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仪器的传感器静态特性测试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玉燕 郑明月 +2 位作者 刘健 杜小红 李冠伟 《微计算机信息》 2012年第7期12-13,8,共3页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对CSY10B型传感器的输出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处理,设计了传感器静态性能测试系统。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利用LabVIEW软件编程,构建虚拟仪器,实现了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实时测量、显示、记录;同时对其输出电压数据进行数据...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对CSY10B型传感器的输出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处理,设计了传感器静态性能测试系统。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利用LabVIEW软件编程,构建虚拟仪器,实现了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实时测量、显示、记录;同时对其输出电压数据进行数据拟合,确定了其最佳拟合曲线,实现了对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的自动分析与测定。所提出的传感器静态性能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传感器 静态特性 数据采集 LABVIEW
下载PDF
基于多浮标空间多特征融合的海水溶解氧浓度预测
2
作者 朱奇光 申震 +4 位作者 李享 魏祯 乔文静 张淋淞 陈颖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6,共13页
溶解氧浓度是衡量海水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及时掌握海水水质变化情况,降低海水污染风险及其带来的损失,建立海洋水质参数预测机制至关重要。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浮标网络时空信息融合和改进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 溶解氧浓度是衡量海水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及时掌握海水水质变化情况,降低海水污染风险及其带来的损失,建立海洋水质参数预测机制至关重要。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浮标网络时空信息融合和改进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的海水溶解氧浓度预测模型,旨在整合监测区域内浮标网络的拓扑信息并实现浮标传感器的多特征融合。该模型利用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Mechanism,GAT)挖掘不同近邻点对目标节点的影响,计算邻接节点的权重,从而捕获浮标数据的时空特征;通过双头注意力机制与双时间尺度更新规则(Two Time-Scale Update Rule,TTUR)优化GAN预测网络及网络训练过程,改善生成对抗网络的训练速度平衡问题,提高生成器网络的拟合效果。以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与决定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模型预测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模型,能够有效挖掘多浮标的空间信息,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海水溶解氧浓度预测中存在的精度低、无法灵活利用历史空间数据、训练稳定性差和速度慢等不足,可为海洋水质监测及预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浓度预测 空间多特征融合 GAT GAN TTUR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PCB缺陷检测算法
3
作者 侯培国 韩超明 +1 位作者 李宁 宋涛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针对现有PCB缺陷检测算法检测效率低、参数量大以及结构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7-tiny算法。设计了多尺度捕获模块,通过多尺度特征捕获、上下文信息融合以及特征增强的方法,提高算法对图像特征提取的能力,改善CSPSPP层单一池... 针对现有PCB缺陷检测算法检测效率低、参数量大以及结构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7-tiny算法。设计了多尺度捕获模块,通过多尺度特征捕获、上下文信息融合以及特征增强的方法,提高算法对图像特征提取的能力,改善CSPSPP层单一池化操作掩盖特征图内部有效信息的问题。提出了全局局部门控感知模块,通过选择性特征融合、局部与全局信息结合的方法,降低颈部网络的参数量。基于DeepPCB数据集进行实验得出,改进后的模型较传统模型精度提升了1.5%,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下降了66%和20.6%,模型规模降低了66.3%。改进后的算法识别精度高、参数量少、计算量小,可以为PCB缺陷的快速准确识别提供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表面缺陷检测 YOLOv7-tiny 多尺度捕获模块 全局局部门控感知模块 轻量化
下载PDF
基于荧光光谱技术和GA-BP神经网络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书涛 陈东营 +3 位作者 侯培国 王兴龙 王志芳 魏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06-1610,共5页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防腐剂,食用过量将会危害身体健康,因此各国对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的用量有严格规定。采用FS920荧光光谱仪分析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在水和橙汁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特性,发现水溶液的荧光特征峰位于λex/...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防腐剂,食用过量将会危害身体健康,因此各国对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的用量有严格规定。采用FS920荧光光谱仪分析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在水和橙汁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特性,发现水溶液的荧光特征峰位于λex/λem=380/510nm,橙汁溶液两个荧光特征峰,分别位于λex/λem=440/530nm和470/530nm,最佳激发波长为440nm。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两者的特征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分析得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橙汁溶液与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水溶液相比,荧光特征峰发生变化是由橙汁的荧光特性干扰引起的。为了准确测定鲜橙汁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含量,根据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橙汁溶液在激发波长λex=440nm时的相对荧光强度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含量的关系,基于GABP神经网络构建了橙汁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含量检测数学模型,当网络训练过程中误差精度达到10-3时,网络输出与期望的相关系数为0.996,预测样本的平均回收率为99.52%,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0.86%,预测结果较为理想。结果证明,当浓度范围为0.02-1.0g·L-1时,荧光光谱技术和GA-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鲜橙汁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的含量,此方法具有新颖简便性,同时有望应用于一般饮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钠盐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 荧光光谱技术 GA-BP神经网络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荧光光谱及矩阵分析的植物油鉴别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希军 田瑞玲 +1 位作者 孙梦菲 潘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55-2161,共7页
利用FS920荧光光谱仪测量42个油样(包括36个纯植物油样,3个调和油样和3个混合油样)的荧光光谱,并对其数据矩阵(EEMs)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了植物油特征激发波长及矩阵分析模型。综合分析植物油在特定范围内(激发波长为250~550 nm,... 利用FS920荧光光谱仪测量42个油样(包括36个纯植物油样,3个调和油样和3个混合油样)的荧光光谱,并对其数据矩阵(EEMs)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了植物油特征激发波长及矩阵分析模型。综合分析植物油在特定范围内(激发波长为250~550 nm,发射波长为260~750 nm)的等高线光谱图和特征发射谱线图,将植物油划分为三类;将矩阵分析模型应用于纯植物油鉴别,分类正确率100%;为验证矩阵分析的定量判别能力,对三种混合油样进行分析,得到接近实际配比的分析结果;对市售三种调和油样本进行分析,得出调和油以大豆和菜籽油为基底的结论。通过对植物油荧光光谱的图谱特征和其矩阵模型的分析,证实荧光光谱技术和矩阵分析法对植物油进行分析和种类鉴别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矩阵分析 植物油 鉴别
下载PDF
基于CCD技术的玻璃测厚系统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景超 王玉田 +1 位作者 杨程 尚明丽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9-151,158,共4页
针对传统厚度测量方法的弊端,研究了利用半导体激光和线阵电荷耦合元件(CCD)组成的在600℃高温条件下的一套非接触式、在线玻璃厚度检测系统。利用几何光学中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对玻璃进行非接触测量,选用TCD1501C线阵CCD作为图像传感器... 针对传统厚度测量方法的弊端,研究了利用半导体激光和线阵电荷耦合元件(CCD)组成的在600℃高温条件下的一套非接触式、在线玻璃厚度检测系统。利用几何光学中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对玻璃进行非接触测量,选用TCD1501C线阵CCD作为图像传感器,设计了CCD视频信号处理电路。玻璃厚度测量的精度能达到0.01 mm(测量范围在2~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CCD 玻璃厚度 视频信号处理
下载PDF
基于光电多码道技术的嵌入式扭矩测量系统 被引量:5
7
作者 侯培国 尚昱星 +1 位作者 潘钊 张春丽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89,共3页
利用光电转换和传递型扭矩测量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多码道技术的嵌入式扭矩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圈分相位式光孔码盘来增加测量点的数量,提高了扭矩测量精度,同时,该嵌入式结构使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更加简单和智能化,实现了对扭矩... 利用光电转换和传递型扭矩测量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多码道技术的嵌入式扭矩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圈分相位式光孔码盘来增加测量点的数量,提高了扭矩测量精度,同时,该嵌入式结构使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更加简单和智能化,实现了对扭矩的实时测量,并传输到上位机进行显示、存储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证明:本系统成本较低,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矩 多码道技术 光电码盘 嵌入式系统
下载PDF
基于三维荧光谱特征分析的油种鉴别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玉田 张艳林 王金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30-1333,共4页
介绍了运用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将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矿物油三维荧光谱鉴别方案,并进行了系统设计,建立了基本的模型框架.选取矿物油三维荧光谱的特征参量,组成原始特征向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预处理,... 介绍了运用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将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矿物油三维荧光谱鉴别方案,并进行了系统设计,建立了基本的模型框架.选取矿物油三维荧光谱的特征参量,组成原始特征向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预处理,而后选取主成分运用BP神经网络实现油种鉴别.该方法减少了输入变量的维数,消除了各输入变量的相关性,同时简化了网络结构,提高了程序运行的速度.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地实现了矿物油三维荧光谱的油种鉴别,同时该系统也可用于其它物质的光谱识别技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油种鉴别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机床振动信号数据库访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雷 王忠东 陈爽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93,109,共3页
针对用LabVIEW开发机床振动故障诊断系统中对数据库访问的要求,介绍了在LabVIEW中通过LabSQL工具包访问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具体的程序实例,讨论了数据库连接的各种方案以及在Access数据库中存储和查询数据的... 针对用LabVIEW开发机床振动故障诊断系统中对数据库访问的要求,介绍了在LabVIEW中通过LabSQL工具包访问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具体的程序实例,讨论了数据库连接的各种方案以及在Access数据库中存储和查询数据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机床实时振动信号的计算机存储,是LabVIEW访问数据库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机床振动信号 ACCESS数据库
下载PDF
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光纤荧光在线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丽丽 王玉田 鲁信琼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3-397,共5页
根据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质的光谱特性,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光纤传感技术和 CCD 探测技术,研制了一种可用于现场测量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质的荧光光谱测量仪器。鉴于现场环境的特殊性,设计了水中自动取样预处理系统,可以实现真正意义... 根据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质的光谱特性,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光纤传感技术和 CCD 探测技术,研制了一种可用于现场测量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质的荧光光谱测量仪器。鉴于现场环境的特殊性,设计了水中自动取样预处理系统,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分析,方便了现场操作。通过现场实验和性能测试,证实了其可行性,可以对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质进行现场测量,从而进行污染物质的定性识别与定量分析,为水中污染物质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水中石油类污染物 荧光光谱 光纤传感 CCD 探测技术
下载PDF
基于Lab VIEW的FBG传感解调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颖 张春丽 夏秀君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自行设计了一套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系统采用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技术的解调方法,将包含被测应变信息的光纤布喇格光栅(FBG)波长信号转变成相位信号,通过以Lab VIEW为核心的虚拟仪器系统检测相位... 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自行设计了一套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系统采用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技术的解调方法,将包含被测应变信息的光纤布喇格光栅(FBG)波长信号转变成相位信号,通过以Lab VIEW为核心的虚拟仪器系统检测相位的变化,从而得到被测应变的大小。该干涉解调系统避开了传统解调系统受电磁干扰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使测量精度提高。虚拟仪器系统可用于静态应变和动态应变的检测,具有高分辨力、大测量范围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喇格光栅(FBG) 迈克尔逊干涉解调技术 相位测量 LAB VIEW 相关分析法
下载PDF
SO_2吸收光谱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龙江 李鹏 +1 位作者 秦瑞峰 杨俊明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8-320,324,共4页
通过对SO2气体在紫外光区间吸收光谱的分析,以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原理为基础,通过改进数据处理方法,得到了气体浓度与光谱参量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自动监测系统模型,实现了烟道气体SO2浓度的在线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监测系统的探测限... 通过对SO2气体在紫外光区间吸收光谱的分析,以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原理为基础,通过改进数据处理方法,得到了气体浓度与光谱参量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自动监测系统模型,实现了烟道气体SO2浓度的在线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监测系统的探测限为3×10-6,最大测量误差为7.4%,基本满足烟道气体的监测要求,且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易操作维护,成本低,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SO2温度 浓度测量
下载PDF
改进的FastICA-SVR结合荧光光谱技术测定1-萘酚、2-萘酚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玉田 刘凌妃 +4 位作者 张立娟 张正帅 刘婷婷 王书涛 商凤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49,共8页
水作为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近年来关于水环境污染的报道越来越多,不容忽视。实验以萘酚的两种同分异构体1-萘酚、2-萘酚的混合物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通过对混合物的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分析来实现水中萘酚的定性定... 水作为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近年来关于水环境污染的报道越来越多,不容忽视。实验以萘酚的两种同分异构体1-萘酚、2-萘酚的混合物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通过对混合物的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分析来实现水中萘酚的定性定量分析。利用FS920稳态荧光光谱仪对配制的混合溶液进行扫描得到荧光光谱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去除拉曼散射和瑞利散射的影响。将解决盲源分离(BSS)问题的独立成分分析(ICA)算法应用到荧光光谱定性定量分析问题当中,盲源分离技术就是将测量得到的混合信号作为处理对象进行分解,实现未知系统中源信号的求解,并得到混合矩阵。对混合物中单一物质的识别与测量与盲源分离问题类似。采用基于负熵最大的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ICA)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解,将所有样本的三维荧光光谱数据沿发射波长方向展开成为向量,得到一个大小为(N×M)的矩阵(N为样本数,M为波长数),将该矩阵作为快速独立成分分析的输入进行独立分量提取,输出分别为单组分物质的展开荧光光谱和混合矩阵。FastICA算法的关键是利用牛顿迭代算法得到解混矩阵,但迭代过程中复杂的求导问题会使计算量增大、迭代速度减慢,针对该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用差分法(又称为双点弦截法)代替求导的解决方法。为了验证算法的可行性,用改进后的算法和原有算法分别对荧光光谱数据进行了五次独立分量提取实验,原有算法平均运行时间为17.78s,而改进后的算法平均运行时间为3.22s,比原有算法提高了14.56s,有效地减少了计算量,改善了FastICA算法的迭代速度并且使其收敛性更加稳定。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改进后的算法得到的光谱更接近真实的光谱。利用快速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分解得到的混合矩阵与物质浓度相关,这是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采用能实现非线性拟合的支持向量回归机(SVR)进行回归预测,将混合矩阵和实际浓度矩阵分别作为SVR的输入和输出,利用遗传算法(GA)对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并选择径向基核函数(RBF函数)作为SVR的核函数,建立回归模型,实现对荧光光谱的定量分析。1-萘酚的拟合相关系数(r)为0.998 6,样品回收率(Recovery rate)为96.75%~104.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119μg·L^(-1);2-萘酚的拟合相关系数为0.998 8,样品回收率为96.8%~105.5%,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1μg·L^(-1),预测结果比较令人满意,符合预测要求。实验证明改进的基于负熵最大的FastICA-SVR算法能实现对混合物中1-萘酚、2-萘酚准确有效的识别和测量,并且改进之后加快了算法的分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酚 光谱分解 独立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回归机 样品回收率
下载PDF
窄脉冲半导体激光器峰值功率测试及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贵军 张锐 冯凯飞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7,共2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分析原理实现窄脉冲半导体激光器峰值功率测量的方法,并研究了测试系统的校准技术。此测试系统主要由数字存储示波器和光电转换装置组成,可直接测量峰值功率。为了保证测量准确度,根据测量电压与激光脉冲功率的比例关... 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分析原理实现窄脉冲半导体激光器峰值功率测量的方法,并研究了测试系统的校准技术。此测试系统主要由数字存储示波器和光电转换装置组成,可直接测量峰值功率。为了保证测量准确度,根据测量电压与激光脉冲功率的比例关系,溯源至标准激光功率或能量来校准此系统。实验以波长900nm,脉宽为200μs和200ns的宽、窄两种脉冲半导体激光器为例,采用不同的校准方法分别对测试系统的比例系数k进行标定,并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功率 测试方法 校准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光纤光栅温度调谐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颖 吴艳微 +3 位作者 李刚 李伟 李红杰 陈佳妹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4-249,共6页
介绍了光纤光栅调谐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别对基于半导体制冷器、电阻丝、双肩梁结构、镀膜光纤光栅的温度调谐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展望了光纤光栅温度调谐技术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光纤光栅 调谐 温度调谐 温度增敏
原文传递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发散角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玉田 张锐 +1 位作者 沈晓华 张贵军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
研究利用一种步进电机和光电转换装置组成的测试系统测量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发散角的方法。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探测元件,设计了测试系统。以波长950 nm,阈值电流200 mA,功率为900 mW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为实验对象,结果显示,... 研究利用一种步进电机和光电转换装置组成的测试系统测量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发散角的方法。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探测元件,设计了测试系统。以波长950 nm,阈值电流200 mA,功率为900 mW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为实验对象,结果显示,发散角测试精度可达到0.1°。在860-1 064 nm波长范围内多次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的实用精度要求。分析了发散角测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角测量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探测器 误差
下载PDF
基于光谱吸收和荧光检测技术的新型光纤气体传感系统(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书涛 崔彦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41-2146,共6页
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光纤气体测量系统,提高了检测SO2浓度精确度和读取时间。光路检测系统和分配系统相结合,用于实现在气体传感系统中光谱吸收检测技术和荧光检测技术的有效集成,从而可以扩大本仪器的应用领域和测量范围。光源调制锁定检... 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光纤气体测量系统,提高了检测SO2浓度精确度和读取时间。光路检测系统和分配系统相结合,用于实现在气体传感系统中光谱吸收检测技术和荧光检测技术的有效集成,从而可以扩大本仪器的应用领域和测量范围。光源调制锁定检测技术和双光路差检测技术也被结合在该系统中。在测量吸收光信号和荧光信号中,使用高精度空心光子带隙光纤传感探头,实现了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实验数据和测量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大约为2 ppm,并且误差小于0.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气体 光谱吸收 荧光 二氧化硫
原文传递
复杂旋转机械扭振测量模型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敏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4-106,共3页
基于Newton力学法建立复杂旋转机械扭振的测理模型,正则变换后用Duhamel积分计算各正则坐标的响应,通过与试验测试数据相比较,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为旋转机械的扭振计算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 旋转机械 测量模型 多自由度 扭振
下载PDF
基于屏蔽技术的经验模式分解改进方法
19
作者 张淑清 师荣艳 +4 位作者 马春丽 董国新 董玉兰 李莎莎 姜万录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经验模态分解(EMD)具有优越的自适应性,对非平稳、非线性信号的不同时间尺度可进行正确的局部化处理,然而,当信号组合分量的频率相近时会出现模态混叠现象。针对该问题,提出引入信号屏蔽技术对其改进,通过向原始信号添加一定频率的屏蔽... 经验模态分解(EMD)具有优越的自适应性,对非平稳、非线性信号的不同时间尺度可进行正确的局部化处理,然而,当信号组合分量的频率相近时会出现模态混叠现象。针对该问题,提出引入信号屏蔽技术对其改进,通过向原始信号添加一定频率的屏蔽信号,将低频成分屏蔽在高频成分所在的本征模态函数(IMF)之外,而屏蔽信号自身通过加减二次分解取平均值消除对IMF分量的影响。仿真及实际应用验证了改进方法可有效克服模态混叠现象,为EMD改进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经验模态分解 屏蔽技术 本征模态函数 电能质量
下载PDF
激光雷达引信的目标探测技术及仿真
20
作者 王玉田 蓝娟 刘俊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3期206-209,共4页
激光雷达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在民用和国防防御领域在目标探测和识别方面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为达到更好的性能要求,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为了能更好地了解系统中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MATLAB的交互式... 激光雷达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在民用和国防防御领域在目标探测和识别方面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为达到更好的性能要求,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为了能更好地了解系统中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MATLAB的交互式图形用户界面GUI,充分考虑激光脉冲传播效应、反射特性、探测技术、接收信号及处理对光雷达引信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工具可对光雷达引信的各种性能进行有效分析,并有助于光雷达引信系统性能改进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引信 激光扫描 MATLAB 仿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