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5
1
作者 顾大钊 张勇 曹志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问题,我国是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逆向分布使得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成为煤炭绿色开发的重大技术难题。我国西部已成为煤炭的主产区,但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蒸发量大,矿井水外排后蒸...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问题,我国是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逆向分布使得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成为煤炭绿色开发的重大技术难题。我国西部已成为煤炭的主产区,但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蒸发量大,矿井水外排后蒸发损失是我国目前煤炭开采年损失60亿t矿井水的主要原因。系统分析了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技术进展及工程应用特点;介绍了神华集团经过近20年的技术探索和工程实践,突破传统理念,首次提出采空区储用矿井水的技术构想,攻克了水源预测、水库选址、库容计算、坝体构筑、安全控制和水质保障等技术难题,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技术体系。该技术已在神东矿区全面实施,并将在西部其他矿区推广应用,为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开辟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水资源保护利用 采空区储用矿井水 煤矿地下水库
下载PDF
宝日希勒露天煤矿水资源综合利用优化配置研究
2
作者 吴慧光 徐芸 +3 位作者 陶玲 王海棠 王晓雷 曹志国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1期152-156,共5页
煤炭开采产生的大量矿井水,是宝贵的非常规水资源,处理后可回用于矿区生产和生活。该文对矿坑水资源水质、利用情况、用途进行分析,完善2022年矿区用水平衡图,并对现有工艺进行优化,建立智慧水务、完善用水制度和经济管理机制,提出系统... 煤炭开采产生的大量矿井水,是宝贵的非常规水资源,处理后可回用于矿区生产和生活。该文对矿坑水资源水质、利用情况、用途进行分析,完善2022年矿区用水平衡图,并对现有工艺进行优化,建立智慧水务、完善用水制度和经济管理机制,提出系统的建议和可行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矿井水 优化配置 宝日希勒
下载PDF
煤炭开发利用水资源需求及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井峰 熊日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117,121,共4页
针对水资源对煤炭开采、煤炭洗选、燃煤发电和煤制油化工等煤炭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的制约,提出了充分利用矿井水和城市中水满足煤炭开发利用水资源需求的总体思路,分析了矿井水和城市中水利用的主要技术路径和研发方向。通过神华集团的案... 针对水资源对煤炭开采、煤炭洗选、燃煤发电和煤制油化工等煤炭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的制约,提出了充分利用矿井水和城市中水满足煤炭开发利用水资源需求的总体思路,分析了矿井水和城市中水利用的主要技术路径和研发方向。通过神华集团的案例,证明利用矿井水和城市中水是煤炭开发利用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有效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发利用 水资源 矿井水 城市中水
下载PDF
基于大样本的露天开采植被扰动范围一般性统计规律——以神东煤炭基地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军 彭传盈 +4 位作者 张成业 李全生 张凯 刘举庆 马雪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5-985,共11页
露天开采对植被的扰动范围对于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以单个或若干个煤矿为研究对象,所得结论仅能反映个体煤矿的特点,缺乏对区域尺度上大量露天煤矿的开采扰动一般性规律研究,难以在实践中推广使用。针对... 露天开采对植被的扰动范围对于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以单个或若干个煤矿为研究对象,所得结论仅能反映个体煤矿的特点,缺乏对区域尺度上大量露天煤矿的开采扰动一般性规律研究,难以在实践中推广使用。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根据临近煤矿分布特点与生态扰动类型,定义了4种类型的露天煤矿区OD-NDVI曲线(Orientation Distance-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Curve),包括“负独立型曲线”、“负密集型曲线”、“正独立型曲线”和“正密集型曲线”,并提出了基于OD-NDVI曲线的开采植被扰动距离提取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OD-NDVI曲线提取、曲线分类与开采扰动距离识别4个主要步骤。以神东煤炭基地106个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提取所有煤矿的开采扰动距离并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揭示了研究区露天开采对植被扰动范围的一般性统计规律。结果如下:(1)采用Shapiro-Wilk统计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神东煤炭基地露天煤矿的开采扰动距离符合正态分布(R^(2)=0.95),开采扰动距离大多在均值1 214 m附近,且68.26%的开采扰动距离分布在[939.05 m, 1 488.71 m]内(均值的1倍标准差内);(2)借助箱线图统计,揭示了露天煤矿的开采扰动距离存在有界性特点,最大值为2 025 m,最小值为600 m,仅有0.13%的开采扰动距离大于2 038.37 m(超过均值3倍标准差);(3)通过分析露天煤矿在8个方向上开采扰动距离的变异系数,发现其开采扰动距离存在显著的方向异质性,70.7%的煤矿方向开采扰动距离存在较强或中等方向异质性,仅有29.3%存在弱方向异质性;(4)通过拟合建模分析,发现开采扰动距离与实际年产煤量存在显著的对数模型关系(R^(2)=0.613),随着煤矿的年产煤量增长,其开采扰动距离呈对数增加,但在年产煤量增加至232万t后,年产煤量对扰动距离无明显影响作用。基于大样本露天煤矿的统计分析结果具有更强的普适性和精细度,有望为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的分级分区治理、精准修复、生产计划优化等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开采 植被扰动范围 开采扰动距离 统计规律 神东煤炭基地
下载PDF
不同破断距下开采覆岩裂隙网络分形特征研究
5
作者 刘俊熙 张士川 +3 位作者 沈宝堂 肖越 李杨杨 张有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共11页
为研究神东矿区不同破断距下开采覆岩裂隙网络分形特征,分析了基本顶周期破断距影响因素,选取大柳塔煤矿52505和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进行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探究了不同破断距影响下覆岩裂隙网络分布特征,借助Matlab软件获取不同覆岩裂隙... 为研究神东矿区不同破断距下开采覆岩裂隙网络分形特征,分析了基本顶周期破断距影响因素,选取大柳塔煤矿52505和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进行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探究了不同破断距影响下覆岩裂隙网络分布特征,借助Matlab软件获取不同覆岩裂隙网络分布分形维数,定量描述了覆岩裂隙发育特征,进一步探讨了覆岩裂隙传播影响下不同岩层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基本顶周期破断距主要因素包括基本顶厚度、抗拉强度以及承载载荷;大柳塔52505工作面、上湾12401工作面模拟开采平均破断距分别为20和30.4 m;不同破断距下覆岩裂隙网络的分形维数随煤层工作面推进呈现阶梯形增长态势,分形维数可较好地表征覆岩裂隙分布。两工作面最高离层裂隙发育高度与分形维数变化趋势均近似呈非线性正相关;不同破断距对覆岩整体裂隙发育扩展趋势影响显著,工作面回采前期大柳塔52505工作面分形维数相对较低,回采中后期则相反,破断距小,覆岩整体裂隙发育程度相对较高;两工作面覆岩沉降曲线呈“凸”型,近似以采空区中部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断距 覆岩运动 覆岩裂隙网络 分形维数 周期来压
下载PDF
粉煤灰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新杰 王昊 刘丽丽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4,共3页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放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中国的排放量维持在5亿~7亿t/a,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形势变化,区域分布和利用水平不均衡化日益突出。粉煤灰既是污染环境的工业副产品,又是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充分研究其矿物组成和理化特...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放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中国的排放量维持在5亿~7亿t/a,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形势变化,区域分布和利用水平不均衡化日益突出。粉煤灰既是污染环境的工业副产品,又是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充分研究其矿物组成和理化特性,提升利用价值,变废为宝,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随着国家去产能政策实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粉煤灰的资源属性更加突出明显,应用领域涉及建材、化工、筑路、农业、环境和绿色煤基等多个行业,灰基产品具有轻质、阻燃、保温、耐候、抗折的性能,其综合利用更加多元化、高值化、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煤炭 清洁利用 去产能
下载PDF
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发展战略与工程科技 被引量:68
7
作者 顾大钊 李井峰 +5 位作者 曹志国 吴宝扬 蒋斌斌 杨毅 杨建 陈要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79-3089,共11页
我国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是实现煤炭绿色开发和矿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通过调研咨询、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发展战略和工程科技。研... 我国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是实现煤炭绿色开发和矿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通过调研咨询、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发展战略和工程科技。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吨煤开采产生矿井水为1.87 m^(3),每年产生煤矿矿井水约6.88×109 m^(3),煤矿矿井水平均利用率约为35%;根据煤炭产量发展趋势研究预测,2035年前我国煤矿矿井水每年可以稳定在6.0×109 m^(3)以上,煤矿矿井水将是我国长期稳定的非常规水资源,实现矿井水高效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煤矿矿井水利用率分别达到55%,70%,80%的总体目标;通过总结分析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技术、矿井水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历程与趋势,提出了“2+5+5+3”的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工程科技:即掌握“煤层开采覆岩断裂带发育规律与地下水运移机制”、“矿井水水-岩耦合化学作用机理”等2项基础理论;突破“地下水赋存精准探测技术”、“煤矿地下水库群建设与运行技术”、“充填开采技术材料与装备”、“高矿化度矿井水大规模低成本处理技术”、“含特殊组分矿井水精准处理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建立“蒙陕接壤区煤矿地下水库技术示范区”、“宁东、哈密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利用示范区”、“蒙东草原区矿井水保护利用示范区”、“华北平原区充填开采水资源保护示范区”、“两淮矿区废弃矿井水资源利用示范区”等5个矿井水保护利用示范区;到2035年实现“煤矿地下水库储水规模达到5.0×10^(8) m^(3)”、“充填开采技术成本下降50%”、“高矿化度矿井水零排放成本下降50%”等三大技术目标。同时对矿井水高效利用提出了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矿井水保护利用技术 煤矿地下水库 充填开采 工程科技
下载PDF
西部煤炭集约化开采损伤传导机理与源头减损关键技术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全生 郭俊廷 +3 位作者 张凯 阎跃观 张村 徐祝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36-3644,共9页
科学认识开采损伤传导机理是井下安全生产、含水层保护及地表附属物减损理论发展及减损关键技术提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研究西部煤炭集约化开采损伤传导机理与源头减损关键技术,对协调我国能源需求保障和矿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科学认识开采损伤传导机理是井下安全生产、含水层保护及地表附属物减损理论发展及减损关键技术提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研究西部煤炭集约化开采损伤传导机理与源头减损关键技术,对协调我国能源需求保障和矿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集约化开采特征和现有减损技术特点,基于神东矿区集约化开采现场实测与模拟,研究了西部集约化开采损伤规律,揭示覆岩损伤传导机理。研究表明,神东矿区集约化开采具有矿压显现强烈、覆岩损伤严重、移动周期短、地表变形剧烈、地表裂缝发育等规律;发现神东上湾煤矿“基本顶破断-关键层断裂-地表主裂缝”呈“331”周期性传导规律,得出西部煤炭集约化开采覆岩及地表损伤具有周期性对应传导关系。揭示了覆岩损伤逐层上传、分区耗散的机理;提出了采动损伤能及极限损伤能临界值计算方法;建立了覆岩“三带”不同分区损伤系数与开采空间关系的损伤耗散模型,得出源头减损是控制开采损伤的主要途径。兼顾集约化开采特征,分别围绕覆岩损伤控制、地表变形控制等不同目的,提出了开采工艺参数优化、覆岩承载结构稳定性维持和变形调控减损的集约化开采源头减损关键技术,并给出工作面采高、面长及推进速度的合理区间。运用该方法对上湾煤矿12402工作面进行了开采优化,并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覆岩损伤程度和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集约化开采 损伤传导 源头减损 减损技术 神东矿区
下载PDF
东部草原区露天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系统影响与帷幕保护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赵春虎 王强民 +3 位作者 王皓 杨建 刘基 张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85-3692,共8页
我国东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是以露天开采为主的重要煤电基地,但是针对草原区露天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系统影响及其水资源保护等问题研究较为不足。以呼伦贝尔草原宝日希勒露天矿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矿区煤炭资源开发与疏排水特征,将矿区露天... 我国东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是以露天开采为主的重要煤电基地,但是针对草原区露天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系统影响及其水资源保护等问题研究较为不足。以呼伦贝尔草原宝日希勒露天矿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矿区煤炭资源开发与疏排水特征,将矿区露天矿开采历史划分为初期、剧增期与稳定期3个阶段。应用地下水系统数值仿真技术,系统分析了露天矿区疏排水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第1阶段(初期),由于宝日希勒露天煤矿首采区疏排水影响(疏排水强度2.3×104 m 3/d),矿区范围内平均水位降深小于5 m;第2阶段(剧增期),宝日希勒露天矿西侧的东明露天矿相继开发,由于东明露天井田富水性好的松散含水层(渗透系数大于35 m/d)接受莫日格勒河地表水体补给充分,导致矿区疏排水强度增加至19.47×104 m 3/d,矿区范围内平均水位降深大于10 m;第3阶段(稳定期),宝日希勒露天矿首采区闭坑后2采区相继开采,矿区疏排水量趋于稳定(14.93×104 m 3/d),莫日格勒河地表水体渗漏补给松散层地下水强度约为11.02×104 m 3/d,约占东明露天矿疏排水量的80%,平均水位降深大于15 m。最后,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帷幕减渗条件下地下水流场以及露天矿剥离开采条件下含水层涌水特征,构建了受强富水强补给露天矿在帷幕墙减渗条件下地下水系统仿真模型,评价了帷幕墙构建对疏排水的影响程度,模拟得出帷幕墙长度为4 km的条件下,疏排水量减少至6.65×104 m 3/d,降幅约为51.81%,总结提出帷幕墙阻水减渗方案是矿区针对强富水、强补给含水层地下水保护性开采与露天矿减少疏排水量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东部草原区 露天煤矿 帷幕墙
下载PDF
西部矿区煤水协调开采物理与情景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曹志国 张建民 +2 位作者 王皓 张国军 张文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8-651,共14页
针对西部煤炭主产区矿井水保护利用技术难题,以煤水协调开采为基本原则,自主设计了包含实验材料配制系统、模型框架加载系统、水压控制系统、柔性隔离层注浆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5部分组成的煤水协调开采物理模拟实验平台;研制出由... 针对西部煤炭主产区矿井水保护利用技术难题,以煤水协调开采为基本原则,自主设计了包含实验材料配制系统、模型框架加载系统、水压控制系统、柔性隔离层注浆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5部分组成的煤水协调开采物理模拟实验平台;研制出由骨架结构物和胶结物组成的相似材料,其中骨架结构物用于调控相似材料弹性模量,胶结物用于调控相似材料整体强度,经检验,所研制材料的力学和渗流特性均满足相似模拟实验的基本要求;以西部宁东煤田麦垛山煤矿2号煤首采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煤水协调共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研究,工作面回采3~5个周期来压步距后,通过对隔水层进行注浆改造或压裂处理,分析煤水协调开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高度演化特征、7个测点水流变化情况以及顶板破断特征,研究表明:隔离层压裂改造位置应位于超前基岩顶板扰动范围之外,隔离层注浆改造应在岩层充分压实后(3~5个周期来压后)进行,采用压裂和注浆封堵相结合的工艺手段,隔离了“地下水”向下渗流通道,可以实现地下水原位保护。模拟研究了4种工况条件下人工隔水层的保水作用,首先对2号煤首采区上覆含(隔)水层系统进行数值概化,建立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数值模型;然后利用矿区水文监测孔的水位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校核,获得最终含水层参数、模拟期水均衡项以及流场信息;最后结合区内用水情况、地下水开采现状,设置2号煤实际开采条件下工作面布置与回采方案,利用参数校核后的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和流场进行情景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人工隔离层建造位置越靠下,隔水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矿区 煤水协调开采 导水裂隙带 隔离层压裂 隔离层注浆改造
下载PDF
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伟龙 刘刚 《陕西煤炭》 2022年第5期149-152,共4页
在分析我国过去30年能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简述了伴随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矸石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并介绍了煤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现有利用方式。综合目前利用方式的弊端,提出了以离层区注浆充填为代表的煤矸石有效... 在分析我国过去30年能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简述了伴随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矸石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并介绍了煤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现有利用方式。综合目前利用方式的弊端,提出了以离层区注浆充填为代表的煤矸石有效大宗利用新工艺。离层区注浆充填技术前期投资小、运行期间与采煤作业相互影响小,在抑制开采沉陷的同时实现了煤矸石废弃物的有效资源化转化,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为我国煤矸石有效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固体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离层区注浆 开采沉陷
下载PDF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析及利用潜力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丽平 方敏 +1 位作者 宋子恒 易晓亮 《能源科技》 2022年第5期9-14,18,共7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必须采取有力举措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作为清洁和可再生绿色能源,具备低碳和零排放的特点。大力发展光伏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必须采取有力举措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作为清洁和可再生绿色能源,具备低碳和零排放的特点。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当前电力市场下,全国各区域太阳能资源、光伏发电量,以及光伏发电的经济性。研究中充分考虑了全国各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化交易降价、调峰辅助服务费“、两个细则”考核费用等对新能源上网电价的影响以及各地弃光限电情况等。采用典型工程设计方案对全国各区域光伏项目进行经济性分析和投资潜力的研究,并结合新能源发展的区域性、战略性、一体化、经济性四大原则,对当前投资建设光伏项目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全国光资源 光伏发电 光伏经济性 投资潜力
下载PDF
东部草原区露天煤矿减损开采与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全生 李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4-492,共9页
东部草原区是我国重要的煤能源基地,煤炭开发为东北区能源保供和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东部草原区气候酷寒干旱、土壤瘠薄、植被抗扰动能力低,而煤炭大规模开发导致了当地草原退化和水位下降等问题,因此开展了东部草原区露天煤... 东部草原区是我国重要的煤能源基地,煤炭开发为东北区能源保供和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东部草原区气候酷寒干旱、土壤瘠薄、植被抗扰动能力低,而煤炭大规模开发导致了当地草原退化和水位下降等问题,因此开展了东部草原区露天煤矿减损开采与生态系统修复研究,提出了露天煤矿源头减损-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生态修复理念,研发了开采节地减损、物料跨时空调配储用和“生态窗口期”协同修复等技术,并在胜利露天矿和宝日希勒露天矿进行技术应用和示范。结果表明:胜利露天矿原排土工作帮坡角提高了2.9°,可开展生态修复时间提前0.9 a,采场占地面积缩小75.2 hm^(2);仅在宝日希勒露天矿南帮实施冻结期靠帮开采-快速回填技术多回收煤炭资源69.55万t,占年生产能力的2%,在满足露天矿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少征地2.4 hm^(2)/a。研究成果为相似露天矿开展减损开采与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草原区 露天煤矿 减损开采 生态修复 绿色开采
下载PDF
煤矿开采损伤数值模拟量化表征与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村 任赵鹏 +3 位作者 兰世勇 方尚鑫 芦佳乐 乔元栋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398-408,共11页
地表岩土层沉陷和生态损伤是采动损伤的主要表现形式,量化表征采动损伤是分析围岩稳定性、设计开采工艺参数和巷道支护参数的前提。本文根据现阶段常用的有限元和离散元模拟方法,提出并定义了损伤度概念,作为表征开采损伤的量化指标,即... 地表岩土层沉陷和生态损伤是采动损伤的主要表现形式,量化表征采动损伤是分析围岩稳定性、设计开采工艺参数和巷道支护参数的前提。本文根据现阶段常用的有限元和离散元模拟方法,提出并定义了损伤度概念,作为表征开采损伤的量化指标,即单元体塑性体积占比和接触断裂长度(个数)占比;利用损伤度量化指标优化了西部矿区高强度开采参数,分析了采动水浸条件下区段煤柱的稳定性和充水断裂构造区域巷道围岩的渐进损伤特征,获得了覆岩损伤度与工作面长度和推进速度的量化关系,可以实现开采参数的合理优化;揭示了区段煤柱采动水浸的渐进损伤特征,认为现有煤柱条件下采空区作为蓄水区域存在渗水危险;量化了充水断裂构造区域巷道围岩损伤分布特征,提出了疏放断层贯通顶板含水层+原有断层裂隙注浆加固+加强支护的解决措施。与导水裂隙带高度、煤柱塑性区发育宽度等常用损伤指标进行对比,损伤度量化指标对于采动损伤表征的敏感度更高,能够实现连续性采动损伤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损伤 量化表征 损伤度 煤柱失稳 巷道失稳
下载PDF
脱硫废水中镁离子资源化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段亚威 罗贵贤 +4 位作者 钟振成 佟振伟 王靖宇 郝雨峰 熊日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18-1921,1927,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脱硫废水中镁离子回收的各种工艺路线和应用现状,并对现有的镁离子资源化回收工艺进行对比,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认为应根据脱硫废水水质、总含盐量,特别是废水中Mg^(2+)、Ca^(2+)、SO_(4)^(2-)和Cl^(-)的摩尔比例... 介绍了国内外脱硫废水中镁离子回收的各种工艺路线和应用现状,并对现有的镁离子资源化回收工艺进行对比,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认为应根据脱硫废水水质、总含盐量,特别是废水中Mg^(2+)、Ca^(2+)、SO_(4)^(2-)和Cl^(-)的摩尔比例以及经济性多方面综合考虑,从废水中回收Mg(OH)_(2)或MgSO_(4)产品盐,不建议回收MgCl_(2)产品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脱硫废水 预处理 镁盐 资源化
下载PDF
酸性矿井水中潜在可回收资源研究进展及技术应用
16
作者 李杰 唐佳伟 +4 位作者 张锁 侯福林 刘兆峰 郭强 李雪佳 《中国矿业》 2023年第3期10-19,26,共11页
酸性矿井水是采矿行业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当前关于酸性矿井水的大量研究工作更侧重于最大限度降低酸性矿井水对环境的影响,而对酸性矿井水中丰富、有价值资源的回收则研究相对较少,如何高效地实现酸性矿井水中有价值资源的回收仍然... 酸性矿井水是采矿行业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当前关于酸性矿井水的大量研究工作更侧重于最大限度降低酸性矿井水对环境的影响,而对酸性矿井水中丰富、有价值资源的回收则研究相对较少,如何高效地实现酸性矿井水中有价值资源的回收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查阅当前世界各国对酸性矿井水资源化及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酸性矿井水潜在的可回收资源及技术应用。酸性矿井水中潜在的可回收资源主要包括回用水、硫酸、金属和稀土元素,这些有价值资源的回收不仅能降低其对环境和生态安全的影响,而且还能为化学品和能源提供持续供应,并实现经济价值以抵消部分治理成本。此外,酸性矿井水中潜在有价值物质的回收技术主要有吸附法、生物吸附法、膜技术法和组合工艺。组合工艺是最理想的回收技术,不仅能高效地对酸性矿井水进行处理,还能实现水的再利用和有价值资源的回收。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资源回收和再利用作为酸性矿井水可持续的治理目标,并提出了酸性矿井水在资源化层面存在的问题和值得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井水 潜在资源 资源回收 回收技术 资源再利用
下载PDF
我国煤矿绿色开采与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17
作者 康红普 李全生 +2 位作者 张玉军 郭俊廷 刘鹏亮 《绿色矿山》 2023年第1期1-24,共24页
绿色开采是我国煤炭开发的必然发展方向。基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与国家能源集团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总结凝练分析了我国井工和露天煤矿绿色开采与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技术现状。包括传统井工煤矿采动损害控制技术、基于开采... 绿色开采是我国煤炭开发的必然发展方向。基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与国家能源集团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总结凝练分析了我国井工和露天煤矿绿色开采与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技术现状。包括传统井工煤矿采动损害控制技术、基于开采工艺参数优化和覆岩承载结构稳定性维持的现代源头减损开采技术;露天煤矿生态型优化设计与规划、靠帮开采、沿帮开采与强化内排及生态修复窗口期协同利用等生态减损绿色开采技术;坚硬主控岩层预裂弱化控制导水裂缝带、顶板含水层控水开采、采动裂隙引导修复及采后导水主通道注浆封堵、分布式地下水库、露天煤矿采场注浆帷幕等矿区水资源保护技术;多源固废充填开采技术以及CO_(2)矿化及粉煤灰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煤沉陷区井上下协同治理及功能化利用技术;地表裂缝及沉陷区植被分区修复技术;露天煤矿土壤改良与提质增容、内排土场生态型地层立体重构、高效粉尘阻控、植物优选保育与联合修复、景观生态功能提升等技术;煤矿区采动损害协同监测技术,绿色开采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我国煤矿已初步形成了以低损害开采、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生态修复等为主的绿色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为绿色矿山建设与煤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最后,提出了我国煤炭绿色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绿色开采 水资源保护 充填开采 生态修复 协同监测
下载PDF
软弱覆岩下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断裂带高度计算 被引量:14
18
作者 方杰 徐会军 +1 位作者 曹志国 李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73,共7页
为得到蒙东地区无软弱覆岩层地质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断裂带的准确测算方法,以神华大雁矿业公司敏东一矿02工作面为例,分别采用煤矿防治水经验公式、"三下"采煤计算公式等方法计算导水断裂带高度;同时,采用FLAC^(3D)... 为得到蒙东地区无软弱覆岩层地质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断裂带的准确测算方法,以神华大雁矿业公司敏东一矿02工作面为例,分别采用煤矿防治水经验公式、"三下"采煤计算公式等方法计算导水断裂带高度;同时,采用FLAC^(3D)软件对煤层顶板覆岩破坏对覆岩导水断裂带发育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推进距离下的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采用塑性区分布法,得到了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突变"和"稳定"2种状态与回采工作面的推进距离。经计算,3种方法得到的导水断裂带高度分别为93.12、26.67和88.00 m,而采用现场钻探观测表明导水断裂带高度为83.78 m。实测数据表明,蒙东地区软弱覆岩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冒采比为5,裂采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覆岩层 综放开采 导水断裂带 冲洗液漏失量
下载PDF
基于校正的遥感数据方法估算地下水补给量:以鄂尔多斯盆地台格庙矿区为例
19
作者 王旭东 韩鹏飞 +4 位作者 张锁 朱晓倩 邢朕国 王路军 万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9-418,共10页
地下水补给是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关键因素,准确评价地下水净补给量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区域水文循环过程的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通常情况下,在站点尺度可以使用蒸渗仪等设备直接监测地下水补给,而在区域尺度获取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是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关键因素,准确评价地下水净补给量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区域水文循环过程的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通常情况下,在站点尺度可以使用蒸渗仪等设备直接监测地下水补给,而在区域尺度获取地下水补给则难度较大,因此亟待构建一种简便量化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量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遥感数据校正来估算区域尺度多年地下水补给量的方法,并在黄河中游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新街台格庙矿区进行试点应用研究。通过对多源降水数据的筛选和蒸发遥感数据的校正,评价台格庙矿区地下水多年净补给量,并基于实测数据的Hydrus-1D数值模拟验证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TPDC来源的降水量数据集更适用于反映研究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MOD16遥感数据低估了矿区实际蒸散量,实际蒸散量是MOD16数据的1.41倍;矿区多年平均净补给量变化范围在-65.70~73.93 mm之间,超过80%的区域净补给量在-30~30 mm之间。新方法估算的地下水净补给量与基于实测数据的土壤水流数值模拟结果接近,表明该方法在缺乏地表产流或地表径流观测资料翔实的地区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 MOD16 遥感 HYDRUS-1D 台格庙矿区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水-岩相互作用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凯 高举 +2 位作者 蒋斌斌 韩佳明 陈梦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60-3772,共13页
为了揭示煤矿地下水库水体中离子的变化规律,阐明其自净化机理,并为其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神东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原位进出水水样水质分析、水化学类型分析和其中主要离子来源解析,设计4组煤矿地下水库泥岩和细砂岩分别与去... 为了揭示煤矿地下水库水体中离子的变化规律,阐明其自净化机理,并为其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神东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原位进出水水样水质分析、水化学类型分析和其中主要离子来源解析,设计4组煤矿地下水库泥岩和细砂岩分别与去离子水和矿井水的水-岩相互作用模拟实验,采用图示法、离子比值法等手段揭示煤矿地下水库水体中主要离子的变化规律及其来源。结果表明: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发生的主要水-岩相互作用为阳离子交换反应,黄铁矿氧化,方解石、白云石以及硅酸盐矿物的溶解。阳离子交换反应使得Na^+浓度增大而Ca^2+浓度减少、水化学类型由进水的SO4·Cl-Ca型向出水的SO 4·Cl-Na型转变以及造成Na^+浓度相对Cl-浓度过量而r(Ca^2++Mg^2+)浓度相对于r(HCO3^-+SO4^2-)浓度亏缺的主要原因;且随着水-岩相互作用的进行,泥岩和细砂岩的钠吸附比均逐渐增大,阳离子交换反应逐渐减弱。煤矿地下水库水体中SO4^2-部分来源于黄铁矿氧化,其中泥岩的方解石含量相对于白云石含量较多,主要是黄铁矿氧化与方解石发生中和反应;而细砂岩中白云石含量较多,主要是黄铁矿氧化与白云石发生中和反应。矿井水中Na^+主要来自钠长石和正长石等硅酸盐矿物的溶解,泥岩组和细砂岩组Ca^2+和Mg^2+的主要来源分别是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水-岩相互作用 离子来源 离子变化规律 矿井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