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纺织实验室长期化防疫管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雨 张浩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0年第6期20-23,共4页
鉴于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并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的严峻形势,根据纺织学科特色及疫情防控要求,提出了高校纺织实验室长期化防疫管理的新模式。通过建设实验室安全防疫教育制度、强化安全防疫管理体系及完善企业服务制度等新举措,有... 鉴于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并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的严峻形势,根据纺织学科特色及疫情防控要求,提出了高校纺织实验室长期化防疫管理的新模式。通过建设实验室安全防疫教育制度、强化安全防疫管理体系及完善企业服务制度等新举措,有效避免疾病传播,保障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高校纺织实验室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防疫 高校 纺织 实验室管理
下载PDF
基于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真丝绸原位生成纳米ZnO整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岭 廖艳芬 +1 位作者 周枫 张德锁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8年第3期6-8,15,共4页
以改性超支化聚合物为功能材料制备了纳米ZnO,实现了对真丝织物的功能整理,探讨了相关机理,并对生成的纳米ZnO溶液及整理后的织物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性超支化聚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制备出平均粒径为5.8nm,具有较窄粒径分布... 以改性超支化聚合物为功能材料制备了纳米ZnO,实现了对真丝织物的功能整理,探讨了相关机理,并对生成的纳米ZnO溶液及整理后的织物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性超支化聚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制备出平均粒径为5.8nm,具有较窄粒径分布的纳米ZnO颗粒。由于聚合物的正电性,能够主动吸附到织物中,通过织物中的聚合物达到纳米ZnO原位生成目的。经整理后的真丝织物表现出良好的紫外线防护和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9%以上,UPF值达1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纳米氧化锌 真丝 功能整理
下载PDF
多孔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制备及功能化改性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溶 王豪杰 +4 位作者 耿梦想 孟凯 王卉 张克勤 赵荟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9-765,共7页
背景:中、大口径的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主要依赖进口;小口径的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易形成血栓和内膜增生,存在远期通畅率低的问题,难以满足临床应用要求。目的:梳理并总结聚四氟乙烯在人工血管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小... 背景:中、大口径的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主要依赖进口;小口径的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易形成血栓和内膜增生,存在远期通畅率低的问题,难以满足临床应用要求。目的:梳理并总结聚四氟乙烯在人工血管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小口径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的功能化改性及提高其远期通畅率提供参考。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CNKI、Web of Science、Wiley Online Library、SpringerLink、Science Direct和IOP Scienc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中文检索词为“多孔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电纺,医学应用和功能化改性”,英文检索关键词为“ePTFE,Porou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vascular graft,electrospinning,medical application,functional modification”,检索国内外有关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制备及其改性的相关文献。结论与结论:多孔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的制备和功能性改性仍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从近几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来看,多孔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的制备主要采用快速热拉伸法,但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型方法;其次,通过分析和总结不同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发现,多孔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得到改善,但小口径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的功能化改性仍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多孔聚四氟乙烯 孔隙 电纺 制备 医学应用 功能化改性 综述
下载PDF
丁香酚/桑皮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培芹 潘志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0,共9页
为进一步将废弃的桑树枝回收利用,开发功能性桑皮纤维,实现蚕桑产业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通过微生物-酶-超声波联合脱胶法,辅以破壁工艺提取桑皮微纳米纤维,制备了丁香酚/桑皮微纳米纤维膜,研究了丁香酚质量浓度对纤维膜抗菌性、透湿性... 为进一步将废弃的桑树枝回收利用,开发功能性桑皮纤维,实现蚕桑产业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通过微生物-酶-超声波联合脱胶法,辅以破壁工艺提取桑皮微纳米纤维,制备了丁香酚/桑皮微纳米纤维膜,研究了丁香酚质量浓度对纤维膜抗菌性、透湿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以巨峰葡萄为对象分析了常温(25℃)下纤维膜的水果保鲜效果,测定了贮藏过程中葡萄的外观、质量损失率、腐烂率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丁香酚/桑皮微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透湿性和力学性能;丁香酚质量浓度为0.4 mg/mL的丁香酚/桑皮微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接近80%,丁香酚质量浓度为0.3 mg/mL的丁香酚/桑皮纳米纤维膜的抑菌率可达90%左右,且在常温下能有效保持葡萄的新鲜度,减缓水分的散失、腐烂并抑制维生素C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皮纤维 微生物-酶脱胶 微纳米纤维膜 丁香酚 水果保鲜
下载PDF
螺吡喃光致变色染料及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唐蔚然 王婧怡 +2 位作者 陆麟霞 关晋平 程献伟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27-31,共5页
(续上期)1.2多螺吡喃化合物。以合成双螺吡喃化合物的方法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多官能团物质,或者以具有特殊官能团的单螺吡喃化合物为原料,通过连接合适的基团或直接缩合的方式,合成各种多螺吡喃化合物。Laptev等[27]以6’-硝基-1,3,3-三... (续上期)1.2多螺吡喃化合物。以合成双螺吡喃化合物的方法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多官能团物质,或者以具有特殊官能团的单螺吡喃化合物为原料,通过连接合适的基团或直接缩合的方式,合成各种多螺吡喃化合物。Laptev等[27]以6’-硝基-1,3,3-三甲基-5-甲酰基螺吡喃衍生物和吡咯为原料,将其溶解在氯仿溶液中,在三氟化硼乙醚(BF_(3)·Et_(2)O)的催化作用和氩气保护下进行加热回流反应;以四氯代苯对醌作为氧化剂,与上述反应的产物混合并加热搅拌,对得到的粗产物进行柱层析,得到结构对称的含有4个螺吡喃基团的卟啉化合物,其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光致变色化合物的产率为27%。在此化合物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合成其他金属络合物,通过控制光致变色基团来调节卟啉的光化学性质,可广泛应用于催化、治疗和传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吡喃 金属络合物 化合物结构 光致变色化合物 卟啉化合物 加热回流 氯仿溶液 光化学性质
下载PDF
基于宋锦结构的PET长丝彩织箱包面料开发
6
作者 刘瀚月 蒋佳艺 眭建华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6期10-14,共5页
为设计开发箱包用大提花彩织面料,分析了传统真丝宋锦结构、质地、花色层次表现的优势,针对其应用上存在的不足,尝试选用高F数涤纶(PET)丝线,经线制成高密度网络丝,纬线制成氨纶包芯丝,采用二经五纬宋锦结构,借助真丝宋锦织造机台,调整... 为设计开发箱包用大提花彩织面料,分析了传统真丝宋锦结构、质地、花色层次表现的优势,针对其应用上存在的不足,尝试选用高F数涤纶(PET)丝线,经线制成高密度网络丝,纬线制成氨纶包芯丝,采用二经五纬宋锦结构,借助真丝宋锦织造机台,调整试样方案,利用计算机分形技术设计并绘制创新纹样,制得合纤弹力宋锦箱包面料。试制的产品外观艺术风格独特新颖,具有现代感,在箱包应用的性能上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包 宋锦 二经五纬 弹力包芯丝 计算机分形技术 色彩层次 纹制工艺
下载PDF
小麦面筋蛋白材料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邦英 焦恋杨 孟凯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小麦面筋蛋白是生产小麦淀粉的副产物,属于天然植物蛋白,具有廉价易得、可降解的优点。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领域,存在利用率低和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为拓宽小麦面筋蛋白的交叉研究和应用范围,综述了其研究开发现状,包括组成... 小麦面筋蛋白是生产小麦淀粉的副产物,属于天然植物蛋白,具有廉价易得、可降解的优点。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领域,存在利用率低和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为拓宽小麦面筋蛋白的交叉研究和应用范围,综述了其研究开发现状,包括组成、主要性能以及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小麦面筋蛋白在薄膜、纤维、泡沫、吸水颗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潜在的应用,最后对小麦面筋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面筋蛋白 薄膜 纤维 泡沫 颗粒
下载PDF
基于虚拟技术的医用防护服结构优化设计
8
作者 耿路桥 潘姝雯 +3 位作者 戴宏钦 周晓钰 李文燕 胡胜宇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针对轻薄类防护服运动性差、号型不合适、美观性差等问题,以医用防护服为例,基于国家标准尺寸数据,设计一款医用防护服,利用CLO 3D虚拟试衣技术实现医用防护服的虚拟试穿。通过软件所展示的虚拟试衣效果并结合虚拟压力发现医用防护服样... 针对轻薄类防护服运动性差、号型不合适、美观性差等问题,以医用防护服为例,基于国家标准尺寸数据,设计一款医用防护服,利用CLO 3D虚拟试衣技术实现医用防护服的虚拟试穿。通过软件所展示的虚拟试衣效果并结合虚拟压力发现医用防护服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对其运动性和美观性评价后进行样板结构的调整,最终确定运动性和美观性兼备的轻薄型防护服最小结构尺寸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 虚拟技术 结构设计 结构调整
下载PDF
螺吡喃光致变色染料及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唐蔚然 王婧怡 +2 位作者 陆麟霞 关晋平 程献伟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39-40,共2页
螺吡喃光致变色材料研究历史悠久,应用领域广泛,具有诸多优良性能。详细总结了螺吡喃光致变色染料的各种结构类型;概述了螺吡喃光致变色织物的相关性能测试,对光致变色织物的颜色特性、光致变色性能以及色牢度试验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 螺吡喃光致变色材料研究历史悠久,应用领域广泛,具有诸多优良性能。详细总结了螺吡喃光致变色染料的各种结构类型;概述了螺吡喃光致变色织物的相关性能测试,对光致变色织物的颜色特性、光致变色性能以及色牢度试验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螺吡喃光致变色染料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指出了螺吡喃光致变色染料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染料 螺吡喃 性能测试 应用
下载PDF
4D打印温敏响应型药物控释凝胶支架
10
作者 钱妍 童方正 +1 位作者 张克勤 张骏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2期38-42,共5页
4D打印是在3D打印基础上添加了智能材料,使打印结构随时间变化发生形变。4D打印材料可以装载药物并将其输送到提供预定刺激的目标环境中,对药物递送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介绍了近年来4D打印温敏响应型药物控释凝胶支架的研究... 4D打印是在3D打印基础上添加了智能材料,使打印结构随时间变化发生形变。4D打印材料可以装载药物并将其输送到提供预定刺激的目标环境中,对药物递送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介绍了近年来4D打印温敏响应型药物控释凝胶支架的研究进展,包括3D打印技术、温敏凝胶响应机制,重点阐述了天然、合成、杂化凝胶打印墨水材料的优缺点和温敏响应性能,以及其凝胶支架在药物递送上的应用,最后探讨了4D打印温敏响应型药物控释凝胶支架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打印 温敏响应 水凝胶 药物控释
下载PDF
多射流静电纺丝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2
11
作者 田龙 李杰 潘志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0-156,共7页
由于传统单喷头静电纺丝的生产率极低,限制了静电纺纳米纤维的产业化应用,因此,提高静电纺纳米纤维生产率成为静电纺丝技术中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多射流静电纺丝法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介绍多种有针和无针多射流静电纺丝... 由于传统单喷头静电纺丝的生产率极低,限制了静电纺纳米纤维的产业化应用,因此,提高静电纺纳米纤维生产率成为静电纺丝技术中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多射流静电纺丝法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介绍多种有针和无针多射流静电纺丝方法,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为进一步研制与开发静电纺纳米纤维的产业化生产设备与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针 无针 多射流 静电纺丝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胺导电针织物的应变传感性能 被引量:13
12
作者 洪剑寒 潘志娟 姚穆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3-78,共6页
为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胺复合导电纱线,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纱为基材,对其采用常压等离子体预处理后,进行基于原位聚合的纱线连续导电处理。利用制得的复合导电纱线制备了圆筒状纬平针织物作为应变传感器,研究了传感织物的应变... 为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胺复合导电纱线,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纱为基材,对其采用常压等离子体预处理后,进行基于原位聚合的纱线连续导电处理。利用制得的复合导电纱线制备了圆筒状纬平针织物作为应变传感器,研究了传感织物的应变-电阻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导电针织物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电阻传感性能,其电阻随应变的增大先增大,至一定值后随着应变的增大而减小;传感织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在应变小于20%时,其传感因子可达30以上;多次拉伸时,传感织物的传感重复性逐渐提高,拉伸3次以后,传感织物表现出良好的传感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聚苯胺 复合导电纱线 原位聚合 针织物 应变传感
下载PDF
氯化钙/甲酸溶解体系下氯化钙质量分数对蚕丝溶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惠英 左保齐 周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16,共6页
采用氯化钙/甲酸(CaCl2/FA)溶解体系对丝素进行溶解,讨论不同CaCl2质量分数对丝素溶解性的影响,通过流变、SEM、红外光谱以及X衍射等测试手段表征丝素溶液及其干燥膜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溶解时间条件下,丝素的溶解度随着C... 采用氯化钙/甲酸(CaCl2/FA)溶解体系对丝素进行溶解,讨论不同CaCl2质量分数对丝素溶解性的影响,通过流变、SEM、红外光谱以及X衍射等测试手段表征丝素溶液及其干燥膜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溶解时间条件下,丝素的溶解度随着CaCl2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溶解呈现先快后缓的上升趋势;当CaCl2质量分数为2%、5%、8%、10%时,丝素溶液的流变曲线中剪切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CaCl2质量分数为1%时,黏度明显高于其他质量分数值溶解下的丝素溶液。通过SEM可清晰地观察到丝素溶液以及丝素干燥膜中的纳米纤维结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溶解体系制备的丝素蛋白大分子以β-折叠结构为主,而CaCl2质量浓度的不同对丝素的结构影响不明显。X衍射分析表明,丝素在9.5°、20.5°和23.9°处出现结晶峰,均属于Silk II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l2/FA 溶解度 流变行为 表面形貌 红外光谱 X衍射
下载PDF
基于HSV颜色空间的人体轮廓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敏 刘国联 戴宏钦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6,共6页
目前已有人体轮廓提取系统大多先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然后经过人工修图,从灰度图像中提取人体轮廓.在此过程中,大量图像信息丢失,且这些系统普遍存在对背景、着装、像素和光线要求严格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工作采用符合人... 目前已有人体轮廓提取系统大多先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然后经过人工修图,从灰度图像中提取人体轮廓.在此过程中,大量图像信息丢失,且这些系统普遍存在对背景、着装、像素和光线要求严格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工作采用符合人类视觉习惯的HSV颜色空间,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通过分析和转换图像的H、S、V值从彩色图像上直接提取人体轮廓,从而实现人体轮廓提取的准确化和自动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HSV颜色空间可降低对背景、着装、像素和光线等因素的要求,实现复杂情况下人体轮廓的准确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轮廓提取 HSV颜色空间 彩色图像 MATLAB软件 自动化
原文传递
应用原位聚合法的PTT/毛/聚苯胺复合导电纱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洪剑寒 潘志娟 +1 位作者 张小英 周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35,共6页
采用了一种基于原位聚合法的连续制备导电纱线的新型方法,以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PTT)/毛混纺纱为原料,制备了PTT/毛/聚苯胺(PANI)复合导电纱线,探讨了反应液浓度对复合导电纱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导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 采用了一种基于原位聚合法的连续制备导电纱线的新型方法,以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PTT)/毛混纺纱为原料,制备了PTT/毛/聚苯胺(PANI)复合导电纱线,探讨了反应液浓度对复合导电纱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导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液浓度的提高,复合导电纱中的聚苯胺含量增大;红外分析表明复合导电纱是PTT、羊毛与聚苯胺的共混体系;纱线电导率随反应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最高可达1.08×10-2S/cm;纱线经导电处理后,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初始模量均有所提高,但屈服应力和屈服伸长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羊毛混纺纱 聚苯胺 原位聚合 电导率 表面形貌 红外光谱 力学性能
下载PDF
PTT/PANI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洪剑寒 李敏 +1 位作者 潘志娟 姚穆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共6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TT/PANI复合导电纤维,探讨了反应时间、等离子预处理、拉伸状态对复合纤维电导率的影响,并研究了PTT/PANI复合纤维的表面形貌、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形成的聚苯胺导电层赋予了纤维优良的导电性能...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TT/PANI复合导电纤维,探讨了反应时间、等离子预处理、拉伸状态对复合纤维电导率的影响,并研究了PTT/PANI复合纤维的表面形貌、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形成的聚苯胺导电层赋予了纤维优良的导电性能,其电导率可达1×10-2S/cm;对纤维进行氧气等离子体预处理可明显提高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反应时间对复合纤维的电导率也有较大影响;PTT/PANI复合纤维经拉伸后导电性能明显下降;复合纤维的热稳定性在温度高于430℃时优于基质纤维,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质纤维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PTT 原位聚合 导电纤维 力学性能
下载PDF
UHMWPE/PANI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洪剑寒 潘志娟 +1 位作者 李敏 姚穆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9,共6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UHMWPE/PANI复合导电纤维。探讨了氧化剂种类及过硫酸铵浓度对复合纤维电导率及表面形态的影响,并研究了UHMWPE/PANI复合纤维的化学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形成的聚苯胺导电层赋予了纤维一定的导电性能...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UHMWPE/PANI复合导电纤维。探讨了氧化剂种类及过硫酸铵浓度对复合纤维电导率及表面形态的影响,并研究了UHMWPE/PANI复合纤维的化学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形成的聚苯胺导电层赋予了纤维一定的导电性能,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得的复合纤维的导电性能最强,其电导率可达10-1S/cm;随过硫酸铵浓度的增加,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以30 g/L时制得的复合纤维的电导率最高。复合纤维是基质纤维与聚苯胺的共混体系,且导电处理未引起基质纤维分子链结构的变化。导电处理后,纤维的断裂强度较未处理前有少量增加,断裂伸长率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聚苯胺 原位聚合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溶剂及纺丝工艺对静电纺聚砜纤维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露 潘芳良 +1 位作者 刘雷艮 潘志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0,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纳米级到微米级的聚砜(PSU)纤维,通过扫描电镜图分析溶剂、溶液质量分数、纺丝距离、电压和流量等对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DMF溶剂中添加丙酮后,纤维上的珠状物消失,纤维直径略有下降,但随着溶剂中...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纳米级到微米级的聚砜(PSU)纤维,通过扫描电镜图分析溶剂、溶液质量分数、纺丝距离、电压和流量等对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DMF溶剂中添加丙酮后,纤维上的珠状物消失,纤维直径略有下降,但随着溶剂中丙酮比例的增加,纤维直径又略有增加;当PSU/D9A1溶液的质量分数从13%增至20%时,纤维中的珠状物逐渐消失,平均直径逐渐增加;由质量分数为15%的PSU/D9A1溶液纺得的纤维,随着纺丝距离和电压的增加,纤维上的珠状物数量减少,纤维直径先增加后减小;同样条件下,质量分数增加为20%时,纤维上没有珠状物,纤维直径在1.1~1.7μm之间;当溶液流量从1.5 mL/h增至4.0 mL/h,纤维直径先增加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静电纺丝 二甲基甲酰胺 丙酮 纤维形貌
下载PDF
氧气等离子体预处理对UHMWPE/PANI复合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洪剑寒 潘志娟 +1 位作者 李敏 姚穆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共7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UHMWPE/PANI复合导电纤维。为提高复合纤维的电导率,采用了氧气等离子体对UHMWPE纤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处理时间、反应功率和氧气压强等因素对复合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等离子体预处理对UHMWPE纤维...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UHMWPE/PANI复合导电纤维。为提高复合纤维的电导率,采用了氧气等离子体对UHMWPE纤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处理时间、反应功率和氧气压强等因素对复合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等离子体预处理对UHMWPE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气等离子体预处理增大了UHMWPE纤维的粗糙度,提高了其表面能,使UHMWPE/PANI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增大;复合纤维在功率为90 W、压强为40 Pa的处理条件下处理2 min,电导率可以达到0.18 S/cm。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反应功率的提高及氧气压强的增大,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等离子 聚苯胺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原位聚合 导电纤维 表面形貌
下载PDF
氯化钙-甲酸溶解体系再生丝素长丝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惠英 左保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为改善再生丝素长丝力学性能差的问题,选用氯化钙-甲酸溶解体系获得丝素溶液并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再生丝素长丝。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三元溶剂溶解丝素至分子水平有所不同,氯化钙-甲酸可在常温条件下溶解蚕丝,更重要的是在溶解过程... 为改善再生丝素长丝力学性能差的问题,选用氯化钙-甲酸溶解体系获得丝素溶液并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再生丝素长丝。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三元溶剂溶解丝素至分子水平有所不同,氯化钙-甲酸可在常温条件下溶解蚕丝,更重要的是在溶解过程中保留了原纤结构,在牵伸作用下再生丝素长丝的断裂应力较传统溶解方法提高了近1倍,纤维表面均匀光滑,在放线菌蛋白酶溶液中表现出相对缓慢的降解速度。该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高效,并可实现再生丝素长丝的连续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钙-甲酸 丝素 湿法纺丝 原纤结构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