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毛艳军 来进韬 陈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157-1157,I0001,共2页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或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部分医院感染潜伏期较长,患者在离开医院后才发病,但也归属于医院感染的范畴。近年来,由于滥用抗菌药物、激素、介入性诊疗技术,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病风险,因此医院感染的监测是医院工作的...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或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部分医院感染潜伏期较长,患者在离开医院后才发病,但也归属于医院感染的范畴。近年来,由于滥用抗菌药物、激素、介入性诊疗技术,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病风险,因此医院感染的监测是医院工作的重点。临床微生物检验作为医院感染检测的主要方法,在各个环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微生物检验 感染检测 医院内 介入性诊疗技术 医院感染 发病风险 医务人员 抗菌药物
下载PDF
甘肃黄芩 苦参 金银花体外抑(杀)白色念珠菌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美玲 魏莲花 +2 位作者 田洹 王宏伟 黄亚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从甘肃黄芩、苦参、金银花中找出抑(杀)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方法将甘肃黄芩、苦参、金银花洗净、烘干,粉碎成80目细粉,收集临床分离深部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3株,接种于90mm沙保弱平板,在无菌条件下用6mm的打孔器在平板... 目的从甘肃黄芩、苦参、金银花中找出抑(杀)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方法将甘肃黄芩、苦参、金银花洗净、烘干,粉碎成80目细粉,收集临床分离深部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3株,接种于90mm沙保弱平板,在无菌条件下用6mm的打孔器在平板上打孔,每孔填入黄芩、苦参、金银花细粉25.73mg,在药粉中滴加无菌蒸馏水3~5滴。35℃培养24-48h,观察抑菌环大小。结果黄芩细粉的抑菌环直径15~17mm;苦参粉和金银花粉抑菌环为0。结论甘肃黄芩中含有抑(杀)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甘肃苦参、金银花中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苦参 金银花 白色念珠菌
下载PDF
甘肃黄芩中提取物黄芩苷元体外抑制假丝酵母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美玲 魏莲花 +2 位作者 王宏伟 张兆芳 田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780-781,共2页
目的找出甘肃黄芩中提取物黄芩苷元体外抑制假丝酵母菌的抗菌谱。方法将甘肃黄芩先制成黄芩苷,再用强酸加热水解,提取其中有效活性成分黄芩苷元,用甲醇溶解,制成黄芩苷元制剂。收集临床分离深部感染假丝酵母菌134株,传代2~3次保持其活... 目的找出甘肃黄芩中提取物黄芩苷元体外抑制假丝酵母菌的抗菌谱。方法将甘肃黄芩先制成黄芩苷,再用强酸加热水解,提取其中有效活性成分黄芩苷元,用甲醇溶解,制成黄芩苷元制剂。收集临床分离深部感染假丝酵母菌134株,传代2~3次保持其活力,制成0.5麦氏单位(1×106~5×106CFU/mL)菌悬液,将菌悬液接种于沙保弱药物平板上,35℃培养24~48h,观察被检菌生长情况,找出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黄芩苷元MIC试验确定,MIC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0.956μg/mL,光滑假丝酵母菌1.047μg/mL,热带假丝酵母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1.138μg/mL,克柔假丝酵母菌和丛生丝孢假丝酵母菌1.411μg/mL。结论黄芩苷元在体外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抑制效果最好,光滑假丝酵母菌次之,热带假丝酵母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较差,克柔假丝酵母菌和丛生丝孢假丝酵母菌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元 最低抑菌浓度 甘肃 酵母菌
下载PDF
甘肃黄芩中黄芩苷、黄芩苷元、黄芩苷盐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美玲 王宏伟 +2 位作者 田洹 张兆芳 魏莲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945-946,949,共3页
目的找出甘肃黄芩中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方法将甘肃黄芩洗净、烘干、粉碎成(80目)粉,提取其中黄芩苷、黄芩苷元,制成粉末,黄芩苷盐由黄芩苷与NaOH反应生成。收集临床分离深部感染真菌白色念珠菌3株,接种于90 mm沙保弱平板,... 目的找出甘肃黄芩中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方法将甘肃黄芩洗净、烘干、粉碎成(80目)粉,提取其中黄芩苷、黄芩苷元,制成粉末,黄芩苷盐由黄芩苷与NaOH反应生成。收集临床分离深部感染真菌白色念珠菌3株,接种于90 mm沙保弱平板,在无菌条件下,用6 mm的打孔器在平板上打孔,每孔填充黄芩苷、黄芩苷元、黄芩苷盐药粉43.4 mg,在药粉中滴加无菌蒸馏水2~3滴,35℃培养24~48 h,观察抑菌环大小。结果黄芩苷元、黄芩苷盐药粉对3株白色念珠菌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8.7±2.9)mm、(12.8±1.5)mm,黄芩苷药粉抑菌环直径为0。结论甘肃黄芩中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是黄芩苷元,黄芩苷与NaOH反应产物黄芩苷盐亦有效,黄芩苷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念珠菌 白色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骨科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美玲 田洹 +1 位作者 王宏伟 黄亚乐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调查骨科手术后患者的院内感染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采集近3年骨科手术后患者感染的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387份标本共分离出1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占52.4%;革兰阳性菌66株,占45.5%... 目的调查骨科手术后患者的院内感染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采集近3年骨科手术后患者感染的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387份标本共分离出1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占52.4%;革兰阳性菌66株,占45.5%;真菌3株,占2.1%。感染率南高到低的细菌依次是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抗菌作用最强,碳青霉烯类对产头孢菌素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最强。结论骨科术后患者院内感染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应严密监测控制耐药菌株,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术后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检验的质量控制
6
作者 邱晓青 《中外医疗》 2009年第19期169-169,共1页
目的对浆膜腔积液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方法按照操作规程,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针对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检测及报告的发出制定合理严格程序,以减少误差。结果通过质量控制管理,提高了标本准确率。结论进一步明确... 目的对浆膜腔积液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方法按照操作规程,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针对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检测及报告的发出制定合理严格程序,以减少误差。结果通过质量控制管理,提高了标本准确率。结论进一步明确质量控制在浆膜腔积液检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浆膜腔积液 分析
下载PDF
免疫致敏结合局部乙酸刺激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被引量:18
7
作者 吴玉泓 李海龙 +3 位作者 段永强 吴建军 王宏伟 魏彦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5-68,I0005,共5页
目的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复合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用药组(各10只),用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大鼠复合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用药组给予SASP灌... 目的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复合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用药组(各10只),用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大鼠复合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用药组给予SASP灌胃,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均灌胃2周后处死大鼠,分离其结肠组织和血清。生化法检测各组结肠中MDA、SOD、GSH-PX、NO、TNOS和iNOS值,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及结肠IL-4及TNF-α含量变化,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IFN-γ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MDA、NO、TNOS及iNOS含量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SASP组SOD、GSH-Px计数水平显著升高,组织MDA、NO、TNOS及iNOS含量降低。模型组血清和结肠IL-4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TNF-α含量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升高。SASP组IL-4含量升高,TNF-α和IFN-γ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改进的复合造模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人类UC病变的慢性活动性特点,适合药效观察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 乙酸局部刺激法 溃疡性结肠炎 复合动物模型
下载PDF
血清假性胆碱酯酶及前清蛋白检测在肝炎和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白洲霞 田春兰 牛媛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495-149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假性胆碱酯酶(PCHE)及前清蛋白(PA)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健康对照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血清中PCHE、PA和常规肝功能指标,并把各组PCHE、PA和清蛋白(ALB)测定值进行比较分... 目的探讨血清假性胆碱酯酶(PCHE)及前清蛋白(PA)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健康对照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血清中PCHE、PA和常规肝功能指标,并把各组PCHE、PA和清蛋白(ALB)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肝病组PCHE活性和PA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水平仅在肝硬化组中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急、慢性肝炎组中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PCHE和PA能较好地反映肝实质细胞受损程度,对肝炎和肝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假性胆碱酯酶 前白蛋白
下载PDF
久泻灵冲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GSH-Px、SOD及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宏伟 徐燕 杨轶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24-225,228,共3页
目的观察久泻灵冲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影响,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异种异体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和乙酸局部灌肠相结合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久泻灵... 目的观察久泻灵冲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影响,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异种异体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和乙酸局部灌肠相结合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久泻灵冲剂大、中、小剂量组。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后24 h处死大鼠,制备结肠组织匀浆,生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GSH-Px、SOD、MDA的含量,结肠组织HE染色后进行病理学组织评分。结果久泻灵可明显降低结肠组织中MDA的活性水平,升高GSH-Px、SOD的活性,降低病理组织学评分。结论久泻灵冲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有显著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剂 结肠炎 溃疡性 大鼠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自体与异体输血对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雪灵 宋小燕 +2 位作者 黄亚乐 田春兰 韩彦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68-268,282,共2页
探讨自体与异体输血对颅脑外伤大骨瓣减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影响。结果表明颅脑外伤后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不仅能减轻免疫抑制,而且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输血 颅脑损伤 T淋巴细胞 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久泻灵冲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玉泓 李海龙 +3 位作者 楚惠媛 车敏 安方玉 王宏伟 《中医药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久泻灵冲剂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异种异体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和乙酸局部灌肠相结合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久泻... 目的:观察久泻灵冲剂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异种异体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和乙酸局部灌肠相结合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久泻灵冲剂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后24h,大鼠股动脉取血并分离血清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4、TNF-α含量及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FN-γ含量。结果:UC模型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1),久泻灵高、中、低剂量组血清IFN-γ含量低于模型大鼠(P<0.01 orP<0.05);UC模型大鼠血清IL-4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久泻灵高、中剂量组血清IL-4含量高于模型大鼠(P<0.01 orP<0.05);UC模型大鼠血清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久泻灵高、中剂量组血清TNF-α含量低于模型大鼠(P<0.01 orP<0.05)。UC模型大鼠结肠粘膜匀浆IL-4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久泻灵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结肠粘膜匀浆IL-4含量高于模型大鼠(P<0.01 orP<0.05);UC模型大鼠结肠粘膜匀浆TNF-α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久泻灵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结肠粘膜匀浆TNF-α含量低于模型大鼠(P<0.01 orP<0.05)。结论:久泻灵冲剂可升高IL-4水平而降低IFN-γ和TNF-α水平,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泻灵冲剂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因子 IL-4 IFN-Γ TNF-Α
下载PDF
循环抗原和特异性IgG_4对脑囊尾蚴病诊断和疗效评估价值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彦明 张新定 +1 位作者 赵雪灵 田春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比较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CAg)和特异性IgG4在脑囊尾蚴病诊断和生存状态、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依据CT和MRI的影像表现将68例脑囊尾蚴病患者分为活虫期、变性死亡早期、变性死亡后期及钙化期四个病期组,检测各病期患者... 目的比较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CAg)和特异性IgG4在脑囊尾蚴病诊断和生存状态、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依据CT和MRI的影像表现将68例脑囊尾蚴病患者分为活虫期、变性死亡早期、变性死亡后期及钙化期四个病期组,检测各病期患者血清中囊虫CAg和IgG4;分别对38例活虫期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血清中CAg和特异性IgG4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病期患者血清CAg阳性率、IgG4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38例活虫期患者血清CAg、IgG4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8%,随疗程进展,CAg、IgG4阳性率逐渐降低,不同疗程间CAg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而IgG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g和特异性IgG4能较客观地反映人体内脑囊尾蚴的生存状态,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两者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对远期疗效评估可以优先选用C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尾蚴病 循环抗原 IGG4
下载PDF
苦马豆素对胃癌细胞中pten和survivin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宏伟 程小丽 +4 位作者 许雅清 邱家权 李海龙 吴玉泓 徐燕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对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ten和survivin基因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处理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对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ten和survivin基因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处理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用RT-q PCR法检测pten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均能抑制细胞增殖,1.00 mg/m L的苦马豆素可明显诱导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发生凋亡,其凋亡率分别达到了40.94%和43.21%;RT-q PCR法检测显示pten基因表达上调,survivin基因表达下调。结论: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发凋亡,其原因可能与上调pten和下调survivin m 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素 胃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稳心草黄酮类化合物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杰 戴恩来 +1 位作者 牛媛霞 马忠魁 《中医研究》 2012年第3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稳心草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四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①稳心草... 目的:观察稳心草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四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①稳心草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有抑制增殖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稳心草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有增加G0/G1期细胞数目,减少G2/M期、S期细胞数目的作用。③稳心草黄酮类化合物能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的程度与药物剂量相关。结论:稳心草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通过增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G0/G1期细胞数目,减少G2/M期、S期细胞数目,抑制其增殖。此外,稳心草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会降低胞质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促进肺动脉平滑肌舒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草黄酮类化合物/药效学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治疗应用 细胞增殖/治疗应用 钙离子浓度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瑞白治疗后白细胞数在72h内的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美玲 邱晓青 +1 位作者 赵蓉蓉 王婷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11期76-76,共1页
目的:观察rhG—CSF(瑞白)对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的影响及变化。方法:用瑞白治疗一例晚期宫颈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计数(WBC)0.84×10^9/L用rhG—CSF100μg皮下注射,在12h、72h两个点时,用血细胞分析仪及人工... 目的:观察rhG—CSF(瑞白)对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的影响及变化。方法:用瑞白治疗一例晚期宫颈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计数(WBC)0.84×10^9/L用rhG—CSF100μg皮下注射,在12h、72h两个点时,用血细胞分析仪及人工计数法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观察和了解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在72h内的变化。结果:注射rhG—CSF12h时,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达到高峰值,72h时恢复至稳定水平。结论:rhG—CSF在短时间内明显提升外周血中白细胞的数量,能够有效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白 白细胞 数量变化
下载PDF
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及白蛋白试剂对Mg^(2+)测定的干扰
16
作者 白洲霞 权伟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664-664,668,共2页
目的探讨在使用BOEHRINGER MANNHEI MKEYSY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时,总胆固醇(TC)、碱性磷酸酶(ALP)及白蛋白(ALB)试剂对镁离子(Mg2+)测定的干扰及解决办法。方法用Mg2+作为观察项目,TC、ALP及ALB作为干扰项目,然后与观察项目组合测定方式,... 目的探讨在使用BOEHRINGER MANNHEI MKEYSY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时,总胆固醇(TC)、碱性磷酸酶(ALP)及白蛋白(ALB)试剂对镁离子(Mg2+)测定的干扰及解决办法。方法用Mg2+作为观察项目,TC、ALP及ALB作为干扰项目,然后与观察项目组合测定方式,观察干扰项目对Mg2+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TC、ALP试剂对Mg2+的测定结果有明显的正干扰,ALB试剂对Mg2+的测定结果有明显的负干扰。结论KEYSY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分析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必要时可以增加冲洗程序。项目的设置,应根据其反应原理、试剂组成等,正确地设置项目的先后检测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验室技术 胆固醇 碱性磷酸酶 白蛋白类
下载PDF
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5例报告
17
作者 韩彦明 张新定 赵雪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目的总结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Spinal cord cavernomas,SCC)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2月至2008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5例SCC,总结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SCC位于颈段2例、胸段2例、腰... 目的总结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Spinal cord cavernomas,SCC)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2月至2008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5例SCC,总结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SCC位于颈段2例、胸段2例、腰段1例;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神经功能减退2例、间断发作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急性起病且神经功能迅速减退2例;MRI T1WI、T2WI均为混杂信号,且T2WI周围有低信号环;所有SCC行显微手术全切除,患者症状好转3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结论 SCC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I对其诊断的特异性高,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及MRI水平位SCC的位置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邱晓青 毛艳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3期150-150,共1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有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150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纤维蛋白原含量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有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150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纤维蛋白原含量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纤维蛋白原 微血管病变
下载PDF
人为因素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19
作者 邱晓青 《中外医疗》 2008年第15期135-135,共1页
目的观察检测前后人为因素对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静脉血加入到含有0.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0.2mL负压管中充分混匀后,应用仪器法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 目的观察检测前后人为因素对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静脉血加入到含有0.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0.2mL负压管中充分混匀后,应用仪器法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检测8149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结果误差一至两项不准确的约占26%,其中采血方法不正确的占30%,采血后离心转速不够(<3000转)和时间未达到15min的占29%,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失误占41%。结论检测前后,人为因素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因素 凝血四项 规范 操作
下载PDF
2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血塞通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20
作者 邱晓青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7年第3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白细胞总数 血塞通 三七总皂苷 治疗前后 患者 临床用药 正常范围 应用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