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向瓣膜式PICC在血液科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国 段春梅 原小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880-1881,共2页
目的:为血液病患者化疗建立良好静脉通道,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解除化疗药物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化疗安全性。方法:41例血液患者经肘窝外周静脉行P ICC置管给药,并采取局部护理,管道畅通的维护,出院指导等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插管成... 目的:为血液病患者化疗建立良好静脉通道,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解除化疗药物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化疗安全性。方法:41例血液患者经肘窝外周静脉行P ICC置管给药,并采取局部护理,管道畅通的维护,出院指导等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插管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时间9 d^10个月。结论:P 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途径,患者痛苦小,可以长期使用,有利于患者多次化疗的进行,并且可由护士独自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方法 人类
下载PDF
马铃薯加喜疗妥软膏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文国 段春梅 王贯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120-121,共2页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大多对血管刺激性强,加之反复多次静脉穿刺易造成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的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的静脉给药治疗,且容易引起护...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大多对血管刺激性强,加之反复多次静脉穿刺易造成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的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的静脉给药治疗,且容易引起护理纠纷。因此,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护理化疗患者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科2004年5月~2006年10月采用新鲜马铃薯+喜疗妥外涂皮肤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喜疗妥 化疗性静脉炎 护理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萍 葛守辈 +2 位作者 刘晓娟 舒华娥 张佳佳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2期111-112,115,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入院47例细菌感染患者。根据血培养结果,分成血培养阴性组和血培养阳性组。血培养阳性组中微生物学确诊为G-菌感染组...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入院47例细菌感染患者。根据血培养结果,分成血培养阴性组和血培养阳性组。血培养阳性组中微生物学确诊为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除行常规血培养检查外,均在发热12h内行血清PCT测定。PCT测定采用快速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综合分析患者PCT的含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血培养阳性组PCT水平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感染组较G+菌感染组PCT值增高(P<0.05)。当感染得到控制后PCT浓度随之下降。结论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患者中,血清PCT值可作为预测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动态监测血清PCT,能反映病情变化及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血清PCT检测的结果可反映抗菌药物的疗效,为抗生素及时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急性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 细菌感染
下载PDF
66例套细胞淋巴瘤15年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毋艳 王慧 +4 位作者 刘晓娟 王彦艳 赵维莅 李军民 沈志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研究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66例M CL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价各化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结果:66例患者男女比例3.71... 目的:研究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66例M CL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价各化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结果:66例患者男女比例3.71∶1,发病中位年龄为59岁,Ann Arbor分期以Ⅲ-Ⅳ为主(90.9%)。R-Hyper CVAD化疗方案的CR率最高,达到55.6%,其次为R-CHOP方案,CR率为44.4%。预期5年OS为35.5%±11.5%,预期5年PFS为8.8%±5.6%。患者起病时WBC异常(>10×109/L或<4×109/L),LDH异常,骨髓受累及,Ki-67指数,是否合并B症状,发病时M IPI分期是否为高危组及治疗过程中是否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均为M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CL患者预后较差,多见于男性,易累及骨髓及胃肠道等结外部位,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临床特征 利妥昔单抗 预后
下载PDF
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SF3B1、TET2、RUNX1及TP53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毋艳 刘晓娟 王慧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splicing factor 3B subunit 1(SF3B1)、tet methylcytosine dioxygenase 2(TET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RUNX1)及tumour suppressor protein p53(TP53...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splicing factor 3B subunit 1(SF3B1)、tet methylcytosine dioxygenase 2(TET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RUNX1)及tumour suppressor protein p53(TP53)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初治MD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患者SF3B1、TET2、RUNX1及TP53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45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2岁(42~72岁),其中男性28例(62.2%),女性17例(37.8%)。SF3B1基因突变者8例(17.8%),TET2基因突变9例(20.0%),核型异常16例(35.6%),RUNX1基因突变者3例(6.7%),TP53基因突变者4例(8.9%)。SF3B1、TET2基因突变及核型异常比例在性别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DS患者常伴有SF3B1、TET2、RUNX1及TP53突变,多数患者常合并染色体异常,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性贫血多有SF3B1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理学 基因 p53 突变 转录因子/遗传学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标准诱导化疗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激序贯双诱导治疗原发性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慧平 舒华娥 +5 位作者 田杏 李军民 陈秋生 陈瑜 游建华 沈志祥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激序贯双诱导治疗原发性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标准诱导化疗方案进行比较。方法将接受标准诱导化疗1个疗程的AML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G-CSF预激序贯双诱导治疗...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激序贯双诱导治疗原发性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标准诱导化疗方案进行比较。方法将接受标准诱导化疗1个疗程的AML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G-CSF预激序贯双诱导治疗,对照组再接受第2个疗程标准诱导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18例,年龄分别为(38.3±13.8)和(40.7±13.1)岁。治疗组的完全缓解(CR)率和总反应(CR+部分缓解)率分别为72%和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和50%(P=0.019和0.034)。治疗组达到CR的时间为(17.3±4.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0.9±3.7)d(P=0.04)。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感染,治疗组的肺部感染率为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P=0.044)。对照组发生严重感染和出血并发症各1例。结论标准诱导化疗与G-CSF预激序贯双诱导治疗原发性初治AML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激 序贯双诱导 原发性 初治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和地塞米松在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毋艳 王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7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和地塞米松在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9~2012年间与本院接受治疗的28例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治疗方案:盐酸吉西他滨1 g/m2加生理盐水,第1、8天静...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和地塞米松在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9~2012年间与本院接受治疗的28例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治疗方案:盐酸吉西他滨1 g/m2加生理盐水,第1、8天静脉滴注;长春瑞滨30 mg/m2加生理盐水,第1、8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 mg,第1、4天静脉滴注,4周为1个疗程,治疗3~6个疗程。结果28例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完成4~5个疗程,随访6~12个月,28例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0例,未缓解12例,总有效率为57.1%(16/28)。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9.3%(11/28)、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42.9%(12/28)、Ⅲ~Ⅳ度贫血发生率为10.7%(3/28)。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和地塞米松在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用药时要注意防治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长春瑞滨 地塞米松 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萍 张佳佳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0例,按单盲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0例,按单盲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65.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126.35±15.74)×10^9/L,较对照组的(80.98±20.98)×10^9/L高,PLT开始上升时间(5.06±1.68)d、PLT≥50×10^9/L所需时间(9.65±1.57)d,均较对照组[(7.24±2.11)d、(13.14±1.25)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与对照组(1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血小板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 糖皮质激素 血小板水平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40例恶性淋巴瘤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萍 张佳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3期215-216,共2页
目的分析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院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的CHO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 目的分析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院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的CHO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下降、白细胞计数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效果显著,且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化疗 恶性淋巴瘤 安全性
下载PDF
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在治疗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毋艳 刘晓娟 王慧 《北方药学》 2018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治疗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中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在治疗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中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的40例分为对照组,采用头孢吡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的40例分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两组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采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能够取得较佳效果,头孢类抗菌药物中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疗效相当,且均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 头孢类抗菌药物 阿米卡星 疗效
下载PDF
改良SMILE方案治疗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毋艳 王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9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SMILE方案治疗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的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方法2009年5月~2013年10月,采用改良SMILE方案治疗的ENKTL患者24例。结果24例ENKTL患者中位年龄为53岁。完全缓解(CR)率为62.5%,总体有效率为75%... 目的:观察改良SMILE方案治疗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的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方法2009年5月~2013年10月,采用改良SMILE方案治疗的ENKTL患者24例。结果24例ENKTL患者中位年龄为53岁。完全缓解(CR)率为62.5%,总体有效率为75%(18/24)。患者1年生存率为91.6%,1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58.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改良SMILE方案提高了ENKTL患者总体生存及无疾病进展生存率,疗效肯定,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 T细胞淋巴瘤 疗效分析 改良SMILE方案
下载PDF
国产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萍 张佳佳 刘晓娟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比较国产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27例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3例,治疗组静脉滴注伏立康唑4mg/kg,1次/12h,对照组静脉... 目的:比较国产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27例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3例,治疗组静脉滴注伏立康唑4mg/kg,1次/12h,对照组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从5mg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为1mg/kg,1次/d,两组均于用药2周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57%和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57%、69.23%,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伏立康唑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较两性霉素B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伏立康唑 两性霉素B 急性白血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下载PDF
延续心理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干预和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小青 毋明菲 王思思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186-1187,共2页
目的探讨延续心理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干预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白血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出院后电话随访以及量表测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延续... 目的探讨延续心理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干预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白血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出院后电话随访以及量表测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延续心理护理。所有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均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结合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且患者复诊再次接受化疗时,对两组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价并列出不依从原因。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2,P>0.05),(t=-0.248,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1个月、3个月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患者(P均<0.05);观察组患者化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7.071,P<0.05)。结论延续心理护理不仅改善了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心理焦虑以及抑郁,且显著提高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心理护理 白血病 心理干预 依从性
下载PDF
小剂量H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萍 张佳佳 《海峡药学》 2018年第5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H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治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HAG(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 目的观察小剂量H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治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HAG(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地西他滨治疗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给予CAG(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方案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8^+比观察组高,CD4^+及CD4^+/CD8^+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H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可有效调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显著,且用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小剂量HAG 地西他滨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萍 张佳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3期1940-1941,共2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巩固治疗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巩固治疗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巩固治疗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巩固治疗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年、2年和3年无病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生存质量评分、血小板下降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及治疗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巩固治疗组患者1年无病生存率和常规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年和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巩固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血小板下降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巩固治疗组治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2年和3年无病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但其毒副作用较大,可出现明显骨髓抑制现象,需加强治疗过程的用药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大剂量阿糖胞苷 巩固治疗 效果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分型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萍 张佳佳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分型与骨髓细胞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诊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抽取55例作研究对象,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并取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标本,使用单克隆相关抗体进行免疫组...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分型与骨髓细胞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诊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抽取55例作研究对象,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并取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标本,使用单克隆相关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验,评估骨髓细胞形态学与免疫组织化学分型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分型检测:T细胞淋巴瘤相关抗体CD45RO的阳性率是90%,CD3阳性率是85%,CD30的阳性率是67%;B细胞淋巴瘤相关抗体CD20阳性率是90%;(2)骨髓细胞形态学:淋巴细胞骨髓侵犯为18%,进展成淋巴瘤-白血病期为12%。结论免疫组织化学分型检测有助于明确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而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则可确定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免疫组织化学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萍 《海峡药学》 2018年第6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究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妥... 目的探究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更高,补体C4、C3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略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可提高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疗效,可降低补体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有轻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CHOP 血清免疫球蛋白 补体
下载PDF
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2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8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究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0例。给予甲组患者亚砷酸联... 目的探究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0例。给予甲组患者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给予乙组患者亚砷酸单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完全缓解、死亡患者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完全缓解时间短于乙组(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显著,且能有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 全反式维甲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24例多发性骨髓瘤综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守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对我科2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25.0%),部分缓解15例(62.5%),无效3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对我科2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25.0%),部分缓解15例(62.5%),无效3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浸润广泛,应早期诊断,综合应用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特征 诊治措施
下载PDF
探析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永 皇甫娟 +2 位作者 路晓辉 李鑫 刘晓娟 《临床研究》 2019年第9期98-99,共2页
目的观察并评价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用CHOP方案(R-CHOP)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治疗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纳入焦作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100例DLBCL初治患者作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n... 目的观察并评价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用CHOP方案(R-CHOP)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治疗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纳入焦作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100例DLBCL初治患者作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n=50)与研究组(n=50)。研究组予以R-CHOP方案治疗,参照组单纯予以CHOP方案治疗,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 R-CHOP方案初治DLBCL患者的近期疗效明确,不良反应低,相比于单纯CHOP方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该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CHOP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