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患者重返ICU的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保珍 张雅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7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患者重返ICU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ICU重症患者一共有546例,当中36例患者重返ICU监护(观察组),另外510例患者没有重返IUC监护(对照组),对其可能的临床因素给予分析研...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患者重返ICU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ICU重症患者一共有546例,当中36例患者重返ICU监护(观察组),另外510例患者没有重返IUC监护(对照组),对其可能的临床因素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有无输血、APACHEⅡ评分、是否手术以及ICU监护时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多因素分析表明,导致重返ICU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包含输血、APACHEⅡ评分以及年龄。结论导致重返IUC患者高病死率的因素包含患者重返ICU、再一次输血、APACHE评分高(>15分)以及高龄,因此,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明确掌握转出ICU的相关指征,以免再一次重返ICU,加重患者负担,同时降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重返ICU 预后 临床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艳 王海山 +5 位作者 王永博 施秀青 阎思宇 王涛 任相颖 靳英辉 《医学新知》 CAS 2023年第4期264-27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WanFang Data、CNKI、SinoMed数据库,搜集阿替普酶和尿激酶行导管接触性溶栓... 目的系统评价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WanFang Data、CNKI、SinoMed数据库,搜集阿替普酶和尿激酶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随机对照试验及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队列研究,包括5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方面,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临床有效率[RR=1.07,95%CI(0.91,1.25),P=0.43]、血栓溶解率[RR=1.08,95%CI(0.99,1.16),P=0.07]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阿替普酶溶栓时间显著短于尿激酶[MD=-1.12,95%CI(-1.93,-0.31),P=0.007];安全性方面,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小出血发生率[RR=1.19,95%CI(0.70,2.00),P=0.52]、大出血发生率[RR=0.73,95%CI(0.27,1.98),P=0.5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溶栓效果、出血风险相当,但阿替普酶组的溶栓时间短于尿激酶组。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尿激酶 深静脉血栓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鼻肠管与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吉梁 李保珍 +1 位作者 杨君亮 甄明清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7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且在重症医学科住院超过7 d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做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应...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且在重症医学科住院超过7 d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做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应用营养喂养方式不同分为鼻肠管组和鼻胃管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24小时内给予启动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营养并发症发生情况、肠内营养达标情况、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LB)以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鼻空肠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鼻胃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LB、P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鼻肠管组ALB、PALB较鼻胃管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出血患者经鼻肠管营养支持治疗较鼻胃管喂养更加安全,治疗效果更加有效,但是在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并发症方面没有明显优势,需进一步研究如何改善喂养方式方法以减少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等方面的并发症,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营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鼻肠管与鼻胃管 营养效果
下载PDF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断新利器
4
作者 杨君亮 王吉梁 于鹏飞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第9期73-73,共1页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技术凭借其可以获得足够大的肺部组织而被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中,近年来更是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PLD)的诊断中得到推广,与传统的外科肺活检技术相比具有耗费时间短、并发症少以及费用低等优势。但该技...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技术凭借其可以获得足够大的肺部组织而被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中,近年来更是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PLD)的诊断中得到推广,与传统的外科肺活检技术相比具有耗费时间短、并发症少以及费用低等优势。但该技术应用于我国的时间较短,临床应用范围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组织 肺活检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肺部疾病 支气管 并发症少 冷冻
下载PDF
血清TSP-1及GFAP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栾召强 谭君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连续随访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估患者预后并分组。术后次日检测患者血清TSP-1、GFAP水平,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血清TSP-1、GFAP水平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经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组14例,占35.00%;预后良好26例,占65.00%。预后不良组血清TSP-1、GFA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两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血清TSP-1、GFAP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780、0.838。结论血清TSP-1、GFAP过表达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