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栖息活动动态监测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敏 胡林 +2 位作者 王琳 张勇 曾宪海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5-297,共3页
黑鹳Ciconianigra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在我国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物种。我们通过监测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活动情况(2005~2007),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年活动节律和日活动节律。黑鹳的数量在该保护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另... 黑鹳Ciconianigra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在我国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物种。我们通过监测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活动情况(2005~2007),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年活动节律和日活动节律。黑鹳的数量在该保护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也对我国近几年黑鹳记录情况进行了总结,发现2007年所记录的最大数量是中国发现的最大黑鹳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鹳 活动节律 数量动态 尕海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2
作者 李俊臻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239-239,共1页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地理坐标为N 33º58′12″-34º32′16″,E102º05′00″-102º47′39″。保护区行政区划范围包括碌曲县尕海乡、郎木寺镇、拉仁关乡的...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地理坐标为N 33º58′12″-34º32′16″,E102º05′00″-102º47′39″。保护区行政区划范围包括碌曲县尕海乡、郎木寺镇、拉仁关乡的全部及西仓乡的贡去乎行政村。保护区集高原湿地、高原草甸、森林和野生动物为一体,总面积247431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湿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尕海 野生动物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碌曲县 地理坐标 行政区划范围
下载PDF
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有顺 《甘肃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65-69,共5页
通过对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研究、分析,提出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在现阶段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尕海—则岔 自然保护区 建设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4
作者 当智才让 李俊臻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196-196,共1页
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14年1月被国家批准晋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前身是1995年1月建立的黄河首曲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地势高亢,分布大片沼泽湿地,既是黑颈鹤等众多候鸟栖息繁... 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14年1月被国家批准晋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前身是1995年1月建立的黄河首曲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地势高亢,分布大片沼泽湿地,既是黑颈鹤等众多候鸟栖息繁衍的良好场所,也是一些高原特有动物的栖息地。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的高原湿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珍稀野生动物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植物 黄河首曲 高原湿地 主要保护对象 沼泽湿地
下载PDF
甘肃尕海国际重要湿地黑颈鹤的数量、迁徙、繁殖与保护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俊臻 王琳 +1 位作者 田瑞春 李世洋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211-214,共4页
2004—2014年,于每年3月初—11月中旬采用线路调查方法监测尕海国际重要湿地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数量。对郭茂滩天鹅湖边上的一对黑颈鹤采用定点观察法观察其繁殖行为。监测表明,每年有90只左右的黑颈鹤在尕海国际重要湿地中越... 2004—2014年,于每年3月初—11月中旬采用线路调查方法监测尕海国际重要湿地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数量。对郭茂滩天鹅湖边上的一对黑颈鹤采用定点观察法观察其繁殖行为。监测表明,每年有90只左右的黑颈鹤在尕海国际重要湿地中越夏繁殖;每年3月中旬开始陆续迁回,于11月上旬全部迁离。黑颈鹤的孵化日期约为33天,且有重复产卵孵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数量 迁徙 繁殖 保护管理
下载PDF
1993—2013年甘肃甘南尕海湖湖面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斌 黄银洲 +1 位作者 王伟伟 马沛龙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利用尕海地区的遥感影像资料与碌曲县站、尕海站的气象资料,综合使用RS,GIS技术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尕海湖面积变化的空间特征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尕海湖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显著增加,积雪天数、蒸发量显著减少,冻土深度有所变浅;... 利用尕海地区的遥感影像资料与碌曲县站、尕海站的气象资料,综合使用RS,GIS技术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尕海湖面积变化的空间特征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尕海湖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显著增加,积雪天数、蒸发量显著减少,冻土深度有所变浅;湖泊面积显著增加,特别近10年增加速率加快;湖面变化受年均气温、极端低温、蒸发量、降水量、1,2月最大冻土深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年平均气温、极端低温、降水量与湖泊面积呈正相关关系;蒸发量、1,2月最大冻土深度与湖泊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尕海湖水面的扩张是同期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大、蒸发量减少和冻土退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海湖 气候变化 面积变化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甘肃尕海湿地泥炭资源初步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姚长生 李俊臻 谈克平 《甘肃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30-32,共3页
采用访问、踏查及逐步逼近的方法,对甘肃尕海湿地泥炭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基本掌握了泥炭的分布区域和资源量,提出了保护的对策。尕海湿地泥炭总面积3 131 hm2,其中泥炭沼泽地2 110 hm2,低位泥炭地1 021 hm2。
关键词 泥炭 资源 调查 对策 湿地
下载PDF
甘肃尕海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虎高勇 李俊臻 《甘肃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24-28,共5页
论述了尕海湿地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分别叙述了高山草甸湿地、洪泛地、草本泥炭地、湖泊、沼泽和河流等湿地主要类型,重点介绍了尕海湿地的主要特点、生物多样性及动物地理区划和植被区划、水文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关键词 尕海 湿地资源 调查 资源概况
下载PDF
尕海沼泽化草甸湿地不同地下水位土壤理化特征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江琪 马维伟 +4 位作者 李广 闫丽娟 朱海东 罗永忠 陈国鹏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1-347,共7页
为了研究地下水位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依据自然原因和地形原因形成的水位梯度,对尕海沼泽化草甸湿地区内高水位(SI)、中间水位(SII)和低水位(SIII)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尕海沼泽化草甸湿地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土... 为了研究地下水位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依据自然原因和地形原因形成的水位梯度,对尕海沼泽化草甸湿地区内高水位(SI)、中间水位(SII)和低水位(SIII)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尕海沼泽化草甸湿地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土壤颗粒组成中细砂(<0.2mm)比例下降,粗砂(2~0.2mm)含量增加,土壤容重显著升高,且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SI样地平均土壤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分别是SII样地的1.19和1.36倍、SIII样地的1.93和2.75倍。尕海湿地SI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比SII和SIII分别高出了86.87%和167.35%、99.88%和115.95%、22.32%和58.97%,地下水位的降低显著影响了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加快了氧化分解的速率,造成土壤养分(碳、氮、磷)含量的减少,使得湿地土壤环境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化草甸湿地 地下水位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蓄水性能
下载PDF
碌曲县尕海湿地植物资源及区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辛玉梅 史静 +1 位作者 武慧娟 陈本建 《青海草业》 2012年第3期55-57,35,共4页
尕海湿地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共42科107属187种,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植物的地理成分相对简单,有明显的过渡性及各种区系成分相互渗透的特点。植物区系在发生和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以年轻成分为主。
关键词 尕海湿地 植物资源 植物区系
下载PDF
甘肃岷山地区羚牛的栖息地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震 连娥 +1 位作者 陈蓉 张英 《甘肃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6-29,共4页
2007~2010年,在甘肃岷山地区开展了羚牛的调查研究,为了清楚了解羚牛对栖身地的选择性,研究人员选用Vanderloeg选择系数和Scavia选择指数的估算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羚牛的栖息环境明显受到坡位、坡度、海拔、植被类型及植被起源的影... 2007~2010年,在甘肃岷山地区开展了羚牛的调查研究,为了清楚了解羚牛对栖身地的选择性,研究人员选用Vanderloeg选择系数和Scavia选择指数的估算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羚牛的栖息环境明显受到坡位、坡度、海拔、植被类型及植被起源的影响,其对20°~30°坡度并且处于上坡位的地理环境选择性强;而在坡向的选择性上不具明显偏好。活动范围集中在2 500 m以下的海拔区间,尤为偏好1 500~2 000 m的海拔区间;喜欢栖息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环境中,并且对原始森林具有明显偏好,其次为次生林。在数据分析及其他羚牛栖息地选择的因素组合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羚牛生境选择的生态因子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栖息地选择 甘肃岷山
下载PDF
则岔石林风景区针叶树病害种类调查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辛玉梅 贾赓 +2 位作者 党乾琨 陈橙 王修华 《甘肃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33-34,共2页
2003-2012年,对甘肃省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则岔石林风景区针叶树病害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有针叶树类病害达10余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强管理、清除病原、定期喷药及施放烟剂、严格检疫、加强病情监测等预防措施,... 2003-2012年,对甘肃省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则岔石林风景区针叶树病害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有针叶树类病害达10余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强管理、清除病原、定期喷药及施放烟剂、严格检疫、加强病情监测等预防措施,可以及时防治和减少针叶树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树病害 则岔石林风景区 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甘肃省鸟类新纪录——灰冠鹟莺
13
作者 蒋震 鲁明耀 +1 位作者 汪杰 高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5-665,共1页
2016年4月12—16日,在甘肃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五马保护站林区(105°24'37″E,33°08'33″N,海拔1 764 m)多次观测到1种鸟,该鸟顶冠纹灰色,金黄色眼眶,眼眶后侧有细断缝;无翼带;外侧尾羽下部白色,常能看到枕部起角,喜在居民... 2016年4月12—16日,在甘肃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五马保护站林区(105°24'37″E,33°08'33″N,海拔1 764 m)多次观测到1种鸟,该鸟顶冠纹灰色,金黄色眼眶,眼眶后侧有细断缝;无翼带;外侧尾羽下部白色,常能看到枕部起角,喜在居民点附近的低矮灌丛活动。经查阅相关文献(郑光美,1976;郑作新,1978;王香亭,1991;陈服官等,1998;约翰·马敬能等,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鸟类 自然保护区 金黄色 居民点 海拔
下载PDF
碌曲县双岔林区云杉育苗技术探讨
14
作者 王修华 《花卉》 2020年第4期166-167,共2页
云杉是亚高山林区次生林主要更新树种,为我国特有树种具有耐阴、耐寒、耐旱等优良特性。以云杉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对其生长、培育、育苗技术进行分析,有效整合具体的育苗和田间管理措施,为满足林业重点工程、城乡绿化... 云杉是亚高山林区次生林主要更新树种,为我国特有树种具有耐阴、耐寒、耐旱等优良特性。以云杉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对其生长、培育、育苗技术进行分析,有效整合具体的育苗和田间管理措施,为满足林业重点工程、城乡绿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育苗技术 管理
下载PDF
青藏高原胡兀鹫繁殖生物学及濒危状况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化龙 李八斤 +6 位作者 姚勇 唐阳 张勇 果洛.周杰 王延明 加悟才让 王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9,共12页
研究青藏高原胡兀鹫的繁殖成功率、种群现状、种群变化趋势和致危因素,为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主要调查时间为2010—2013年以及1991—1993年。调查区域包括西藏的昌都、林芝、那曲和拉萨地区,四川的甘孜和阿坝... 研究青藏高原胡兀鹫的繁殖成功率、种群现状、种群变化趋势和致危因素,为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主要调查时间为2010—2013年以及1991—1993年。调查区域包括西藏的昌都、林芝、那曲和拉萨地区,四川的甘孜和阿坝自治州,青海的海北、海西、果洛和玉树自治州以及甘肃的甘南自治州。在这些区域中的7个胡兀鹫繁殖地,对某些繁殖巢进行日活动行为观察,以确定其繁殖参数。繁殖成功率依据2010年冬季至2013年秋季观察的繁殖巢中离巢出飞的幼鸟数量确定。由于缺乏对大范围面积(超过1万km2)内准确繁殖对数目的调查数据,仅能以繁殖对之间的繁殖巢间距来换算其领域面积。种群结构大多情况下采用路线统计法(截线法)调查记录,少数情况下在动物尸体附近进行观察。将胡兀鹫划归为3~4个年龄组:幼体(〈3年龄),未成熟体(3~4年龄),亚成体(4~6年龄)和成体(〉6年龄)。针对胡兀鹫种群结构的观察记录工作分别在1992年的4月—1993年2月下旬(合计48天)和2010年12月初—2012年10月下旬(合计103天)进行。繁殖种群数量评估,参照文献报道的高山兀鹫种群数量,以同期(2010年冬季至2012年底)调查的胡兀鹫繁殖巢数量与高山兀鹫繁殖巢的数量进行对比,其比值乘以高山兀鹫种群数量,以此估算胡兀鹫的繁殖对数量。[结果]胡兀鹫产卵期为12月上旬—1月末(12月7日—1月28日,n=4),孵化期为55~61天(n=3),窝卵数平均为1.86枚(n=14),测量3枚卵的平均长和宽为84.4(83.1~88.3)mm和68.03(67.0~70.0)mm。繁殖成功率为81.82%(2010年—2012年,n=22)。巢址分布海拔为2 600~4 575 m。在具有代表性的繁殖地内,繁殖对之间距离平均为35.84 km(25.10~47.3 km),领域平均面积为1 284.51 km2(630.01~2 237.29 km2)。20年来(1990年以来)种群结构变动为:胡兀鹫幼体数量比例从30.17%(n=116)降低到16.67%(n=96)。估算青藏高原250万km2面积的胡兀鹫种群数量不超过1 410个繁殖对。[结论]初步确定胡兀鹫的致危因素超过10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各种基础工程设施的建立,尤其是边远荒僻区域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影响胡兀鹫繁殖成功率和种群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兀鹫 青藏高原 领域面积 种群密度 种群结构变化
下载PDF
樟巢螟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杀虫活性测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关丽梅 占智高 +6 位作者 王金昌 杨罡 王洪秀 朱海栋 金玉川 张婷 靳亮 《江西科学》 2018年第4期537-543,共7页
从樟巢螟自然死亡的虫尸体内分离得到1株具有较高毒力的致病菌LS-1,对其生防潜能进行评估。经过形态学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LS-1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以浓度为3.38×10~8cfu/m L的该菌对樟巢螟幼虫... 从樟巢螟自然死亡的虫尸体内分离得到1株具有较高毒力的致病菌LS-1,对其生防潜能进行评估。经过形态学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LS-1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以浓度为3.38×10~8cfu/m L的该菌对樟巢螟幼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感染第3天和第5天,樟巢螟的死亡率分别为50%和71.67%,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7.36%和69.1%;以浓度为3.38×10~8cfu/m L、3.38×10~7cfu/m L、3.38×10~6cfu/m L、3.38×10~5cfu/m L 4个浓度梯度对二化螟幼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感染第4天,水稻二化螟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0.67%、86.67%、84%、82.67%,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7.51%、82.17%、78.57%、76.79%。结果说明该菌株对控制螟蛾类害虫具有较好的效果,研究为下一步开发螟蛾类绿色生物杀虫剂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巢螟 致病菌 粘质沙雷氏菌 水稻二化螟
下载PDF
黑冠山雀Parus rubidiventris的巢址特征与繁殖行为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逸群 王修华 +1 位作者 陈有顺 刘迺发 《甘肃林业科技》 2007年第4期1-2,8,共3页
2007年6月,作者在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黑冠山雀Parus rubidiventris的洞穴巢址并对繁殖行为作了记录。巢址位于云杉树基下,大小27 cm×11 cm、巢深17 cm。巢材由苔藓、草茎须根、羊毛、云杉叶等组成。黑冠山雀育雏频率... 2007年6月,作者在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黑冠山雀Parus rubidiventris的洞穴巢址并对繁殖行为作了记录。巢址位于云杉树基下,大小27 cm×11 cm、巢深17 cm。巢材由苔藓、草茎须根、羊毛、云杉叶等组成。黑冠山雀育雏频率1次/1.5 min,食物为膜翅目、鳞翅目昆虫。此外,还发现育雏结束后亲鸟有清除巢内异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冠山雀 巢址特征 繁殖行为 尕海一则岔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甘南高原云杉选优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俊臻 谈克平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6,共3页
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亦称粗枝云杉,幼龄稍耐荫,根系浅,耐寒冷的环境条件,在气候凉爽湿润,年降水量400-800mm,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棕色森林土壤上生长发育良好,是甘南高原林区分布广泛的树种之一,也是甘南高原... 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亦称粗枝云杉,幼龄稍耐荫,根系浅,耐寒冷的环境条件,在气候凉爽湿润,年降水量400-800mm,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棕色森林土壤上生长发育良好,是甘南高原林区分布广泛的树种之一,也是甘南高原荒山造林、森林更新的理想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技术 选优 云彬 粗枝云杉 MAST 年降水量 生长发育 森林土壤 土层深厚
下载PDF
直升机防治草原毛虫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琳 陈有顺 +2 位作者 王金昌 靳亮 肖宇宙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43-46,共4页
草原毛虫为我国高原牧区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甘南高山草原为害严重。2017~2018年采用AS350B3e小松鼠直升机喷洒菜颗·苏云菌药液防治草原毛虫,以航速120 km/h、航高20 m作业,每架次用药65 kg,药液共400 kg,防治面积86.67 hm^(2)。作... 草原毛虫为我国高原牧区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甘南高山草原为害严重。2017~2018年采用AS350B3e小松鼠直升机喷洒菜颗·苏云菌药液防治草原毛虫,以航速120 km/h、航高20 m作业,每架次用药65 kg,药液共400 kg,防治面积86.67 hm^(2)。作业15 d后,2年平均虫口致死率>95%,总体平均灭杀率>93%。结果表明,AS350B3e小松鼠直升机喷洒菜颗·苏云菌药液防治草原毛虫满足防治要求,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毛虫 直升机 菜颗·苏云菌悬浮剂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甘南州高寒地区紫果云杉育苗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严明 张慧娟 +1 位作者 李俊臻 刘诚 《甘肃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42-46,共5页
紫果云杉是甘南州珍稀优良用材树种。本文详细介绍了甘南州高寒区紫果云杉育苗技术,包括采种、圃地选择、圃地准备、播种,播种当年管理、越冬管理、病虫害防治,2~3年生苗木的田间管理,苗木分床定植,苗木出圃和分级等,以及育苗注意事项。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紫果云杉 育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