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β-酮硫解酶缺乏症1例
1
作者 蔺艳婷 李坤霞 +1 位作者 陈坤琦 张爱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5-268,共4页
β-酮硫解酶缺乏症(β-ketothiolase deficiency,BKD),又称线粒体乙酰乙酰基辅酶A硫解酶(T2)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由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1(acetyl coenzyme A acetyltransferase-1,ACAT1)基因变异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AC... β-酮硫解酶缺乏症(β-ketothiolase deficiency,BKD),又称线粒体乙酰乙酰基辅酶A硫解酶(T2)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由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1(acetyl coenzyme A acetyltransferase-1,ACAT1)基因变异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ACAT1基因编码在人类染色体11q22.3-23.1上,横跨基因组约27 kb的区域,包含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酮硫解酶缺乏 代谢性酸中毒 串联质谱 基因变异 ACAT1基因 婴儿
下载PDF
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雪莲 都俊英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9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128例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NICU... 目的探讨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128例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信息支持的关系,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果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CD-RISC评分为(57.10±4.56)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为(25.36±3.45)分,社会支持评分为(58.36±4.2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方式、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可知,患儿家庭收入、医保方式、出生时周龄、患儿合并症、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是影响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论NICU住院早产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有密切的关系,给予早产儿家属足够的社会支持,鼓励患儿家属积极面对疾病将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心理弹性,改善患儿家属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 早产儿 家属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3和4的信号转导途径
3
作者 付元 刘秀琴 +5 位作者 程娜 张守青 常红 张秋业 陈秀霞 高兴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3期9182-9188,共7页
背景:目前关于Toll样受体3和Toll样受体4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分析Toll样受体3和Toll样受体4在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过敏性紫癜患儿64例,分为过敏性紫癜无肾... 背景:目前关于Toll样受体3和Toll样受体4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分析Toll样受体3和Toll样受体4在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过敏性紫癜患儿64例,分为过敏性紫癜无肾损害组36例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28例,另选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3、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蛋白2、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3、Toll样受体4蛋白表达率。结果与结论:①过敏性紫癜患儿Toll样受体4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紫癜性肾炎组Toll样受体4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紫癜无肾损害组(P<0.05)。②过敏性紫癜组髓样分化蛋白2、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12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紫癜性肾炎组髓样分化蛋白2、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紫癜无肾损害组(P<0.05),紫癜性肾炎组白细胞介素12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紫癜无肾损害组(P<0.05)。③过敏性紫癜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 mRNA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0,P<0.01);过敏性紫癜患儿Toll样受体4 mRNA与髓样分化蛋白2、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与白细胞介素12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6,P<0.01)。提示Toll样受体4可能通过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依赖信号转导途径介导过敏性紫癜的免疫发病机制,Toll样受体4的过度活化可能与过敏性紫癜的肾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基础实验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单个核细胞 TOLL样受体3 Toll样受体4 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 髓样分化蛋白2 白细胞介素类 省级基金
下载PDF
肠外营养导致新生儿相关性胆汁淤积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亮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9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导致新生儿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肠外营养(PN)新生儿150例,将发生PNAC的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共45例,PNAC发生率为30.0%,另外105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探讨发生PNAC的高危因...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导致新生儿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肠外营养(PN)新生儿150例,将发生PNAC的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共45例,PNAC发生率为30.0%,另外105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探讨发生PNAC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的胎龄、出生体重、PN持续时间、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量逐个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N持续时间是PNAC的独立高危因素,胎龄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PN持续时间是新生儿发生PNAC的主要原因,尽量减少PN持续时间是保证新生儿PNAC低发生率的重要措施,胎龄是PNAC发生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新生儿 胆汁淤积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诊治探讨(附7例报告)
5
作者 陈秀霞 常红 +1 位作者 付元 高兴娟 《齐鲁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临床特点、诊疗经验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HUS病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HUS病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衰竭,急性期采取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6例痊愈或好转出院,... 目的探讨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临床特点、诊疗经验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HUS病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HUS病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衰竭,急性期采取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6例痊愈或好转出院,1例于急性期放弃治疗。结论早期诊断和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改善HUS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尿毒综合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剖宫产后新生儿血糖动态变化与喂养的关系
6
作者 初清 张振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9-,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后 血糖 新生儿
全文增补中
背景音乐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都俊英 刘雪莲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9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背景音乐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在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300例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新生儿分为观察组(n=150)及对照组(n=15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背景音乐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在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300例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新生儿分为观察组(n=150)及对照组(n=15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背景音乐联合抚触干预,对两组新生儿随访3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新生儿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神经行为发育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1个月、3个月时新生儿神经行为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1个月、3个月时体重、头围、身长增长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景音乐联合抚触能有效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且该干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音乐 抚触 新生儿 神经行为 体格发育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璐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6期23-23,2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患儿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甲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乙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丙组给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3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患儿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甲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乙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丙组给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3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组、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丙组,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甲组、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卡西平 左乙拉西坦 拉莫三嗪 中央-颞区棘波
下载PDF
丙戊酸钠致儿童胰腺炎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例
9
作者 郝英 辛毅 +2 位作者 赵园园 李爱敏 李春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1期0107-0109,共3页
探讨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及机制。方法:对2020年9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1例丙戊酸钠导致的儿童急性胰腺炎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男,9岁,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血象示血小板极重度减少,腹... 探讨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及机制。方法:对2020年9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1例丙戊酸钠导致的儿童急性胰腺炎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男,9岁,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血象示血小板极重度减少,腹部CT检查提示急性胰腺炎。既往因患癫痫已口服丙戊酸钠治疗5年,排除其他病因诊断为丙戊酸钠相关急性胰腺炎并血小板减少症,予停用丙戊酸钠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丙戊酸钠可导致儿童急性胰腺炎和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药不良反应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急性胰腺炎 血小板减少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肺炎致塑形性支气管炎36例 被引量:19
10
作者 辛毅 王郜 +4 位作者 刘靖 于丽娟 徐晓娟 李爱敏 高兴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746-174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致塑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36例以肺炎起病的塑形性支气管炎患儿。男20例、女16例;年龄10个月~13岁[(4.5±2.7)岁];所有病例于入院6h内接受可曲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静脉麻醉下采用经麻醉喉罩入路进...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致塑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36例以肺炎起病的塑形性支气管炎患儿。男20例、女16例;年龄10个月~13岁[(4.5±2.7)岁];所有病例于入院6h内接受可曲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静脉麻醉下采用经麻醉喉罩入路进镜方式,观察堵塞范围,经活检孔道吸引或钳出塑形。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特点。结果36例患儿均以肺炎起病,12例伴有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而需呼吸支持,病程3~7d(4.2±2.8)d;影像学表现为肺不张/肺实变、严重者可累及1/2以上肺野。接受可曲式纤维支气管检查,镜下表现为支气管堵塞,经镜取出“支气管树”样塑形而确立诊断,同时行支气管灌洗术可有效改善通气、伴低氧血症者可迅速纠正氧合。病原学检查提示肺炎支原体为主要病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示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菌种。痰栓病理结果表明为以黏蛋白和纤维素伴炎性细胞浸润为特点的I型塑形。病例均存活出院,住院时间为(10.3±2.9)d,出院时30例(83.3%)肺完全复张,余6例(16.7%)不张范围〈1/2肺段,随访4周均完全复张。结论儿童肺炎致塑形性支气管炎为I型塑形,主要表现为肺不张/肺实变,可曲式纤维支气管镜可明确诊断,同时行镜下痰栓取出并灌洗术可获得良好预后,尤其是伴有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者应早期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形性支气管炎 肺炎 可曲式纤维支气管镜 儿童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蔡维艳 李爱敏 +1 位作者 李春香 王璇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70-772,共3页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它们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紫癜性肾炎(HSPN)的关系。方法2006-09—2007-0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儿...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它们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紫癜性肾炎(HSPN)的关系。方法2006-09—2007-0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住院的HSP患儿4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SP患儿急性期(46例)、缓解期(40例)及健康对照儿童(20例)血浆TM、vWF、MMP-9水平。结果HSP患儿急性期TM、vWF、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也高于缓解组(P均<0.05)。MMP-9下降较缓慢,在恢复期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伴肾受累组vWF、MMP-9高于非肾受累组(P均<0.05),而TM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M、vWF浓度之间成直线正相关,而TM、vWF分别与MMP-9之间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损伤在HSP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浆TM、vWF、MMP-9水平测定有助于了解病情活动及判断是否合并肾脏损害,动态测定有助于观察病情演变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动脉血栓形成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12
作者 辛毅 于丽娟 +2 位作者 高兴娟 王文晓 李爱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8期78-81,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合并循环血栓形成病例血栓栓塞及抗磷脂抗体(a PL)谱特点,以期提高对MP感染合并血栓栓塞事件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急性肺动脉血栓形成儿童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纳入符合MP感染导...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合并循环血栓形成病例血栓栓塞及抗磷脂抗体(a PL)谱特点,以期提高对MP感染合并血栓栓塞事件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急性肺动脉血栓形成儿童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纳入符合MP感染导致血栓栓塞事件的儿童,分析其临床及a PL水平变化,探讨MP感染合并血栓栓塞事件与a PL之间的关系。结果我们报道1例MPP合并急性肺动脉血栓形成和循环a PL阳性的患儿,同时检索相关文献,纳入病例14例,男8例(61.5%),年龄(7.78±2.74)岁,所有病例入院时均有肺部炎症,动脉系统栓塞7例(50%):脑动脉3例、脾动脉2例、椎动脉1例、左颈内动脉1例、双侧腘动脉1例;静脉系统栓塞7例(50%):肺动脉4例、右心房1例、左腘静脉1例、右髂外静脉1例。14例患儿中9例(64.2%)检测抗a PL:9例检测a CL、6例检测LA、4例检测抗β2GI;9例检测a CL均阳性,6例检测LA中阳性5例,4例检测抗β2GI病例中阳性3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静脉用阿奇霉素以及治疗量抗凝治疗(持续静脉应用普通肝素钠并口服华法林)。随访3个月后,患者均痊愈,所有抗磷脂抗体均转阴。结论 MP感染合并循环血栓栓塞事件时可伴随a PL阳性,但为短暂阳性,与儿童抗磷脂综合征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栓塞和血栓形成 抗体 抗磷脂 儿童
原文传递
脑膜炎型李斯特菌病一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柳雪梅 李春香 +1 位作者 崔焕芹 李树松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02-202,共1页
患儿,女,5岁,因发热、头痛9d入院。病初患儿曾呕吐2d,无抽搐。院外诊断“病毒性脑炎”,给予抗病毒及头孢曲松钠治疗6d无效。患儿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查体:体温40℃,精神不振,颈软,咽部充血,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凯尔尼... 患儿,女,5岁,因发热、头痛9d入院。病初患儿曾呕吐2d,无抽搐。院外诊断“病毒性脑炎”,给予抗病毒及头孢曲松钠治疗6d无效。患儿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查体:体温40℃,精神不振,颈软,咽部充血,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巴宾斯基征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病 脑膜炎型 入院查体 病毒性脑炎 头孢曲松钠 身体健康 精神不振 咽部充血
原文传递
北京城区无症状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帅 徐樨巍 李爱华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54-758,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无症状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的现症感染率,并探讨与Hp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对北京城区1196名1个月至18岁无症状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无症状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的现症感染率,并探讨与Hp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对北京城区1196名1个月至18岁无症状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每位入选者粪便中Hp抗原(Hp SA)。结果 1196名无症状儿童中粪便Hp SA阳性127例,现症感染率为10.6%,经单因素分析,年龄较大、个人及家庭卫生习惯差、家庭经济收入低、家庭成员内有胃肠病者Hp感染率高。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值(95%CI)为1.300(1.186~1.582)]、家庭经济月收入[OR值(95%CI)为0.767(0.593~0.993)]、家庭同居人口数[OR值(95%CI)为1.413(1.144~1.745)]、家庭居住面积[OR值(95%CI)为0.765(0.622~0.940)]、家庭成员胃病史阳性[OR值(95%CI)为3.518(1.748~7.082)]等是儿童Hp感染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城区无症状儿童Hp现症感染率较高,并有随着年龄呈递增趋势,有明显的家庭内聚集现象,且与个人及家庭卫生意识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硬皮病并神经系统损害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丽娟 李坤霞 +3 位作者 郝英 赵园园 刘璐 李春香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513-1514,共2页
硬皮病是以局限性或弥散性皮肤增厚及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以皮肤增厚、纤维化及内脏器官受累(包括心、肺、肾和消化道等)为特征,致残率较高。
关键词 神经系统损害 硬皮病 儿童 皮肤增厚 结缔组织病 内脏器官 纤维化 弥散性
原文传递
动静脉成分血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艳洁 初清 万代红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溶血病 换血治疗 成分血 动静脉 G-6-PD缺陷病 RH溶血病 葡萄糖醛酸
原文传递
大剂量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春香 宋业华 +1 位作者 柳雪梅 郝英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5年第3期340-341,共2页
目的 观察大剂量托吡酯在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病例资料并复习文献,观察托吡酯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 2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均得到控制,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大剂量托吡酯在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病例资料并复习文献,观察托吡酯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 2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均得到控制,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避免选择四线麻醉药品可能带来的呼吸抑制等临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原文传递
NACK的下调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18
作者 李林林 李爱敏 +4 位作者 王建勇 邢海燕 王晓莉 王莉 刘建英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探讨NACK基因表达下调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感染Jurkat细胞,使NACK基因表达下调,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检测NACK基因的沉默效率;CCK-8法、流... 目的探讨NACK基因表达下调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感染Jurkat细胞,使NACK基因表达下调,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检测NACK基因的沉默效率;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NACK下调后对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Notch1信号传导通路下游相关蛋白Hes1、c-Myc的表达情况。结果NACK-短发夹RNA(shRNA)通过慢病毒载体成功转染Jurkat细胞后,NACK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CCK-8法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37.27±4.48)%、(4.25±2.10)%和(2.43±1.40)%](F=132.640,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38±3.03)%、(6.07±2.61)%和(3.40±1.98)%](F=90.534,P<0.05);Western blot结果证实Notch1通路相关蛋白Hes1、c-Myc的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沉默NACK可下调Notch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导致Jurkat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增多,从而发挥其抗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活化复合酶 Notch1信号通路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原文传递
儿童炎症性肠病肠外表现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7
19
作者 单承颜 张清清 +4 位作者 肖园 王歆琼 余熠 许旭 许春娣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4-69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炎症性肠病(IBD)肠外表现的特点、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该病患儿的及时评估和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住院的161例IB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诊断... 目的探讨儿童炎症性肠病(IBD)肠外表现的特点、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该病患儿的及时评估和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住院的161例IB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诊断不同分为克罗恩病(CD)组和溃疡性结肠炎(UC)组,其中CD组132例(82.0%),UC组29例(18.0%),分析各种肠外表现在CD组和UC组患儿中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性别、确诊时年龄、CD确诊时病变部位、CD确诊时疾病活动度及合并肛周病变是否是肠外表现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88例(54.7%)患儿出现了肠外表现,免疫相关肠外表现和生长迟缓的发生率分别为41.0%(66/161)和24.2%(39/161)。免疫相关肠外表现中口腔溃疡最常见(37/161,23.0%),其次是关节病变(20/161,12.4%)和皮肤病变(19/161,11.8%)。43例(26.7%)患儿在IBD确诊前即出现了肠外表现,出现肠外表现的患儿中65.9%(58/88)只出现1种肠外表现。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为CD(OR=5.536,95%CI:1.825~16.788)和合并肛周病变(OR=1.969,95%CI:1.035~3.746)是发生免疫相关肠外表现的危险因素。诊断为CD(OR=11.319,95%CI:1.487~86.179)、确诊年龄<6岁(OR=8.556,95%CI:3.109~23.545)、CD确诊时中重度活动(OR=3.447,95%CI:1.196~9.934)和合并肛周病变(OR=3.361,95%CI:1.720~7.793)是发生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结论肠外表现在我国IBD儿童中发生率高,CD比UC更易发生。诊断为CD、合并肛周病变、确诊时年龄<6岁、疾病活动度高是肠外表现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