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作市冠心病患者觉察压力与疲乏状况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闫琪 《包头医学》 2019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焦作市冠心病患者觉察压力和疲乏状况间关系。方法:选取焦作市4家医院心内科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诊断冠心病住院患者445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基本情况、觉察压力、疲乏状况得分。结果:冠心病患者觉察压力得分为(47.... 目的:旨在探讨焦作市冠心病患者觉察压力和疲乏状况间关系。方法:选取焦作市4家医院心内科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诊断冠心病住院患者445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基本情况、觉察压力、疲乏状况得分。结果:冠心病患者觉察压力得分为(47.55±5.38)分,得分率为73.15%,疲乏得分为(69.54±5.28)分,得分率为69.54%。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冠心病患者觉察压力与疲乏呈显著正相关(r=0.344,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疲乏,其中身心对压力敏感可以加重其疲乏,而患者家庭经济条件、家庭人员支持也可能加重其疲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疲乏 觉察压力
下载PDF
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波 曾玲莉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比较介入治疗与单纯内科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3月-2014年10月住入我院神经内科与介入科的148例经脑血管造影(DSA)诊断、CT或MRI及临床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92例行... 目的比较介入治疗与单纯内科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3月-2014年10月住入我院神经内科与介入科的148例经脑血管造影(DSA)诊断、CT或MRI及临床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92例行支架成形术,设为治疗组;另外56例采用常规单纯内科治疗,设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随访12个月。分析对比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92例全部成功置入支架,所有患的血管狭窄程度均较介入前明显改善,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其中残余狭窄程度在20%~40%的有21例,20%以下的有71例,介入治疗过程中和术后不良反应较少,术中2例出现血压下降,3例心率失常,术后随访12个月无患者发生脑血管病事件;内科常规治疗随访12个月内有17例患者反生脑血管病事件,发病率为30.91%,14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3例患者为突发脑梗死亡。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或内科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内科常规治疗对于严重的血管狭窄患者,疗效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内科治疗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范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2期286-287,共2页
目的探析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14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72例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2%(3/... 目的探析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14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72例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2%(3/72),显著低于对照组26.5%(1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识别风险因素并用过相应措施予以消除,风险事件发生率得以大幅降低,应用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神经内科 危险因素 医疗纠纷
下载PDF
一次性Y型精密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民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7期245-246,共2页
目的了解一次性Y型精密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64例神经内科输液患者,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普通输液器,实验组应用一次性Y型精密输液器,均输注等同药物,观察两组临床输... 目的了解一次性Y型精密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64例神经内科输液患者,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普通输液器,实验组应用一次性Y型精密输液器,均输注等同药物,观察两组临床输液效果。结果实验组0度、Ⅲ度静脉炎发生率(62.50%、37.50%)均低于对照组(6.25%、31.25%),0级、4级疼痛发生率(62.50%、34.38%)显著优于对照组(3.12%、21.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Y型精密输液器可减少神经内科患者因静脉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Y型精密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神经内科
下载PDF
神经内科整体护理与护理素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巧云 辛志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6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护理素质
下载PDF
影响神经内科病区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辛志芳 刘琳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病区 护患关系 因素 对策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23例内科综合治疗护理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凌楠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163-1164,共2页
关键词 胰腺炎/治疗 胰腺炎/护理 综合疗法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的运用
8
作者 张艳丽 蒋慧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19期88-89,共2页
随着医院市场的变化,病人对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医患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作为21世纪的护理人员,应重视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要不断自觉培养服务竞争意识,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认识到人性化护理... 随着医院市场的变化,病人对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医患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作为21世纪的护理人员,应重视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要不断自觉培养服务竞争意识,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认识到人性化护理是无模式、无止境的创新服务。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人性化护理行为的内涵包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心血管 治疗方法 护理方法
下载PDF
焦作地区冠心病患者疲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闫琪 李文国 抄龙芬 《内科》 2019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河南省焦作地区冠心病患者的疲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南省焦作地区6家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15例冠心病住院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及多维疲乏问卷(MFI-20)对患者的基本情况... 目的探讨河南省焦作地区冠心病患者的疲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南省焦作地区6家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15例冠心病住院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及多维疲乏问卷(MFI-20)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疲乏状况进行调查。对影响冠心病患者疲乏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冠心病患者405例,患者平均MFI-20得分(69.54±5.28)分,患者普遍存在疲乏状况。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水平、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的冠心病患者的MFI-20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是否结婚、家庭人均收入、治疗费用支付方式均是影响冠心病患者疲乏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疲乏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均是影响冠心病患者疲乏的独立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干预,对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疲乏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凯凯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6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的种类并分析其成因。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该院消化内科的病例1 080例进行用药回顾,对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据此研究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结果在选取的1 080... 目的分析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的种类并分析其成因。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该院消化内科的病例1 080例进行用药回顾,对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据此研究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结果在选取的1 080例病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共有225例,其中2012年不合理用药患者合计共有58例,2013年不合理用药患者有52例,2014年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患者有59例,2015年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患者有56例;其中不合理用药的常见类型有:药物用量过大(共计86例,占比38.22%),用药重复(共计69例,占比30.67%),联合用药不合理(共计41例,占比19.6%),药物连用导致出现毒副作用(共计29例,占比12.89%)四个方面。结论合理用药是一切治疗方案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所以应当尽力避免治疗过程中的不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不合理用药 解决方法
下载PDF
神经内科输液发热因素及预防对策
11
作者 王红玲 辛志芳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临床输液 发热 影响因素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miR-150-5p对脑小血管病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12
作者 杨波 刘曙艳 +2 位作者 王林 姬松波 李玉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773-4777,共5页
目的 分析miR-150-5p对脑小血管病(CSV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6只雄性大鼠14只作为正常组并不做处理,剩余42只建立CSVD模型,建模中途死亡6只。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每组8只,做miR-150-5p... 目的 分析miR-150-5p对脑小血管病(CSV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6只雄性大鼠14只作为正常组并不做处理,剩余42只建立CSVD模型,建模中途死亡6只。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每组8只,做miR-150-5p转染,鉴定miR-150-5p转染率、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神经凋亡率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 与正常组、模型组相比,上调组miR-150-5p表达量升高,下调组miR-150-5p表达量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证明miR-150-5p转染成功。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下调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率、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上调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率、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下调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率、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上调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率、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上调组相比,下调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率、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iR-150-5p可能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影响CSV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0-5p 脑小血管病 脑微血管内皮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火把花根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王露 刘泽有 张方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联合来氟米特(LEF)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SLE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联合LEF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火把花根片联...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联合来氟米特(LEF)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SLE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联合LEF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火把花根片联合LEF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治疗后,两组的24 h Upro、尿β2-MG、尿红细胞水平降低,且观察组的24 h Upro、尿β2-MG、尿红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L-8、IL-10水平降低,且观察组的IL-8、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把花根片联合LEF治疗SLE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抑制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花根片 来氟米特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拯阴理劳汤加减对中老年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王露 张方 《中医研究》 2023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拯阴理劳汤加减对中老年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 目的:观察拯阴理劳汤加减对中老年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次,1次/周;艾瑞昔布片,0.1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拯阴理劳汤加减(基本方组成:党参、麦冬、五味子、薏苡仁、莲子、百合、生地黄、熟地黄、山药、桔梗、牡丹皮、龟板、女贞子、枸杞子、山萸肉、甘草),1剂/d,水煎,200 mL/次,2次/d,早晚温服。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类风湿因子、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骨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关节肿痛、晨僵、关节活动能力下降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拯阴理劳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的骨代谢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老年 肾阴虚型 拯阴理劳汤 甲氨蝶呤片 艾瑞昔布片 骨代谢因子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PD-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研究
15
作者 王阳 吕晶晶 马馨 《临床研究》 2023年第4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76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临床治疗差异进行分组,其中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目的研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76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临床治疗差异进行分组,其中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单一用药患者为对照组(N=38),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PD-1抑制剂患者为研究组(N=38)。观察两组一定疗程治疗后临床疗效、细胞免疫指标、肿瘤标记物含量、血清炎性因子、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73.68%)与对照组(60.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细胞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CD3^(+)、CD4^(+)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肿瘤标记物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肿瘤标记物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出现下降,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PD-1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整体免疫水平好转,自身血清炎性因子明显下降,各项肿瘤标记物含量降低,整体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PD-1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29
16
作者 马欣 付宝 +1 位作者 李秋霞 苏毅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接受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CHF患者作为联合组,按1∶1比例抽取同期单独... 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接受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CHF患者作为联合组,按1∶1比例抽取同期单独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56例CHF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心功能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心室流体力学参数[射血-充盈血流逆转间期(FRI)、校正FRI(CFRI)、射血-充盈血流逆转流率(FRR)、左心室射血期峰值流率(FRPE)]、外周血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疗效分级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29%比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参数、左心室流体力学参数及外周血各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两组LVEDD、FRI、CFRI及外周血PⅢNP、Gal-3、NT-proBNP低于治疗前,LVEF、SV、FRR、FRPE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12周LVEDD、FRI、CFR及外周血PⅢNP、Gal-3、NT-proBNP低于对照组,LVEF、SV、FRR、FRPE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比8.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CHF疗效优于单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流体力学参数,降低外周血PⅢNP、Gal-3、NT-pro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芪苈强心胶囊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流体力学 血流向量成像 心功能
下载PDF
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丽 王卿峰 +2 位作者 付培彪 王珍珍 陈瑞霞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与细胞免疫的影响,验证心理因素与乳腺癌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收集9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分,96例患者中40例高于抑郁因子上限(抑郁组),32例高于焦虑因子上限(焦虑组),其中...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与细胞免疫的影响,验证心理因素与乳腺癌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收集9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分,96例患者中40例高于抑郁因子上限(抑郁组),32例高于焦虑因子上限(焦虑组),其中8例同时存在抑郁与焦虑(并入焦虑组)。将抑郁、焦虑患者分别随机抽样分为4组:对照组、药物组(西酞普兰片20 mg/d)、心理干预组(CBT为主的心理干预,约40 min/次,2次/周,共8次)和联合组(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每组各10例。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试所有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结果抑郁、焦虑患者心理干预组、药物组和联合组治疗后SDS和SAS评分均降低(均P<0.05)。抑郁患者干预组(药物组+心理干预组+联合组)治疗后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均升高,焦虑患者干预组治疗后CD3^+细胞活性、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均升高(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西酞普兰、心理干预或二者联合对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及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心理学 西酞普兰/治疗应用 T淋巴细胞/生理学 杀伤细胞 天然/生理学 焦虑/治疗 抑郁/治疗 心理疗法 综合疗法 干预性研究
下载PDF
参一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春艳 李庆云 徐静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7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9例采用参一胶囊加GP方案;对照组38例,仅采用GP方案。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48.7%,临床获益率82.1%;...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7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9例采用参一胶囊加GP方案;对照组38例,仅采用GP方案。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48.7%,临床获益率82.1%;对照组有效率36.8%,临床获益率63.2%,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获益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治疗组Ⅲ/Ⅳ度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一胶囊联合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增加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参一胶囊 GP方案
下载PDF
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春艳 张芳 +1 位作者 李庆云 徐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311-313,共3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接受蒽环类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4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GP方案组22例,NP方案组23例,化疗2...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接受蒽环类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4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GP方案组22例,NP方案组23例,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GP组与NP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0.9%和43.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2.7%与69.6%,1年生存率分别为54.5%与52.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长春瑞滨 顺铂 晚期乳腺癌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曹道俊 慕春言 +1 位作者 仝峰 汤日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1-874,共4页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方法:将91例年龄≥60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45)和胺碘酮+厄贝沙坦组(Ⅱ组,n=46),治疗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3,6,9,12,18个月的窦...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方法:将91例年龄≥60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45)和胺碘酮+厄贝沙坦组(Ⅱ组,n=46),治疗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3,6,9,12,18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6,12,18个月的左房前后径。结果:治疗后3个月,Ⅰ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8.4%,与Ⅱ组(90.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9,12,18个月,Ⅰ组窦性维持率分别为72.1%,65.1%,60.5%,55.8%,Ⅱ组分别为88.6%,86.4%,81.8%,79.5%,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12个月后,Ⅰ组左心房前后径明显大于Ⅱ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且能抑制左房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胺碘酮 厄贝沙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