背景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国内研究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重点。晶体塑性理论起源于20世纪20 年代,包括单晶塑性本构理论和多晶塑性本构理论,能够深刻揭示材料变形的规律。与此同时,开始于30多年前的有限元法也已经日益成为求解材料成形理论公式的有效工具。晶体塑性有限元法作为一个强大的模拟工具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已经广泛地用于模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各种力学响应,越来越被材料界和力学界的研究者所重视;然而,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方面晶体塑性有限元法都还不尽完善。未来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的理论研究重点是建立系统的理论架构用于预测由滑移和孪晶引起塑性变形材料的各种力学响应,应用研究重点是运用各种模型模拟其他与织构相关的性能或参数。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不仅能够深化人们对材料成形规律的理解, 而且可以不断推进晶体塑性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塑性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黑龙江省伊春市桃山遗址2013年发掘报告 被引量:11
13
作者 常阳 侯亚梅 +7 位作者 杨石霞 张伟 李有骞 郝怀东 王雪东 仇立民 岳健平 胡越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237,共15页
桃山遗址发现于2011年,2013年6-7月对遗址展开试掘,发掘面积24m2;共获得石制品982件,陶片46件,装饰品2件,未见动物骨骼。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锯齿刃器、凹缺器、钻具、石镞、细石核、细石叶、石叶等,类型较为丰富。石制... 桃山遗址发现于2011年,2013年6-7月对遗址展开试掘,发掘面积24m2;共获得石制品982件,陶片46件,装饰品2件,未见动物骨骼。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锯齿刃器、凹缺器、钻具、石镞、细石核、细石叶、石叶等,类型较为丰富。石制品原料以凝灰岩、玛瑙、白云岩、玄武岩和燧石为主,原料较为多样。石制品的剥片方法以锤击法为主,压制法也有使用;工具的修理方面主要采用锤击法,同时具有压制法修理的石镞和刮削器等工具。该遗址所处年代位于晚更新世末期向全新世早期转变的时期,环境变化剧烈;遗址石制品的文化内涵丰富,性质较为独特,总体呈现出从旧石器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面貌,层序清楚,对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演变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为探讨这一阶段东北亚与北美地区的人群迁徙与文化传播等学术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山遗址 石制品 新-旧石器时代过渡
下载PDF
面心纯铝单向拉伸的晶体塑性学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5
14
作者 皮华春 韩静涛 +2 位作者 章传国 A.K.Tieu 姜正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基于率相关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了晶体塑性学有限元模拟过程。直接将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获取的晶粒初始取向输入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分别预测了单向拉伸面心1050纯铝过程中的力学响应与织构演化。应力应变响应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 基于率相关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了晶体塑性学有限元模拟过程。直接将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获取的晶粒初始取向输入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分别预测了单向拉伸面心1050纯铝过程中的力学响应与织构演化。应力应变响应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两种多晶模型(Taylor模型和有限单元模型)分别模拟了单向拉伸真应变0.25和0.37时的织构演化。随着真应变的增加,两种丝织构(〈111〉织构和〈100〉织构)变得更加锋锐,模拟结果与EBSD实验测得的织构演化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塑性 有限元 EBSD 单向拉伸
下载PDF
坚硬顶板回采巷道冲击地压的卸载滑脱机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军 崔露郁 +3 位作者 贾冬旭 惠乾嘉 朱志洁 CAO Chen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1-721,共11页
冲击地压严重威胁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研究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矿井回采巷道冲击地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坚硬顶板和坚硬煤体是回采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关键地质特征,水平应力是冲击地压力源,巷帮煤体滑脱是回... 冲击地压严重威胁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研究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矿井回采巷道冲击地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坚硬顶板和坚硬煤体是回采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关键地质特征,水平应力是冲击地压力源,巷帮煤体滑脱是回采巷道冲击的破坏特征。基于弹性地基理论,分析了坚硬顶板条件下回采工作面前方和临空侧顶板向上挠曲、导致煤层竖直压力卸载的特性,并与现场监测工程实践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以巷帮煤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顶板-煤层-底板复合结构体的卸载滑移力学模型,通过分析煤块所受水平应力、煤体拉力及煤-顶板和煤-底板结构面摩擦力之间的力学平衡关系,建立了巷帮煤体冲击启动的临界方程,并对各变量的取值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开采过程中,悬顶使坚硬顶板向下弯沉,坚硬煤体导致工作面前方和侧方顶板向上挠曲,从而使工作面前方或者侧向煤层垂直压力降低,使得顶底板对煤层夹持作用减弱,巷帮煤体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克服顶、底板摩擦力及煤体抗拉力后冲入巷道,形成冲击地压。基于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开采深度、顶板强度、弹模和厚度、煤层强度和弹模等控制要素的影响和作用。最后,以唐山矿“8·2”冲击地压和红阳三矿“11·11”冲击地压为例,应用提出的模型解释了坚硬顶板挠曲、巷帮煤体卸载滑脱的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回采巷道 冲击地压 卸载滑脱机制
下载PDF
纯铝单向压缩过程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皮华春 韩静涛 +3 位作者 章传国 李贺杰 A K Tieu 姜正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6-68,72,共4页
在率相关晶体塑性理论框架下,分别将Taylor模型和有限单元模型两种多晶模型嵌入有限元程序ABAQUS中,实现了纯铝单向压缩过程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直接将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获取的晶粒初始取向输入UMAT子程序,预测了单向压缩1050纯... 在率相关晶体塑性理论框架下,分别将Taylor模型和有限单元模型两种多晶模型嵌入有限元程序ABAQUS中,实现了纯铝单向压缩过程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直接将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获取的晶粒初始取向输入UMAT子程序,预测了单向压缩1050纯铝过程的力学响应与变形织构演化。结果表明:模拟力学响应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偏差。随着真应变的增加,压缩丝织构(<110>织构)趋于锋锐,模拟结果与EBSD试验测得的织构演化结果能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铝 单向压缩 晶体塑性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智能服装人体测温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晓刚 苗长云 +4 位作者 李鸿强 陈弘达 习江涛 杨海静 张诚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4-708,共5页
根据热量传递机理建立了智能服装中光纤布拉格光栅人体测温的热传递物理模型,对人体、空气层和服装之间的热传递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稳态热分析,确定了智能服装中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对光纤布拉格光栅测量温... 根据热量传递机理建立了智能服装中光纤布拉格光栅人体测温的热传递物理模型,对人体、空气层和服装之间的热传递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稳态热分析,确定了智能服装中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对光纤布拉格光栅测量温度值进行了修正。在多点加权皮肤平均温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左右胸、左右腋和后背五处皮肤温度构成的智能服装人体温度加权模型。由克拉默法则得出了智能服装人体温度加权系数:左前胸为0.0826,左腋为0.3706,右腋为0.3706,后背为0.0936,右前胸为0.0826。人体穿着智能服装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智能服装温度检测动态范围为33~42℃,人体温度测量误差为±0.2℃,可应用于人体温度的高精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光纤布拉格光栅 智能服装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高精度轮廓线激光的芯片引脚共面度视觉检测系统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宋丽梅 杨宏超 +3 位作者 魏泽 杨燕罡 马振宇 郭庆华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6-689,共4页
实现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高精度轮廓线激光视觉检测装置。激光视觉检测装置采用了蓝色激光光学系统,以DSP芯片为核心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取样速度达1.28×10-7点/s。利用所述激光装置和气浮运动平台,实现了... 实现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高精度轮廓线激光视觉检测装置。激光视觉检测装置采用了蓝色激光光学系统,以DSP芯片为核心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取样速度达1.28×10-7点/s。利用所述激光装置和气浮运动平台,实现了对SOP和QFP芯片引脚等小型电子部件高精度检测。所述激光装置可应用于生产线或设备上移动的产品,如黑色和光泽表面的轴承、木材或者石膏等的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轮廓 视觉检测 气浮运动平台 芯片引脚
原文传递
基于容性耦合电极的可穿戴心电信号检测及其去噪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鸿强 崔佃银 +2 位作者 袁丹阳 曹路 李恩邦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5,共8页
针对传统心电检测系统存在佩戴电极不方便和电极导电膏易脱水等问题,在研究分析电容耦合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穿戴容性耦合电极。针对这种可穿戴容性耦合电极,提出了一种改进小波阈值去噪算法,该算法结合心电信号与噪声小波系... 针对传统心电检测系统存在佩戴电极不方便和电极导电膏易脱水等问题,在研究分析电容耦合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穿戴容性耦合电极。针对这种可穿戴容性耦合电极,提出了一种改进小波阈值去噪算法,该算法结合心电信号与噪声小波系数分布特性,采用改进阈值函数对分解后小波系数量化处理并重构心电信号。利用MIT-BIH数据库验证,该算法能有效消除心电信号中的噪声干扰,相比平滑滤波、数学形态滤波和经验模式分解信噪比提高了10.72%,均方误差减小了27.29%。心电检测实验表明可穿戴容性耦合心电信号检测系统能够准确检测出人体心电信号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容性耦合 改进小波阈值 心电检测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和三次相位变换的低复杂度空中机动目标参数估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海 郑景忠 +1 位作者 周盟 吴仁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97-2704,共8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和三次相位变换(Cubic Phase Transform,CPT)的低复杂度空中机动目标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CPT将机动目标回波信号中的两个参数进行分离,然后采用压缩感知技术完成机动目标参数的估...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和三次相位变换(Cubic Phase Transform,CPT)的低复杂度空中机动目标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CPT将机动目标回波信号中的两个参数进行分离,然后采用压缩感知技术完成机动目标参数的估计。在机载雷达发射脉冲数有限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获得准确的参数估计结果;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 参数估计 压缩感知 三次相位变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