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内科见习教学改革探究——基于PBL与CBL联合教学法的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董爱莲 李海林 苏连明 《中国市场》 2017年第13期333-335,共3页
目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究PBL联合C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中应用时所获得的教学成果;方法:以在消化内科见习的牡丹江医学院6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个教学组,各30人,分别采用联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消化... 目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究PBL联合C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中应用时所获得的教学成果;方法:以在消化内科见习的牡丹江医学院6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个教学组,各30人,分别采用联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消化内科见习课授课。结果:PBL联合CBL教学组的技能操作成绩及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联合教学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法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对实现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CBL教学法 消化内科 教学效果
下载PDF
SP标准化患者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正日 邓卫红 +6 位作者 庄彦华 崔江河 宋传芳 曲正然 宋莱鑫 刑熙慧 袁晓艺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3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SP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7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标准化患者(SP)结合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模式,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PBL教学模式。结果将实... 目的探讨SP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7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标准化患者(SP)结合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模式,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PBL教学模式。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见习学习效果进行比较,SP结合PBL教学模式优于单纯PBL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对SP结合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满意度及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SP结合PBL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消化内科见习课的见习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标准化患者 PBL教学模式 消化内科 见习课
下载PDF
探究标准化患者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江河 宋传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2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探究标准化患者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的我院消化内科进行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2组,每组学生均占45名。其中一组学生... 目的探讨探究标准化患者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的我院消化内科进行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2组,每组学生均占45名。其中一组学生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参照组),另一组学生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用标准化患者干预(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并观察分析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经过教学后,其理论知识成绩为(81.26±10.57)分、实践操作成绩为(82.69±6.38)分、综合成绩为(85.67±11.57)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且实验组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为88.89%,相较于参照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消化内科临床教学质量,可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患者 临床医学 消化内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潘微 刘艳艳 +1 位作者 孔祥红 马娜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1日~2016年11月20日我院11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1日~2016年11月20日我院11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次数及抢救成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出血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平均出血次数,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护理干预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消化道护理在脑卒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杰 赵欣欣 +1 位作者 何莹 王秀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9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消化道护理在脑卒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A、B两组。其中2012年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A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2... 目的研究消化道护理在脑卒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A、B两组。其中2012年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A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2013年2月~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B组,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上加强消化道护理。评价分析A、B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A组,B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上显著缩短,在VAP的发生率、病死率上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A组,B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上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采取加强消化道护理的方案,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VAP发生率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呼吸机 肺炎 消化道护理 机械通气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琳 马娜 赵雪寒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期195-196,F0003,共3页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合理化护理建议。方法将2015年1~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合理化护理建议。方法将2015年1~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HP根除率、SAS评分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率、HP根除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试验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下降,护理质量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舒适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孔祥红 刘德新 潘微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病人 饮食护理 常见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上腹疼痛 临床表现 肠吻合术后 慢性溃疡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爱东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3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6例,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3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6例,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9.5%,明显高于对照组(8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奥美拉唑 奥曲肽
下载PDF
中药“神曲”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和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庄彦华 杨春辉 +4 位作者 杨旭东 王颖 胡静 夏清平 蔡子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神曲”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病人肠道微生态环境的调节及临床治疗作用。方法(1)健康人17例,IBS(以腹泻为主型)患者34例(按ROMEⅡ诊断标准),取粪便做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的培养,对比2组菌数量的差别;... 目的探讨中药“神曲”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病人肠道微生态环境的调节及临床治疗作用。方法(1)健康人17例,IBS(以腹泻为主型)患者34例(按ROMEⅡ诊断标准),取粪便做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的培养,对比2组菌数量的差别;(2)随机将34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思密达、思密达加丽珠肠乐及思密达加神曲水煎液口服,治疗2周后,复查粪便菌培养,对比各组治疗前后的细菌数量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3)菌群的定性定量检测,采用厌氧菌及需氧菌培养法;(4)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软件,一般情况的比较用t检验;各菌群数量的比较用F检验;治疗有效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1)健康人组与治疗前患者组各菌群的对比IBS患者粪便中类杆菌、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数量较健康人组增加(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量较正常人组下降(P<005)。(2)治疗后思密达组患者粪便中厌氧菌种有所增加,需氧菌种有所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神曲组患者经治疗后,粪便中乳杆菌明显增多(P<001),双歧杆菌增加(P<005),肠杆菌减少(P<005);与丽珠肠乐组治疗后乳杆菌、双歧杆菌及肠杆菌菌群数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后思密达组各菌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神曲组与丽珠肠乐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思密达组(P<005)。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神曲 思密达 肠道菌群 治疗后 肠杆菌 IBS 粪便 数量 菌种
下载PDF
丽珠肠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病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春辉 杨景云 +1 位作者 刘德欣 宋彬彬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6 0人 ,分成二组。治疗组 :口服丽珠肠乐胶囊 ;对照组 :口服氟哌酸胶囊 ,柳氮磺胺吡啶栓直肠给药。疗程一个月。结...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6 0人 ,分成二组。治疗组 :口服丽珠肠乐胶囊 ;对照组 :口服氟哌酸胶囊 ,柳氮磺胺吡啶栓直肠给药。疗程一个月。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内细菌数量双歧杆菌、乳杆菌显著下降 (P <0 0 1) ,肠球菌显著增加 (P <0 0 1)。经丽珠肠乐治疗后 ,肠道内主要细菌的数量恢复正常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肠道黏膜病理及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改善上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珠肠乐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病理变化 双歧杆菌 微生态调节剂
下载PDF
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苏连明 艾江 孔祥红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1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艾普拉唑(5 mg,2次/d)+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联合治疗。对...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1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艾普拉唑(5 mg,2次/d)+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艾普拉唑(5 mg,2次/d)+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甲硝唑(400 mg,2次/d)联合治疗。两组治疗7 d后继续用艾普拉唑5 mg,1次/d,共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和HP,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1.3%、73.3%(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vs.6.7%、89.1%vs.84.4%、19.7%vs.17.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艾普拉唑 阿莫西林 左氧氟沙星
下载PDF
结直肠癌PTEN基因表达及与ERK2、p27^(kip1)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沛怡 苏连明 +2 位作者 杜明 胡立华 李庆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的PTEN、ERK2及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初步探讨他们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快捷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18例结直肠腺瘤、13例结直肠正常黏膜中PTEN蛋白、p27^(kip1)...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的PTEN、ERK2及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初步探讨他们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快捷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18例结直肠腺瘤、13例结直肠正常黏膜中PTEN蛋白、p27^(kip1)和ERK2蛋白的表达,比较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与p27^(kip1)、ERK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癌组织PTEN,ERK2和p27^(kip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腺瘤及正常组织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57.5% vs 72.2%,100%;70.0% vs 61.1%,23.1%:62.5% vs 77.8%,100%;P<0.05):PTEN蛋白表达强度与ERK2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负相关(r=-0.452,P<0.05),与p27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379,P<0.05);PTEN,p27^(kip1)蛋白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P<0.05):ERK2蛋白随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的进展而增高.结论: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PTEN蛋白的低表达或失表达抑制p27^(kip1)蛋白表达及Ras/Raf/MEK/ER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使细胞发生癌变,并促进癌变细胞的浸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ERK2 P27^KIP1 结直肠癌 蛋白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二氧化碳应用于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颖 苏连明 +2 位作者 刘丽 宋彬彬 陈爱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3634-3637,共4页
目的:本实验以空气为对照,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时注入CO2,观察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140例接受肠息肉治疗患者随机分成CO2组(70例)和空气组(70例),息肉切除时分别注入CO2和空气,记录每组患者肠镜检查前、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的动脉... 目的:本实验以空气为对照,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时注入CO2,观察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140例接受肠息肉治疗患者随机分成CO2组(70例)和空气组(70例),息肉切除时分别注入CO2和空气,记录每组患者肠镜检查前、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的动脉血CO2分压,采用直观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 S)量表对结肠镜检查检查后1、3、6和24 h腹胀腹痛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并记录,记录两组患者完成时间及24 h后满意度,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息肉电切术,CO2组血CO2分压检查前(38.91 mm Hg±5.02mm Hg)、检查中(40.54 mm Hg±4.82 mm Hg)及检查后(39.46 mm Hg±5.15 mm Hg)与空气组血CO2分压检查前(38.52 mm Hg±4.40mm Hg)、检查中(38.87 mm Hg±4.58 mm Hg)及检查后(38.74 mm Hg±4.21 mm Hg)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检查中、后1、3和6 h的CO2组患者腹胀腹痛程度平均VAS分值均明显低于空气组(P<0.05).两组患者完成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O2组患者24 h后满意度调查明显优于空气组.结论: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中注入CO2可明显减轻患者术中术后腹痛腹胀,不会引起CO2潴留,不影响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结肠息肉 高频电凝电切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致发热一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连明 宋彬彬 艾江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384-384,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0岁,因乏力、黄染1周入我院消化内科。既往史:银屑病病史多年,入院前口服中药史1月,银屑病控制良好,无其他疾病史。该患者周身乏力1周,无发热,恶心、呕吐,有进食后腹胀症状,皮肤及巩膜黄染1周,食欲差,排尿颜色深,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发热 病例资料 消化内科 巩膜黄染 银屑病 疾病史 既往史
下载PDF
笑气吸入应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连明 艾江 孔祥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015-2016,共2页
目的观察笑气应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笑气吸入下胃镜检查者103例(笑气组),常规胃镜检查者110例(对照组),观察患者胃镜操作时间,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胃镜检查中的反应及感受。结果笑气组患者咽部不适、恶心、... 目的观察笑气应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笑气吸入下胃镜检查者103例(笑气组),常规胃镜检查者110例(对照组),观察患者胃镜操作时间,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胃镜检查中的反应及感受。结果笑气组患者咽部不适、恶心、呕吐和躁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笑气组胃镜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笑气组检查前、中、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除检查前收缩压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前、中、后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笑气组患者难以忍受、明显不适及轻微不适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而无不适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笑气吸入应用于胃镜检查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并且操作简单,缩短了操作时间,减轻了胃镜检查对患者的刺激,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笑气 胃镜检查 消化系统疾病
下载PDF
结直肠癌PTEN基因表达及与p-ERK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连明 艾江 孔祥红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的PTEN、p-ERK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初步探讨它们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快捷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18例结直肠腺瘤、13例结直肠正常黏膜中PTEN蛋白、和p-ERK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的PTEN、p-ERK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初步探讨它们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快捷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18例结直肠腺瘤、13例结直肠正常黏膜中PTEN蛋白、和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与p-ERK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结直肠癌癌组织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57.5%)明显弱于腺瘤(72.2%)及正常组织(1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Dukes分期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位置无关(P>0.05)2.结直肠癌组织p-ER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72.5%)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0.00%)及腺瘤组(66.6%),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表达随结直肠癌侵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Duke分期的进展而增高。3.PTEN蛋白表达强度与p-ERK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负相关(r=-0.452,P<0.05)。结论提示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PTEN蛋白的低表达或失表达不能有效抑制ERK磷酸化,使细胞发生癌变,并促进癌变细胞的浸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P-ERK 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无痛结肠镜检查中注入二氧化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连明 庄彦华 +3 位作者 胡立华 刘丽 艾江 刘永梁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评价无痛结肠镜检查中注入二氧化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20例接受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CO2组(60人)和空气组(60人),将所有病人按体重规定使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药物进行麻醉,结肠镜检查分别注入CO2和空气,记录每组患者肠... 目的评价无痛结肠镜检查中注入二氧化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20例接受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CO2组(60人)和空气组(60人),将所有病人按体重规定使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药物进行麻醉,结肠镜检查分别注入CO2和空气,记录每组患者肠镜检查前、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的动脉血CO2分压,采用直观模拟评分(VAS)量表对结肠镜检查检查后1、3、6、24 h腹胀腹痛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并记录,记录两组患者完成时间及24 h后满意度。结果 1CO2组及空气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血CO2分压无明显改变(P>0.05);而检查后1、3、6 h的CO2组患者腹胀腹痛程度均明显轻于空气组(P<0.05);2两组患者完成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O2组患者24 h后满意度调查明显优于空气组。结论无痛结肠镜检查中注入CO2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提高患者满意度,且不会引起CO2潴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无痛结肠镜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娜 刘琳 +1 位作者 赵雪寒 潘微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10日~2016年12月20日我院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10日~2016年12月20日我院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有所提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增加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各医院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海藻多糖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修复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德新 刘婉露 +1 位作者 赵欣欣 李曼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5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海藻多糖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质量和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药物剂量的海藻多糖对胃溃疡大鼠模型胃黏膜的改变和PGE2、EGF含量变化,从而评估该药物对胃溃疡的治疗程度。结果海藻多糖对胃溃疡大鼠治疗效果以中剂量... 目的探讨海藻多糖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质量和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药物剂量的海藻多糖对胃溃疡大鼠模型胃黏膜的改变和PGE2、EGF含量变化,从而评估该药物对胃溃疡的治疗程度。结果海藻多糖对胃溃疡大鼠治疗效果以中剂量组为最佳,其可以增加胃部黏膜厚度,降低肌层黏膜缺损程度并且能够增加胃黏膜PGE2和EGF含量,从而达到治疗胃溃疡的目的。结论海藻多糖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修复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胃黏膜PGE2和EGF含量而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多糖 胃溃疡 PGE2 EGF
下载PDF
Hp感染与胃癌中p27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连明 庄彦华 颜彬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3期19-21,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组织中p27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探讨Hp感染引起胃癌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Hp感染检测采用14碳-尿素酶呼吸试验(14C-UBT)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快捷法检测p27蛋白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比较H...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组织中p27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探讨Hp感染引起胃癌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Hp感染检测采用14碳-尿素酶呼吸试验(14C-UBT)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快捷法检测p27蛋白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比较Hp感染与p2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Hp感染率为67.9%;p2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而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Hp感染与胃癌中p27基因表达呈负相关(r=-0.486,P<0.05)。结论Hp感染可能通过降低胃黏膜抑癌基因p27蛋白表达水平引起胃黏膜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感染 胃癌 P27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