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采场顶板灾害预警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昊 李杰 +2 位作者 郑闯凯 刘文杰 朱墨然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简述了采场顶板灾害预警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超前段、采场支架、采空区三大类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系统梳理了锚杆支护巷道矿压、钻孔应力、电磁辐射、微电流、微震/地音、采场支架阻力、采空区风压等各类在线式监测预警系统的... 简述了采场顶板灾害预警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超前段、采场支架、采空区三大类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系统梳理了锚杆支护巷道矿压、钻孔应力、电磁辐射、微电流、微震/地音、采场支架阻力、采空区风压等各类在线式监测预警系统的预警原理及测站布置。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煤矿采场顶板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存在的不足,并对采场顶板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进一步融合发展与体系化应用进行了展望与初步构想:基于各类在线式监测系统的多源信息,实现采场顶板灾害融合预警及矿井灾害预警系统的制度化管理。通过综合分析各类在线式监测预警系统的技术现状,为采场顶板灾害实时预警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顶板 超前巷道 监测预警 微震监测 实时预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3DPIV技术的煤矿模拟巷道烟气流动实验研究
2
作者 邹永洺 王银辉 +1 位作者 田富超 赵岳然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9,共8页
为研究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时烟气流动的特征,进而准确分析烟气流动状态,模拟了自然状态下烟气在10 s的流动状态,确定发火产烟的大致阶段;利用三维粒子图像测速(3-dimension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3DPIV)技术分别拍摄巷道敞口、密... 为研究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时烟气流动的特征,进而准确分析烟气流动状态,模拟了自然状态下烟气在10 s的流动状态,确定发火产烟的大致阶段;利用三维粒子图像测速(3-dimension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3DPIV)技术分别拍摄巷道敞口、密闭以及密闭启封3种状态下固定风速1 m/s风机的启停控制,研究不同条件下烟流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巷道敞口烟流流动比较简单,而巷道一旦密闭,导致烟气无法扩散,高浓度烟气将会出现复杂的流动变化,如层流、过度流、湍流、逆流以及烟流分叉等现象,巷道密闭启封时会发生烟流“涌出”,此刻烟流流动状态复杂多变,但经过一定时间都会保持烟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烟气流动 模拟巷道 3DPIV 密闭启封
下载PDF
陕西省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现状及对策研究
3
作者 曹建军 刘军 王中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对陕西省煤矿瓦斯灾害特征进行了整体分析,并重点分析了韩城矿区3号和11号煤层瓦斯突出特点。分别对高瓦斯矿井、瓦斯突出矿井采取的灾害防治方法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瓦斯突出矿井形成了地面L型钻井水力压裂区域瓦斯排... 对陕西省煤矿瓦斯灾害特征进行了整体分析,并重点分析了韩城矿区3号和11号煤层瓦斯突出特点。分别对高瓦斯矿井、瓦斯突出矿井采取的灾害防治方法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瓦斯突出矿井形成了地面L型钻井水力压裂区域瓦斯排采技术、穿层钻孔高压水射流钻扩一体化瓦斯抽采技术等10项瓦斯抽采技术、瓦斯抽采“四化”经验和智能管控平台系统,但在矿井通风、瓦斯地质、瓦斯抽采和瓦斯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高瓦斯矿井形成了诸多先进经验、典型先进模式,但在瓦斯地质、通风系统、防突措施、安全防护、监测监控和管控模式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了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灾害防治对策,认为高瓦斯矿井应从瓦斯地质探测、瓦斯抽采系统、通风系统及瓦斯管理等方面加强针对性瓦斯防治对策:瓦斯突出矿井应进一步开展突出机理及规律精细化研究,实施区域性预测及大区域预测防控技术,推广瓦斯灾害远程在线智能预警,加强矿井防突技术、设施及人才管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灾害 高瓦斯矿井 瓦斯突出矿井 防治现状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全类型重大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架构——以宁煤麦垛山煤矿为例
4
作者 李慎君 沈伟 +3 位作者 李明建 覃木广 宋志强 杨宇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9期57-64,70,共9页
现有煤矿重大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多针对单一灾害类型,缺乏多种灾害间的数据融合、数据互通。为解决各类监控与预警系统孤立、分散,缺乏各类监测和报警信息融合问题,以宁煤麦垛山煤矿为例,系统阐述了全类型重大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模式... 现有煤矿重大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多针对单一灾害类型,缺乏多种灾害间的数据融合、数据互通。为解决各类监控与预警系统孤立、分散,缺乏各类监测和报警信息融合问题,以宁煤麦垛山煤矿为例,系统阐述了全类型重大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模式、搭建路线。在动态采集矿井水、火、矿压等监测检测数据、空间图形数据及各专业灾害预警指标结果的基础上,建立矿井综合安全态势风险评判指标体系与预警模型。该系统能综合信息运算并制定适用于矿井的预警规则,为灾害防治决策提供集成管理与可视化分析平台。此外,还建立了多因素融合预警模型,研发了多因素融合预警软件系统,实现了主要灾害融合多因素耦合和融合分析预警,为矿井提供了综合评估安全态势智能管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重大灾害 数据监控 融合预警 数据管理平台 智能系统架构
下载PDF
受载煤体微电流效应及煤岩动力灾害预警应用展望
5
作者 王恩元 李德行 +1 位作者 刘晓斐 王冬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5-706,共12页
利用建立的受载煤体微电流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载条件下煤样微电流测试试验,研究揭示煤体受载变形微电流效应,分析煤体受载变形过程微电流响应特征,研究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定量关系,提出微电流法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原理,结合现场... 利用建立的受载煤体微电流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载条件下煤样微电流测试试验,研究揭示煤体受载变形微电流效应,分析煤体受载变形过程微电流响应特征,研究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定量关系,提出微电流法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原理,结合现场实践结果,对微电流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结果表明,煤体受载变形能够产生微电流,微电流变化与应力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应力、应变、应变率等)紧密相关,在压密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微电流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加,在弹性变形阶段随应力和应变线性增加;煤体在扰动载荷下能够产生随应力周期性变化的微电流,即脉动直流电,其变化与应力变化一致。微电流对煤体破坏具有较好的前兆响应,微电流在加速增加过程(塑性变形阶段)中的异常波动可作为煤体渐进性破坏的前兆特征,微电流在衰减过程中的脉冲式波动可作为煤体蠕变破坏的前兆特征。煤体受载微电流效应及现场应力梯度的存在,是矿井微电流测试的重要基础;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紧密相关性,是利用微电流技术观测煤岩体应力的重要前提;微电流对煤体破坏具有明显的前兆响应,是利用微电流技术预测预报煤岩动力灾害的重要保障。微电流技术具有响应灵敏度高、前兆信息明显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在煤岩体应力观测及煤岩动力灾害预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未来需进一步开展受载煤岩微电流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为发展煤岩动力灾害精准时空监测预警的微电流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载煤体 微电流 力学行为 前兆响应 监测预警
下载PDF
煤矿氧气检测高精度VCSEL驱动及温控电路设计
6
作者 于庆 张华乾 郭清华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为解决当前常用煤矿氧气检测仪器易受交叉气体干扰且功耗大的问题,基于GD32F303RCT6微控制器和ADN8834热电冷却控制器,设计了一种软启动开关电路控制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高精度驱动及... 为解决当前常用煤矿氧气检测仪器易受交叉气体干扰且功耗大的问题,基于GD32F303RCT6微控制器和ADN8834热电冷却控制器,设计了一种软启动开关电路控制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高精度驱动及温控电路。驱动电路中,高频正弦波信号和低频锯齿波信号叠加的二进制数据由微控制器产生,经信号发生电路、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转化成VCSEL高精度驱动电流信号;温控电路中,设计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补偿电路和数模转换控制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目标温度控制电路实现激光器温度自动调节。测试结果表明:驱动电路的电流输出区间为0.680~1.360 mA;锯齿波频率误差小于0.5%,正弦波频率误差小于0.1%;氧气吸收峰扫描精度高达0.07 pm,对应电流扫描精度为0.12μA;温控电路的温度控制精度为±0.012℃。满足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煤矿氧气检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氧气检测 VCSEL 高精度驱动及温控电路 PID补偿电路 DAC目标温度控制电路
下载PDF
采空区复合灾害环境下含瓦斯煤自燃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富超 贾东旭 +3 位作者 陈明义 梁运涛 朱红青 张同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11-2727,共17页
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日趋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模式,煤自燃作为瓦斯燃烧、爆炸等灾害事故的“点火源”,无疑是防范煤矿采空区复合灾害的关键。目前关于采空区遗煤残余瓦斯(吸附态为主)与风流瓦斯(游离态)对煤自燃影响... 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日趋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模式,煤自燃作为瓦斯燃烧、爆炸等灾害事故的“点火源”,无疑是防范煤矿采空区复合灾害的关键。目前关于采空区遗煤残余瓦斯(吸附态为主)与风流瓦斯(游离态)对煤自燃影响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此探究了含瓦斯条件下煤自燃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现阶段针对含瓦斯风流/气氛下煤自燃特性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吸附态瓦斯影响条件下的煤自燃特性实验平台及相关研究成果较匮乏。研究表明,游离瓦斯易引起煤低温氧化气体产物出现明显的“滞后效应”,同时煤体放热强度减弱、活化能整体增大,这反映出氧化气氛中的瓦斯对煤自燃具有抑制作用;相应地,煤自燃过程中的官能团、自由基及煤微晶结构等微观特征参数均会随瓦斯体积分数呈现规律性演变。进一步,考虑到遗煤内部残余瓦斯与风流瓦斯的赋存状态差异,探究了瓦斯对煤自燃过程的影响机理,包括CH4对O_(2)的驱替稀释作用、CH_(4)与O_(2)的竞争吸附解吸引起的置换效应,以及高温环境下的O_(2)分子化学吸附和煤氧复合效应作用。基于此,提出了采空区遗煤在吸附态瓦斯影响下的自燃过程特性、含瓦斯煤自燃流–固–热–化多场耦合特征、含瓦斯煤自燃监测预警理论应用等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复合灾害环境 微观特征 多场耦合 遗煤残余瓦斯 热动力灾害
下载PDF
静态破碎剂性能分析及致裂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康志鹏 罗勇 +2 位作者 余国锋 王共元 段昌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0-1748,共9页
为解决现有煤矿井工开采过程中预裂爆破安全性低、适用性差以及水压致裂条件苛刻,破岩效果弱的问题,提出静态致裂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影响条件下静态破碎剂的反应状态和致裂效果,对不同拌合水温、水灰比条件下的静态破碎剂反应温度、反... 为解决现有煤矿井工开采过程中预裂爆破安全性低、适用性差以及水压致裂条件苛刻,破岩效果弱的问题,提出静态致裂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影响条件下静态破碎剂的反应状态和致裂效果,对不同拌合水温、水灰比条件下的静态破碎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积变化、岩样致裂效果、应力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一定,静态破碎剂完全反应时间随拌合水温升高而降低,但最终反应完全后温度不变;相同拌合水温条件下,水灰比越小,静态破碎剂反应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水灰比越小,混凝土试件开裂时间越短,水灰比越大,开裂时间越长,开裂效果与裂缝位置有关,块体应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破碎剂 水灰比 拌合水温 致裂效果 应力变化
下载PDF
我国深部冲击地压防控工程技术难题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5
9
作者 潘俊锋 夏永学 +3 位作者 王书文 马文涛 张晨阳 王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1302,共12页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大,我国深部冲击地压发生及其防治变得常态化,为了提高深部冲击地压防控技术成效,从深部冲击地压防控现场工程技术难题出发,结合灾害防治工程实践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深部冲击地压防控因自身地质赋存地应力高,人...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大,我国深部冲击地压发生及其防治变得常态化,为了提高深部冲击地压防控技术成效,从深部冲击地压防控现场工程技术难题出发,结合灾害防治工程实践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深部冲击地压防控因自身地质赋存地应力高,人为开采扰动范围大,灾害防治过程围岩卸压后应力恢复快,冲击地压防治成效低下原因归结于防冲卸压工程实施与浅部开采相比,面临“三高一低”防控技术新要求,包括高强度的大尺寸钻孔卸压,以解决厚硬煤层不容易塌孔问题;小间距高密度施工钻孔,以解决钻孔卸压范围不联通问题;多轮反复高频度施工,以解决深部煤层卸压后应力恢复快问题;采掘工作面进尺低速度推进,以解决开采扰动强度大问题。针对深部冲击地压“三高一低”防控新要求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冲击地压防控安全可靠性,以常规源头防控冲击地压采用优化开拓开采部署的局限性为背景,提出了深部冲击地压上覆岩层结构与载荷主动调控区域防控冲击地压技术,并提出了进一步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以近年来几起典型的冲击地压事故存在防治方案“漏靶”问题为背景,开发了深部冲击地压采掘空间局部靶向防控技术,并指出了下一步还需要解决的科学难题;以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实施后,难以评判安全性问题为背景,提出了深部冲击地压防治卸压达标评判技术,并指出了下一步还需要解决的科学难题;以煤炭行业大力推广开采智能化,治灾仍需靠人工,人员处于高危环境作业问题,探索了深部冲击地压防治过程智慧智能化新兴研究方向及其面临的科学难题。最后,客观的指出,冲击地压防控绝不纯粹是理论与技术问题,人类对专业问题的认知也是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现场工程实践,讨论了冲击地压概念、冲击地压机理是否清楚、冲击地压能否预测、冲击地压能否防治以及冲击地压矿井怎么办等行业焦点专业问题,指出冲击地压工程难题是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需要从业人员客观认知,客观接受并深入研究,成效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深部开采 “三高一低” 源头防控 靶向防控 卸压达标 智能防冲
下载PDF
煤矿瓦斯抽采钻孔三维模拟及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墨然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64,共7页
针对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完成后缺少钻孔三维可视化及控制效果评价的工具,难以精确识别钻孔空白带,留下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抽采钻孔的三维模拟及评价技术。通过导入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钻孔施工数据,提取巷道、钻场、钻孔、测量点等基... 针对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完成后缺少钻孔三维可视化及控制效果评价的工具,难以精确识别钻孔空白带,留下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抽采钻孔的三维模拟及评价技术。通过导入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钻孔施工数据,提取巷道、钻场、钻孔、测量点等基础数据,对巷道底板高程沿导线测量点的高程值进行插值处理,将巷道等图元的二维坐标转换为三维坐标,构建了可反映煤层、巷道和钻孔特征的三维模型。提出了基于体积法的钻孔控制效果评价方法,将煤层划分为若干个边长等于抽采有效半径的控制体,通过计算穿过控制体钻孔长度之和与抽采有效半径的比值来定量评价钻孔的控制效果,并将钻孔控制效果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三维展示,便于对钻孔的疏密及钻孔空白带的位置进行分析,为精确补充钻孔提供决策依据。基于该技术,开发了抽采钻孔三维模拟及控制效果评价系统,并在窑街煤电金河煤矿16215工作面进行了应用,处理了3786个钻孔数据,绘制了巷道、钻场、钻孔和煤层的三维模型,钻孔三维模拟情况与现场一致,通过控制效果分析对钻孔空白带施工了补充钻孔,有效消除了潜在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抽采 抽采钻孔 三维模拟 控制效果 效果评价
下载PDF
煤矿工作面喷雾除尘场景下的安全帽识别算法
11
作者 张婧 冯莹莹 +2 位作者 李洪安 杜思哲 莫金明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首先针对煤矿工作面喷雾除尘场景下监控系统采集到的图片模糊、清晰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eDi-Transformer(Density Difference-Transformer)的煤矿工作面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利用密度差实现密度感知,对采集的工作面监控图像进行增... 首先针对煤矿工作面喷雾除尘场景下监控系统采集到的图片模糊、清晰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eDi-Transformer(Density Difference-Transformer)的煤矿工作面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利用密度差实现密度感知,对采集的工作面监控图像进行增强,提高图像中人员安全帽的清晰度;其次针对煤矿工作面监控系统很难快速准确识别出煤矿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AC-YOLOv9(Supervised Atrous Convolution-YOLOv9)的安全帽识别算法,该算法在YOLOv9主干提取网络中加入监督空洞卷积,获取不同尺度的感受野,加快特征提取,提高安全帽识别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DeDi-Transformer算法在Braize-Haze数据集上的PSNR为19.85 dB,比DeHamer算法提升了2.49 dB;SSIM为0.7179,比DeHamer算法提高了0.0434。SAC-YOLOv9算法在Dehaze-Helmet数据集上的mAP为95.7%,与YOLOv9算法相比提升了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作面 喷雾除尘 图像去雾 安全帽识别 密度差 监督空洞卷积
下载PDF
不同管径内瓦斯爆炸压力与火焰波传播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杨堃 司荣军 +3 位作者 黄子超 贾泉升 赵井清 牛宜辉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5,共9页
为减少低浓度瓦斯输送过程中输送管道爆炸事故,利用公称直径分别为700、500、200 mm的钢制爆炸实验管道,实验研究了管道中瓦斯爆炸压力及火焰波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爆炸传播过程中最大爆炸压力随长径比变化曲线呈波动上升趋势,管径变... 为减少低浓度瓦斯输送过程中输送管道爆炸事故,利用公称直径分别为700、500、200 mm的钢制爆炸实验管道,实验研究了管道中瓦斯爆炸压力及火焰波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爆炸传播过程中最大爆炸压力随长径比变化曲线呈波动上升趋势,管径变化会改变压力峰值出现的时间空间位置,700、500、200 mm管道最大爆炸压力分别出现在长径比115、103、103处,分别为0.59、0.28、0.09 MPa。管道直径越大,最大爆炸压力越大。火焰传播速度随长径比变化曲线起伏波动,整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可将火焰传播过程分为自由传播、反弹加速、稳定加速3个阶段,700、500、200 mm管道最大火焰传播速度分别出现在长径比83、108、96处,分别为846、943、250 m/s。实验中700、500 mm管道出现爆燃转爆轰现象,火焰速度可达800 m/s以上,管径越大爆燃转爆轰过程越早。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践中瓦斯管道输送和利用的安全防护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不同管径 爆炸压力 火焰传播速度
下载PDF
基于时序数据库的煤矿数据中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运启 《煤矿机械》 2024年第7期147-150,共4页
随着各种物联网传感器设备在煤矿的快速推广使用,海量监测监控数据形成了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在提升智能化矿山建设水平的同时,也为数据快速采集与高效存储带来了更大挑战。通过分析煤矿时序数据的特点,对比多种数据存储方案和不同时序数... 随着各种物联网传感器设备在煤矿的快速推广使用,海量监测监控数据形成了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在提升智能化矿山建设水平的同时,也为数据快速采集与高效存储带来了更大挑战。通过分析煤矿时序数据的特点,对比多种数据存储方案和不同时序数据库之间的性能差异,提出了基于TDengine时序数据库的煤矿数据中台架构,设计了煤矿时序数据超级表结构。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面对海量监测监控数据的应用需求,时序数据库相比关系数据库具有更高的存储效率和更快的查询速率,为智能化矿山建设提供了更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物联网 数据中台 时序数据库 TDengine 超级表
原文传递
煤矿用钻杆自动化生产线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乐意 《煤矿机械》 2024年第6期120-122,共3页
针对传统煤矿用钻杆加工生产线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根据企业生产场地与工艺流程,规划设计一条连续流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基于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技术,集成了长度检测、同轴度检测、激光打标、摩擦焊接、回火、铣外焊疤、车... 针对传统煤矿用钻杆加工生产线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根据企业生产场地与工艺流程,规划设计一条连续流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基于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技术,集成了长度检测、同轴度检测、激光打标、摩擦焊接、回火、铣外焊疤、车内焊疤以及打磨内外焊疤等工序。通过定尺摩擦焊接、物料码追溯管理、关键工艺参数实时采集、智能在线检测以及异常报警等手段,确保产品的高可靠性。根据实际生产,该自动线性能可靠、运行稳定,达到了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钻杆 自动化生产线 设计
原文传递
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新型自动排水连孔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爱星 张颖异 马钱钱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11-114,共4页
瓦斯抽采是解决高瓦斯及突出矿井瓦斯灾害的根本途径,针对瓦斯抽采钻孔连接、管路积水等制约矿井瓦斯抽采效果的因素,研发了手动放水器与自动放水器相结合,加装单孔孔口控制阀的井下瓦斯抽采系统新型自动排水连孔工艺。本文基于山西天... 瓦斯抽采是解决高瓦斯及突出矿井瓦斯灾害的根本途径,针对瓦斯抽采钻孔连接、管路积水等制约矿井瓦斯抽采效果的因素,研发了手动放水器与自动放水器相结合,加装单孔孔口控制阀的井下瓦斯抽采系统新型自动排水连孔工艺。本文基于山西天地王坡煤矿现有的抽采钻孔连接工艺,结合井下钻孔放水作业实际情况,阐述分析了新型自动排水连孔工艺的技术原理、具体实施流程、安装方式,并在王坡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进行应用试验。研究表明,新型自动排水连孔工艺可完全实现自动排水和单孔抽采状态随机调整的预定目标,单顺槽最高抽采浓度达到了35%,比前期手动放水器顺槽抽采浓度提升了5%~10%,抽采效果显著提升。瓦斯抽采系统新型自动排水连孔工艺应用研究结果达到了解放劳动力,降低材料成本、提升抽采效果的多重目的,具有较好地推广应用前景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自动排水 连孔 放水器 抽采效果
下载PDF
煤矿用钻机钻杆自动更换机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振纲 《煤矿机械》 2024年第5期70-72,共3页
煤矿用钻机在钻进过程中,钻杆的上杆与下杆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换杆机构的思路,并对换杆机构的运动学进行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钻杆 自动更换 机构分析
原文传递
陕西侏罗纪煤层瓦斯灾害特点及突出发生条件的探讨
17
作者 孙东玲 曹偈 +1 位作者 杨慧明 唐强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5,共8页
随着我国煤炭生产向西部转移,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大量开采低阶煤的矿井瓦斯灾害,成为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问题。以陕西黄陇侏罗纪煤田黄陵矿区、旬耀矿区、永陇矿区的6个典型矿井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矿井瓦斯赋存特征,并从煤层突出危... 随着我国煤炭生产向西部转移,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大量开采低阶煤的矿井瓦斯灾害,成为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问题。以陕西黄陇侏罗纪煤田黄陵矿区、旬耀矿区、永陇矿区的6个典型矿井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矿井瓦斯赋存特征,并从煤层突出危险性单指标、能量、突出动力效应等多个角度探讨了煤层突出危险性。研究表明:黄陇煤田以低变质烟煤为主,煤的破坏程度小、硬度较高,煤层瓦斯普遍呈现高压力、低含量(1.71~4.36 m^(3)/t)特征;较低的瓦斯含量使煤层中孕育的瓦斯内能连同弹性潜能低于煤体破碎并抛掷做功所需要的能量值,也不能产生足够多的气体裹挟煤炭在巷道空间运移形成典型的突出灾害;但发生片帮或冲击地压等动力现象时短时间内的大量瓦斯涌出将成为这些矿井主要的瓦斯事故风险。指出陕西侏罗纪煤田的矿井应在做好瓦斯抽采的同时,通过控制好煤壁顶板和冲击地压将能有效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煤层 瓦斯地质 瓦斯参数 煤与瓦斯突出 发生条件
下载PDF
CaCl_(2)溶液对煤自燃的阻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研究
18
作者 薛恩思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1,共8页
将质量分数为20%的CaCl_(2)溶液作为阻化剂,将原煤分别置于不同温度(30、50、70、90℃)的CaCl_(2)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长,以制备不同预阻化程度的煤样,借助程序升温实验和红外光谱实验,研究CaCl_(2)溶液对煤自燃的阻化效果。结果表明:随着... 将质量分数为20%的CaCl_(2)溶液作为阻化剂,将原煤分别置于不同温度(30、50、70、90℃)的CaCl_(2)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长,以制备不同预阻化程度的煤样,借助程序升温实验和红外光谱实验,研究CaCl_(2)溶液对煤自燃的阻化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预阻化温度的升高和预阻化时长的增加,煤表面活性基团(-CH_(3)、-CH_(2)和-COOH、-C=O)的含量以及煤耗氧速率显著降低,预阻化率和交叉点温度明显提高;提高预阻化温度和增加预阻化时长均能够明显提高阻化剂对煤自燃特性的抑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然发火 卤盐 无机阻化剂 预阻化 阻化率 交叉点温度
下载PDF
陕西煤矿冲击地压发生规律与分类防治
19
作者 潘俊锋 刘少虹 +3 位作者 马文涛 夏永学 王书文 冯美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5,共11页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区域不断向西部以及深部转移,西部地区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呈井喷式增长。陕西省作为煤炭大省,煤炭开发供应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但冲击地压灾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遏制本地区煤矿冲击地压频繁发生势头,并为类似条件矿区冲击...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区域不断向西部以及深部转移,西部地区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呈井喷式增长。陕西省作为煤炭大省,煤炭开发供应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但冲击地压灾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遏制本地区煤矿冲击地压频繁发生势头,并为类似条件矿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借鉴,通过分析陕西煤矿10年来的24座矿井、85起冲击地压案例,基本厘清了冲击地压发生规律,并开展了基于主控因素的分类防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煤矿冲击地压具有灾害矿井集中、灾害程度严重、多灾害叠加影响显著、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冲击地压监测技术、防治技术与地方法规建设历程几乎同步,达到了起步晚,起点高,示范效应强的结果;基于冲击地压主控因素,将陕西省冲击地压划分为3大类,分别为:坚硬顶板主导型、地质构造主导型和宽煤柱主导型,并针对主控因素提出弱化坚硬顶板、转移煤柱高集中应力、释放构造应力的防治方法。通过10年来的工程实践,不断优化矿井开采设计,探索煤层厚硬顶板千米顺层钻孔区域压裂新技术,加大防冲卸压技术的落实,冲击地压显现逐年减少,成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陕西煤矿 冲击地压监测 冲击地压防治 主控因素 分类防治
下载PDF
煤自燃全阶段防控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
20
作者 杨英兵 邢真强 +4 位作者 张运增 郭佳策 李龙 鹿文勇 陈明浩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101,共17页
为深刻了解煤自燃全阶段防控领域的现状及未来趋势,从“监测预警、防治技术、应急救援”3个方面梳理了各阶段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物联网、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提升煤自燃预测预报准确性,构建智能... 为深刻了解煤自燃全阶段防控领域的现状及未来趋势,从“监测预警、防治技术、应急救援”3个方面梳理了各阶段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物联网、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提升煤自燃预测预报准确性,构建智能化、超前预警与态势研判机制,实现智能化预测预报与超前预警系统;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手段,深刻理解自燃机理、创新防灭火材料、发展新型微生物技术,使得煤自燃防治技术呈现深度研究和多元创新的趋势;在高效、协同、智能的救援机制下,煤自燃应急救援正朝更智能、信息化的方向迈进,期望推动煤自燃防控智能先进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全阶段防控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多元创新 信息化 监测预警 火灾防治 应急救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