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作市中心血站血液报废分析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5
1
作者 敖常青 冯春 刘保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7期59-61,共3页
目的对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切实有效采取措施,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方法本站2011年—2015年血液报废的检验项及非检验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报废原因排列依次为:脂肪血、ALT、HBs Ag、抗-HCV、抗TP、破损、絮状物析出、不足量、抗-HIV... 目的对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切实有效采取措施,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方法本站2011年—2015年血液报废的检验项及非检验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报废原因排列依次为:脂肪血、ALT、HBs Ag、抗-HCV、抗TP、破损、絮状物析出、不足量、抗-HIV、溶血、过期。结论加强内部质量管理,针对血液报废各环节采用PDCA循环加以控制,减少血液报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报废 分析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25家地级市中心血站全血制备成分血的供应影响分析
2
作者 葛晓芹 付恒 +21 位作者 胡官林 曹彩霞 杨维涛 王振兴 周国琼 付竹筠 孙婧雯 沈有华 燕锋 鲍琳 林富文 李丽 王泽颖 冯兰洁 周竞 康美艳 张剑 刘保霞 汤文隽 郭萍莉 李浩 邱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分析2017—2022年国内25家地市级中心血站全血制备的成分血供应情况是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2022年国内25家中心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调剂红... 目的分析2017—2022年国内25家地市级中心血站全血制备的成分血供应情况是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2022年国内25家中心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调剂红细胞成分血和冰冻血浆的发放数据,根据新冠疫情发生时间(2019年底),将发放数据分为两组,2017年、2018年、2019年为非新冠疫情组(简称非疫情组),2020年、2021年、2022年为新冠疫情组(简称疫情组)。结果2017—2022年,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呈波动增长,2022年>2021年>2019年>2020年>2018年>2017年,2020年较2019年下降19724.12 U,呈负增长(–1.43%),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冰冻血浆发放量呈逐年递增,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冷沉淀凝血因子发放量基本呈逐年递增,2021年>2022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22年较2021年下降6303.72 U,呈负增长(–1.54%),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2020—2022年,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发放量呈波动增长;年度同比增长率2021年呈负增长,2022年呈正增长;调剂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呈逐年递减,年度同比增长率呈负增长;调剂冰冻血浆发放量呈逐年递减,年度同比增长率呈负增长。结论国内25家中心血站全血制备成分血的供应情况地区差异大,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程度亦不同,总体上对2020年的供应能力影响最显著,血液调剂是新冠疫情期间保证血液供应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血液供应 红细胞成分血 冰冻血浆 冷沉淀凝血因子 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
下载PDF
国内20家中心血站红细胞制品生产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岚 郭贺龙 +18 位作者 朱丽莉 付恒 李运琴 沈有华 袁强 张剑 刘亚军 梅飞 燕锋 杨效鹃 张晓娟 刘瑞 鲍琳 孙婧雯 王振兴 周健 李浩 李继明 傅强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了解国内20家中心血站红细胞制品的生产情况,为提高生产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国内20家血站2017年—2021年红细胞制品生产的相关数据,对全血采集量、采血效率、红细胞成分血报废率、红细胞库存使用效率、红细胞制品生产率数据进... 目的了解国内20家中心血站红细胞制品的生产情况,为提高生产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国内20家血站2017年—2021年红细胞制品生产的相关数据,对全血采集量、采血效率、红细胞成分血报废率、红细胞库存使用效率、红细胞制品生产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7年—2021年国内20家中心血站全血采集量年均增长4.38%,采血效率为96%,红细胞成分血报废率为1.51%,红细胞库存使用效率为97.79%,红细胞制品生产率为96.92%。结论红细胞制品生产率高,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细化影响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采集 红细胞制品 采血效率 血液报废 生产率
下载PDF
我国部分中心血站从业人员离职率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守广 高伟 +19 位作者 沈有华 郭贺龙 汪鹏 翟方丽 鲍琳 张晓玲 吕世伟 燕锋 张剑 禇新建 李浩 蔡晓波 桂丽 王振兴 吴炜 李丽 张秀琪 陈洋 华敏玉 傅强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第7期82-86,共5页
目的调查中心血站从业人员离职率现状,探讨影响中心血站员工队伍稳定的相关因素,为合理规划中心血站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国22家中心血站2017年-2020年从业人员离职率数据,采用Excel 2007、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 目的调查中心血站从业人员离职率现状,探讨影响中心血站员工队伍稳定的相关因素,为合理规划中心血站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国22家中心血站2017年-2020年从业人员离职率数据,采用Excel 2007、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家中心血站2017年-2020年员工离职率平均为(2.70±1.38)%,各岗位员工离职率从(3.28±3.12)%到(6.55±7.42)%不等,不同岗位平均离职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成分制备>供血>血液采集>其他>血液检验。员工离职率按区域分布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按供血服务人口分布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员工因病缺席率平均为(1.58±1.19)%。结论我国中心血站发展不均衡,从业人员离职率受供血服务人口、从事工作岗位及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中心血站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如增加人员编制、合理安排岗位、优化激励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血站 从业人员 离职率 血液质量
下载PDF
焦作市无偿献血者ABO及Rh血型分布调查 被引量:9
5
作者 李雪英 张国平 +1 位作者 韩惠云 王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1555-1555,共1页
目的 调查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的分布情况,为制定采供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ABO血型正定型、反定型及Rh血型,采用全自动微板法。筛查出的Rh阴性标本,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以排除Du型。结果 ABO血型分布情况为A26.6... 目的 调查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的分布情况,为制定采供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ABO血型正定型、反定型及Rh血型,采用全自动微板法。筛查出的Rh阴性标本,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以排除Du型。结果 ABO血型分布情况为A26.63%,B32.70%,O30.10%,AB10.57%。Rh(D)阴性者占献血人群比率为0.42%。结论 本地区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为B〉O〉A〉AB,Rh(D)阴性血型占人群中的比率符合我国汉族人群Rh(D)阴性占0.2%~0,5%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ABO血型 RH血型
下载PDF
焦作市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雪英 来祝檩 +1 位作者 窦茉莉 张国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梅毒 分析
下载PDF
焦作市2010~2012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来祝檩 孔莉娜 +1 位作者 张华 李志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8期43-45,共3页
目的了解焦作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阻断经血液传播梅毒。方法对焦作地区2010年1月~2012年12月103 569例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的筛查结果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12月焦作地区3年内无偿献血... 目的了解焦作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阻断经血液传播梅毒。方法对焦作地区2010年1月~2012年12月103 569例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的筛查结果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12月焦作地区3年内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总阳性率0.26%,梅毒感染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无偿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不同文化程度间梅毒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感染率最高为0.33%;不同年龄组间梅毒阳性率差异显著,46~55岁年龄组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46岁以下人群。结论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及献血前的咨询,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可有效降低梅毒阳性率,保证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梅毒螺旋体 阳性率 血液安全 焦作地区
下载PDF
焦作市机采无偿献血者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邱玉霞 李雪英 李渝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4期90-92,共3页
目的了解我市无偿机采献血者现状,为招募安全的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我市无偿机采献血4387人次,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机采无偿献血者男女性别比为2.66:1;年龄以31~50岁为主;职业以家务... 目的了解我市无偿机采献血者现状,为招募安全的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我市无偿机采献血4387人次,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机采无偿献血者男女性别比为2.66:1;年龄以31~50岁为主;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中大中专(高中)、初中献血人群所占比例高达92.2%;血型中0型献血者占31.3%,AB型仅占10.2%;固定献血者平均比例高达72.5%。结论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献血积极性,建立合理、稳定的献血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人群结构 献血招募
下载PDF
焦作市2011~2014年临床用血情况统计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邱玉霞 李雪英 李渝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8期211-213,共3页
目的了解我市血液供应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血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4年临床用血总量和各种成分血用血比例,红细胞类、血浆、机采血小板、冷沉淀各ABO血型用血量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种成分血临床用血量均呈上升趋... 目的了解我市血液供应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血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4年临床用血总量和各种成分血用血比例,红细胞类、血浆、机采血小板、冷沉淀各ABO血型用血量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种成分血临床用血量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机采血小板和冷沉淀的使用量;红细胞、血浆各血型供血量分布呈B〉O〉A〉AB特征,机采血小板各血型供血量分布呈B〉A〉O〉AB,冷沉淀各血型供血量分布呈B〉O〉A〉AB。结论通过供血统计分析,制定有效措施,做好科学合理的计划采血,保障临床血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血 科学性 合理性
下载PDF
焦作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和处理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邱玉霞 李渝 段艳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31期17-19,共3页
目的了解焦作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统计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采集血量为299 094 u,报废血量为5 895 u,报废血液原因按ALT、HBs Ag、抗-HCV、抗-HIV、抗-TP、脂肪血、破损、溶血、凝块、不... 目的了解焦作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统计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采集血量为299 094 u,报废血量为5 895 u,报废血液原因按ALT、HBs Ag、抗-HCV、抗-HIV、抗-TP、脂肪血、破损、溶血、凝块、不足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5年报废血量占采血量1.971%,检测不合格是导致血液报废最大的原因,其中HBs Ag所占比例最大,占报废血22.75%,ALT、抗-TP、抗-HCV、抗-HIV分别为19.03%、18.51%、18.13%、8.82%;物理原因报废血中破损比例较大,占报废血7.02%,不足量、凝块、溶血、脂肪血分别为3.51%、0.87%、0.71%、0.64%。结论 2012—2015年每年报废的血液逐年下降,通过无偿献血宣传,提高工作人员操作技能,严格各项操作规程,有效监控无偿献血的各个环节,可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报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报废 原因分析 对策
下载PDF
焦作市机采血小板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惠云 张华 来祝檩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8期94-96,共3页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机采血小板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机采血小板因检测结果不合格而造成报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机采血小板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重复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献血者进行跟踪观察。结果 (1)...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机采血小板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机采血小板因检测结果不合格而造成报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机采血小板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重复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献血者进行跟踪观察。结果 (1)机采血小板献血者4508例,共有30例因检测结果不合格而报废,不合格率为0.67%,其中抗-HIV阳性1例,其余29例均为弱反应性。HBsAg弱反应性8例、抗-HCV弱反应性7例、抗-HIV弱反应性3例、抗TP弱反应性11例;(2)发现7例重复弱反应性机采献血者,其弱反应性项目均与前一次相同,且两次不合格间隔时间较短,多在6个月以内。结论 (1)机采血小板因检测结果不合格导致的报废在酶免四项中均有存在,且多为灰区所致。应根据实验室情况合理设置灰区,同时选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检测试剂,既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又减少非特异性假阳性反应造成的血液报废;(2)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应加强管理,采取多种措施以降低因检测结果不合格导致的报废,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及昂贵的试剂耗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检测结果
下载PDF
焦作市自愿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关茵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0期92-93,共2页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类慢性传染病,传播方式主要有3种途径,即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目前,我国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为了防止梅毒的血源性传播,焦作市中心血站站采用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TP-ELISA试剂进行检测,
关键词 献血者 梅毒
下载PDF
焦作市2017年无偿献血谷丙转氨酶初筛浅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强国 杨瑞芳 胡霄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31期165-166,共2页
目的了解该市无偿献血人群谷丙转氨酶初筛不合格原因,为满足该市临床安全用血,制定招募宣教计划、保证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1月—12月焦作市自愿无偿献血者9个采血点47 586人份血液标本(全血45 018人次机采2 568... 目的了解该市无偿献血人群谷丙转氨酶初筛不合格原因,为满足该市临床安全用血,制定招募宣教计划、保证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1月—12月焦作市自愿无偿献血者9个采血点47 586人份血液标本(全血45 018人次机采2 568人次)进行谷丙转氨酶初筛检测,并按全血成分血献血类型、性别、体重指数和初、再次献血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成分献血(机采血小板)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全血捐献者,性别上男性谷丙转氨酶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肥胖(BMI≥28 kg/m^2)谷丙转氨酶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再次献血者谷丙转氨酶阳性率明显低于初次献血者。结论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献血者献血前宣传教育和征询,献血前谷丙转氨酶初筛检测非常必要,能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满足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初筛 谷丙转氨酶 用血安全 焦作市
下载PDF
焦作市2014年献血人群分布特征浅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强国 胡霄 杨崇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34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究调查分析焦作市地区2014年献血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在焦作市地区献血的人2200例,对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观察并比较焦作市地区2014年献血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情况的分布特征。结果在焦作市献血人群中,... 目的探究调查分析焦作市地区2014年献血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在焦作市地区献血的人2200例,对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观察并比较焦作市地区2014年献血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情况的分布特征。结果在焦作市献血人群中,男生所占比例(62.55%)明显高于女生所占的比例(37.45%);18~4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86.00%)明显高于46~60岁年龄段所占的比例(14.00%);大专以上所占比例(59.05%)明显高于高中及中专所占的比例(17.00%)、初中以下所占的比例(23.95%);家务及待业、农民、工人所占的比例(77.68%)明显高于服务业所占的比例(6.23%)、干部职员所占的比例(5.23%)、学生所占的比例(5.41%)、教师所占的比例(2.23%)、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3.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焦作市献血人群中,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作市 献血人群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国内26家地市级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现状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海清 净红利 +25 位作者 朱丽莉 郭贺龙 杨小芬 贺丽娜 丁月平 焦淑贤 梁立阳 田志彬 付恒 李云飞 甄晓峰 王泽颖 袁青松 吕伟珍 程玉根 沈有华 张静涵 王振兴 李丽 燕锋 侯春芳 赵淑红 胡官林 艾俊 马清杰 邱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地市级中心血站(简称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现状。方法收集2017-2021年我国26家血站合格红细胞成分血入库量、红细胞成分血日平均库存量、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以及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时平均保存天数等红细胞成分... 目的了解我国地市级中心血站(简称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现状。方法收集2017-2021年我国26家血站合格红细胞成分血入库量、红细胞成分血日平均库存量、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以及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时平均保存天数等红细胞成分血库存发放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比对分析。结果2017~2021年期间25家血站合格红细胞成分血入库量年平均实现正增长,年平均增长中位数为5.90%;11家红细胞成分血日平均库存量年度同比波动在–30%~30%之间,14家年度同比>30%或<–30%;20家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正值,年平均增长率中位数为5.09%。26家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时平均保存天数在7.11~17.66天之间,总体平均天数为12.52天。2017~2019年期间有8家血站、2020年有13家、2021年有9家发生红细胞成分血过期事件。结论近年我国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入库发放量呈整体上升趋势,且能保证供应的红细胞成分血相对新鲜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库存,但日平均库存量呈波动状态和红细胞成分血过期事件提示精准库存管理还有完善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成分血 库存管理 地市级血站 成分血库存量天数 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
下载PDF
焦作市无偿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时玲玲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20期2491-2493,共3页
目的:分析焦作市无偿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筛查结果,以确立ALT不合格高危人群,优化ALT筛查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1月焦作市无偿献血者21483例血液样本,采用速率法检测ALT水平,统计无偿献血人群ALT不合格者一般资料... 目的:分析焦作市无偿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筛查结果,以确立ALT不合格高危人群,优化ALT筛查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1月焦作市无偿献血者21483例血液样本,采用速率法检测ALT水平,统计无偿献血人群ALT不合格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进行特征分布分析,比较初次献血者与再次献血者ALT不合格率之间的差异、并观察ALT不合格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核酸检测结果。结果:焦作市无偿献血者21483例血液标本中,ALT不合格标本数为447例,其中男性不合格率2.56%、女性0.76%,年龄19~25岁不合格率为1.51%、>25~35岁不合格率为2.21%、>35~45岁不合格率为2.80%、>45岁不合格率为1.81%,体质量<70 kg不合格率为0.78%、>70~80 kg不合格率为2.43%、>80~90 kg不合格率为5.05%、>90 kg不合格率为6.10%;初次献血者不合格率2.23%高于再次献血者1.80%;ALT不合格者核酸检测结果HBV-DNA、HCV-RNA均为阴性。结论:分析焦作市无偿献血人群,发现ALT不合格者中男性、年龄25~45岁、体质量>80 kg者较多,临床应提高对ALT不合格高危人群的筛查,但同时应加强献血前健康宣教,普及献血相关知识,献血前调节饮食、规律作息,避免由于非病理性因素导致ALT检测不合格而造成血液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高危人群
下载PDF
我国地市级血站新冠疫情期间红细胞成分血库存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17
作者 陈委娜 钟建玲 +21 位作者 丁月平 吕伟珍 张剑 鲍琳 燕锋 李丽 褚德旭 胡官林 杨瑞娟 李波 甄晓峰 沈有华 张雯 杨杰 张微 李云飞 柏亮 李宁 梁义安 朱丽莉 袁青松 马清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03-906,共4页
目的评估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国地市级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库存情况的影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提供参考经验。方法收集2018—2021年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我国24家地市级血站新冠疫情期间和非疫情期间合格入库红细胞成分血数量、红细胞成分... 目的评估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国地市级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库存情况的影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提供参考经验。方法收集2018—2021年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我国24家地市级血站新冠疫情期间和非疫情期间合格入库红细胞成分血数量、红细胞成分血库存使用效率、红细胞成分血日均发放量、400 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成分血发放率、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时的平均保存天数、红细胞成分血平均每日库存数量和红细胞成分血平均每日库存数量维持发放时间的差异。结果疫情期间较非疫情期间合格入库红细胞成分血数量(117525.979±52203.175)U和红细胞成分血日均发放数量(156.468±70.186)U增长,但红细胞成分血库存使用效率降低(97.24%±0.51%),均差异显著(P<0.05);400 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成分血发放率(73.88±20.30)%、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时的平均保存天数(13.040±3.486)d、红细胞成分血平均每日库存数量(2280.542±1446.538)U、红细胞成分血平均每日库存数量维持发放时间(15.062±7.453)d无明显差异(P>0.5)。结论新冠疫情期间,红细胞成分血库存运行良好,总体库存量维持相对稳定,库存构成和库存期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成分血 库存管理 血液库存 新冠疫情 血液供应
原文传递
新冠疫情对我国地市级血站单采血小板采集供应的影响
18
作者 华敏玉 丁月平 +22 位作者 王振兴 李丽 赵冬梅 刘伟 严婷婷 温珊 沈有华 朱丽莉 赵兰青 杨崇 胡秀兰 胡官林 任素玲 史亚平 潘阳春 徐爱华 高宏 张涵雪 夏晶晶 王文志 范丽莉 马学超 邱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5期641-648,共8页
目的 了解我国地市级血站在新冠疫情下单采血小板的采供能力变化,为地市级血站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确保单采血小板供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国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27家地市级血站2018—2021年单采血小板活跃献血者人数、单采血... 目的 了解我国地市级血站在新冠疫情下单采血小板的采供能力变化,为地市级血站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确保单采血小板供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国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27家地市级血站2018—2021年单采血小板活跃献血者人数、单采血小板采集总量、初次献血者捐献单采血小板占所有献血者捐献血小板的百分比、单采血小板贮藏前去除白细胞率、单采血小板供应量、单采血小板供应量占全部血小板供应量的百分比、过期单采血小板总量数据;将统计年度分为疫情暴发前(2018—2019年)、疫情期(2020—2021年)2个统计时段,应用SPSS软件t检验方法分别比对疫情前后及各年度单采血小板相关数据统计差异。结果 27家地市级血站疫情暴发前后单采血小板活跃献血者人数合计分别为73866人、89021人,采集总量合计为438 573.4 U、527 174.2 U,发放总量合计分别为425 799 U、515 451.5 U,比较结果皆有显著性差异;疫情暴发前后初次献血者捐献单采血小板血液所占百分比均值分别为4.68%、5.37%,除1家血站外其余26家血站单采血小板储存前去除白细胞率范围在55.06%~100%,单采血小板供应量占全部血小板供应量的百分比在91.48%~100%,有12家血站有过期单采血小板且疫情暴发期与疫情期过期单采血小板分别为24 U、53 U,疫情暴发前后比较结果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冠疫情对我国地市级血站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采集及供应基本不存在持续不良影响,各血站不断调整应急措施,保证了临床血小板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血站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采集供应
下载PDF
血清学检测和基因分型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性能评价
19
作者 关茵 张国平 +2 位作者 刘文超 裴垚昶 郭超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学检测和基因分型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对106例ABO疑难血型实施血清学检测(吸收放散试验)等,同时对其实施基因分型检测(荧光定量PCR试验),以基因测序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血清学检测和基因分型所得结果与基因测序... 目的分析血清学检测和基因分型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对106例ABO疑难血型实施血清学检测(吸收放散试验)等,同时对其实施基因分型检测(荧光定量PCR试验),以基因测序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血清学检测和基因分型所得结果与基因测序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以基因测序为金标准,血清学检测所得结果一致性为中度,基因分型检测所得结果一致性很好。通过比较血清学检测和基因分型灵敏度、特异度可知,两种检查方式所得特异度、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分型灵敏度、特异度更高(P<0.05)。结论基因分型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总体上来说,基因分型检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快速、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鉴定 ABO疑难血型 基因分型 血清学检测 基因测序
下载PDF
河南省18家血站2017~2019年HIV/HBV/HCV核酸单独阳性结果趋势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燕 方建华 +18 位作者 葛文超 王艺芳 蒋祺 陈善华 陈丹 吴佳 陈楠 孟毓 韩慧云 王登峰 张晓贞 张悦 马凤勇 贾宾 李位杰 孙四力 赵菲 周永清 张素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不同地区HIV/HBV/HCV核酸阳性献血者的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及建立全省统一的核酸检测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河南省18家血站2017~2019年检出的核酸单阳性标本的数量及其阳性率,分析其变化趋势;并根据核酸检测混... 目的分析河南省不同地区HIV/HBV/HCV核酸阳性献血者的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及建立全省统一的核酸检测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河南省18家血站2017~2019年检出的核酸单阳性标本的数量及其阳性率,分析其变化趋势;并根据核酸检测混检拆分率,分析各实验室以及各检测系统的核酸检测质量情况。结果河南省18家血站2017~2019年共计检测标本3 501 251例,核酸单独阳性标本中HBV 2 606例(流行率74/10万)、HCV 21例(流行率0.63/10万)、HIV 34例(流行率1.00/10万)。HBV核酸单独阳性标本的阳性率全省总体数据呈上升趋势,HIV和HCV核酸单独阳性标本的阳性率3年无明显差异。核酸检测系统Ⅰ、Ⅱ、Ⅳ、Ⅴ为混检系统,混检阳性5 595例,拆分阳性2 661例,拆分阳性率为47.56%,其中核酸检测系统Ⅰ、Ⅱ、Ⅳ、Ⅴ的混检拆分率分别为39.63%~47.95%、40.43%~54.36%、51.61%、70.00%~45.45%。核酸检测混检拆分呈上升趋势的为B、D、E、F、I、K、L和Q 8家实验室,呈下降趋势的为A、C 2家实验室。核酸检测系统Ⅲ为单人份核酸检测系统,只有C实验室使用,其联检阳性率为0.19%(282/145 474),鉴别阳性率为46.45%(131/282)。结论河南省血站核酸检测单独阳性标本以HBV为主,且多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实验室核酸检测质量管理存在差异,提示应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核酸单独阳性 河南省 献血者 质量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