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骨植骨联合浓缩骨髓移植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修复骨缺损 被引量:4
1
作者 汪庚申 周瑾 +3 位作者 王世中 牛存良 赵海燕 潘铭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植骨联合浓缩骨髓移植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修复胫骨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甘肃武威市人民医院对合并骨缺损的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TKA术时采用自体骨植骨联... 目的探讨自体骨植骨联合浓缩骨髓移植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修复胫骨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甘肃武威市人民医院对合并骨缺损的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TKA术时采用自体骨植骨联合浓缩骨髓移植修复骨缺损,共12例19膝,其中男3例4膝,女9例15膝;年龄55~78岁,平均(68.0±5.5)岁;包容性骨缺损3膝,非包容性骨缺损16膝。记录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1年、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和影像学检查,观察植骨后骨块愈合情况及假体有无松动下沉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门诊或信息平台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3.0±6.5)个月。术后3个月植骨后区域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摄X线片未提示有骨吸收、假体松动下沉等发生。末次随访时,KSS功能评分由术前(23.9±5.3)分提高至(87.2±5.3)分;临床评分由术前(25.7±6.2)分提高至(85.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2膝,良16膝,可1膝,优良率达94.6%。结论采用自体骨植骨联合浓缩骨髓移植在TKA术中修复骨缺损,可以促进植骨区域愈合,既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骨量,又能很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植骨 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髓移植 骨缺损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中自体骨结构性植骨联合骨髓移植修复骨缺损13例
2
作者 汪庚申 周瑾 +2 位作者 牛存良 赵海燕 王世中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51-54,59,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结构性植骨联合骨髓移植,在初次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修复Rand C型胫骨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13例(20膝)合并有胫骨侧骨缺损Rand C型的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在初次TKA中用自体骨结构性... 目的:探讨自体骨结构性植骨联合骨髓移植,在初次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修复Rand C型胫骨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13例(20膝)合并有胫骨侧骨缺损Rand C型的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在初次TKA中用自体骨结构性植骨联合浓缩骨髓移植的方法进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资料。男3例(4膝),女10例(16膝);年龄58~78岁,平均(68.0±7.2)岁;膝关节内翻角度为15°~30°,平均25.2°±3.4°。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4.0±5.6)个月。记录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复查膝关节KSS评分,定期拍片复查观察植骨块愈合情况、假体松动及下沉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门诊或信息平台的随访。术前KSS功能评分为(24.1±6.2)分,临床评分为(26.7±5.3)分,至末次随访时膝关节KSS功能评分为(88.3±5.4)分,临床评分为(87.2±6.8)分,均高于术前K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全长X线片提示:膝关节内翻角度为5°~8°,平均为6.5°±2.3°。结构性植骨块在半年后拍片复查时均已达到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未见切口愈合不良,末次随访时未见骨吸收、骨不愈合,未见假体松动、下沉,未见关节功能障碍。结论: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Rand C型胫骨侧骨缺损的初次TKA中,采用自体骨结构性植骨后并在其周围注射浓缩骨髓液移植修复骨缺损,可促进植骨后早期愈合,在保留最大骨量的同时重建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植骨 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髓移植 骨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