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亚热带典型中小型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季节演替特征 被引量:42
1
作者 黄享辉 胡韧 +1 位作者 雷腊梅 彭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1-318,共8页
中小型水库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和后备水源地,为了解这类水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及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对水库营养水平和生态特征的指示作用,于丰水期(7月)、枯水前期(12月)和枯水后期(次年3月)对东莞市4座中小水... 中小型水库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和后备水源地,为了解这类水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及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对水库营养水平和生态特征的指示作用,于丰水期(7月)、枯水前期(12月)和枯水后期(次年3月)对东莞市4座中小水库进行采样分析,采用Padisák等的功能类群划分方法对各水库中浮游植物群落进行分类。结果显示,从丰水期到枯水前、后期,中营养的石鼓水库优势功能类群主要为对营养盐需求相对较低的具星小环藻Cyclotella stelligera、薄甲藻Glenodinium pulvisculus、锥囊藻Dinobryon sp.和微小多甲藻Peridinium pusillum(分属B、Y、E和LO功能群);富营养的横岗和水濂山水库中以泽丝藻、Limnothrix sp.、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等丝状蓝藻为代表的S1功能群常年占据优势;富营养且有机污染较严重的东丫湖水库,优势功能类群以新月藻Closterium sp.、尖尾裸藻Euglena axyuris和栅藻属Scenedesmus等耐污种类为主(分属P、W和J功能群)。水库的营养水平决定了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组成,南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气候特征及用水调度共同作用下引起水库水体稳定性的改变,是促使游植物功能类群季节演替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类群 季节演替 浮游植物 中小型水库 南亚热带
下载PDF
亚热带城市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以流溪河为例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帅磊 王赛 +4 位作者 崔永德 王林 何文祥 龙胜兴 杨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2-357,共16页
根据2016年前、后汛期及枯水期流溪河14个断面底栖动物群落组成数据(4门8纲22目52科94属103种),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首次对亚热带地区河流进行健康评价。经筛选(32个候选指标),流溪河B-IBI体系由5个核心指标(总生物量,敏感... 根据2016年前、后汛期及枯水期流溪河14个断面底栖动物群落组成数据(4门8纲22目52科94属103种),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首次对亚热带地区河流进行健康评价。经筛选(32个候选指标),流溪河B-IBI体系由5个核心指标(总生物量,敏感类群个体%,EPT、摇蚊和耐污类群单元数)组成,评价标准为:健康>3.24,亚健康3.24—2.43,一般2.43—1.62,差1.62—0.81,极差<0.81,评价结果为:健康位点数占14.3%、亚健康50.0%、一般21.4%、差14.3%、无极差。总体上,B-IBI值反映流溪河上游健康状况较好,以EPT分类单元数和敏感类群个体%贡献最高,下游健康状况恶化,以耐污类群单元数贡献最高。此外,上游支流健康状况要优于上游干流,而下游则情况相反。相关性分析显示,B-IBI值与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氨氮、总氮和总磷呈显著负相关(P<0.05),反映流溪河当前健康水平受水体污染影响严重。核心指标与环境因子间CCA分析显示,前2主轴对环境因子解释度达68.1%,且对上、下游及干、支流有明显的梯度划分,说明所建B-IBI在流溪河有较高适用性。对比不同温度带研究结果发现,B-IBI体系受人为干扰和水体污染影响更加明显,体现其评价功能不受地理区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溪河 底栖动物 B-IBI 评价标准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水生植被恢复对东莞生态工业园区水质改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戴玉女 吴鹏举 +3 位作者 杨扬 池逸涵 廖凌娟 乔永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63-1471,共9页
为促进工业园区水生态环境建设,以东莞生态产业园区水生态系统恢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建园初期水生植被恢复对重污染水体水质修复的影响,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水质与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水体修复效果与水生植被... 为促进工业园区水生态环境建设,以东莞生态产业园区水生态系统恢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建园初期水生植被恢复对重污染水体水质修复的影响,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水质与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水体修复效果与水生植被覆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生植被恢复可使园区生态岛群与月湖主要水质指标(总氮、总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从建设初期(2011年5月)的劣V类改善为II^III类(2012年),透明度提高约1倍,而下沙与大圳埔湿地也从劣V类(2011年5月)改善为IV^V类(2012年),透明度提高约50%。10项水质指标的因子分析表明,园区水质成因可归为综合营养因子(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透明度、总磷和总氮)、温度因子(温度、电导率、硝态氮)和光合作用因子(溶解氧和p H),其中主导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透明度和总磷等。三类因子分别客观反映了修复水体的水质变化特点:氮磷及有机物的含量越低则水体透明度越高,水质越优;温度升高有利于水质改善;藻类光合作用减弱,则水质变优。生态岛群、月湖、下沙、大圳埔湿地的水生植被覆盖率分别为43.8%、22%、4.3%、9.1%,此差异与水质修复效果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水质指标与水生植被覆盖率呈极显著的二项式关系(p<0.01),根据拟合方程计算得出污染物浓度最低、透明度最高、综合水质最优时的水生植被覆盖率变动范围为30%~35%。因此,生态岛群与月湖的水质改善效果优于大圳埔湿地,大圳埔湿地则又优于下沙湿地;下沙与大圳埔湿地可通过适当增加浮、挺水植物的面积比例,提高水体修复能力。文中所得最适水生植被覆盖率范围可为华南地区工业园区水生态初期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水生植被 覆盖率 生态恢复 水质改善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中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75
4
作者 韩博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水库是通过人工筑坝形成的水体,其早期功能主要是防洪、发电、灌溉和航运等,但随着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水库供水成为缓解供水压力的最主要途径.水坝是人类影响地球表面水体最重要的工程建筑,筑坝修建水库利用水资源对全球水环境... 水库是通过人工筑坝形成的水体,其早期功能主要是防洪、发电、灌溉和航运等,但随着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水库供水成为缓解供水压力的最主要途径.水坝是人类影响地球表面水体最重要的工程建筑,筑坝修建水库利用水资源对全球水环境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库供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水库的建成也对我国水环境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刘建康先生在1955年发表了我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揭开了我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序幕.我国水库生态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55-1975年的起步阶段、1976-2000年以水库渔业生产为目标的研究阶段和2001年至今以水库水质管理为目标的研究阶段.当前,水质、水质模拟、富营养化、环境容量和生态调度等已成水库生态学研究中的关键词.我国水库研究主要集中在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大型供水水库为对象.在水利学科领域,有大量有关水库水文、水动力学和调度的研究论文,这些工作还未能被以生物和化学为研究基础的生态或环境科学的学者所重视.多数以水库为对象的生态学研究还没有很好地体现水库作为人工湖泊的特殊性.近10年来,中国水库生态学经历了从任务导向到学科导向的生态学研究过渡,有不断增加学科交流的趋势.有理由相信,作为水库大国,中国水库生态学和湖沼学今后将会有一很大的发展,并对我国淡水生态学和湖沼学作出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生态学 渔业 水质管理 湖沼学
下载PDF
农村废水农药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靳聪聪 杨扬 +4 位作者 刘帅磊 戴玉女 张晓萌 唐小燕 冯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48,共7页
针对农业型村落地表水体长期遭受混合农药污染,生态环境受损严重的情况,于2015年8月在广州市近郊建立了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混种修复示范区,开展了沉水植物的构建对示范区7种农药(4种有机磷农药、2... 针对农业型村落地表水体长期遭受混合农药污染,生态环境受损严重的情况,于2015年8月在广州市近郊建立了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混种修复示范区,开展了沉水植物的构建对示范区7种农药(4种有机磷农药、2种有机氯农药和1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污染控制、底栖动物恢复效果及常规水质指标浓度削减的研究,并采用风险商(RQ)法对水体中的农药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示范区重建的半年内,水体中毒死蜱、氰戊菊酯、腐霉利、甲拌磷和乙草胺5种农药的平均去除率均大于75%,马拉硫磷和乐果的去除率约为50%。构建后,腐霉利由中等风险降为低风险,毒死蜱、乙草胺和乐果由高风险降为中等风险,其他3种农药的RQ值均显著下降(P<0.05)。综合质量浓度和生态风险控制效果,将甲拌磷和马拉硫磷列为重点控制农药品种。底栖动物的物种数、生物量及多样性较修复前均呈明显增加趋势,并与沉水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水体各项常规水质指标质量浓度显著下降(P<0.01),水质基本上从地表水标准的劣Ⅴ类提高到Ⅲ~Ⅳ类。综上所述,沉水植物的构建可有效控制水体中混合农药的质量浓度,降低其对水体的生态风险,恢复底栖动物多样性,是修复广东农村地区混合农药污染水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生态风险 底栖动物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南方城市河流水质变化趋势与稳定对策研究
6
作者 凌茜 邰义萍 +5 位作者 杨扬 马加加 刘月 包率 黄红 袁秀丽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34-639,643,共7页
正值南方城市河流基本完成水污染治理工作之际,对主要汇入河段监测断面的氨氮、总磷和溶解氧浓度进行4年跟踪监测(2018—2021),以期探讨河流污染治理的持续成效、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方向。结果显示,该城市河流考核断面氨氮和总磷浓度均值... 正值南方城市河流基本完成水污染治理工作之际,对主要汇入河段监测断面的氨氮、总磷和溶解氧浓度进行4年跟踪监测(2018—2021),以期探讨河流污染治理的持续成效、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方向。结果显示,该城市河流考核断面氨氮和总磷浓度均值逐年下降,水质持续改善,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V类考核标准;常规监测断面水质各项指标持续改善,超标断面和超标倍数减少,说明“十三五”期间水污染整治工作卓有成效。但部分断面尤其是跨界断面存在总磷波动及超标风险,降雨期间凸显水质季节性波动和超标问题,跨界河段以及初期降雨面源污染防控需要持续关注。水污染治理后的水生态系统重建与自净功能恢复对城市河流水环境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水污染治理 跨界断面 降雨径流 水生态恢复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近20年湿地碳研究进展与趋势
7
作者 吴志男 欧正蜂 +3 位作者 吴睿智 刘春 胡晓农 黄永奇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28,共11页
湿地作为陆地和水体的关键过渡带,其碳的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直观了解国内外湿地碳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的核心集和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近20年的文献数据,运用Ci... 湿地作为陆地和水体的关键过渡带,其碳的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直观了解国内外湿地碳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的核心集和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近20年的文献数据,运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方法,概述和分析了近20年来国内外湿地碳的研究进程。结果表明,近20年来国内发表湿地碳相关文章2168篇,国际发文5810篇,且近10年发文量相较于前10年国内外文献量增加了3—4倍。相比于国外湿地碳的研究,我国湿地碳研究初期主要是为污水处理服务,但国际上湿地碳的研究初期就将湿地土壤、水以及氮的研究相结合,并在全球气候变化、碳的动态变化和湿地沉积物等方向上持续发展;而我国湿地研究受环境现状、地理环境导向明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碳循环、温室气体、碳汇等逐渐成为高频词,这表明我国的研究方向后期才开始向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气候方面转变。最后根据国内外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湿地碳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碳 CITESPACE 网络图谱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生物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小城镇混合污水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卢建 杨扬 +2 位作者 尹振娟 钟铮 潘鸿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62-1266,共5页
为适应小城镇污水处理高效、低耗、管理简单的要求,开展了生物法(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A/BCO-CW)处理小城镇片区混合污水的研究。结果表明,A/BCO系统在停留时间为3~6 h条件下,对悬浮物和有机物有高的去除效率,COD... 为适应小城镇污水处理高效、低耗、管理简单的要求,开展了生物法(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A/BCO-CW)处理小城镇片区混合污水的研究。结果表明,A/BCO系统在停留时间为3~6 h条件下,对悬浮物和有机物有高的去除效率,COD、BOD5和TSS去除率分别达到63.1%、67.7%和66.2%,避免了人工湿地堵塞和提高处理效率,减少了所需湿地面积44%。全年运行结果表明,在0.30~0.59 m/d水力负荷率下,垂直流-表面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COD、BOD5和TSS平均去除负荷达9.4、5.1和7.2 g/(m2.d)(42%、71.2%和85.2%);COD、BOD5去除速率常数为74.6±12.1 m/y、166±30.5 m/y,这些数值均处于文献中k值范围的高量程内。A/BCO-人工湿地系统对COD、BOD5和TSS具有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IV类水标准,2种处理方法有效组合起来,所开发的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运行的城镇废水处理组合系统,将会在实际应用尤其是高有机负荷污水处理中发挥良好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法 组合式人工湿地 混合污水 去除速率常数
下载PDF
海水养殖发展与渔业环境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宇峰 王庆 +1 位作者 聂湘平 王朝晖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1-541,共11页
在过去的30年中,海水养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全球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世界海水养殖产量达3.921×107t,亚洲是世界海水养殖的主要生产基地,占世界总产量的88.2%,产值占世界海水养殖总产值的58.51%;中国海水养殖... 在过去的30年中,海水养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全球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世界海水养殖产量达3.921×107t,亚洲是世界海水养殖的主要生产基地,占世界总产量的88.2%,产值占世界海水养殖总产值的58.51%;中国海水养殖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如养殖水域环境恶化,自身污染加剧,富营养化趋势日趋严重,赤潮频发,渔药滥用导致药物残留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型海藻在海水养殖环境中的生物修复作用和海水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问题,倡导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水养殖环境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水产品质量安全 生物修复 渔业生态系统管理
下载PDF
污染水体条件下生态浮床的植物生长特性与作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丽 杨扬 +1 位作者 杨凤娟 潘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9,共6页
利用填料与水生植物构建强化型生态浮床,对重污染城市感潮河流进行原位修复。对浮床植物的生长情况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开展为期1a的监测,5种浮床植物表现出良好的耐污能力和去污能力。美人蕉相对生长速率最佳,为0.095 d^(-1);再力花、... 利用填料与水生植物构建强化型生态浮床,对重污染城市感潮河流进行原位修复。对浮床植物的生长情况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开展为期1a的监测,5种浮床植物表现出良好的耐污能力和去污能力。美人蕉相对生长速率最佳,为0.095 d^(-1);再力花、黄菖蒲、梭鱼草、风车草分别为0.080 d^(-1)、0.074 d^(-1)、0.045 d^(-1)和0.047 d^(-1)。各植物中美人蕉氧输送率最大,为57.08 gO_2·m^(-2)·d^(-1);其浮床系统对TN、NH_4^+-N、TP、COD_(Cr)和BOD_5的去除负荷也较高,分别为4.12kg·m^(-2)·a^(-1)、3.86 kg·m^(-2)·a^(-1)、0.15 kg·m^(-2)·a^(-1)、46.58 kg·m^(-2)·a^(-1)和4.36 k·m^(-2)·a^(-1),一阶降解系数分别为1.33 d^(-1)、1.37 d^(-1)、1.72 d^(-1)、3.92 d^(-1)和1.58 d^(-1)。与传统植物浮床相比,强化型生态浮床具有加速有机污染物分解速率和提高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处理效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强化浮床 相对生长速率 降解常数 氧输送率
原文传递
生物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小城镇混合污水氮素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尹振娟 杨扬 +2 位作者 卢建 陈纯兴 戴玉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4-1049,共6页
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利用生物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A/BCO-CW)处理小城镇片区混合污水。全年运行结果表明,A/BCO-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TN和NH4-N具有好的处理效果,年均去除率分别为57.57%、87.73%,平均去除负荷量达到3.85和3.26g·m-... 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利用生物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A/BCO-CW)处理小城镇片区混合污水。全年运行结果表明,A/BCO-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TN和NH4-N具有好的处理效果,年均去除率分别为57.57%、87.73%,平均去除负荷量达到3.85和3.26g·m-2·d-1。A/BCO预处理系统在停留时间为3~6h条件下,对NH4-N去除效率达57.38%,好氧段充分曝气,有利于硝化过程的进行,有效地解决人工湿地因溶解氧不足造成的硝化过程受限制情况,减少了后续湿地所需面积的25%。在0.30~0.59m·d-1水力负荷率下,垂直流-表面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TN和NH4-N平均去除负荷达到了2.56、0.90g·m-2·d-1;TN、NH4-N去除速率常数为39.8和41.62m·yr-1,这些数值均处于文献中k值范围的高量程内。在进水NH4-N变动范围为6.27~18.8mg·L-1时,出水水质均能稳定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V类水1.5mg·L-1的标准。通过探讨A/BCO-CW组合工艺用于混合污水处理效率,实现了A/BCO和CW二者间在处理氮素过程中的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 人工湿地 混合污水 氮素去除 一级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广东省大型水库生态分区初探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雅文 杨扬 +3 位作者 潘鸿 何文祥 乔永民 陶然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7-153,共7页
2012年1月和7月通过对广东省境内10座供水水库进行水生态调查,采集48个站点的浮游植物样品,对其进行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划分及聚类分析.调查区共鉴定出8门104属207种浮游植物,主要分属于30个功能类群.聚类分析将这10座水库聚合为4个类型... 2012年1月和7月通过对广东省境内10座供水水库进行水生态调查,采集48个站点的浮游植物样品,对其进行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划分及聚类分析.调查区共鉴定出8门104属207种浮游植物,主要分属于30个功能类群.聚类分析将这10座水库聚合为4个类型区,第一生态类型区包括南水和新丰江水库,以适应低营养环境的功能类群为主;第二生态类型区包括飞来峡、白盆珠和新丰江水库,主要以中营养型和广谱型为优势功能类群;第三生态类型区和第四生态类型区包括高州、公平、大水桥、鹤地和汤溪水库,其中高州和公平水库主要以富营养型和广谱型为优势功能类群,其它水库则以适应富营养环境的功能类群为绝对优势类群.上述4个类型区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类群差异较大,且与水质营养状态有良好的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功能类群 生态分区 大型水库
下载PDF
珠江广州河段轮虫群落结构特征与水质生态学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侯磊 王庆 杨宇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8,共8页
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对珠江广州河段2个站点(中大码头和鱼珠码头)轮虫群落结构进行每月一次的调查,同时测定了透明度、叶绿素、总氮、总磷等理化指标,利用非生物环境因子对水体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轮虫种类组成、富营养型指... 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对珠江广州河段2个站点(中大码头和鱼珠码头)轮虫群落结构进行每月一次的调查,同时测定了透明度、叶绿素、总氮、总磷等理化指标,利用非生物环境因子对水体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轮虫种类组成、富营养型指示种数/贫营养型指示种数(E/O)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调查期间,共记录轮虫66种,其中污染指示轮虫46种.优势种为微型多突轮虫、裂痕龟纹轮虫、西氏三肢轮虫、角突臂尾轮虫.轮虫丰度范围为69~5 200 ind./L,中大码头采样点丰度最高;高峰期均出现在枯水期.轮虫丰度与pH、氮磷比显著正相关(P<0.05),与温度显著负相关(P<0.05).根据水质生态学评价指标,珠江广州河段水体已达重度富营养水平,与非生物环境因子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轮虫 水质评价 生态学评价 富营养化
下载PDF
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对二级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阿丹 杨扬 +3 位作者 戴玉女 陈纯兴 陶然 王素玉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4,共6页
采用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抗生素,对生物滤床中抗生素的去除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自然曝气生物滤床能够有效地去除四环素类抗生素(58±2)%、喹诺酮类抗生素(48±20)%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 采用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抗生素,对生物滤床中抗生素的去除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自然曝气生物滤床能够有效地去除四环素类抗生素(58±2)%、喹诺酮类抗生素(48±20)%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8±11)%。微生物降解和物理吸附是生物滤床去除抗生素的主要途径,而这两种途径的协同作用则延长了生物滤床的运行周期。结果还表明,水力负荷对抗生素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大,当水力负荷为4.8~6.4 m/d时,生物滤床对抗生素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此外,水质参数(水温、pH、COD浓度和硝化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影响生物滤床对抗生素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自然曝气生物滤床 污水处理厂尾水 去除效率 水力负荷
下载PDF
水霉及水霉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本亮 张其中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9-434,共6页
1 水霉分类地位 20世纪60年代,我国学者曾将水霉(Sapro-legnia)划入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1]。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者采用Ainsworth等^[2]真菌分类系统,摒弃旧系统中藻状菌分类说法,将水霉分在真菌界、鞭毛菌门、卵菌纲... 1 水霉分类地位 20世纪60年代,我国学者曾将水霉(Sapro-legnia)划入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1]。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者采用Ainsworth等^[2]真菌分类系统,摒弃旧系统中藻状菌分类说法,将水霉分在真菌界、鞭毛菌门、卵菌纲、水霉目、水霉科^[3]。但随着对卵菌纲生物的形态学、细胞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霉病 化学药物 生物防治 中草药
下载PDF
益塘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鸿 杨扬 唐宇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5-550,共6页
为丰富广东省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研究,于2010年丰水期(7月)及枯水期(12月)分别对益塘水库4个样点的浮游植物样品进行采集。初步检出浮游植物共70种(含变型和变种),分属7门9纲17目28科51属;其中绿藻、硅藻、蓝藻分别为31,1... 为丰富广东省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研究,于2010年丰水期(7月)及枯水期(12月)分别对益塘水库4个样点的浮游植物样品进行采集。初步检出浮游植物共70种(含变型和变种),分属7门9纲17目28科51属;其中绿藻、硅藻、蓝藻分别为31,16和12种;其中,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针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ciculars)、月牙藻(Selenastrum bibraianum)、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等种类在丰、枯水期均能形成优势;而湖沼色球藻(Chroococcus limneticus)、狭细贾丝藻(Jaaginema angustissimum)和四角十字藻(Crucigenia quadrata)仅在丰水期形成优势;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和薄甲藻(Glenodinium pulvisculus)仅在枯水期形成优势。浮游植物丰度、生物量、Margalef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丰水期分别(5.46±0.91)×107cells/L,(21.28±4.19)mm3/L,0.98±0.04,2.11±0.15和0.87±0.05;而在枯水期分别为(3.74±0.23)×107cells/L,(86.77±2.72)mm3/L,0.63±0.21,1.92±0.26和0.80±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水库
下载PDF
东江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综合示范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振成 曾凡棠 +10 位作者 谌建宇 虢清伟 应光国 胡勇有 杨扬 查金苗 宋乾武 李德波 赵学敏 卓琼芳 苟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93-404,共12页
归纳了水专项东江项目2008—2013年的主要研究成果:针对保护优质水源的国家需求,选择典型的东江流域开展前瞻性的水污染控制技术研发并进行工程示范,创建了由常规水质指标实时在线化,痕量污染物控制指标识别筛选全流域优化,生物毒性指... 归纳了水专项东江项目2008—2013年的主要研究成果:针对保护优质水源的国家需求,选择典型的东江流域开展前瞻性的水污染控制技术研发并进行工程示范,创建了由常规水质指标实时在线化,痕量污染物控制指标识别筛选全流域优化,生物毒性指标甄别多属性全程化等成套技术构成的水源流域水质风险识别技术体系;由各类工艺废水脱毒减害,同质污水区域集中强化处理,排水持续净化等成套技术构成的水环境风险控制工程技术体系;由水生物链各物种生长状况评级,生境恢复和物种受损关键环节恢复等成套技术构成的生态健康维护技术体系。集成以上3个技术体系形成成套的流域水环境风险控制技术体系集。基于上述技术创新提出了"控制风险、维护生态、保水甘甜、发展持续"的水源流域管理创新总体策略。研发的技术体系与策略在东江流域的示范与应用,实现了东江主干流水质常年优于Ⅱ类的污染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 水源保护 风险识别 技术体系 水专项 东江流域
下载PDF
世界海水养殖发展与养殖渔业生态系统管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宇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共4页
亚洲是世界水产养殖的主要生产基地,近10年来年均增长约10%.2004年,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5 941万t.中国、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的海水养殖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挪威的海水网箱养鱼在近年得到快速且持续的发展,是世界上海水鱼... 亚洲是世界水产养殖的主要生产基地,近10年来年均增长约10%.2004年,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5 941万t.中国、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的海水养殖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挪威的海水网箱养鱼在近年得到快速且持续的发展,是世界上海水鱼类养殖最成功的典范.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渔业法规体系比较完善,渔业管理水平较高.海水养殖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对世界海水养殖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建立可持续发展养殖渔业和基于生态系统渔业管理的重要性,倡导科学家、政府主管部门、从业者和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渔业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海水养殖 渔业生态系统管理
下载PDF
净水厂生物活性炭池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尤为 王庆 +1 位作者 刘丽君 杨宇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5,共7页
调查了南方某净水厂生物活性炭(BAC)池中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周年变化。共发现无脊椎动物26种(属或类)。轮虫为优势类群,其次为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枝角类、寡毛类。调查期间BAC池炭总管水中无脊椎动物的平均丰度是主臭氧后水的8.2倍... 调查了南方某净水厂生物活性炭(BAC)池中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周年变化。共发现无脊椎动物26种(属或类)。轮虫为优势类群,其次为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枝角类、寡毛类。调查期间BAC池炭总管水中无脊椎动物的平均丰度是主臭氧后水的8.2倍,炭滤后水中无脊椎动物的平均丰度是炭滤前水的12~18.7倍。研究结果表明,BAC池是无脊椎动物滋生的重要场所。春夏两季BAC池中无脊椎动物增长较快,水温升高对BAC池中无脊椎动物滋生起促进作用。夏季和其他时期分别以桡足类和轮虫占据优势,存在着小型无脊椎动物(轮虫)向大型无脊椎动物(桡足类)演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脊椎动物 BAC池 群落演替 饮用水安全
下载PDF
黄丝藻处理废水与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飞飞 李苑虹 +2 位作者 郭昱昊 祝振洲 张成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4-59,共6页
基于黄丝藻在二氧化碳减排、废水生物修复及生物炼制方面的优势,重点介绍了该藻对不同废水的净化效果及过程强化技术,系统阐述了影响油脂积累的因素及生物质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黄丝藻处理废水的优势和挑战,在生物炼制背景下... 基于黄丝藻在二氧化碳减排、废水生物修复及生物炼制方面的优势,重点介绍了该藻对不同废水的净化效果及过程强化技术,系统阐述了影响油脂积累的因素及生物质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黄丝藻处理废水的优势和挑战,在生物炼制背景下展望了黄丝藻资源化处理食品废水耦合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丝藻 废水处理 生物技术 生物炼制 低碳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