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9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模式在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闫尊强 张娟丽 +1 位作者 滚双宝 陈国顺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4-100,共7页
动物育种学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结构复杂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亟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采用PBL(... 动物育种学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结构复杂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亟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采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对甘肃农业大学动物育种学课程进行了教学尝试,统计分析学生的实验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综合成绩,问卷调查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PBL教学模式在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采用PBL教学模式学生的实验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与综合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80分以上学生居多,96.67%的学生对PBL教学模式持赞同态度。PBL教学模式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动物育种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育种学 PBL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原 史兆国 +1 位作者 赵生国 李金录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5年第5期14-18,共5页
近年来,针对教学与生产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高校实践教学受到冲击的普遍情况,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在"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引领,以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 近年来,针对教学与生产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高校实践教学受到冲击的普遍情况,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在"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引领,以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为载体,以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改革为突破口,以激励机制和质量监控为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构建了包括内容体系、保障体系、质量监控体系3个模块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学校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实践教学 体系 构建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动物科学专业"一体两翼三类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秦士贞 唐德富 +1 位作者 李金录 史兆国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3-67,共5页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根据学校实际,针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将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践体系等多方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了"一体两翼三类型"人才培养结构模式.经过积极的探索实践,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根据学校实际,针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将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践体系等多方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了"一体两翼三类型"人才培养结构模式.经过积极的探索实践,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取得了一定进展,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就业率逐年增高,考研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实践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实践表明,该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业院校 动物科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农科下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与探索--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4
作者 权金强 刘哲 蔡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49-52,共4页
随着我国渔业经济蓬勃发展,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局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已成为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导向。为匹配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甘肃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并结合区... 随着我国渔业经济蓬勃发展,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局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已成为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导向。为匹配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甘肃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特色,改革优化育人模式,着力培养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以期为新农科下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学 人才培养 实践 探索
下载PDF
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教学实践与探讨——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5
作者 刘旺景 唐德富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5-69,共5页
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是动物科学专业(畜牧兽医方向)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既包含动物科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又囊括了机电工程专业机器设备构造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动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接受的难度较大。本文针对饲... 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是动物科学专业(畜牧兽医方向)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既包含动物科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又囊括了机电工程专业机器设备构造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动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接受的难度较大。本文针对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的特点,从课程基本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学效果评价5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与探讨。结果表明,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师生全方位有效互动下教学质量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 教学改革 BOPPPS教学法 考核方式
下载PDF
甘肃农业大学永昌肉羊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友记 李发弟 +1 位作者 赵有璋 姜仲文 《畜牧兽医杂志》 2013年第6期47-49,共3页
如何促进农科教一体化发展,关系到"三农"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甘肃农业大学与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10余年来紧密合作,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助科研、以实践育人才、以创新促成长,真正实现了农科合作科研、农教合作培训... 如何促进农科教一体化发展,关系到"三农"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甘肃农业大学与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10余年来紧密合作,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助科研、以实践育人才、以创新促成长,真正实现了农科合作科研、农教合作培训、科教合作教学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教 合作 基地 实践
下载PDF
新时代农业类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路径探析——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旺景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5期82-84,88,共4页
毕业论文是提升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类院校培养新时代高质量本科毕业生的关键举措。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需求正在推动高校毕业论文实施方案推陈出新。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分析了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提升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类院校培养新时代高质量本科毕业生的关键举措。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需求正在推动高校毕业论文实施方案推陈出新。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分析了毕业论文改革路径,力求充分发挥毕业论文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使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从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 农学 全程导师制 改革路径
下载PDF
校企合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建设模式探究与实践
8
作者 王国秀 李冲 唐德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4-137,共4页
在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快速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需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是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和产学... 在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快速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需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是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阐述校企合作建设和管理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的意义及方式,为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实验室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实验室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本科教学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维民 刘哲 +1 位作者 张小雪 成述儒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6期117-119,122,共4页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快速推动了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理论与技术不断更新,给《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现...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快速推动了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理论与技术不断更新,给《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教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对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本科教学进行实践探讨,以促进《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 动物科学专业 教学 实践与探讨
下载PDF
发酵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10
作者 成思源 马涛 +5 位作者 杨东 郭福锁 王文义 马书林 马友记 刁其玉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共7页
发酵饲料是生物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动物、植物性副产品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发酵制成的饲料。目前,发酵饲料在猪生产、家禽生产中应用广泛,而在反刍动物的生产研究中应用较少。本文就发酵饲料的发展历程、作用特点以及在反刍动物生产... 发酵饲料是生物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动物、植物性副产品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发酵制成的饲料。目前,发酵饲料在猪生产、家禽生产中应用广泛,而在反刍动物的生产研究中应用较少。本文就发酵饲料的发展历程、作用特点以及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论述。同时对目前发酵饲料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小结和展望,旨在为进一步推广发酵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益生菌 发展历程 作用特点 反刍动物
下载PDF
天然产物对动物繁殖影响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彬 刘彦 +1 位作者 郑琛 冯涛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自然界中的天然产物是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构成成分或生物体内的代谢成分及各种内源性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植物天然产物、动物天然产物和微生物天然产物。天然产物对动物繁殖性状存在调控作用。对于雄性生殖来说,天然产物主要... 自然界中的天然产物是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构成成分或生物体内的代谢成分及各种内源性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植物天然产物、动物天然产物和微生物天然产物。天然产物对动物繁殖性状存在调控作用。对于雄性生殖来说,天然产物主要影响精子发生、精子活力及性行为活动,促进雄性动物生殖的天然产物有淫羊藿苷、枸杞多糖、蒺藜皂甙等,而大麻提取物、印楝素等对雄性生殖产生负面影响。对于雌性生殖来说,天然产物主要影响卵子发生、卵泡发育及胎儿生长发育,茶多酚、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林蛙油等天然产物能促进雌性动物生殖,桔霉素、姜黄素等能抑制雌性动物生殖;天然产物中激素类对于雌性动物繁殖的影响最大,从卵子发生到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有参与;在妊娠期,母体吸收的天然产物对胎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者主要综述了天然产物对动物繁殖的影响,为天然产物在动物繁殖调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繁殖 精子发生 卵泡发育 抗氧化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12
作者 李讨讨 马友记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8-51,共4页
为培养顺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笔者以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坚持“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过程和机制... 为培养顺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笔者以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坚持“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过程和机制,推动专业建设、教师发展及学生培养协调发展,全力培养新时期下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建设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 专业 创新 培养
下载PDF
PCR-mtDNA技术鉴别检测不同动物肌肉组织和饲料中鸭源性成分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娟 宗卉 张利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32-1836,共5页
以鸭肌肉组织DNA为模板,利用PCR-mtDNA技术成功克隆出了鸭mtDNA COⅢ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DQ655706)。对所克隆的序列分析表明,其序列包括鸭细胞色素C氧化酶Ⅲ(COⅢ)基因全序列784 bp,通过同源性分析可知,动物的线粒体DNA COⅢ基... 以鸭肌肉组织DNA为模板,利用PCR-mtDNA技术成功克隆出了鸭mtDNA COⅢ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DQ655706)。对所克隆的序列分析表明,其序列包括鸭细胞色素C氧化酶Ⅲ(COⅢ)基因全序列784 bp,通过同源性分析可知,动物的线粒体DNA COⅢ基因是相对保守的,利用此特性设计PCR-mtDNA方法鉴别检测鸭源性成分的特异性引物;以各种动物肌肉组织及饲料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经反复验证筛选出只能扩增出鸭DNA的目的片段,而不能扩增出其他动物DNA片段的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的引物P3、P4;利用此引物PCR扩增鸭DNA的特异性片段为226 bp,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可知与已克隆的鸭mtDNA COⅢ基因同源性达到100%,证明了所筛选引物的准确性。通过对不同含量的DNA模板溶液进行PCR扩增的方法,对筛选出的特异性引物P3、P4进行灵敏度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灵敏度约为0.001%,证明该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完全可作为鉴别不同动物肌肉组织和饲料中鸭源性成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性成分 鉴别检测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Ⅲ基因 不同动物肌肉组织和饲料 克隆
下载PDF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甘肃马鹿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丽娟 滚双宝 +2 位作者 罗玉柱 杨逢刚 赵生国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18,共2页
利用天山马鹿冷冻精液,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对甘肃马鹿杂交改良的研究表明,授精母鹿产仔率比自然繁殖的对照组提高了5.97%;经过改良的仔马鹿,从初生至5月龄的体尺(体高和体斜长)、体重均高于同期自然繁殖的纯种仔鹿,杂交改良效果显著。
关键词 畜牧学 人工授精 杂交改良 甘肃马鹿
下载PDF
农科院校动物科学类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国顺 史兆国 葛洪骏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3,共5页
我国农科院校的动物科学专业是培养现代畜牧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专业。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度不高、课程设置不利于博学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生产实践,分析了加强专业认知、灵活... 我国农科院校的动物科学专业是培养现代畜牧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专业。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度不高、课程设置不利于博学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生产实践,分析了加强专业认知、灵活调整课程、加大实践教学,促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来改善动物科学专业的教育现状,旨在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动物科学类专业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院校 动物科学 实践与创新 产学研结合
下载PDF
遗传标记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彬云 吴建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2-96,100,共6页
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遗传标记辅助选择(MAS)已经在动物改良中获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识别有效的遗传标记,即这一标记应与控制这些数量性状的基因(QTL)处于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状态。就目前遗传标... 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遗传标记辅助选择(MAS)已经在动物改良中获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识别有效的遗传标记,即这一标记应与控制这些数量性状的基因(QTL)处于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状态。就目前遗传标记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遗传标记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引出这一技术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 遗传标记 分子标记 动物育种 QTL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甘肃省甘州区荒漠草地生产力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俞联平 李发弟 +3 位作者 李新媛 程文定 陈兴荣 李昀 《草原与草坪》 CAS 2008年第5期36-39,共4页
以荒漠草地为主的甘州区天然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一体化集成平台,进行了甘州区荒漠草地植被指数的选择及提取、草地植物量估产模型的构建及验证,并对甘州区天然草地生产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修正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 以荒漠草地为主的甘州区天然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一体化集成平台,进行了甘州区荒漠草地植被指数的选择及提取、草地植物量估产模型的构建及验证,并对甘州区天然草地生产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修正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对甘州区低盖度荒漠草原植被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MSAVI与产草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803,P<0.01);经实际测产验证,以MSAVI为基础建立的甘州区草地植物量估产模型,估产值与实测产量之间的平均误差为9.08%,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甘州区天然草地产草量;经估算,甘州区天然草原总鲜草产量46.01万t,总可食鲜草产量26.81万t,理论载畜量为5.76万羊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州区 荒漠草地 3S技术 植被指数 植物量估产模型
下载PDF
小麦和水稻秸秆作为反刍动物饲料资源的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文晓 陶莲 +1 位作者 陈国顺 刁其玉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59-62,共4页
玉米秸、麦秸和稻草是农业生产中最为丰富的副产品,同时也是反刍动物潜在的粗饲料资源,但因其直接饲喂时难以被消化,故饲用价值较低。因此,如何对其进行降解处理来提高其饲用价值,一直是国内外农业和养殖业研究及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 玉米秸、麦秸和稻草是农业生产中最为丰富的副产品,同时也是反刍动物潜在的粗饲料资源,但因其直接饲喂时难以被消化,故饲用价值较低。因此,如何对其进行降解处理来提高其饲用价值,一直是国内外农业和养殖业研究及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综述了小麦和水稻秸秸干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它们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水稻秸秆 生物降解 利用率
下载PDF
农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哲 罗玉柱 《中国农业教育》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本文以生物技术新专业建设为例,论述了生物技术在农业院校学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呼吁加强高等农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并对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农业生物技术 专业建设 课程设置 教学条件
下载PDF
沙丁胺醇在动物体内代谢残留规律及监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凯 张军民 +2 位作者 赵青余 汤超华 梁晓维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第5期9-13,共5页
沙丁胺醇是一种选择性β-兴奋剂,可减少动物脂肪沉积、提高胴体瘦肉率,同时,沙丁胺醇易在动物肌肉和内脏器官中蓄积残留而引起食物中毒。从1997年起我国就明令禁止沙丁胺醇用作饲料添加剂,然而近十几年来"瘦肉精"中毒事件仍... 沙丁胺醇是一种选择性β-兴奋剂,可减少动物脂肪沉积、提高胴体瘦肉率,同时,沙丁胺醇易在动物肌肉和内脏器官中蓄积残留而引起食物中毒。从1997年起我国就明令禁止沙丁胺醇用作饲料添加剂,然而近十几年来"瘦肉精"中毒事件仍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安全。因此,本文综述了沙丁胺醇代谢动力学、在动物组织器官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及监管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监管沙丁胺醇在畜禽养殖环节违法添加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代谢动力学 残留消除规律 监管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