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综合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曲江勇 邬旭然 王绪敏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95-97,共3页
地方综合性院校研究生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紧扣"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升质量、追求卓越"一条主线,围绕"特色与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两个... 地方综合性院校研究生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紧扣"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升质量、追求卓越"一条主线,围绕"特色与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两个发展,加强三大项措施,构建了"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效果显著,可为相似的地方综合性院校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院校 培养模式 课程思政
原文传递
深入挖掘《生物化学工程》教学中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
2
作者 于贞 邢荣莲 +2 位作者 姜爱莉 陈丽红 孙利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8期209-211,共3页
《生物化学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课程中蕴含着很多思政元素,本文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工程思维,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以期为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化学工程 课程思政 科学素养 工程思维
下载PDF
光照条件变化对蓝隐藻色素蛋白复合物表达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静 张昆 +2 位作者 王宇涵 李琴 陈敏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前期研究发现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藻蓝蛋白PC645存在未报道过的β亚基,但其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及表达情况不明。实验比较了6组不同光照条件下培养的蓝隐藻对数生长期细胞的色素组成变化及PC645亚基的表达差异。发现光照增加对叶... 前期研究发现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藻蓝蛋白PC645存在未报道过的β亚基,但其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及表达情况不明。实验比较了6组不同光照条件下培养的蓝隐藻对数生长期细胞的色素组成变化及PC645亚基的表达差异。发现光照增加对叶绿素a/c-蛋白复合物影响不明显,但有利于PC645的积累;且影响PC645中两种β亚基的相对表达量,而对α亚基含量影响很小。1级12 h和24 h时β_(2)亚基相对含量最高,较低或过高强度的光照都不利于β_(2)的表达。说明PC645在蓝隐藻光适应机制中可能担负调节作用,β_(2)亚基的存在不仅影响隐藻藻胆蛋白的聚合形式,也与藻细胞的光能传递功能可调性相关。实验结果将为分析新亚基的功能,阐明隐藻特异的光合系统结构与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隐藻 光照条件 Chl a/c-蛋白复合物 PC645 亚基
下载PDF
研究生高级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4
作者 陈敏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该文分析目前烟台大学高级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作者多年高级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的基础上,就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做重新设计和改进。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新的教学模式在提高研究生知识水平和多方面能力培养方... 该文分析目前烟台大学高级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作者多年高级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的基础上,就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做重新设计和改进。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新的教学模式在提高研究生知识水平和多方面能力培养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并被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和肯定。今后还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改革成果,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而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高级生物化学 教学模式改革 翻转课堂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动态生物化学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思考与探索
5
作者 陈敏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123-126,共4页
在原有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基础上,围绕思政教育主题对课程的动态生物化学部分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首先发现问题,确立教学目标和方略,通过挖掘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素材并合理地融入课程单元,结合课后学习活动及多方式的评价,形成一套完整... 在原有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基础上,围绕思政教育主题对课程的动态生物化学部分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首先发现问题,确立教学目标和方略,通过挖掘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素材并合理地融入课程单元,结合课后学习活动及多方式的评价,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力求使学生能在掌握生化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有设计的思政教学内容,强化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专业自豪感和兴趣,学会科学、正确的看待事物和做人、做事的理念,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开拓创新人才而做出课程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教学探索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烟台地区西洋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53
6
作者 牟红梅 于强 +5 位作者 李庆余 王义菊 姜福东 李元军 薛敏 王兆龙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4-1092,共9页
【目的】建立西洋梨果实品质的评价方法,探求西洋梨品质评价的主要影响因子,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为筛选优良品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洋梨种植圃27份西洋梨品种为试材,测定了8项果实品质指标,应... 【目的】建立西洋梨果实品质的评价方法,探求西洋梨品质评价的主要影响因子,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为筛选优良品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洋梨种植圃27份西洋梨品种为试材,测定了8项果实品质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转化,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前3个主成分作二维散点图分析,根据前3个主成分得分及相应权重之积累加和计算综合得分。【结果】转化后的数据经分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054%;二维排序图揭示了不同西洋梨品种前3个因子的分布情况,可为西洋梨品种选优提供参照;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27份西洋梨品种在遗传距离19时分为4个大类,27个西洋梨品种综合评价结果为‘好本号’‘康弗伦斯’‘盘克汉姆’‘阿巴特’综合品质性状较优。【结论】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评价西洋梨果实品质结果可靠,可为生产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梨 果实品质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桑葚花色苷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朱晓晗 铁芳芳 +2 位作者 欧阳健 王洪伦 殷军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113,共9页
通过建立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探讨桑葚花青素中2个矢车菊素类化合物即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yanidin-3-O-rutinoside,C3R)对过氧化氢(H_(2)O_(... 通过建立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探讨桑葚花青素中2个矢车菊素类化合物即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yanidin-3-O-rutinoside,C3R)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试剂盒测定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抗氧化以及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650μmol/L H_(2)O_(2)处理PC12细胞12 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50、100μmol/L的C3G、C3R能显著升高细胞活力(P<0.05)及GSH、SOD和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P<0.05),降低细胞内ROS以及MDA的含量。此外50、100μmol/L的C3G、C3R处理后显著抑制PC12细胞内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以及Bcl-2相关X蛋白等凋亡蛋白的表达(P<0.05),促进核因子E-2-相关因子和血红素加氧酶1抗氧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综上,C3G、C3R对H_(2)O_(2)所致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提高胞内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胞内过量ROS,降低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花色苷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 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 PC12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烟酰化壳寡糖季铵盐的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
8
作者 林琮皓 袁玉婷 +2 位作者 谭文强 郭占勇 姜爱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5,共12页
海洋生物体内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许多都具有抑菌活性,据此研制新型海洋生物源抑菌药物,是海洋生物产业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新型抑菌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壳聚糖是来自海洋中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外壳的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壳寡糖是... 海洋生物体内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许多都具有抑菌活性,据此研制新型海洋生物源抑菌药物,是海洋生物产业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新型抑菌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壳聚糖是来自海洋中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外壳的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壳寡糖是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具有比壳聚糖更好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在食品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壳寡糖的抑菌活性,本研究以壳寡糖和烟酸为原料、N, N-羰基二咪唑为催化剂合成了壳寡糖烟酸接枝衍生物,并与不同链长的溴代烷烃亲核反应得到其阳离子化衍生物。壳寡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分析表征,壳寡糖及其衍生物对2种海洋致病细菌和3种植物致病真菌的体外抑菌能力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研究和评估。结果表明,与壳寡糖相比,合成的终产物对致病菌的抑制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其中含有己基的烟酰化壳寡糖季铵盐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海洋致病细菌活性(MIC=0.125mg/mL、MBC=0.25mg/mL),并且该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在1.0 mg/mL时,对灰葡萄孢菌和围小丛壳的抑制率分别为65.7%和51.5%。这些结果表明,含直链烷烃的烟酰化壳寡糖季铵盐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在食品、生物医药等行业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烟酰化反应 阳离子化 直链烷基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不同解冻方式对驴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褚筱然 王海洁 +6 位作者 杜鹏飞 柳尧波 王维婷 王守经 马艳丽 胡鹏 贺红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本文通过自然空气、低温、流水、超声波及微波5种方法对冷冻驴肉进行解冻,分析解冻时间、解冻后驴肉的食用品质(保水性、嫩度、色泽及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的变化,并对解冻后的驴肉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 本文通过自然空气、低温、流水、超声波及微波5种方法对冷冻驴肉进行解冻,分析解冻时间、解冻后驴肉的食用品质(保水性、嫩度、色泽及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的变化,并对解冻后的驴肉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方式解冻冷冻驴肉所需时间差异明显,依次为微波<超声波<流水<自然空气<低温。冷冻驴肉经微波、低温和超声波方式处理后色泽保持最好,微波解冻和低温解冻后驴肉的保水性最好;低温解冻和超声波解冻后驴肉的剪切力显著小于其他解冻方法;微波解冻的TVB-N值和TBARS值最低,但剪切力值较大。低温解冻和微波解冻的驴肉与鲜驴肉相比具有良好的感官体验。综上,微波解冻能够较好地保持驴肉的品质,但解冻条件仍需要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冻方式 驴肉 品质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一种为害天麻的平颜蚜蝇越冬前后形态特征和羽化节律观测
10
作者 王桂萍 刘海港 +9 位作者 王光召 郭文秀 宋莹莹 李霞 贾琪渊 张凯 门兴元 李丽莉 刘大会 于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4,共5页
平颜蚜蝇为害天麻球茎,引起天麻腐烂,极大降低其商品价值。本研究从形态特征、羽化过程和羽化节律等方面对一种为害天麻的平颜蚜蝇越冬前后的发育进行比较,以期了解其习性。结果显示,越冬前后平颜蚜蝇的发育经历老熟幼虫、预蛹、浮蛹、... 平颜蚜蝇为害天麻球茎,引起天麻腐烂,极大降低其商品价值。本研究从形态特征、羽化过程和羽化节律等方面对一种为害天麻的平颜蚜蝇越冬前后的发育进行比较,以期了解其习性。结果显示,越冬前后平颜蚜蝇的发育经历老熟幼虫、预蛹、浮蛹、沉蛹和成虫5个阶段,形态特征变化明显;成虫羽化分为展翅前、展翅中和展翅后3个阶段,时间持续60~120 min,羽化雌、雄比约为2∶3;52.78%的成虫在23∶00至次日5∶00区间羽化。田间观测发现,平颜蚜蝇以预蛹在为害部位土层中越冬,春季气温回暖后爬到地表寻找隐蔽处化蛹,4月中上旬羽化。建议在春季气温回暖时对平颜蚜蝇进行田间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颜蚜蝇 形态 羽化 性比 节律 田间防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幼年小鼠生殖发育的影响
11
作者 许文达 董思林 +4 位作者 张晗 宋迎琳 迟镜仪 赵振军 石慧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对幼鼠生殖发育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I小、大剂量组(10、100 m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各药物组幼鼠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持续2周。末次灌胃后,计算幼鼠的体重增长百分比,检测血清雌二...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对幼鼠生殖发育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I小、大剂量组(10、100 m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各药物组幼鼠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持续2周。末次灌胃后,计算幼鼠的体重增长百分比,检测血清雌二醇、睾酮水平以及生殖器官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观察其生殖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并检测其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大剂量组雌性幼鼠的体重增长百分比显著升高,而雄性幼鼠的体重增长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SI各剂量组幼鼠卵巢组织均可见囊性卵泡,睾丸组织可见精母细胞排列松散,附睾组织可见部分上皮细胞脱落。SI各剂量组雌性幼鼠血清睾酮水平和雄性幼鼠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SI小剂量组雌性幼鼠卵巢组织中GSH-Px活性和SI各剂量组雌性幼鼠卵巢组织中T-AOC,以及SI各剂量组雄性幼鼠睾丸及附睾组织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SI各剂量组雌性幼鼠血清雌二醇水平,SI大剂量组雌性幼鼠卵巢组织中SOD活性和SI各剂量组雌性幼鼠卵巢组织中MDA含量,以及SI各剂量组雌性小鼠卵巢组织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SI可提高雌性幼鼠卵巢组织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减少其氧化应激损伤,但对雄性幼鼠的生殖器官具有一定的蓄积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幼鼠 生殖发育 生殖器官 毒性
下载PDF
叔丁醇暴露对HSPA1L敲除型雄性小鼠甲状腺的影响
12
作者 董思林 赵振军 石慧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48-54,共7页
以HSPA1L基因敲除(HSPA1L^(-/-))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甲状腺组织形态和细胞凋亡情况,分析Caspase-3蛋白表达,探讨叔丁醇(TBA)的毒性以及HSPA1L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SPA1L^(-/-)小鼠甲状腺的重量随TBA剂量增加而显著降低(... 以HSPA1L基因敲除(HSPA1L^(-/-))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甲状腺组织形态和细胞凋亡情况,分析Caspase-3蛋白表达,探讨叔丁醇(TBA)的毒性以及HSPA1L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SPA1L^(-/-)小鼠甲状腺的重量随TBA剂量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甲状腺上皮滤泡细胞随TBA剂量增加而增大,高剂量组甲状腺滤泡甚至发生融合现象;甲状腺细胞凋亡增强,甲状腺组织Caspase-3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HSPA1L^(-/-)小鼠对TBA暴露更为敏感,TBA造成的伤害显著增强,提示HSPA1L可能通过负调控Caspase-3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维持细胞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A1L 敲除小鼠 叔丁醇 甲状腺 凋亡
下载PDF
烟台地区樱桃茎腐病病原菌、致病性及流行条件 被引量:8
13
作者 于晓丽 储昭辉 +3 位作者 李宝燕 林霞 王培松 王英姿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58-1466,共9页
【目的】从田间分离并鉴定樱桃茎腐病病原菌,探究病菌对不同品种樱桃叶片、新梢及木质化枝条的致病性及病害的流行动态和流行条件,为病害的防治及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烟台地区樱桃苗圃分离得到樱桃茎腐病病原菌菌株P1639,... 【目的】从田间分离并鉴定樱桃茎腐病病原菌,探究病菌对不同品种樱桃叶片、新梢及木质化枝条的致病性及病害的流行动态和流行条件,为病害的防治及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烟台地区樱桃苗圃分离得到樱桃茎腐病病原菌菌株P1639,进行初步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室内试验测定菌株P1639对5个属和1个属间杂交种共17个樱桃品种的致病性,测定对‘先锋’的叶片、新生枝条和木质化枝条的致病性;连续4 a(年)对樱桃茎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分析病害流行动态及流行条件。【结果】从田间分离得到病原菌菌株P1639,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樱桃茎腐病的病原菌为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确定了菌株P1639对‘黑珍珠’‘红灯’‘艳阳’‘先锋’‘明珠’‘拉宾斯’‘萨米脱’‘美早’‘桑提娜’‘晚丰’‘布鲁克斯’11个甜樱桃品种均致病,而对‘大青叶’‘马哈利’‘吉塞拉6号’‘ZY-1’‘东北山樱’和‘樱砧王’6个樱桃砧木品种均不致病;菌株P1639能够侵染‘先锋’樱桃叶片和当年的新生幼嫩枝条,不能侵染木质化枝条;樱桃茎腐病的发生与温度、降雨量、湿度密切相关,在7月多雨的年份容易大发生。【结论】烟台地区樱桃茎腐病的病原菌对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而对中国樱桃(P.pseudocerasus)、马哈利樱桃(P.mahaleb)、山樱花(P.serrulata)、欧洲酸樱桃(P.cerasus)4个属及酸樱桃(P.cerasus)和灰毛叶樱桃(P.canescens)的杂交种‘ZY-1’均不致病;该病原菌能够侵染欧洲甜樱桃的叶片和当年生新梢,不能侵染木质化枝条;烟台地区樱桃茎腐病的发生与温度、降雨量、湿度密切相关,大爆发于高温多雨年份的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茎腐病 烟草疫霉 樱桃品种 致病性 流行条件
下载PDF
蓝隐藻PC645两种β亚基的分离及空间结构差异性
14
作者 张昆 王静 +2 位作者 王宇涵 李琴 陈敏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4年第2期172-179,共8页
为了确认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 T13)藻蓝蛋白PC645中新发现的β亚基的空间结构差异性,以纯化的C.placoidea PC645为材料,经6 mol/L尿素变性后,摸索了两次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大规模分离得到了β_(1)亚基... 为了确认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 T13)藻蓝蛋白PC645中新发现的β亚基的空间结构差异性,以纯化的C.placoidea PC645为材料,经6 mol/L尿素变性后,摸索了两次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大规模分离得到了β_(1)亚基和两种β_(2)亚基洗脱样品。吸收光谱表明所得的这三种β亚基洗脱组分均保持着活性状态。圆二色谱(CD)显示,β_(1)亚基与两种β_(2)亚基的可见光区CD谱相近,但远紫外区和近紫外区光谱存在不同,这说明两种β亚基具有相同的色基组成,但其蛋白质的二、三级空间结构存在差异,其中β_(1)亚基中α-螺旋的比例高于β_(2)。上述结果不仅进一步确定了新的β亚基的存在,也为重新认识特异的隐藻藻胆蛋白的亚基组成和组装方式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隐藻 PC645 Β亚基 圆二色谱 空间结构差异
下载PDF
藜麦热激蛋白60(CqHSP60)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
15
作者 陈方军 刘文莉 +5 位作者 杨博 彭悦 丁洪霞 宫瑗 尹海波 郭善利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4年第2期155-162,共8页
为了探究藜麦HSP60基因(CqHSP60)的结构特征、基因功能和表达模式,基于藜麦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qHSP60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系统分析。依据亚细胞结构定位分为了三个亚组,每个亚组具有相似的Motif和基因结构;通过R... 为了探究藜麦HSP60基因(CqHSP60)的结构特征、基因功能和表达模式,基于藜麦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qHSP60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系统分析。依据亚细胞结构定位分为了三个亚组,每个亚组具有相似的Motif和基因结构;通过RNA-Seq数据对CqHSP60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进行了表达分析,并对在热、干旱、盐胁迫等不同处理条件下CqHSP60基因的胁迫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qHSP60基因在花簇和干种子中表达量较高,并对不同的胁迫模式均有响应;在CqHSP60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现了多个与胁迫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这表明这些基因在多重胁迫下受到应激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HSP60 表达模式 胁迫 伴侣蛋白
下载PDF
6株布顿大麦内生真菌耐盐性研究
16
作者 滕天欣 张恩会 +2 位作者 高军 陈胜 陈水红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8,共9页
试验旨在明确不同盐浓度胁迫对大麦内生真菌的菌落形态等影响。对来自新疆不同地域布顿大麦中筛选到的形态不同的6株内生真菌菌株进行耐盐性试验,研究了菌株在氯化钠、硫酸钠不同盐浓度的PDA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在氯... 试验旨在明确不同盐浓度胁迫对大麦内生真菌的菌落形态等影响。对来自新疆不同地域布顿大麦中筛选到的形态不同的6株内生真菌菌株进行耐盐性试验,研究了菌株在氯化钠、硫酸钠不同盐浓度的PDA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在氯化钠8个盐浓度(0、100、200、400、600、800、900、1000mmol/L)培养基和硫酸钠5个盐浓度(0、100、200、400、600mmol/L)的培养基中均能生长;同一盐浓度处理下,菌株在氯化钠盐培养基中的耐盐性整体高于硫酸钠盐。菌株A的内生真菌菌株在硫酸钠盐中生长极不耐受,出现菌丝褐化现象;菌株F的长势最差,菌株D的长势最好。在100mmol/L氯化钠处理下,菌株B的内生真菌菌落直径大于不加盐对照组。研究表明,试验结果有助于系统地了解布顿大麦内生真菌的耐盐性,为盐碱地区的土壤沙化治理选育植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顿大麦 内生真菌 耐盐性 生理学特征
原文传递
小麦miRNA靶基因的体外实验验证
17
作者 房春豪 陈志浩 +6 位作者 王开 汪晓璐 徐文竞 祁广 马朋涛 韩冉 刘成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miRNA是一类内源非编码单链小RNA,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主要通过切割靶基因或者抑制靶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分化、生长和发育等多种生物学调控。目前缺少一种快速简便验证miRNA靶基因的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筛选到的小麦特有的miRNA——Tae-m... miRNA是一类内源非编码单链小RNA,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主要通过切割靶基因或者抑制靶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分化、生长和发育等多种生物学调控。目前缺少一种快速简便验证miRNA靶基因的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筛选到的小麦特有的miRNA——Tae-miR9666a,合成其前体及前体突变体,并连接到表达载体上,构建含有GFP(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靶基因过表达载体,共转化烟草,通过观察GFP的荧光亮度判断靶基因的切割情况,以此来验证miRNA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共转miRNA前体的烟草叶片的荧光亮度较低,表明靶基因被miRNA切割,其后的GFP无法正常表达;共转miRNA前体突变体的烟草叶片的荧光亮度与单转靶基因的相当,表明miRNA前体突变体未切割靶基因,导致GFP正常表达。本实验有效证明了miRNA的靶基因切割情况,也表明利用烟草验证miRNA与靶基因相互作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miRNA 靶基因 Tae-miR9666a GFP 本氏烟草
下载PDF
藜麦2,3-氧化角鲨烯环化酶基因(CqOSC)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18
作者 杨博 丁洪霞 +2 位作者 陈方军 郭善利 陈世华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基于藜麦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藜麦CqOSC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藜麦基因组中鉴定到15个CqOSC基因家族成员,可分为3个亚组,同亚组CqOSC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蛋白Motif结构;在藜麦正常生... 基于藜麦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藜麦CqOSC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藜麦基因组中鉴定到15个CqOSC基因家族成员,可分为3个亚组,同亚组CqOSC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蛋白Motif结构;在藜麦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CqOSC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CqOSC7和CqOSC12在花和未成熟的种子及干种子中显著表达,而CqOSC9与CqOSC10在所有组织中均呈现出一定水平的表达;对于MeJA具有不同响应:CqOSC2、CqOSC4和CqOSC8基因表达量变化显著;CqOSC3、CqOSC6和CqOSC15基因表达量变化不明显;整体表现为“低促高抑”:在外施0.5 mmol/L和1 mmol/L MeJA时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在浓度达到2 mmol/L时表达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2 3-氧化角鲨烯环化酶 CqOSC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AKR7A5基因敲除对雄性小鼠生殖的影响
19
作者 刘庆玲 赵振军 +6 位作者 徐文秀 孔令英 刘笑含 许文达 董思琳 李岩 石慧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通过分析野生型和AKR7A5基因敲除型雄性小鼠的睾丸、附睾系数及其组织形态、精子活力和生育力,探讨AKR7A5基因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AKR7A5基因敲除型与野生型小鼠睾丸、附睾系数及其组织形态无明显差异;AKR7A5基因敲除型小... 通过分析野生型和AKR7A5基因敲除型雄性小鼠的睾丸、附睾系数及其组织形态、精子活力和生育力,探讨AKR7A5基因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AKR7A5基因敲除型与野生型小鼠睾丸、附睾系数及其组织形态无明显差异;AKR7A5基因敲除型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其精子浓度、直线前游总数、直线运动精子、前向运动精子、平均路径运动速度和平均曲线运动速度显著降低,不运动精子显著增加(P<0.01);总产仔数显著降低(P<0.01)。综上,AKR7A5基因敲除影响小鼠成熟精子的数量和活力,降低总产仔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AKR7A5 基因敲除 生殖能力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鲜鲅鱼糜冷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20
作者 田启景 邱斌 +3 位作者 臧逸 王维婷 赵前程 齐沙沙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为探究ε-聚赖氨酸(ε-PL)对鲜鲅鱼糜冷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测定了添加ε-PL后鲜鲅鱼糜在4℃贮藏1、2、3、5、7天的氧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凝胶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对照组鱼糜样品在冷藏保鲜过程中的综合品质明显下降,其中总巯... 为探究ε-聚赖氨酸(ε-PL)对鲜鲅鱼糜冷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测定了添加ε-PL后鲜鲅鱼糜在4℃贮藏1、2、3、5、7天的氧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凝胶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对照组鱼糜样品在冷藏保鲜过程中的综合品质明显下降,其中总巯基含量迅速上升、丙二醛含量快速下降,且菌落总数在第5天时已经超标。而ε-PL的添加(特别是添加量达到0.03%)有效抑制了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并使鲜鲅鱼糜的二级鲜度保持期延长了5天、货架期延长了2天,同时提升了产品白度。但过量添加ε-PL对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持水性、硬度以及咀嚼性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本试验结果可为鲜鲅鱼糜冷藏条件下的货架期延长和鱼糜制品的品质控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鲜鲅鱼糜 冷藏 品质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