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陆奔 李安敏 +2 位作者 杨树靖 袁子豪 惠佳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6-180,共15页
镓基液态金属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流动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镓基液态金属与其他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的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为解... 镓基液态金属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流动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镓基液态金属与其他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的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为解决柔性电子、热调控和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的挑战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表现出重大潜力。磁性粒子的引入可以使镓基液态金属具有良好的磁性能。作为一种新兴的磁性功能材料或磁性智能材料,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在柔性电子、微电机、靶向给药、热调控、屏蔽与吸波等领域已展现出初步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从基础研究、磁力控制、磁热控温、屏蔽与吸波四个方面综述了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说明了这种复合策略的有效性。这可为磁性镓基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 镓基合金 磁性材料 复合材料 软材料 柔性电子 智能材料
下载PDF
深度置信网络算法在公路边坡工程安全评价中的运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蒙国往 程懿 +2 位作者 吴波 叶华政 刘家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0-478,共9页
针对传统边坡工程安全评价方法无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符合实际情况下工程安全评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DBN)算法的公路边坡工程安全评价方法。首先,使用MATLAB建立模型;然后,对基于DBN算法的边坡稳定... 针对传统边坡工程安全评价方法无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符合实际情况下工程安全评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DBN)算法的公路边坡工程安全评价方法。首先,使用MATLAB建立模型;然后,对基于DBN算法的边坡稳定性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最后,使用DBN算法在莆炎高速公路项目中进行公路边坡工程安全评价。结果显示:(1)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相比,DBN模型得到的预测值误差更小,精度更高,计算复杂度更低、可扩展性更强;(2)在实际工程中,DBN算法能够有效地对众多非线性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公路边坡进行符合实际的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边坡稳定 深度置信网络(DBN)
原文传递
双参数层状地基中水平动荷载和扭转振动组合作用下受荷桩受力变形分析
3
作者 江杰 陈丽君 +2 位作者 柴文成 艾永林 欧孝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972,共12页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桩顶在承受水平动荷载H(t)和扭转振动T(t)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基于Pasternak模型,考虑多向荷载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层状地基中H(t)-T(t)受荷桩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有限杆单元法推导出桩身内力位移数值解,并与已...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桩顶在承受水平动荷载H(t)和扭转振动T(t)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基于Pasternak模型,考虑多向荷载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层状地基中H(t)-T(t)受荷桩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有限杆单元法推导出桩身内力位移数值解,并与已有相关理论解、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参数分析表明:(1)与Winkler模型计算结果相比,考虑土体剪切效应后,桩顶水平位移和桩身最大弯矩分别减小了11.8%和10.5%。(2)增大外荷载无量纲频率可减小桩身水平位移和弯矩,但同时会减小H(t)-T(t)耦合刚度。(3)在层状地基中,表层土对桩身内力位移的影响最大,且存在临界影响深度,表层硬土的临界影响厚度是表层软土临界影响厚度的3.5~6.5倍。(4)采用杆单元模型可减少单元划分数量和计算时间,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Pasternak模型 多向荷载 层状地基 有限杆单元法
原文传递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一凡 梁宇 +3 位作者 刘永琪 李雷 韦德满 许征兵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质量分数为0%(纯铜)、0.4%、0.8%和1.2%的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高分辨场扫描电镜、高精度固体密度仪、数字式电导率仪和万能试验机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质量分数为0%(纯铜)、0.4%、0.8%和1.2%的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高分辨场扫描电镜、高精度固体密度仪、数字式电导率仪和万能试验机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铜粉纯度高、无杂质,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孔隙率随之增加,而且石墨烯的团聚现象逐渐加重,晶粒尺寸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现象,而石墨烯含量在0.8%时,晶粒尺寸最小为43.385 nm。以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方面来说,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电导率呈现下降趋势。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最大抗压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压缩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当石墨烯含量为0.8%时,屈服强度和最大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0.79和332.8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复合材料 球磨 温压成型
原文传递
锰基正极材料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挑战及性能提升策略
5
作者 秦豆豆 丁俊阳 +6 位作者 梁初 刘倩 冯立纲 罗扬 胡广志 罗俊 刘熙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8,共9页
锌离子电池(ZIBs)由于其安全性、可持续性、成本效益和高能量密度而越来越受欢迎,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LIBs)的替代品。目前对锌离子电池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锰基正极材料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带来了挑战,特别是金属溶解和材料... 锌离子电池(ZIBs)由于其安全性、可持续性、成本效益和高能量密度而越来越受欢迎,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LIBs)的替代品。目前对锌离子电池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锰基正极材料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带来了挑战,特别是金属溶解和材料不稳定性等问题。这些挑战导致电池循环稳定性较差,阻碍了锌离子电池发展的进程。本文概述了锌离子存储机制,阐明了锰基正极材料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改善其性能的优化策略。最后,讨论了锰基正极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离子电池 锰基化合物 阴极材料 存储机制 优化策略
下载PDF
行星轮系力学超材料及其连续可调力学性能
6
作者 莫帅 陈科任 +1 位作者 唐旭 张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95-3706,共12页
针对高可靠性复杂工况需求的连续可调力学特性,分别研究基于双层行星轮系和拉式行星轮系的连续刚度可调及振动传递率可调的力学超材料;应用空间梁单元建立弯曲梁的变径向载荷下刚度连续可调理论力学模型及模态分析模型,研究基于行星轮... 针对高可靠性复杂工况需求的连续可调力学特性,分别研究基于双层行星轮系和拉式行星轮系的连续刚度可调及振动传递率可调的力学超材料;应用空间梁单元建立弯曲梁的变径向载荷下刚度连续可调理论力学模型及模态分析模型,研究基于行星轮系的超材料刚度连续可调理论及模态振型特点,为基于行星轮系连续刚度可调及振动传递率可调的力学超材料提供理论支撑;建立基于双层行星轮系和拉式行星轮系单胞及2×2胞的力学超材料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分析压缩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振动传递率与控制变量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双层行星轮系和拉式行星轮系力学超材料的压缩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分别具有9~15倍和1~2.5倍连续可调范围,其振动传递率亦可通过控制变量进行调控;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结果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超材料 行星轮系 连续可调性能 力学特性 振动传递率
下载PDF
外加物理场调控二维材料的HER和OER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秦春玲 陈爽 +8 位作者 Hassanien Gomaa Mohamed A.Shenashen Sherif A.El-Safty 刘倩 安翠华 刘熙俊 邓齐波 胡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4,共7页
长期以来,氢燃料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和可行的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可以支撑我们未来的能源格局。电催化水分解是一种可用于大规模高效生产高纯度氢气的可持续和环保的技术。该技术的工业化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两个电极上的析氢反应(... 长期以来,氢燃料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和可行的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可以支撑我们未来的能源格局。电催化水分解是一种可用于大规模高效生产高纯度氢气的可持续和环保的技术。该技术的工业化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两个电极上的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的反应动力学。此外,催化剂催化活性和结构稳定性的持续优化对于该技术的实际实施同样关键。因此,合适的催化剂的选取是影响电催化水分解的关键因素之一。二维(2D)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丰富的活性位点成为了电解水领域的热点。此外,2D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能与外加物理场之间高度契合,可以产生一些独特的效果来增强电催化性能。因此,近些年,外加物理场在辅助改善HER和OER方面的作用和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外加物理场,如电场,磁场,应变,光,温度和超声波,可以应用于催化剂合成和电催化过程。本文首先总结了物理场辅助电解水催化剂合成的研究。随后,根据外场在电催化过程中作用机制的不同,对外场辅助HER和OER的研究进行了分类。最后,本文指出了本领域快速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加物理场 析氢反应 析氧反应 合成 二维材料
下载PDF
Nb元素对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庞兴志 覃伟沛 +5 位作者 李安敏 梁兴宇 龙骋宇 甘达恒 洪伟浩 刘丞钰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含量活性元素Nb对铜界面改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对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的影响,利用XRD、SEM、EDS和导热系数测定仪分析复合材料的界面和热导率。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的添加,能够在烧结...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含量活性元素Nb对铜界面改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对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的影响,利用XRD、SEM、EDS和导热系数测定仪分析复合材料的界面和热导率。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的添加,能够在烧结过程中形成碳化物界面层,铜和金刚石界面缺陷逐渐减少,界面结合逐渐转好。在1%的含量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到370.3 W/(m·K),相比纯铜/金刚石复合材料提高1.34倍,但当含量超过1 vol.%,碳化铌中间层变厚,由于碳化铌自身热导率较低,导致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复合材料 真空热压烧结 热导率 粉末冶金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土的孔结构与吸放湿性能研究
9
作者 包扬阳 封金鹏 +1 位作者 李秀荣 何奥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8-1087,共10页
针对机械式湿度调节能耗过高的问题,利用热改性、酸改性、碱改性,以及无机盐改性4种改性方式,对天然多孔矿物凹凸棒土进行改性,制备具有高效吸放湿性能的材料,用于被动调节室内湿度,从而实现建筑节能;通过XRD、SEM和BET等方法表征分析... 针对机械式湿度调节能耗过高的问题,利用热改性、酸改性、碱改性,以及无机盐改性4种改性方式,对天然多孔矿物凹凸棒土进行改性,制备具有高效吸放湿性能的材料,用于被动调节室内湿度,从而实现建筑节能;通过XRD、SEM和BET等方法表征分析改性前、后凹凸棒土的物相与微观形貌,对比测试改性前、后样品的吸、放湿效率,系统探究不同改性方式对凹凸棒土吸放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0℃热改性有利于熔融凹凸棒土表面的针状晶体,形成更丰富的孔隙结构;浓度1 mol/L盐酸酸浸处理有利于去除杂质,增加微孔数量;在相对湿度33%~98%的环境下,相较于原矿,热改性和酸改性样品的120 h吸湿率分别提高了41.14%和35.32%,酸改性样品的放湿率提高了3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孔结构 调湿材料 热改性 酸改性
下载PDF
石墨烯/Al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物理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雷 杨南鹏 +1 位作者 黄朴 许征兵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363-368,共6页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高耐蚀性、热膨胀系数低、导电导热性能优异和加工性能优良等优点而成为当前轻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的主流,其中,石墨烯/Al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方向。为了研究石墨烯含量对石墨烯/Al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高耐蚀性、热膨胀系数低、导电导热性能优异和加工性能优良等优点而成为当前轻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的主流,其中,石墨烯/Al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方向。为了研究石墨烯含量对石墨烯/Al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冷压烧结法制备了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纯铝)、0.3%、0.6%和0.9%的石墨烯/Al复合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自带的能谱仪分析石墨烯/Al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及化学成分,采用高精度固体密度仪、显微硬度计、高温DSC分析仪和激光导热系数测量仪测试分析石墨烯/Al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比热容、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对比分析了不同石墨烯含量对石墨烯/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石墨烯/Al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均匀的分布在铝基体中,石墨烯的添加能够使基体产生明显的晶粒细化,当石墨烯含量超过0.6%时,在复合材料中出现石墨烯的团聚现象。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和致密度逐渐减小,硬度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比热容逐渐降低,热扩散系数先增大后略微减小,导热系数缓慢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铝基复合材料 冷压烧结 显微组织 物理性能
原文传递
TEPA改性膨胀蛭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研究
11
作者 高陈辉 封金鹏 +1 位作者 何奥平 李秀荣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5-675,共11页
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液胺吸收CO_(2)是最成熟的碳捕获技术,其具备高吸收容量、快吸收速率和简单再生过程等优点。然而,该技术仍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设备腐蚀、再生能耗高、环... 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液胺吸收CO_(2)是最成熟的碳捕获技术,其具备高吸收容量、快吸收速率和简单再生过程等优点。然而,该技术仍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设备腐蚀、再生能耗高、环境污染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将四亚乙基五胺(TEPA)负载到膨胀蛭石夹层中制备新型载胺复合材料(EV-TEPA)以吸附CO_(2)的方法,并重点探讨了不同TEPA负载量和温度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煅烧后的膨胀蛭石(EV)具备优越的分层孔隙结构,其对胺的负载量远大于蛭石原矿(RV)。EV-TEPA吸附剂在75℃时吸附容量最高,为1.24 mmol/g,并且在经历8个循环后吸附容量仅衰减8.87%,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此研究探索了一种经济高效捕获CO_(2)的新型复合材料,为工业应用中CO_(2)吸附剂选择提供了一个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CO_(2)吸附 有机胺 膨胀蛭石
下载PDF
轻质磁性镓铟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2
作者 黄卓昉 李安敏 +3 位作者 陆奔 徐飞 杨慧蓉 袁子豪 《材料科学》 2023年第10期851-865,共15页
通过机械混合的方式将共晶镓铟合金(EGaIn)、空心玻璃微珠、磁性纳米铁粉颗粒混合制备出一种轻质且具有一定磁性特征的复合材料。实验测试证明其具有低密度(最低可达液态金属的24.3%)、刚度变异性,饱和磁化强度能够达到34.44 emu/g,剩... 通过机械混合的方式将共晶镓铟合金(EGaIn)、空心玻璃微珠、磁性纳米铁粉颗粒混合制备出一种轻质且具有一定磁性特征的复合材料。实验测试证明其具有低密度(最低可达液态金属的24.3%)、刚度变异性,饱和磁化强度能够达到34.44 emu/g,剩余磁化强度达0.033 emu/g,使得液态金属复合材料更易在垂直结构上进行几何变化与空间变化,强化了液态金属在立体空间的可控性,以满足更多应用领域的需求,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液态金属在流体学、电磁学甚至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镓铟合金 液态金属 磁流体 复合材料 机械混合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的DFT研究
13
作者 董聪聪 赵子聪 +2 位作者 肖海晴 廖玉英 赵翠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7-1077,共11页
为了研究不同位置O原子对氧化石墨烯(GO)性能的影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了3种氧原子吸附位对G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入O原子之后,石墨烯的电子性质主要受O原子2p轨道的影响,3种不同吸附位置O原子的氧... 为了研究不同位置O原子对氧化石墨烯(GO)性能的影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了3种氧原子吸附位对G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入O原子之后,石墨烯的电子性质主要受O原子2p轨道的影响,3种不同吸附位置O原子的氧化石墨烯的光学性质也有差别,O原子吸附于石墨烯C—C键上的GO在波长为300~600 nm可见光表现出良好的光吸收性能,O原子吸附于碳六元环空位及石墨烯边缘的GO在可见光波长大于600 nm至近红外范围的光吸收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光学性质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碱土金属羟基锡酸盐及衍生物光催化研究进展
14
作者 廖子芳 梁彩琳 +2 位作者 莫鑫华 黄洪晨 朱梅萍 《材料科学》 2024年第10期1422-1435,共14页
光催化技术因利用可再生太阳能,具有清洁节能的特点而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然而,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性能受到了光吸收、光生载流子分离以及稳定性问题的严重阻碍。钙钛矿结构羟基锡酸盐富含表面羟基,为促进强氧... 光催化技术因利用可再生太阳能,具有清洁节能的特点而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然而,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性能受到了光吸收、光生载流子分离以及稳定性问题的严重阻碍。钙钛矿结构羟基锡酸盐富含表面羟基,为促进强氧化性物种羟基自由基产生并维持稳定性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的碱土金属羟基锡酸盐及其衍生物因其低成本、低毒性以及强催化氧化能力逐渐引起了关注。文章全面综述了碱土金属羟基锡酸盐及其衍生物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Photocatalytic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as an ideal way to solv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due to its clean and energy-saving features by utilizing renewable solar energy.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oxide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s is severely hindered by light absorption, photogenerated carrier separation, and stability problems. Perovskite hydroxystannates possess abundant surface hydroxyl groups, which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promoting the gener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s of strongly oxidizing species and maintaining stability. Among them, the alkaline earth metal hydroxystannat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have gradually garnered attention owing to their cost-effectiveness, low toxicity, and strong catalytic oxid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recent advancements in alkaline earth metal hydroxystannat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in the field of photocatalysis, and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羟基锡酸盐及衍生物 碱土金属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主索鞍合理结构优化研究
15
作者 董创文 洪志鑫 李传习 《湖南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98-105,共8页
为了寻找更加合理的主索鞍设计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主索鞍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结合正交试验法研究主要因素对主索鞍承载能力与材料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设计参数下主索鞍的极限承载力为3.25倍设计荷载,且极限荷载作... 为了寻找更加合理的主索鞍设计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主索鞍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结合正交试验法研究主要因素对主索鞍承载能力与材料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设计参数下主索鞍的极限承载力为3.25倍设计荷载,且极限荷载作用下较多区域仍处于弹性阶段,结构设计可进一步优化。为此,设计了6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结构极限承载力与质量之比作为试验目标。纵肋厚度对试验目标的影响最大,鞍槽壁厚、纵肋钢材类型、横肋厚度、横肋钢材类型次之,索鞍宽度对试验目标的影响最小。最终,通过正交试验找到一种索鞍结构,其极限承载力对比原设计略微减小,但材料用量减少了27.8%,实现了索鞍的轻型化,对今后实际工程中索鞍结构的设计优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主索鞍 正交试验法 参数分析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的H(t)-T受荷桩受力变形分析
16
作者 江杰 陈丽君 +3 位作者 柴文成 艾永林 欧孝夺 龚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水平动荷载H(t)与扭矩T联合作用下的桩基受力变形较为复杂.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H(t)-T联合受荷桩的内力与位移,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考虑桩侧土体剪切效应;引入H(t)-T耦合因子,揭示多向荷载对桩身响应的影响机理;继而利用虚功原理推导... 水平动荷载H(t)与扭矩T联合作用下的桩基受力变形较为复杂.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H(t)-T联合受荷桩的内力与位移,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考虑桩侧土体剪切效应;引入H(t)-T耦合因子,揭示多向荷载对桩身响应的影响机理;继而利用虚功原理推导桩身单元综合刚度矩阵;最后采用改进的有限杆单元法获得H(t)-T联合受荷桩内力与位移数值解;并与已有理论解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参数分析表明:土体剪切效应可约束桩身水平位移,但对扭转变形影响较小;水平动荷载增强了桩身抗扭承载力,水平动荷载幅值从0.2Q_(u)增大到1.0Q_(u)时,桩顶扭转角减小了22.6%;增大动荷载无量纲频率会减小桩顶位移和桩身最大弯矩,外荷载动力效应随桩埋深增加而减弱;杆单元模型减少了单元划分数量和计算时间,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ernak地基模型 联合受荷桩 有限单元法 水平动荷载 扭矩
下载PDF
双向齿条传动摩擦纳米发电机非线性动力学
17
作者 莫帅 王震 +1 位作者 刘文斌 张伟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5-652,共8页
考虑时变啮合刚度、时变支撑刚度、传动误差、齿侧间隙和轴承间隙,建立双向齿条传动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得到系统的时变啮合力图、时频图、相图、FFT频谱图、庞加莱截面图... 考虑时变啮合刚度、时变支撑刚度、传动误差、齿侧间隙和轴承间隙,建立双向齿条传动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得到系统的时变啮合力图、时频图、相图、FFT频谱图、庞加莱截面图、分岔图和三维频谱图,探究外部负载激励频率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合摩擦纳米发电技术,获取不同参数下TENG的输出性能,研究外部载荷激励频率和啮合刚度对系统能量收集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双向齿条传动摩擦纳米发电机机械传动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合理选择外部负载激励频率和啮合刚度,避免不稳定区间的控制,可以提高机械能转换效率,增加发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 输出性能 能量收集
下载PDF
大跨劲性骨架钢管混凝土拱桥新型栓焊节点叠合构件偏压力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于鹏 郭子康 +1 位作者 云惟经 郭晓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6,共18页
在地形复杂、条件恶劣地区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中,拱肋采取传统焊缝连接施工难度高且节点质量无法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栓焊节点,有效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保障了节点质量.采用钢管混凝土新型栓焊节点与外包混凝土组成的劲... 在地形复杂、条件恶劣地区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中,拱肋采取传统焊缝连接施工难度高且节点质量无法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栓焊节点,有效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保障了节点质量.采用钢管混凝土新型栓焊节点与外包混凝土组成的劲性骨架(叠合构件)作为拱肋不仅能提升结构承载力,还能改善节点与外包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由于拱肋受力特点为小偏心受压,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新型栓焊叠合构件的偏压力学性能,开展了缩尺钢管混凝土叠合构件偏压试验,研究不同节点形式下(焊缝连接、栓焊连接)叠合构件之间的力学性能差异,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叠合构件的力学行为以及栓焊节点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偏压下钢管混凝土部分提供叠合构件的主要承载力,增加外包混凝土中配筋数量能有效提高叠合构件承载力.新型栓焊节点在满足节点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为叠合构件提供了更加优良的节点性能,提高节点稳定性的同时增强了节点与外包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保证叠合构件承载力的同时又提升了延性.当采用钢管混凝土栓焊节点连接形式时,栓焊弧长比应控制在2.0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骨架钢管混凝土拱桥 栓焊节点 叠合构件 偏压 力学性能 数值分析
下载PDF
NW风电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
19
作者 莫帅 刘翊恒 +1 位作者 黄轩 张伟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2-730,共9页
为了更加精确地求解NW(内外啮合行星轮系)风电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考虑了随机风速、时变支撑刚度、齿圈柔性、时变啮合刚度、传动误差、齿侧间隙、轴承游隙等因素,建立了NW行星齿轮⁃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时域图、... 为了更加精确地求解NW(内外啮合行星轮系)风电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考虑了随机风速、时变支撑刚度、齿圈柔性、时变啮合刚度、传动误差、齿侧间隙、轴承游隙等因素,建立了NW行星齿轮⁃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时域图、频谱、相轨迹图、庞加莱截面图来描述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并用分岔图以及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图描述激励频率与啮合刚度对系统非线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W行星齿轮⁃轴承系统具有丰富的非线性特征,激励频率在一定的范围内会导致系统进入混沌运动状态,发生失稳;啮合刚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保证系统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 NW行星齿轮 随机风速 时变支撑刚度 齿圈柔性
下载PDF
基于GWO-VMD的铣削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20
作者 孔前程 陈堂艳 魏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1,198,共6页
针对铣削过程中刀具磨损对工件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GWO)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方法。首先,以原始信号与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针对铣削过程中刀具磨损对工件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GWO)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方法。首先,以原始信号与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的能量差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GWO寻找VMD的最佳参数。其次,VMD将铣削力信号分解为IMFs,对IMFs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HHT)。结果表明,GWO能准确寻找VMD的最佳参数(8,3977)。在GWO-VMD-HHT中,特征频率清晰直观,并且观察到了明显的能量频移现象。刀具磨损状态相关的频率主要集中在主轴频率及其倍频上。通过分析HHT谱中特定频率的能量分布情况,可以有效地识别刀具的磨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监测 变分模态分解 灰狼优化 铣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