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神经科护士卒中护理知信行现状及障碍因素调查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闻亚 常红 +4 位作者 赵翠松 严群 覃英雪 宋仕芬 宋钝 《护理管理杂志》 2019年第6期405-409,共5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神经科护士卒中护理知信行状况及障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神经科护士卒中护理知信行量表对不同级别基层医院神经科46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神经科护士卒中护理知信行评分分别为(56.38±5.95)分、(...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神经科护士卒中护理知信行状况及障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神经科护士卒中护理知信行量表对不同级别基层医院神经科46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神经科护士卒中护理知信行评分分别为(56.38±5.95)分、(51.73±8.21)分,均处于偏低水平;神经科护士卒中疾病知识、态度得分二级医院高于社区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北京地区基层医院神经科护士卒中疾病知识得分较高,行政职务较高的护士在卒中护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较高(P<0.01);二级医院卒中护理障碍因素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人力资源有限(73.54%)、缺乏培训(54.50%)、患者病情重(51.32%);社区医院卒中护理障碍因素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缺乏护理规范(89.88%)、缺乏培训(85.39%)、人力资源有限(80.90%)。结论基层医院神经科护士卒中护理知信行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面临的障碍因素较多,应增加基层医院投入,强化医联体联动效应,借助上级医院及专科医院对下级医院的帮扶指导,促进基层医院卒中护理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卒中护理 知信行 障碍
下载PDF
“双向六环”培训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实习生个案查房中的应用
2
作者 苏善英 朱新青 +1 位作者 梁业梅 黄少英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11期180-181,共2页
目的将“双向六环”培训模式应用到神经内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观察其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实习的大专学历的护理实习生12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9人,采用常规的护理教学... 目的将“双向六环”培训模式应用到神经内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观察其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实习的大专学历的护理实习生12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9人,采用常规的护理教学查房方法,观察组61人,采用“双向六环”培训模式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对比两组实习生在“双向六环”培训模式满意度、出科理论知识掌握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教学查房满意度、出科理论知识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生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双向六环”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出科理论成绩,提升临床实习带教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学查房 “双向六环”培训模式 临床实习 护生 临床教学
下载PDF
“运动想象”理论在脊髓炎病变致神经源性膀胱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苏善英 覃楚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19期10-10,共1页
目的:将"运动想象"理论引用到脊髓炎病变所致神经源性膀胱康复训练中,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方法:实验组30例脊髓炎病变后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引用运动想象理论对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30例则采用常... 目的:将"运动想象"理论引用到脊髓炎病变所致神经源性膀胱康复训练中,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方法:实验组30例脊髓炎病变后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引用运动想象理论对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30例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30d后统计两组能自主排尿的例数及发生泌尿道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能自主排尿的例数多于对照组,泌尿系感染也有所下降。结论:"运动想象"对神经源性膀胱的恢复效果好,为经济、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脊髓炎病变 神经源性膀胱
下载PDF
脊髓炎致神经源性膀胱拔尿管时机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婵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3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炎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最佳拔尿管时机.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8月收住我科的脊髓炎病变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3例,分A,B两组.A组当膀胱充盈时患者能感觉到有尿意给予拔管;B组训练时不管有无尿意只要有尿液从尿管旁排... 目的:探讨脊髓炎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最佳拔尿管时机.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8月收住我科的脊髓炎病变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3例,分A,B两组.A组当膀胱充盈时患者能感觉到有尿意给予拔管;B组训练时不管有无尿意只要有尿液从尿管旁排出连续3~5次即拔除导尿管,观察并记录排尿情况.结果:B组患者拨尿管后排尿成功例数明显高于A组.结论:膀胱训练时不管有无尿意只要有尿液从尿管旁排出连续3~5次就应该拔除导尿管,以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尿管时机 脊髓炎 神经源性膀胱
下载PDF
导致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病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健清 黄瑜 陈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8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导致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病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150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采... 目的:分析导致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病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150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采取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总结导致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病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150例患者的自身免疫抗体呈阳性及血清AQP4-Ab呈阳性均与其病情的复发具有相关性,P<0.05;其年龄偏大、性别为女性、脑脊液AQP4-Ab呈阳性及脑脊液蛋白的水平偏高均与其病情的复发无相关性,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自身免疫抗体呈阳性及血清AQP4-Ab呈阳性是导致这150例患者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呈阳性及血清AQP4-Ab呈阳性是导致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病情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合并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关系
6
作者 陆益就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0期19-21,共3页
目的检测合并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IL-6、TNF-α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5例合并房颤急性脑梗死患者(房颤组)、52例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非房颤组)和35例... 目的检测合并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IL-6、TNF-α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5例合并房颤急性脑梗死患者(房颤组)、52例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非房颤组)和3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改良Rankin量表评定90d后房颤脑梗死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房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16.74±5.45、25.50±4.37)较非房颤组(11.29±3.26、20.65±5.26)、对照组(5.27±0.45、12.34±3.67)明显升高,P均<0.01。预后良好房颤脑梗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14±3.79、20±2.33)较预后极差患者(18±4.73、29±2.65)明显低(P<0.01,P<0.05)。结论合并AF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可作为判断AF脑梗死患者预后及转归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心房颤动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
下载PDF
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潘俊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7期118-118,12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98例,测定血清AQP4-Ab的生理活性物质。结果本研究中,横贯性脊髓炎(TM... 目的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98例,测定血清AQP4-Ab的生理活性物质。结果本研究中,横贯性脊髓炎(TM)患者的AQP4-Ab阳性检出率为27.78%(5/18);视神经炎(ON)患者的AQP4-Ab阳性检出率为13.33%(2/15);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的AQP4-Ab阳性检出率为43.48%(10/23);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AQP4-Ab阳性检出率为10.00%(2/20);非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n LETM)患者的AQP4-Ab阳性检出率为20.00%(3/15);单次发作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m LETM)患者的AQP4-Ab阳性检出率为0;复发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r LETM)患者的AQP4-Ab阳性检出率为40.00%。结论血清AQP4-Ab生理活性物质在各类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群体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阳性检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血清25-(OH)D、IL-6、CD8与NMOSD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关系
8
作者 朱健清 蒋小英 +1 位作者 童玲玲 梁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81-6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6(IL-6)、CD8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NMOSD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6(IL-6)、CD8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NMOSD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92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OH)D、IL-6、CD8差异,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脊髓受累节段数、脊髓受累部位、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25-(OH)D为(29.89±7.82)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6和CD8分别为(25.05±6.68)pg/mL和(30.32±9.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脊髓受累节段数>5个的患者血清25-(OH)D为(25.28±7.25)nmol/L,明显低于脊髓受累节段数≤5个的患者,而IL-6和CD8分别为(28.65±7.02)pg/mL和(34.54±9.17)%,均明显高于脊髓受累节段数≤5个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DSS评分≥6.5分的患者血清25-(OH)D为(23.53±8.00)nmol/L,明显低于EDSS评分≤2.5分和3~6分患者,而IL-6和CD8分别为(30.86±5.60)pg/mL和(35.54±8.82)%,均明显高于EDSS评分≤2.5分和3~6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DSS评分3~6分的患者血清25-(OH)D为(28.65±8.10)nmol/L,明显低于EDSS评分≤2.5分患者,而IL-6和CD8分别为(25.02±5.34)pg/mL和(32.20±9.04)%,均明显高于EDSS评分≤2.5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血清25-(OH)D、IL-6、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与脊髓受累节段数呈负相关(r s=-0.338,P<0.05),IL-6、CD8与脊髓受累节段数呈正相关(r s=0.336、0.401,P<0.05)。血清25-(OH)D与EDSS评分呈负相关(r s=-0.445,P<0.05),IL-6、CD8与EDSS评分呈正相关(r s=0.404、0.465,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25-(OH)D有所升高,而IL-6和CD8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OH)D、IL-6、CD8与NMOSD患者脊髓受累节段数、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白细胞介素-6 CD8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临床特点 水通道蛋白4-抗体
下载PDF
Doege-Potter综合征1例
9
作者 童玲玲 林燕妮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49-251,共3页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表达CD34抗原的树突状间质细胞,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常见发病年龄为50~60岁,男女发病率相似,以胸膜肿瘤多见,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较为少见[1]。由SFT导致的...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表达CD34抗原的树突状间质细胞,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常见发病年龄为50~60岁,男女发病率相似,以胸膜肿瘤多见,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较为少见[1]。由SFT导致的低血糖命名为Doege-Potter综合征(Doege-Potter Syndrome,DPS),DPS发病率低于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低血糖 Doege-Potter综合征 病理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8
10
作者 李文华 刘一尔 伍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32-932,共1页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基于柯氏模型的“三级双向六环”护理培训体系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苏善英 朱新青 +1 位作者 梁雁芳 梁业梅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2418-2420,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柯氏模型的"三级双向六环"护理培训体系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新入职护士112名为观察组,应用基于柯氏模型的"三级双向六环"护理培训模式进行培训,2016年新入职护士116名为对... 目的观察基于柯氏模型的"三级双向六环"护理培训体系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新入职护士112名为观察组,应用基于柯氏模型的"三级双向六环"护理培训模式进行培训,2016年新入职护士116名为对照组,按常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培训参与度、对培训满意度、护理岗位能力评分、护理培训效果(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技能操作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士的培训参与度、满意度、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岗位能力合格率及岗位能力评分均低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均P<0.05),而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取基于柯氏模型的"三级双向六环"的护理培训体系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护士培训参与度、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岗位能力及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试合格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规范化培训 柯氏模型 三级双向六环 新入职
下载PDF
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伍龙 刘一尔 李文华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4 ml,对照组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20 ml。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4 ml,对照组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20 ml。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疏血通 血塞通
下载PDF
基于Access数据库护士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新青 宋仕芬 +1 位作者 梁业梅 刘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目的:用Access数据库开发设计护士培训管理系统,以规范护士培训管理,实现培训管理信息化。方法:将护理人员岗位管理标准、规范化培训手册、层级核心能力培训内容、专科护士培训等内容通过Access数据库进行编程、整合,形成系统性、整体... 目的:用Access数据库开发设计护士培训管理系统,以规范护士培训管理,实现培训管理信息化。方法:将护理人员岗位管理标准、规范化培训手册、层级核心能力培训内容、专科护士培训等内容通过Access数据库进行编程、整合,形成系统性、整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利用区域网云盘等技术支持,进行院内护士培训管理。结果:开发的护士培训管理系统具有信息录入、修改、删除、查询以及统计筛选功能,软件系统界面清晰、美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存储安全,试用8个月,运行状态稳定。平台使用后比使用前人员信息正确率、培训质量督查及时率更高,培训督查缺陷率更低,管理所需时间更短,护士及护理管理人员对系统使用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护士培训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三级培训管理指标监控及时,系统数据分析支持护理培训决策,有效提高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ESS数据库 护士培训管理系统 信息化技术 规范化培训 继续教育培训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皮质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一尔 伍龙 +1 位作者 邓海波 李文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血浆 皮质醇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低颅压性头痛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文华 伍龙 刘一尔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1253-1254,共2页
关键词 低颅压性头痛 临床分析 原发性 主要症状 综合征 侧卧位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婵 覃楚群 李文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9期69-70,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40例急性脑卒中汉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发病后1周内开始进行语言康复训练1个月,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结果 康复组语言... 目的 探讨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40例急性脑卒中汉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发病后1周内开始进行语言康复训练1个月,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结果 康复组语言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急性脑卒中 失语症 语言恢复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河 蒙光义 +3 位作者 钟丽球 周丽娟 梁春宏 庞家容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1期23-25,30,共4页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抗感染治疗药物分为对照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和...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抗感染治疗药物分为对照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和观察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每组30例,观察和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PTT、P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TT和PLT组间、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基础上对脑血管病患者APTT、PT产生显著影响,需警惕联合用药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凝血功能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的中医病机以及分期及与同期双侧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双侧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益就 刘一尔 +3 位作者 林洪全 林燕妮 朱健清 伍龙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的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分别进行分期(13例)或同期(10例)双侧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即刻造影狭窄率、30天内常见并发症(...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的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分别进行分期(13例)或同期(10例)双侧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即刻造影狭窄率、30天内常见并发症(包括高灌注综合征、血液动力学抑制)的发生率、6个月内临床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两种术式在手术成功率、术后狭窄率、30天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6个月内临床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期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同期 分期 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复发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一尔 林燕妮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437-143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复发性脑梗死与血浆Hcy的相关性观察与分析,以期探寻二者之间的联系为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提供理论依据、开辟新的研究途径。方法:于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本院选取900例急性脑梗死者且对其进行随访后显示其中270例急性脑梗死... 目的:通过对复发性脑梗死与血浆Hcy的相关性观察与分析,以期探寻二者之间的联系为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提供理论依据、开辟新的研究途径。方法:于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本院选取900例急性脑梗死者且对其进行随访后显示其中270例急性脑梗死者出现复发(占30%),同时对首次发病者和复发性脑梗死者血浆Hcy水平、复发性脑梗死者血浆Hcy水平与其他因素相关性进行观察与数据统计,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复发性脑梗死者血浆Hcy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者均高于首次发作者(p<0.05),血浆Hcy水平和其他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血浆Hcy水平与复发性脑梗死相比r=0.352、p<0.05。结论:血浆Hcy与复发性脑梗死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即高水平的血浆Hcy能够直接造成脑梗死的复发、是其独立性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脑梗死 血浆HCY 相关性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河 蒙光义 +2 位作者 钟丽球 周丽娟 庞家容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我院102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肝肾...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我院102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肝肾功能、血清白蛋白含量、凝血功能,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为42.16%(43/1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应用天数、血肌酐、血清白蛋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可增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风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应用天数越长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越大,临床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凝血功能异常 影响因素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