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75表达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1
作者 刘松涛 刘向玲 蒋乐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探讨miR-375表达对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MUM-2B细胞,分别转染miR-375模拟物序列(模拟物组)、miR-375抑制物序列(抑制物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和不做任何处理(空白组),分别采用qRT-PCR实验... 目的:探讨miR-375表达对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MUM-2B细胞,分别转染miR-375模拟物序列(模拟物组)、miR-375抑制物序列(抑制物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和不做任何处理(空白组),分别采用qRT-PCR实验、CCK-8实验、细胞凋亡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中miR-375、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相比于阴性对照组(1.01±0.10)和空白组(1.03±0.07),模拟物组细胞中miR-375表达量(2.65±0.15)升高,而抑制物组细胞中miR-375表达量(0.28±0.06)降低(P<0.05);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细胞24、48、72和96h时OD值均降低(P<0.05),而抑制物组细胞24、48、72和96h时OD值均升高(P<0.05);与空白组细胞凋亡率(20.54±4.01)%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22.80±4.28)%比较,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39.11±3.37)%升高(P<0.05),而抑制物组细胞凋亡率(10.13±2.17)%降低(P<0.05);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侵袭数均降低(P<0.05),而抑制物组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侵袭数均升高(P<0.05)。结论:上调MUM-2B细胞中miR-375表达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加速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下调miR-375表达则发挥相反的作用,表明miR-375可能在脉胳膜黑色素瘤病程中发挥抑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MUM-2B细胞 miR-375 RNA干扰 细胞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岩 孔令普 +2 位作者 王翠 马军艳 吕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361-363,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2例曾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的患者,其中82例行羊膜移植术治疗,90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60... 目的:比较分析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2例曾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的患者,其中82例行羊膜移植术治疗,90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60例在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比较三种术式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低于羊膜移植术(P<0.05);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之间复发率无差异(P>0.05)。角膜上皮缺损,流泪和畏光在0.2g/L丝裂霉素组发生比例较其他两组高(P<0.05),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和羊膜移植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充血及结膜下出血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其他两种术式相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有着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邢战中 吕杰 王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评估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的39例(43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该组患者包括先天性上睑下垂34例(38眼),外伤性上睑下垂5... 目的:评估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的39例(43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该组患者包括先天性上睑下垂34例(38眼),外伤性上睑下垂5例(5眼),评估手术效果及手术的安全性。结果:术后2年随访结果,本组矫正良好者37例(41眼),占95.3%,基本矫正2例(2眼),占4.7%,无过矫和矫正不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重度 先天性 外伤性 额肌瓣悬吊 改良术式
下载PDF
3种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方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邢战中 吕杰 +2 位作者 李冬梅 王翠 马军艳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评价3种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并发黄斑水肿(ME)方法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60眼)BRVO并发ME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20例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B组20例接受1次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及视网膜光凝治疗,C组20例每月1次... 目的评价3种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并发黄斑水肿(ME)方法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60眼)BRVO并发ME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20例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B组20例接受1次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及视网膜光凝治疗,C组20例每月1次单纯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从治疗开始到复诊结束共6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CMT),观察3组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6个月时,A、B、C 3组的平均BCVA分别是:0.24±0.12,0.31±0.12,0.42±0.11;平均CMT分别是:(366.13±157.55),(280.02±100.02),(199.35±50.86)μm,3组与各自治疗前及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3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3种治疗BRVO合并ME的方法均是安全、有效的,其中康柏西普注射液连续3次玻璃体腔注射较其他2种方法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注射液 视网膜光凝 玻璃体腔注药
下载PDF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形态变化及其对视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吕杰 张丽 马军艳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应用形态测量学方法评估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杯/盘直径比(C/D)和视神经乳头旁α区和β区的变化,探讨视盘形态变化与NAION的关系。方法选取154例单眼或双眼发病NAION患者,采用德国Carl Zeiss公司Humphrey 2000... 目的应用形态测量学方法评估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杯/盘直径比(C/D)和视神经乳头旁α区和β区的变化,探讨视盘形态变化与NAION的关系。方法选取154例单眼或双眼发病NAION患者,采用德国Carl Zeiss公司Humphrey 2000型OCT检查系统连续拍摄视盘形态,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随访时间为12个月。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视盘直径分别为(P=0.30,P=0.61),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C/D比分别为(P=0.47,P=0.19),乳头旁α区和β区分别为(P=0.27,P=0.32)。单眼NAION组患眼和对侧眼之间无明显差异。单侧NAION组和双侧NAION组未受影响眼之间,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视盘直径、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C/D比、与α区和β区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AION组患眼视力、视盘直径、C/D比、视盘旁α区或β区无显著相关性(P>0.20),单侧NAION组患眼和对侧眼视力之间无显著差异(全部P>0.25)。结论 NAION组不影响C/D比值,也不影响视盘旁α区和β区。视盘形态大小与NAAION组视力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视盘 形态学
下载PDF
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岩 马军艳 王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151-152,共2页
目的评估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 91例非增殖期D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芪明颗粒治疗,对患者的视力、眼底等变化情... 目的评估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 91例非增殖期D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芪明颗粒治疗,对患者的视力、眼底等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6.5%;实验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明颗粒能够显著改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部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明颗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氩激光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超玲 《中国临床护理》 2013年第4期340-341,共2页
60例86眼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伴黄斑水肿的患者,采用532nm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及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激光治疗后随访6~24个月,86只眼中72只眼治疗有效;76只眼的视力稳定,62只眼黄斑水肿明显减轻;23只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或视... 60例86眼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伴黄斑水肿的患者,采用532nm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及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激光治疗后随访6~24个月,86只眼中72只眼治疗有效;76只眼的视力稳定,62只眼黄斑水肿明显减轻;23只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或视盘新生血管完全消退,63只眼部分消退。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及激光治疗前后给予认真、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激光控制和改善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视网膜光凝术 糖尿病 氩激光 护理
下载PDF
3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随机对照评估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邢战中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8期85-86,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3种手术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15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00眼)作为研究对象。经2阶段手术(先抗青光眼手术,后进行白内障手术)为A组。经青光眼手术与白内障手术同时治疗患者为B组... 目的比较分析3种手术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15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00眼)作为研究对象。经2阶段手术(先抗青光眼手术,后进行白内障手术)为A组。经青光眼手术与白内障手术同时治疗患者为B组。仅采用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为C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的效果。结果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A组和B组患者的眼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并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临床为青光眼患者实施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此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并青光眼 三种手术方式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下载PDF
氩激光在翼状胬肉术后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邢战中 吕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术后行氩激光治疗与非氩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87眼翼状胬肉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43眼,对照组40例44眼。治疗组采用翼状胬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术后氩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翼状胬...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术后行氩激光治疗与非氩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87眼翼状胬肉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43眼,对照组40例44眼。治疗组采用翼状胬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术后氩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翼状胬肉术治疗,观察术后6~36个月两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43眼复发1眼,复发率2.3%,对照组44眼复发5眼,复发率11.4%,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状胬肉术后联合氩激光治疗能明显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因翼状胬肉生长缓慢,该方法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术后 氩激光治疗 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
下载PDF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觉功能损害及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翠 胡琳燕 刘培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患者视觉功能损害及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132例S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跌倒危险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将有跌倒风险... 目的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患者视觉功能损害及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132例S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跌倒危险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将有跌倒风险患者纳入风险组,无跌倒风险患者纳入无风险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色觉、立体视觉、斜视、玻璃体浑浊、眼压(IOP)、黄斑中央区厚度(CMT)等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SMD患者视觉功能损害及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风险组与无风险组年龄、听力、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受教育程度、体育锻炼、居住方式、营养评估、睡眠障碍、色觉、立体视觉、斜视、玻璃体浑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视力低于无风险组,IOP、CMT高于无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听力异常、日常生活能力障碍、IOP、CMT为SMD患者跌倒风险的危险因素(OR>1,P<0.05),视力为SMD患者跌倒风险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听力异常、日常生活能力障碍、IOP、CMT为SMD患者跌倒风险的危险因素,视力为SMD患者跌倒风险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视觉功能 跌倒风险 影响因素 听力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11
作者 高亮 蒋乐文 刘松涛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IVC)辅助微创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焦煤中央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严重PDR 9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7例。对照组行单纯23G ...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IVC)辅助微创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焦煤中央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严重PDR 9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7例。对照组行单纯23G PPV治疗, 观察组在23G PPV术前3 d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术后随访6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视力、眼压、黄斑区中央区视网膜厚度(CMT)、N1波潜伏期波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胎盘生长因子(PIGF)水平, 并对手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例数、术中行电凝止血例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激光点数、硅油填充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 两组摘除晶状体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BVCA、CMT、N1波潜伏期波幅、VEGF以及PIGF等均较对照组更低(t=9.30、2.72、5.62、2.35、3.68, P<0.001、0.008、<0.001、0.021、<0.001), 两组术后6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2/47), 对照组为25.33%(12/47), 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χ^(2)=8.39, P=0.004)。结论 IVC辅助PPV治疗严重PDR可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手术难度, 提高患者视力功能并调节细胞因子水平, 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增生性 注射 玻璃体内 康柏西普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5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孔令普 赵宏 +1 位作者 陈梦平 张岩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眼用注射液行球内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收治的NVG患者65例(65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眼用注射液行球内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收治的NVG患者65例(65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采取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眼用注射液行球内注射治疗。患者的视力,按照≤4.3、4.3~4.7及≥4.8分为三个等级,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新生血管的描述,采用例数和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视野缺损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虹膜新生血管的消退时间、眼压以及静脉的循环时间等以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各组患眼视力按照≤4.3、4.3~4.7及≥4.8三个等级分类统计,结果观察组分别为7例(7只眼,占20.00%)、24例(24只眼,占68.57%)及4例(4只眼,占11.43%);对照组分别为14例(14只眼,占46.67%)、13例(13只眼,占43.33%)及3例(3只眼,占10.00%)。经过秩和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1.93,P〉0.05)。患者虹膜新生血管明显消退或消失者,观察组为33例(33只眼,占94.28%),对照组为23例(23只眼,占76.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患眼视野缺损值分别为(19.05±0.52)d B和(13.43±0.63)d B,对照组分别为(18.88±0.65)d B和(15.91±0.54)d B;组间比较: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7,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8,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5,P〈0.05)。患者治疗前后患眼的RNFL厚度,观察组分别为(71.47±3.14)μm和(91.21±2.04)μm,对照组分别为(71.51±3.29)μm和(85.05±2.17)μm;组间比较: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8,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3,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7,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5,P〈0.05)。患者经过治疗虹膜新生血管的消退时间,观察组为(6.20±0.4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39±0.3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患眼眼压,观察组分别为(46.19±0.73)mm Hg(1 mm Hg=0.133k Pa)和(18.52±0.49)mm Hg,对照组分别为(46.21±0.69)mm Hg和(23.95±0.51)mm Hg。组间比较: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5,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37,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09,P〈0.05)。患者治疗前后患眼静脉循环的时间,观察组分别为(11.31±0.38)s和(8.19±0.40)s,对照组分别为(11.30±0.37)s和(9.43±0.29)s。组间比较: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4,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7,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8,P〈0.05)。结论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眼用注射液行球内注射治疗NVG能良好地改善患者视力和视野缺损,效果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光凝 雷珠单抗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岩 马军艳 +1 位作者 王翠 吕杰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6期24-29,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黄斑厚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48例(48只眼)DR患者的临...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黄斑厚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48例(48只眼)D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26只眼)和观察组22例(22只眼)。对照组患者常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组患者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结束时行玻璃体腔注入曲安奈德。手术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及眼压情况以均数±标准差(x珋±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术前及术后1 d和1、3及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9±0.09)、(0.65±0.26)、(0.68±0.23)、(0.73±0.21)及(0.72±0.22),观察组分别为(0.31±0.11)、(0.75±0.25)、(0.78±0.20)、(0.79±0.17)及(0.76±0.19)。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7,8.05,9.82,9.22;P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6,9.66,11.12,9.61;P2<0.05)。术前及术后1、3及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96.46±17.92)μm、(239.04±17.36)μm、(215.57±21.10)μm及(212.89±28.77)μm,观察组分别为(193.46±20.38)μm、(194.75±16.19)μm、(190.24±17.60)μm及(192.62±21.41)μm。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0,3.52,2.47;P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3,0.56,0.13;P2>0.05)。术前及术后1 d和1、3及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眼压分别为(15.40±2.11)mm Hg(1mm Hg=0.133 k Pa)、(15.32±2.21)mm Hg、(15.23±1.93)mm Hg、(16.07±2.04)mm Hg及(15.48±1.89)mm Hg,观察组分别为(14.35±1.81)mm Hg、(16.85±3.37)mm Hg、(15.73±1.82)mm Hg、(15.35±1.95)mm Hg及(15.78±1.73)mm Hg。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3,0.28,1.16,0.14;P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06,2.52,2.01,2.67;P2<0.05)。观察组22例(22只眼)患者中有3例(3只眼)患者术后第1天眼压高于21mm Hg,经噻吗洛尔滴眼液2次/d滴眼,1周内均恢复正常,对照组无眼压升高患者。术后对照组中有4例(4只眼)患者出现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观察组未出现。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能够阻止DR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的增厚,降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对术后视力及眼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黄斑厚度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岩 孔令普 +1 位作者 马军艳 吕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7期828-830,共3页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在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34例(34只眼)患...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在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34例(34只眼)患者,经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比较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变化,记录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术前术后裸眼视力之间、最佳矫正视力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有19只眼眼压高于21 mmHg,术后7天内所有眼压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其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人工晶状体偏位4只眼,黄斑水肿2只眼.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玻璃体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破裂 超声乳化 玻璃体切割 曲安奈德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岩 马军艳 +1 位作者 王翠 吕杰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749-751,共3页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后极性白内障32例(44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记录术中后囊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结...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后极性白内障32例(44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记录术中后囊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9眼发生后囊破裂,后囊破裂发生率为20.45%;术中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内1眼,术后第1d高眼压6眼。结论后极性白内障后囊破裂的发生率较高,但通过合理的手术处理,也能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后极性 晶状体超声乳化 效果 临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