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泽有 付艳丽 +2 位作者 刘晓娟 舒华娥 葛守辈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第1期18-19,21,共3页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间的关系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间接免疫法测定抗角质蛋白抗体、乳胶凝集法测类风湿因子。共检测82例类风湿患者,80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间的关系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间接免疫法测定抗角质蛋白抗体、乳胶凝集法测类风湿因子。共检测82例类风湿患者,80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结果:82例类风湿患者中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分别为47.6%(39/82),32.9%(27/82),75.6%(62/82),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分别为3.75%(3/80),2.5%(2/80),15%(12/80),正常对照仅有1例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弱阳性及1例抗角蛋白抗体低滴度阳性。结论:抗环氨酸多肽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均是类风湿特异性诊断指标,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敏感性高于抗角蛋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抗角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多肽
下载PDF
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泽有 原小利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19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羟氯喹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试验组46例口服羟氯喹200mg,每天2次;甲氨蝶呤7.5~10mg,每周1次.对照组44例口服甲氨蝶呤7.5~10mg,每周1次.记录治疗前、用药12周及24... 目的观察羟氯喹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试验组46例口服羟氯喹200mg,每天2次;甲氨蝶呤7.5~10mg,每周1次.对照组44例口服甲氨蝶呤7.5~10mg,每周1次.记录治疗前、用药12周及24周时患者休息痛、晨僵、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握力、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医生和患者评价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组内各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12周及24周各观察指标亦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羟氯喹抗风湿疗效确切,且与甲氨蝶呤合用有助于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缓解率,降低肝损伤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甲氨蝶呤 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甲氨蝶呤治疗 联合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 日常生活能力 观察指标
下载PDF
帕夫林联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泽有 刘晓娟 王在红 《中原医刊》 2007年第3期83-84,共2页
目的 观察帕夫林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试验组46例口服帕夫林600mg,每天3次;甲氨蝶呤7.5—10mg,每周1次。对照组44例口服甲氨蝶呤7.5—10mg,每周1次。记录治疗前、用药1... 目的 观察帕夫林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试验组46例口服帕夫林600mg,每天3次;甲氨蝶呤7.5—10mg,每周1次。对照组44例口服甲氨蝶呤7.5—10mg,每周1次。记录治疗前、用药12周及24周时患者休息痛、晨僵、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握力、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医生和患者评价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组内各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12周及24周各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夫林有肯定抗风湿疗效,且与甲蝶呤合用有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缓解率,降低肝损害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夫林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泽有 刘晓娟 王随亮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5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误诊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分析 诊断
下载PDF
中药足浴配合电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春玲 李霞丽 《光明中医》 2016年第8期1166-1168,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双手、腕、膝、踝和足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且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比为1∶3。关节肿痛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虚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双手、腕、膝、踝和足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且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比为1∶3。关节肿痛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虚损性疾病,主要病机为肢体经络被风寒湿热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足,经络痹阻,不通生痛。中药足浴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原则,以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和现代足部反射区理论为指导,选用适当的中草药煎煮成中药热水液,通过中药热水液对双足浸泡、浴洗,使双足经络得到疏通,给予足部反射区持续良性刺激,并且使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以离子的形式,通过足部皮肤的表层黏膜、穴位、反射区来进行吸收和输布,从而引起人体整体的药理效应以及对病变局部的药理效应,而使机体各组织、器官、部位达到气血运行通畅的功能相应增强。电针具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使用电针可增强腧穴刺激,通过神经传导提高机体痛阈,从而发挥镇痛效应。总之,中药足浴配合电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比传统的西药治疗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且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足浴 电针 护理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及决策树模型分析289例活动期膝骨关节炎中药用药规律
6
作者 张珊珊 郭锦晨 +2 位作者 黄辉 周巧 石小雨 《中医研究》 2023年第8期77-82,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药治疗活动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9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膝骨关...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药治疗活动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9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因子分析及决策树模型进行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289首处方涉及中药211味,分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解表药、清热药等19类,其中频次≥40次的14类;用药总频次达4286次,频次≥48次共计28味。关联规则得到28组二项关联组合,19组三项关联组合,12组四项关联组合,关联网络图显示牛膝、甘草、当归、黄芪、白芍之间关系最密切。系统聚类得到半夏、肉苁蓉、知母、山药、白芥子、陈皮、山茱萸、枸杞子、羌活、泽泻、地龙等11组常用药物组合。因子分析提取出续断、巴戟天、骨碎补、千年健、土鳖虫等22个公因子。以牛膝为因变量的决策树体现山药、泽泻、桃仁在配伍中的重要地位。结论:中医药治疗活动期KOA标本兼顾,本虚者,重在益肾健脾、滋阴补阳、益气养血、兼顾补肝;标实者,给以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祛瘀、通络止痛诸法,祛除风、寒、痰、湿、瘀之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决策树模型 活动期 膝骨关节炎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药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小娟 柳臣霞 王鑫 《光明中医》 2016年第6期885-88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cr、BUN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采取中药灌肠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中药灌肠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小娟 柳臣霞 王鑫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3期1964-1965,共2页
目的分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接诊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分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接诊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积极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护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燕 王春玲 张耀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6期76-77,共2页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小血管,如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微小动脉,偶尔可累及中动脉^[1],可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临床表现复杂,病程凶险。我科自2006年至今共收治3例MPA患者,通过对MPA患者...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小血管,如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微小动脉,偶尔可累及中动脉^[1],可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临床表现复杂,病程凶险。我科自2006年至今共收治3例MPA患者,通过对MPA患者严密的临床监护及有效地管理,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临床护理及管理方法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临床护理 坏死性血管炎 多器官受累 毛细血管 临床表现 临床监护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VAD方案化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原小利 段春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902-1903,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疗法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长春新碱/投药和剂量 多柔比星/投药和剂量 地塞米松/投药和剂量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应用
下载PDF
穴位刺激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春玲 李霞丽 《光明中医》 2016年第5期736-737,共2页
目的观察攒竹穴位针刺配合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呃逆病人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攒竹穴并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注射治疗。结... 目的观察攒竹穴位针刺配合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呃逆病人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攒竹穴并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攒竹穴位按压配合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治疗呃逆见效快,总有效率高达97%,不易复发,无不良反应,治疗患者顽固性呃逆收到了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呃逆 攒竹穴 足三里穴 穴位注射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泽有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7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及MRI表现,评价其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表现和12例患者的MRI骶髂关节表现,对照其分级阳性情况发生率,分析其在强直性脊柱...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及MRI表现,评价其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表现和12例患者的MRI骶髂关节表现,对照其分级阳性情况发生率,分析其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8个骶髂关节X线及CT表现分别为0级25个,Ⅰ级41个,Ⅱ级156个,Ⅲ级26个,Ⅳ级8个。12例AS患者的23个骶髂关节可见软骨异常,表现为T1WI和T2WI上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取代之为无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结论骶髂关节X线平片仍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最简便可行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定性不如CT及MRI,CT及MRI在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方面无差异性,但在显示关节滑膜增厚、软骨破坏、韧带损伤方面MRI优于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 脊柱炎 骶髂关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骶髂关节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 MRI表现 CT表现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毒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原小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166-1166,共1页
关键词 维甲酸/治疗应用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护理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药物疗法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分析
14
作者 刘晓娟 刘泽有 +1 位作者 张敏 舒华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并发症 股骨头坏死/并发症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92例健康指导
15
作者 王小青 赵莹 周雪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4997-4998,共2页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诊断 卫生教育
下载PDF
以低钾性麻痹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8例分析
16
作者 刘泽有 刘晓娟 葛守辈 《中原医刊》 2005年第3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低钾性麻痹 首发表现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肾性骨病 临床上表现 外分泌腺 肾小球 唾液腺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毒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17
作者 原小利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697-697,共1页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毒副作用 护理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5例的护理
18
作者 赵莹 段春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5699-5699,共1页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护理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9
作者 赵娟 李霞丽 《光明中医》 2015年第8期1773-1774,共2页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症状之一。通过分析22例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原因,包括过度透析、年龄和透析时间、胸闷气短、心理和环境因素等。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合理安排透析,减轻皮肤瘙痒...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症状之一。通过分析22例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原因,包括过度透析、年龄和透析时间、胸闷气短、心理和环境因素等。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合理安排透析,减轻皮肤瘙痒,缓解胸闷气短症状,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从而改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失眠 不寐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原小利 《临床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关节炎病人 护理体会 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基本病理改变 关节软骨 关节滑膜炎 2004年 2001年 主要表现 多关节炎 病因不明 异常增生 软骨下骨 功能丧失 关节畸形 心理护理 用药护理 对称性 关节腔 绒毛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