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大气环境健康基准目标污染物筛选方法及候选清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邵桐 苗晓燕 +1 位作者 周志祥 于云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86-2397,共12页
本文通过污染物检出率得分、毒性效应得分、人群暴露得分等,构建了一种大气健康基准目标污染物筛选方法.进而采用该方法,筛选并提出我国大气健康基准目标污染物候选清单.结果显示,共有38种污染物进入初始污染物候选名单,包括了常规污染... 本文通过污染物检出率得分、毒性效应得分、人群暴露得分等,构建了一种大气健康基准目标污染物筛选方法.进而采用该方法,筛选并提出我国大气健康基准目标污染物候选清单.结果显示,共有38种污染物进入初始污染物候选名单,包括了常规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环芳烃、二英等.这些污染物检出率得分分布在0—600之间,其中最高的污染物主要是国家常规监测的污染物.污染物毒性效应得分最高的污染物是苯、PM_(2.5)、PM_(10)、二英,大部分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得分集中在300—500之间;污染物的人群暴露得分最高为CO,其次为甲苯、O_3、PM_(2.5)、PM_(10)、NO_2,得分在10—100之间;38种污染物中有15种污染物健康风险综合得分在900以上,包含6种常规污染物、2个大类污染物、2种重金属污染物、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因而提出这15污染物作为我国大气环境健康基准目标污染物候选清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污染物 健康基准 大气 检出率 毒性效应 暴露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庶 谭海萍 +3 位作者 张宗尧 向明灯 李良忠 石小霞 《医学综述》 2017年第24期4801-4806,共6页
血管内皮细胞(VECs)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血管壁的主要组成细胞。VECs能够保护血管内环境、维持血压以及调节血管运动,是维持血管生理功能平衡的关键。VSMCs可通过舒张和收缩改变血管直径使血管保持适当血压。VECs与VSMCs相邻,它... 血管内皮细胞(VECs)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血管壁的主要组成细胞。VECs能够保护血管内环境、维持血压以及调节血管运动,是维持血管生理功能平衡的关键。VSMCs可通过舒张和收缩改变血管直径使血管保持适当血压。VECs与VSMCs相邻,它能最先感知血液中的刺激影响VSMCs,进而影响血管的生理状态。在病理条件下,VECs发生损伤和功能失调,导致VSMCs表型转换、增殖及凋亡,进而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目前,VECs对VSMCs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而VECs功能失调对VSMCs的影响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之间的关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广州大学城学生PM_(2.5)暴露水平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佳 郑君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37-143,共7页
采用主动采样颗粒物分析仪(pDR-1500)于2012年2~3月对广州大学城学生活动的各典型微环境室内外PM2.5浓度同步监测,同时对大学城学生每日时间-活动模式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大学城学生PM2.5潜在暴露剂量和暴露浓度并从个体特征角度探讨其影... 采用主动采样颗粒物分析仪(pDR-1500)于2012年2~3月对广州大学城学生活动的各典型微环境室内外PM2.5浓度同步监测,同时对大学城学生每日时间-活动模式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大学城学生PM2.5潜在暴露剂量和暴露浓度并从个体特征角度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学城学生单位体重、个体PM2.5潜在暴露剂量和日均PM2.5暴露浓度分别是(15.9±3.4)μg/(kg·d),(882.3±241.0)μg/d和(102.8±8.0)μg/m3.室内、室外和交通环境分别占大学城学生单位体重PM2.5潜在暴露剂量的74.3%、24.9%和0.8%.影响大学城学生个体PM2.5潜在暴露剂量的因素为体重】性别】年龄】暴露浓度】工作日/周末;影响大学城学生单位体重PM2.5潜在暴露剂量的因素为暴露浓度】年龄】工作日/周末】性别;专业与二者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暴露评价 时间-活动模式 大学生
下载PDF
粤北星子河水生生物体内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8
4
作者 马鹏程 陈棉彪 +6 位作者 黄楚珊 胡国成 李良忠 王钰钰 彭晓武 柳晓琳 张丽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1-250,共10页
本文分析了粤北星子河12种水生生物样品中Cd、Cr、Cu、Pb、Ni和Zn等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对水生生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存在明显... 本文分析了粤北星子河12种水生生物样品中Cd、Cr、Cu、Pb、Ni和Zn等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对水生生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重金属的含量水平从低到高顺序依次为:Cd<Ni<Pb<Cr<Cu<Zn;鱼类富集重金属明显低于贝类。在贝类样品中,Cr、Pb和Zn的含量均出现超标现象。鱼类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低于1,属于微污染;而田螺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属于轻度污染水平。不同鱼类中重金属的复合健康危害系数(TTHQ)均小于1,且每周评估摄入量(EDI)均远低于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PTWI),居民通过鱼类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较低;田螺中重金属对人的复合健康危害系数大于1,长期食用田螺存在较高的健康风险,风险较高的重金属元素为Cr、Pb和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水生生物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太湖流域某农业活动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价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良忠 杨彦 +4 位作者 蔡慧敏 向明灯 张艳平 高丹丹 李定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60-65,共6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太湖流域某农业活动区农田土壤重金属(Pb、Cr、Cu、Fe、Mn、Zn)进行测定分析,利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和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农田...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太湖流域某农业活动区农田土壤重金属(Pb、Cr、Cu、Fe、Mn、Zn)进行测定分析,利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和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经口暴露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大小为Fe(1130.86mg/kg)>Mn(223.58mg/kg)>Cu(127.03mg/kg)>Pb(78.07mg/kg)>Cr(56.10mg/kg)=Zn(56.10mg/kg);研究区土壤受到重金属(Pb、Cr、Cu、Fe、Mn、Zn)的轻微污染,污染指数为1.86;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轻微的危害,生态危害指数为46.1;通过经口暴露途径对儿童和成人的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均低于瑞典环保局、荷兰建设环保部和英国皇家协会推荐可接受水平(10-6),致癌健康风险均高于可接受水平(10-6),低于US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10-4),儿童的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是成人的2.92和8.7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广西刁江流域主要河流水质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小娇 胡国成 +3 位作者 张丽娟 杨剑 陈棉彪 黄楚珊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6期128-135,共8页
为研究广西刁江水质污染现状,从刁江流域上游到下游共设置9个水质监测断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对河流的p 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正磷酸盐、重金属(砷、铅、镉、汞、铬)水... 为研究广西刁江水质污染现状,从刁江流域上游到下游共设置9个水质监测断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对河流的p 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正磷酸盐、重金属(砷、铅、镉、汞、铬)水质指标进行监测。采用单因子和综合污染指数对刁江水质进行评价,同时开展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刁江流域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和砷。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刁江流域水质整体较好,但上游的平村河污染较严重。从时间分布来看,秋季水质最差,冬季较好。从营养化状态指数来看,平村河为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其余河流为中营养状态,富营养化程度呈现春夏高,冬季低的特点。对评价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刁江流域总氮最大的贡献者可能来源于居民的生活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刁江 重金属污染特征 水质评价 综合污染指数 富营养化
下载PDF
四溴双酚A对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向明灯 李良忠 +1 位作者 玉琳 于云江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5年第1期6-9,1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四溴双酚A(TBBPA)暴露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TBBPA染毒Hep G2细胞,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JC-1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AnnexinⅤ与PI联合标记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四溴双酚A(TBBPA)暴露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TBBPA染毒Hep G2细胞,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JC-1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AnnexinⅤ与PI联合标记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Hep G2细胞存活率随着TBBPA暴露浓度升高相应降低;与对照组相比,20和30μmol/L TBBPA暴露组Hep 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1);Hep G2凋亡细胞随TBBPA暴露浓度升高有增加趋势,其中30μmol/L TBBPA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TBBPA可能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引起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四溴双酚A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剂量—反应关系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向明灯 于云江 +3 位作者 李琴 张艳平 王琼 李良忠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1-485,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四溴双酚A对HepG2细胞的毒性并评估其剂量—反应关系。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的TBBPA染毒HepG2细胞,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LDH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LDH漏出率,NOAEL和BMD法评估其剂量—反应关系...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四溴双酚A对HepG2细胞的毒性并评估其剂量—反应关系。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的TBBPA染毒HepG2细胞,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LDH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LDH漏出率,NOAEL和BMD法评估其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TBBPA能引起HepG2细胞形态变化和存活率降低,24 h TBBPA处理的HepG2细胞形态随TBBPA质量浓度升高,逐渐萎缩变圆;HepG2细胞存活率与TBBPA处理呈质量浓度—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其12、24和48 h的IC50分别为33.82、27.36和17.73μmol/L;TBBPA能导致HepG2细胞的细胞膜损伤,12、24和48 h TBBPA处理的HepG2细胞LDH漏出率与TBBPA有质量浓度—效应关系;选择TBBPA暴露24 h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为健康效应终点,其NOAEL、LOAEL、BMDL10和BMD10分别为10、15、9.45和10.34μmol/L。结论 TBBPA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其基准剂量值为9.4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细胞毒性 剂量-反应关系
下载PDF
再生铝制造企业飞灰中二噁英污染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伟 宋红军 +4 位作者 张丽娟 余乐洹 王美欢 郑晶 任明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62,共4页
连续8d采集中国某大型再生铝制造企业的飞灰样品,通过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对其中的二噁英污染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飞灰样品中二噁英质量浓度为58.64~261.14μg/kg,平均为103.93μg/kg,其中1,2,3,4,6,7,8-七氯代二苯... 连续8d采集中国某大型再生铝制造企业的飞灰样品,通过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对其中的二噁英污染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飞灰样品中二噁英质量浓度为58.64~261.14μg/kg,平均为103.93μg/kg,其中1,2,3,4,6,7,8-七氯代二苯并呋喃(1,2,3,4,6,7,8-HpCDF)、八氯代二苯并呋喃(OCDF)和八氯代二苯并二噁英(OCDD)是飞灰中最主要的单体,分别占二噁英浓度的19.54%(质量分数,下同)、15.57%和14.62%;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为4.21~14.77μg TEQ/kg,平均为7.10μg TEQ/kg,其中2,3,4,7,8-五氯代二苯并呋喃(2,3,4,7,8-PeCDF)对飞灰中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贡献最大,平均贡献率为50.15%;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均未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2007)规定限值,因此可以判定该企业的飞灰不属于具有二噁英毒性的危险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铝 飞灰 二噁英 危险废物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同沙水库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污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佳骥 薛晓燕 +5 位作者 黄楚珊 陈绵彪 张丽娟 任明忠 胡国成 刘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00-2608,共9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对珠江三角洲同沙水库19个表层水样中PFOA和PFOS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两种化合物在同沙水库中的污染现状.同沙水库表层水体中PFOA和PFOS浓度范围分别为2.15—26.70 ng·L^(-1)和nd...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对珠江三角洲同沙水库19个表层水样中PFOA和PFOS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两种化合物在同沙水库中的污染现状.同沙水库表层水体中PFOA和PFOS浓度范围分别为2.15—26.70 ng·L^(-1)和nd—44.85 ng·L^(-1),其中库区中两种化合物的平均浓度要略高于入库支流.入库支流中PFOA和PFOS相对百分含量与库区相比,波动幅度较大,说明入库支流受到工业活动影响更明显.水库中一些点位PFOA和PFOS含量较为突出,其原因可能与周围的各种工业活动以及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水体相比,同沙水库中PFOA和PFOS含量水平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而在国际上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全氟辛烷磺酸 污染现状 同沙水库 珠江三角洲
原文传递
兰州市大气PM_(10)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5
11
作者 于云江 杨林 +5 位作者 李良忠 王琼 张艳平 向明灯 何焱 孙朋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20-2927,共8页
以现场采样监测和问卷调查方式,结合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兰州市大气PM10中重金属、PAHs及其健康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PM10中重金属和PAHs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高于夏季;人群对重金属和PAHs的日均暴... 以现场采样监测和问卷调查方式,结合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兰州市大气PM10中重金属、PAHs及其健康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PM10中重金属和PAHs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高于夏季;人群对重金属和PAHs的日均暴露剂量在9.6010-5~1.0610-3 mgkg-1d-1之间,儿童的日均暴露剂量高于成人,男性高于女性;Zn和4环及4环以上的PAHs对总暴露剂量的贡献率较高.无论致癌风险还是非致癌风险,研究区均高于对照区,男性高于女性,其中,男性儿童致癌风险最高,预期寿命损失为2.17 d.冬季研究区和对照区的致癌风险均高于美国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多环芳烃 健康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重金属镉胁迫对尼罗罗非鱼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小娇 胡国成 +5 位作者 张丽娟 李建柱 郭庶 刘芸 甘炼 崔科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7-651,657,共6页
为评估重金属镉(Cd2+)对鱼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本文采用静水生物测试的方法,将尼罗罗非鱼暴露于不同浓度水平(0、0.5、1.5、3.0和6.0 mg/L)的Cd2+溶液中,21 d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肌肉、肝脏、肾脏、脾脏和鳃5种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为评估重金属镉(Cd2+)对鱼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本文采用静水生物测试的方法,将尼罗罗非鱼暴露于不同浓度水平(0、0.5、1.5、3.0和6.0 mg/L)的Cd2+溶液中,21 d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肌肉、肝脏、肾脏、脾脏和鳃5种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表明:重金属镉对尼罗罗非鱼抗氧化酶活性产生影响。尼罗罗非鱼肝脏组织的SOD、CAT活性和G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组织,具有组织特异性。肝脏组织的SOD、CAT活性和GSH含量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高浓度组(3.0 mg/L)和极高浓度组(6.0 mg/L)尼罗罗非鱼肝脏组织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组织中SOD、CAT活性和暴露水体中镉的浓度水平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尼罗罗非鱼肾脏组织中SOD、CAT活性及GSH含量均处于诱导状态;对于鳃组织而言,SOD、CAT活性呈现低浓度(0.5 mg/L)时被诱导,高浓度时被抑制。不同暴露组尼罗罗非鱼肌肉和脾脏组织中SOD、CAT活性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抗氧化酶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