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1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IM标准与SGA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营养不良诊断中应用的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素娟 林晓燕 +1 位作者 裴芬霞 姚瑶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4-308,共5页
目的:比较GLIM标准和SGA两种营养不良评定工具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营养不良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抽样,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入住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创伤重症科42例病人,分别采用GLIM标准和SGA量表两种营养评定工具... 目的:比较GLIM标准和SGA两种营养不良评定工具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营养不良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抽样,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入住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创伤重症科42例病人,分别采用GLIM标准和SGA量表两种营养评定工具进行营养状态评估,比较GLIM标准和SGA量表诊断营养不良的情况。结果:①病人NRS 2002评分≥3分,营养筛查风险的阳性率为100%(42/42)。②采用GLIM标准诊断的营养不良病人有13例,阳性率30.95%。采用SGA诊断营养不良29例,阳性率69.05%。③GLIM标准和SGA量表评定营养不良结果的Kappa值为0.372,两种营养状态评估工具诊断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重症外科病人营养风险高,在GLIM标准下营养不良发生率低,SGA标准下营养不良发生率高,GLIM标准和SGA标准的结果一致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 GLIM 主观整体评估 营养评定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患者术前血清炎症因子及血常规预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信德 谢韬 +1 位作者 连宗德 金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2-745,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患者术前血清炎症因子及血常规对预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56例。根据术后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DVT组48例及非DVT组108例。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常...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患者术前血清炎症因子及血常规对预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56例。根据术后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DVT组48例及非DVT组108例。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指标(TNF-α、IL-1β、IL-6、IL-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神经外科患者术后DVT的可能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检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预测截断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TNF-α、IL-6、IL-8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及血清TNF-α浓度升高可能是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计数值预测神经外科术后DVT形成的ROC曲线相应的预测敏感性为61.7%,特异性为82.7%;TNF-α水平预测神经外科术后DVT形成的ROC曲线相应的预测敏感度为72.3%,特异性为83.1%。结论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与TNF-α水平升高对预测神经外科患者术后DVT的发生具有一定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神经外科 血常规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神经外科工作站在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丁锐 陈祎招 +4 位作者 付正浩 蒋伟平 张旺明 张世忠 柯以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07-180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工作站对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 :自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我科行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70例,术前均采用64排CT扫描及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比较术前工作站三维重建图像和术中内镜图像并行经...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工作站对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 :自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我科行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70例,术前均采用64排CT扫描及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比较术前工作站三维重建图像和术中内镜图像并行经鼻蝶入路中解剖结构累加分值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利用工作站辅助定位重要解剖标志,精确量化三维解剖关系。结果:术前工作站三维重建图像与术中内镜图像基本一致,相符性好,10个解剖标志显示的累加分值具有显著相关关系(r=0.864,Р<0.001);工作站重建虚拟图像可模拟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准确辅助定位、观察解剖标志及变异,精确量化个体化的三维解剖关系,设计最佳的鞍底开窗,同时准确显示与手术设计相关的距离参数。结论:神经外科工作站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辅助性工具,可用于指导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术前计划形成,增加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提高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三维重建 神经外科工作站 神经内窥镜 虚拟现实技术
下载PDF
伽玛刀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附3094例随访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梁军潮 王伟民 +6 位作者 徐如祥 吴鸿勋 覃子衡 李林 傅相平 蒋晓星 贺道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579-581,共3页
目的 :通过较长时间随访 ,评估立体定向伽玛刀 (γ 刀 )放射手术对颅脑疾病的疗效。方法 :用 1 5Tesla磁共振仪、CT定位或联合DSA定位脑动静脉畸形 (AVM ) ,并和γ plan计算机联网 ,γ plan 4 0版剂量规划系统作治疗方案设计、剂量规划 ... 目的 :通过较长时间随访 ,评估立体定向伽玛刀 (γ 刀 )放射手术对颅脑疾病的疗效。方法 :用 1 5Tesla磁共振仪、CT定位或联合DSA定位脑动静脉畸形 (AVM ) ,并和γ plan计算机联网 ,γ plan 4 0版剂量规划系统作治疗方案设计、剂量规划 ,并用Leksellγ 刀对 30 94例不同类型的颅内疾病包括肿瘤、血管畸形及功能性疾病等实施放射手术、病种达 2 0余种 ,年龄 1 1~ 86岁 ,周边剂量 9~ 75Gy ,中心剂量 18~ 5 0Gy ,等剂量曲线 30 %~90 % ,靶点数 1~ 12个。结果 :随访 31~ 72个月 ,统计结果表明 ,γ 刀疗效是确切的 ,且无明显远期并发症。脑动静脉畸形闭塞率可达 97 3% ,体积越小 ,周边照射剂量越大 ,闭塞越早。颅内肿瘤的生长控制率 ,良性肿瘤≥ 88 8% ,恶性肿瘤≥ 6 6 7% ,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均≥ 90 0 %。结论 :γ 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较常规开颅手术安全 ,痛苦少 ,有效率高 ,是治疗颅内疾病一种较好的方法。严格掌握治疗指征 ,精确定位 ,合理剂量规划 ,并对整个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 ,可确保疗效 ,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技术 神经外科 立体定位技术 脑肿瘤 脑动静脉畸形 脑疾病 γ射线 放射外科手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现代神经外科高新技术与人文关怀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旺明 徐如祥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7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人文漠视 现代神经外科高新技术 人文关怀
下载PDF
临床神经外科实践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郑兆聪 徐如祥 王如密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9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实践 神经外科 循证医学 诊治 经验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中脑保护技术浅谈—手术操作与脑保护(一)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向宇 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关键词 脑保护 脑内病变 神经外科 手术体位 手术入路 脑牵引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中脑保护技术浅谈—手术操作与脑保护(二)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向宇 王伟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86-188,共3页
关键词 手术操作 神经外科 手术 脑保护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铁林 陈长才 +5 位作者 姜卫国 邓国鼎 张是宏 李新运 刘荣忠 蒋霓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2-174,共3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s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影像学领城继超声、CT以后第三次重大的技术突破。此技术自1981年布鲁塞尔第15届国际放射学会上正式公布于世以来,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原理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将X线穿...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s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影像学领城继超声、CT以后第三次重大的技术突破。此技术自1981年布鲁塞尔第15届国际放射学会上正式公布于世以来,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原理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将X线穿过人体后验测到的X线图像信息增强,转换成数字信息,并将使用造影剂前的平片影像(mask i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神经外科
下载PDF
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的神经外科见习带教工作经验分享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燕舞 谢韬 +2 位作者 薛杉 张世忠 柯以铨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5期1038-1041,共4页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方式。针对八年制神经外科教学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具体特点,对八年制学生神经外科见习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具体的教学经验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八年制 神经外科 见习 临床医学
下载PDF
基于HFMEA预防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邬燕 陈婉 +2 位作者 谢永兰 邓莹 梁素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09,共8页
目的分析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应用于预防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暴发的效果。方法成立多学科项目实施小组,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0年6—12月收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HFMEA模式对MDRO医院... 目的分析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应用于预防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暴发的效果。方法成立多学科项目实施小组,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0年6—12月收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HFMEA模式对MDRO医院感染暴发防控进行风险评估,对高风险失效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并于2021年1月开始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工作人员手卫生、穿脱隔离衣情况及患者MDRO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HFMEA实施后,ICU MDRO医院感染暴发潜在失效模式风险系数明显下降;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实施前提升了10.98%~14.12%;接触MDRO患者及床单位时工作人员使用隔离衣的依从率较实施前提升了8.61%~15.21%;穿脱隔离衣正确率较实施前提升了10.73%~18.43%;ICU医院感染率、MDRO日医院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与实施前比较均有下降。结论应用HFMEA前瞻性评估并对MDRO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MDRO医院感染率,从而预防MDRO医院感染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医院感染 暴发 多重耐药菌 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高新技术与微侵袭神经外科发展
12
作者 韩志安 李铁林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6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微侵袭神经外科 发展 高新技术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 内窥镜神经外科
下载PDF
试论技术创新在微侵袭神经外科发展中的作用
13
作者 韩志安 李铁林 《当代医学》 2001年第12期63-67,共5页
神经外科发展的方向正由大体神经外科向微侵袭神经外科转变。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主要内容包括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内镜神经外科,血管内神经外科和放射神经外科。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其中技术... 神经外科发展的方向正由大体神经外科向微侵袭神经外科转变。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主要内容包括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内镜神经外科,血管内神经外科和放射神经外科。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其中技术创新起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微侵袭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 内镜神经外科 血管内神经外科 放射神经外科
下载PDF
微侵袭神经外科回顾及新世纪寄语
14
作者 李铁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微侵袭神经外科 适应证 内窥镜神经外科 放射神经外科
下载PDF
从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论神经外科教学改革方向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燕舞 薛杉 +3 位作者 徐玉婷 袁金娥 田京 夏欧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9期126-130,138,共6页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是从源头上改善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目前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的现状,结合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备赛和参赛的经验,分析目前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和可能的解...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是从源头上改善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目前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的现状,结合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备赛和参赛的经验,分析目前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和可能的解决途径,提出了以提高临床技能为核心的多个教学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技能 教学改革 神经外科 实践教学
下载PDF
PBC治疗药物难治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远期疗效
16
作者 赵长海 哈尼克孜·肉孜 法志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5期2102-210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药物难治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中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5月至11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采用PBC治疗的10例药物难治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男5例、女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药物难治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中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5月至11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采用PBC治疗的10例药物难治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66.8岁)的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每6个月随访1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复发情况。末次随访时判断患者的疗效。采用Friedman M秩和检验、q检验。结果10例PBC手术均获成功,出院后6个月随访时发现1例患者面部感觉减退,未予特殊处理,预后良好。随访过程中无复发患者,无咬肌无力、口周疱疹和角膜炎、复视等并发症发生。出院后3年末次随访时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10/10)。患者术后即刻及出院后6个月、1年、1.5年、2年、2.5年、3年随访时VAS、NR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BC治疗药物难治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年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机器人CYBER刀系统治疗垂体瘤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鹏翔 张红波 汪延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SRNS)机器人CYBER刀系统治疗垂体瘤的治疗途径,为垂体腺瘤的治疗开辟无创治疗新路。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2月解放军960医院及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12例,应用美国第五代无创机...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SRNS)机器人CYBER刀系统治疗垂体瘤的治疗途径,为垂体腺瘤的治疗开辟无创治疗新路。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2月解放军960医院及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12例,应用美国第五代无创机器人赛博刀(CYBERKNIFE)系统治疗,采用126个放射节点,分3次治疗,每次间隔24 h,三次总剂量20 Gy;肿瘤边缘视神经剂量20 Gy,结合临床症状及内分泌变化,分析CYBERKNIFE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结果泌乳素(PRL)肿瘤6例,生长激素(GH)肿瘤6例;肿瘤直径2.0~3.5 cm,平均(2.30±0.78)cm。术前4例PRL显著升高>200 ng/L,平均(390.00±45.32)ng/L,2例增高37.5~68.6 ng/L,平均(46.00±17.69)ng/L,6例GH升高,平均(14.00±9.13)ng/L。治疗2周后复查MRT2显示肿瘤放射性坏死;术后复查4例激素完全恢复正常,神经内分泌紊乱8例,其中6例恢复正常,轻度下降1例,无改善1例;术后随访3~11个月,平均5.8个月,内分泌功能低下1例,口服强的松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复发1例手术治疗。无永久性尿崩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应用立体定向无框架放射神经外科CYBER刀系统,以20 Gy损毁剂量,100节点以上分次治疗垂体瘤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CYBER刀 治疗
下载PDF
异体和自体骨髓源神经干细胞周围神经移植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贵涛 徐如祥 +2 位作者 姜晓丹 代广辉 徐洪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研究异体和自体骨髓源性神经十细胞移植于周围神经后神经修复情况,以及所移植神经干细胞能否以分化神经元的形式存活。[方法]取新西兰人白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采用BrdU标记细胞和免疫细胞化学S... [目的]研究异体和自体骨髓源性神经十细胞移植于周围神经后神经修复情况,以及所移植神经干细胞能否以分化神经元的形式存活。[方法]取新西兰人白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采用BrdU标记细胞和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观察培养细胞;随机选择同种异体BMSCS移植、自体BMSCS移植和未移植组。[结果]异体和处自体移植区生K的神经纤维均显波纹状排列,神经纤维密度比正常神经低但形态近似,可见有髓神经纤维的郎飞氏结,可见到神经纤维间隙的黏液基质及少量成纤维细胞,但均未见分化神经元样的细胞存在;未移植侧生K的神经纤维稀疏,可见到比较多的断裂和不连续,基质黏液变明显;异体移植组神经纤维生K的走行序列比自体移植组神经纤维紊乱,可见到反应性增生。[结论]异体和白体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周围神经缺损区移植均有利于神经纤维的修复,异体比自体移植后神经纤生长较差但差别较小;本方法神经干细胞朱见以分化神经元的形式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源神经干细胞 移植实验研究 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 移植神经干细胞 BMSCS 骨髓基质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有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缺损 自体移植 SABC法 成纤维细胞 反应性增生 神经修复 细胞移植 诱导分化 体外培养 同种异体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被引量:159
19
作者 陈祎招 徐如祥 +3 位作者 赛力克 聂永庚 王向宇 罗成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6-619,共4页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收集77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GCS评分等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以第3个月GOS评分...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收集77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GCS评分等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以第3个月GOS评分作为预后指标。采用SPSS10.0,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血肿清除率及其GOS预后评分的差别,观察、分析手术疗效。结果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两组病例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在手术时间上,神经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6±0.5)h,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平均手术时间(4.6±1.8)h(P<0.01);在手术失血量上,神经内镜微创组平均手术失血量33.2±6.2mL,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平均手术失血量(406.4±305.6)mL(P<0.01);在血肿清除率上,神经内镜组脑内血肿平均清除率为88.6%±6.2%,开颅组平均血肿清除率为69.4%±27.9%(P<0.05);在GOS预后方面,在26例术后随访满3月神经内镜组患者中恢复良好6例,轻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后院内死亡)。开颅组4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例,轻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13例,植物状态12例,死亡6例。3例因经济原因在术后放弃治疗脱失。神经内镜微创组患者预后优于开颅组患者预后(P<0.05)。结论神经内镜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是一种更具有微创、高效、快速、出血少等特点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高血压脑出血 微侵袭神经外科
下载PDF
成年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徐如祥 戴宜武 +4 位作者 姜晓丹 邹雨汐 刘智良 杜谋选 蔡颖谦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 探索成年骨髓间质干细胞(ABMMSC)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可行性,为ABMMSC在神经科学领域内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成年犬ABMMSC为实验对象,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 目的 探索成年骨髓间质干细胞(ABMMSC)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可行性,为ABMMSC在神经科学领域内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成年犬ABMMSC为实验对象,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维甲酸(R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系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等作为增殖及分化诱导因子,采用两步法进行增殖培养,分化诱导;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细胞性质鉴定。结果 加和bFGF、EGF后增殖培养48h,换液、去除非粘附细胞,再增殖培养72h,可见细胞分裂相(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簇样克隆形成(中小型细胞)。加入RA、BDNF、GDNF诱导3d,部分细胞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成分表达;第10d可见有神经元、神经胶质形态样细胞形成。经细胞成分(NSE、GFAP)鉴定证实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结论ABMSC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过bFGF、EGF、RA、BDNF、GDNF等因子的“程序性”作用,可以向神经元、神经胶质前体细胞及其终末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分化 神经元 胶质细胞 体外诱导 成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