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血浆净化治疗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泽有 王露 +1 位作者 杨金玲 高玮伟 《黑龙江医学》 2018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将血浆净化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62例,给予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使用双重过滤血浆净化技术(DEPP)或血浆吸附技术(... 目的研究分析将血浆净化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62例,给予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使用双重过滤血浆净化技术(DEPP)或血浆吸附技术(PA)的血浆净化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SR)、自身抗体、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与临床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血浆净化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净化 风湿免疫性疾病 应用
下载PDF
拯阴理劳汤加减对中老年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王露 张方 《中医研究》 2023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拯阴理劳汤加减对中老年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 目的:观察拯阴理劳汤加减对中老年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次,1次/周;艾瑞昔布片,0.1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拯阴理劳汤加减(基本方组成:党参、麦冬、五味子、薏苡仁、莲子、百合、生地黄、熟地黄、山药、桔梗、牡丹皮、龟板、女贞子、枸杞子、山萸肉、甘草),1剂/d,水煎,200 mL/次,2次/d,早晚温服。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类风湿因子、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骨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关节肿痛、晨僵、关节活动能力下降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拯阴理劳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的骨代谢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老年 肾阴虚型 拯阴理劳汤 甲氨蝶呤片 艾瑞昔布片 骨代谢因子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自我效能护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阎巍巍 卢明 +3 位作者 贾路 霍河水 赵文敏 孟明哲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9期114-118,共5页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护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护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我效能护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治疗依从性、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SE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SES及SE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医学应对问卷(MCMQ)的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MCMQ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治疗依从性量表的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功能锻炼、饮食及用药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25)。结论 RA患者采用自我效能护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能够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促使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减轻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自我效能护理 阶段性健康教育 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可溶型HVEM及IL-17和TNF-α的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伟 姚冬云 +5 位作者 郑淑华 何全利 曾今诚 鲁之中 王红梅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sHVEM)、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夹心ELISA检测RA患者血清中sHVEM、IL-17和TNF-α水平,并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sHVEM、IL-17、...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sHVEM)、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夹心ELISA检测RA患者血清中sHVEM、IL-17和TNF-α水平,并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sHVEM、IL-17、TNF-α的差异,分析血清sHVEM与IL-17、TNF-α的相关性。分析sHVEM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AKA)之间的相关性。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RA患者组血清sHVEM、IL-17、TNF-α水平分别为(140.2±47.4)μg/L、(61.4±19.4)pg/mL、(43.6±17.0)pg/mL,与正常人水平(94.4±23.6)μg/L、(30.7±15.1)pg/mL、(14.3±9.0)pg/mL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组血清sHVEM水平与IL-17、TNF-α、CRP、RF、抗CCP抗体呈正相关,与ESR、AKA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血清中sHVEM含量增高,RA患者血清IL-17、TNF-α水平增高可能与sHVEM异常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EM 类风湿关节炎 IL-17 TNF-Α 诊断
原文传递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结果回顾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在红 刘泽有 王露 《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期56-57,共2页
目的回顾分析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应用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MTX)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活动性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单用MTX治疗的35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回顾分析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应用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MTX)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活动性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单用MTX治疗的35例作为对照组,而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的45例作为观察组。评价两组治疗前后DAS28评分,测定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记录不良反应,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DAS28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不良反应,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单用MTX治疗活动性RA,加用艾拉莫德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DAS28评分,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实验室指标,但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艾拉莫德 甲氨蝶呤 联合治疗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中Th1/Th17比值及RORc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霍河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5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究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中Th1/Th17比值及RORe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风湿内科和骨科收治的64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人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 目的探究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中Th1/Th17比值及RORe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风湿内科和骨科收治的64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人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钙、止痛及胃黏膜保护等基础对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口服艾拉莫德模拟片(安慰剂),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服用艾拉莫德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中Th1、Th17比例变化和RORe表达水平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h1、Th17和Th1/Th17等指标较同组治疗前(t=6.420、3.428。7.985)和对照组患者(t=3.596、4.847,2.376)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3.159),同时两组患者RORe和T_he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9.454、3.128和5.025、2.848),而Foxp3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5.129和3.925),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7,P〉0.05)。结论艾拉莫德通过下调Th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e mRNA表达含量,降低Th细胞亚群中Th1、Th7及Th1/Th7比例,并增加调节性T细胞比例,缓解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类风湿关节炎 T淋巴细胞亚群 疗效
下载PDF
补肾抗风湿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疗效及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露 刘泽有 《临床研究》 2018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中实施补肾抗风湿的治疗方案,探讨对患者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分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甲氨蝶呤片治疗,干预组加用...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中实施补肾抗风湿的治疗方案,探讨对患者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分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甲氨蝶呤片治疗,干预组加用补肾抗风湿中药治疗,比较治疗后对患者疗效与症状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有效率达93.65%,显著比对照组高;干预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值、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关节肿胀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为P<0.05,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实施补肾抗风湿中药治疗方案,不仅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同时能加快患者症状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抗风湿中药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 疗效 症状
下载PDF
桂枝汤加术附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霍河水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2期83-8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桂枝汤加术附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白芍总苷、美洛昔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汤加术附加减治... 目的:研究分析桂枝汤加术附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白芍总苷、美洛昔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汤加术附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以及RF、CRP、ESR、抗CCP抗体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RF、CRP、ESR、抗CCP抗体均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枝汤加术附加减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加术附加减 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
下载PDF
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张阳 秦晨曼 郑庆凯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95-196,共2页
目的 分析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CTD-I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CTD-I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CRP、 PCT、 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CTD-ILD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疾病 环磷酰胺 醋酸泼尼松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跗管内局部注射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跗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赵文敏 姚冬云 +2 位作者 霍河水 秦晨曼 孙凯 《海峡药学》 2018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跗管内局部注射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跗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伴跗管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甲氨蝶呤(MTX)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跗管内注... 目的探讨跗管内局部注射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跗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伴跗管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甲氨蝶呤(MTX)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跗管内注射依那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疼痛缓解数值和相关临床化验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四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3.30%,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踝关节疼痛缓解值、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临床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管内局部注射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伴跗管综合征比单用甲氨蝶呤(MTX)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缓解疼痛、减少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跗管综合征 依那西普 治疗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刘泽有 杨金玲 高玮伟 《海峡药学》 2017年第11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究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至今到我医院就诊的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选取病例共14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一组70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则采用氟米特联合... 目的探究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至今到我医院就诊的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选取病例共14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一组70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则采用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相比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具有更高的临床有效率。并且两组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相比于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非布司他片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效果
12
作者 秦晨曼 《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筛选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其中参照组以别嘌呤醇治疗,治疗组以非布司他...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筛选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其中参照组以别嘌呤醇治疗,治疗组以非布司他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与尿酸水平,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与尿酸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尿酸(U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同时段治疗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片能显著改善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症状及UA、sICAM-1、TNF-α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别嘌呤醇片 痛风 非布司他片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13
作者 王在红 杨金玲 王露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20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IL-1、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督灸联合补肾祛寒化湿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露 《光明中医》 2023年第3期494-496,共3页
目的 分析督灸联合补肾祛寒化湿中药汤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疗效。方法 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选出68例肾虚督寒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 分析督灸联合补肾祛寒化湿中药汤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疗效。方法 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选出68例肾虚督寒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督灸和补肾祛寒化湿中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BASFI指数和BASDA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血清CTX-Ⅰ、DKK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督灸疗法联合补肾祛寒化湿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CTX-Ⅰ、DKK1的表达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痹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寒证 督灸疗法
下载PDF
火把花根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15
作者 王露 刘泽有 张方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联合来氟米特(LEF)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SLE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联合LEF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火把花根片联...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联合来氟米特(LEF)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SLE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联合LEF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火把花根片联合LEF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治疗后,两组的24 h Upro、尿β2-MG、尿红细胞水平降低,且观察组的24 h Upro、尿β2-MG、尿红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L-8、IL-10水平降低,且观察组的IL-8、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把花根片联合LEF治疗SLE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抑制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花根片 来氟米特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院准备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阎巍巍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出院准备度调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共计126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采用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调查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收集其基本资料,并进...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出院准备度调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共计126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采用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调查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收集其基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26例SLE患者RHDS得分为(81.39±7.62)分;男性、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合并并发症、自费支付医疗费用、人均月收入≤3000元、出院指导质量低、社会支持度低的患者RHDS得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合并并发症、自费支付医疗费用、人均月收入≤3000元、出院指导质量低、社会支持度低是SLE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性别、文化水平、合并并发症、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人均月收入、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度等因素均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降钙素原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和细菌性感染快速鉴别 被引量:9
17
作者 姚冬云 霍河水 +5 位作者 赵文敏 秦晨曼 魏秋瑾 孙凯 任冬梅 李德宝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4年第3期221-227,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病情活动和细菌性感染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前瞻性对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发热(体温≥38.3℃)或符合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或脓毒症...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病情活动和细菌性感染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前瞻性对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发热(体温≥38.3℃)或符合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或脓毒症)标准的SLE患者行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补体3(C3)及病原学等检测及比较;依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及临床感染证据等,分为细菌性血流感染,细菌性局部感染、SLE病情活动3组。另外纳入缓解期无发热SLE患者作为对照组。血流感染组在使用抗感染药物1周后再次测定血清PCT、CRP水平。结果血流感染组22例,局部感染组28例,SLE活动组27例,对照组20例。血流感染组PCT[11.00(8.80,16.84)μg/L]和CRP[78.86(62.04,89.37)mg/L]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2.22(1.65,2.56)μg/L和23.48(20.20,27.55)mg/L]、活动组[0.19(0.16,0.22)μg/L和19.34(15.98,19.78)mg/L]和对照组[0.11(0.07,0.12)μg/L和4.30(3.83,4.9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局部感染组PCT较活动组和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16);PCT浓度在SLE对照组和活动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950)。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PCT值[14.10(10.13,20.63)μg/L]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1.00(0.70,9.44)μg/L,Z=-2.900,P=0.004]。动态监测血流感染组发现,在抗菌药物治疗1周后血清PCT可快速下降,由11.00(8.80,16.84)μg/L降至0.38(0.28,0.48)μg/L,P=0.000。结论 PCT在SLE缓解期和病情活动时基本正常,在SLE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时显著升高;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PCT值较革兰阳性菌更高;提示PCT有可能作为SLE细菌感染的一项快速鉴别指标,与SLE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降钙素原 血流感染 脓毒症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理血调肾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活动期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血清补体、抗ds-DNA、ANA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泽有 杨金玲 +1 位作者 王在红 高玮伟 《陕西中医》 2018年第4期506-508,共3页
目的:观察理血调肾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活动期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血清补体、抗ds-DNA及ANA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活动期红斑狼疮患者纳入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理血调肾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活动期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血清补体、抗ds-DNA及ANA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活动期红斑狼疮患者纳入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理血调肾方治疗,连续治疗4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对血清补体、抗ds-DNA及ANA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补体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抗ds-DNA及ANA阳性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自拟理血调肾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活动期红斑狼疮的效果肯定,可有效升高患者补体,降低抗ds-DNA及ANA阳性率,提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疗法 @理血调肾方 环磷酰胺
下载PDF
特发性炎性肌病误诊为肝损伤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冬云 霍河水 +3 位作者 赵文敏 秦晨曼 魏秋瑾 孙凯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炎性肌病(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IIM)误诊为肝损伤的原因,以提高IIM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曾长期误诊为肝损伤的IIM 25例的临床表现、肌酶谱、炎性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组表现为发热19例(76%),... 目的:探讨特发性炎性肌病(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IIM)误诊为肝损伤的原因,以提高IIM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曾长期误诊为肝损伤的IIM 25例的临床表现、肌酶谱、炎性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组表现为发热19例(76%),有典型向阳疹16例(64%),肌痛18例(72%);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24例(96%)。肌电图异常24例。肌活检异常15例。胸部HRCT证实伴不同程度的间质性肺疾病19例(76%)。25例血清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均升高,AST/ALT均〉1,AST与ALT升高与CK增高呈显著正相关(r=0.934、0.865,P〈0.01)。误诊为药物性肝损伤3例,不明原因肝损伤22例;误诊时间3~11个月。均结合临床表现及自身抗体、肌电图、胸部 HRCT 检查确诊并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0.5~5年,20例(80%)病情平稳,2例(8%)糖皮质激素减量后复发,3例(12%)因间质性肺疾病伴感染致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IIM患者临床表现特殊,AST与ALT升高与CK增高呈正相关。对IIM认识不足是本组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基层医院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误诊 肝损伤 肌酸激酶
下载PDF
降钙素原对成人斯蒂尔病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冬云 霍河水 +5 位作者 赵文敏 秦晨曼 魏秋瑾 孙凯 廉水清 郭晓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1743-1746,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成人斯蒂尔病(AOSD)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方法,筛选符合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患者,入院24h内测定血清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成人斯蒂尔病(AOSD)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方法,筛选符合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患者,入院24h内测定血清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水平和白细胞(WBC)计数,将最后确诊AOSD活动或AOSD细菌感染的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CT对鉴别AOSD细菌感染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符合入选条件的AOSD细菌感染患者(感染组)共9例,AOSD活动非感染患者(非感染组)共22例。感染组血清PCT水平[6.20(4.23,14.16)ng/m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0.59(0.46,0.68)ng/mL,P=0.001)],而IL-6[(979±451)ng/L]、CRP[(110±28)mg/L]略高于非感染组[(729±240)ng/L,P=0.740;(86±28)mg/L];感染组的SF[(2 381±1 774)ng/mL]、WBC[(19.0±2.8)×109/L]与非感染组[(2 312±1 817)ng/mL,(17.6±3.4)×109/L]相近。所有炎症指标中,PCT的截断点界值为1.11ng/mL时,对AOSD感染的敏感性(100%)和特异性(95.5%)最高。与IL-6、CRP等相比较,PCT对AOSD感染的辨别力最佳(AUC为1.000),PCT对AOSD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能力最强;CRP的AUC为0.730,IL-6的AUC为0.702,预测能力次之;WBC为0.609,预测能力较差;SF为0.566,预测能力最差。结论与IL-6、CRP和WBC、SF相比较,PCT水平升高对AOSD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有更好的鉴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ll病 成年型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质 发热 感染 降钙素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