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汤雪莲 何亚玲 申小惠 《光明中医》 2023年第8期1612-1615,共4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西医治疗ITP多运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输注机采血小板及脾切除等,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存在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西医治疗ITP多运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输注机采血小板及脾切除等,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存在不良反应大、易复发、远期疗效差等弊端。既往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ITP具有增效减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此文将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等方面论述近年来中药治疗ITP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态靶结合”思想运用益元生血方治疗各类贫血经验探析
2
作者 宋康乐 申小惠 +1 位作者 林贵州 尤翠萍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贫血作为血液科最常见一种病理状态,其治疗方法因为病因的纷繁复杂而各不相同。仝小林院士提出的“态靶辩证”思想借鉴现代医学,重点把握疾病发展各阶段的核心病机,“态靶结合”以关注疾病的“因态”和“果态”,来“调态”和“打靶”,... 贫血作为血液科最常见一种病理状态,其治疗方法因为病因的纷繁复杂而各不相同。仝小林院士提出的“态靶辩证”思想借鉴现代医学,重点把握疾病发展各阶段的核心病机,“态靶结合”以关注疾病的“因态”和“果态”,来“调态”和“打靶”,是促进中西结合的临床辨证新模式。申小惠教授研究发现脾肾亏虚、邪毒内蕴型贫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临床表现中最为常见的证型,并基于“态靶结合”理论,提出以“健脾补肾、填精益髓,化瘀散结、清解邪毒”为治疗大法,自拟益元生血方加减治疗各类贫血,能有效恢复造血微环境并为骨髓干祖细胞造血提供条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靶结合 益元生血方 申小惠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的科学计量学分析
3
作者 周翠芳 曾小丽 +3 位作者 张文君 赵仪 王陈宇 王韵 《甘肃科技》 2022年第20期124-128,共5页
对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的现状与热点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检索并筛选知网收录的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相关研究,利用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可视化分析软件VOSviewer和Excel软件对纳入研究发表年份、参与发文作者、机构,... 对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的现状与热点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检索并筛选知网收录的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相关研究,利用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可视化分析软件VOSviewer和Excel软件对纳入研究发表年份、参与发文作者、机构,以及研究主题进行统计与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最终纳入411篇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分别发表于131个不同期刊上。688位作者参与发文,421个机构参与研究的发表。研究主题涉及5个方面:(1)常规研究,关注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并发症、生活质量等的影响。(2)网络的快速发展是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3)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已有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4)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延续性护理对服药依从性至关重要。(5)脑出血及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我国在该领域研究起步晚、发展迅速,总体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目前缺乏大研究团体及研究者的合作,总体研究主题涵盖面窄,缺乏非常有潜力的研究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高血压 科学计量学 研究现状 未来趋势
下载PDF
裴正学教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邦荣 张东鹏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7期37-39,共3页
介绍裴正学教授以"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十六字方针为原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认为应当:"缓则健脾益气、补肾壮阳,急则泻火凉血、间断输血,活血化瘀去旧生新"。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经验 裴正学
下载PDF
兰州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和脾脏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邦荣 展锐 +4 位作者 倪红 杨佳华 王兰英 张永萍 梁曦 《中医研究》 2016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兰州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和脾脏组织的影响。方法:将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兰州方大、中、小剂量组,贞芪扶正颗粒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造模成功后第8天起,兰州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予... 目的:观察兰州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和脾脏组织的影响。方法:将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兰州方大、中、小剂量组,贞芪扶正颗粒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造模成功后第8天起,兰州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予以0.02,0.01,0.005 g/(g·d)药液(当于成人用量的40,20,10倍)灌胃;贞芪扶正颗粒组予以0.01 g/(g·d)(相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20倍)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0 d。脱颈处死小鼠,无菌条件下剖腹取出脾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CD4+、CD8+含量及CD4+/CD8+的值,并观察各组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兰州方能使脾脏CD4+含量呈增高趋势、CD8+含量呈降低趋势,同时提高CD4+/CD8+值;兰州方可减轻模型小鼠脾脏病理学改变,明显降低脾脏淋巴细胞的凋亡率,促进生发中心恢复。结论:兰州方能调节机体紊乱的免疫状态,提高CD4+、降低CD8+的数量和活性,调整CD4+/CD8+值,对再障小鼠脾脏组织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兰州方 淋巴细胞亚群 脾脏组织 动物 小鼠
下载PDF
从“血行失常”辨证论治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芳 申小惠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3期21-23,63,共4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现代血液系统疾病中常见且多发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发病与自身免疫机制相关,儿童和成人皆可发病,成人多发于中年女性,各占出血性疾病的很大比例,严重者可进展为重症或难治...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现代血液系统疾病中常见且多发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发病与自身免疫机制相关,儿童和成人皆可发病,成人多发于中年女性,各占出血性疾病的很大比例,严重者可进展为重症或难治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目前脾切除手术不可逆转,激素、免疫抑制等药物的疗效维持时间有限,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长期的治疗及生活质量。中医认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基本病机为瘀,肝疏泄、藏血,脾运化、统血,肾藏精生血,与血相关,病位涉及肝、脾、肾三脏,肝脾肾三脏失调,血行失常,溢于脉外,发为紫癜;致病因素有虚实之分,急性期以实证、热证为主,慢性期多以虚证为主。本病瘀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证型繁多,虚实夹杂,既可相互转化,又能各自不断地演变、发展,故应重视脏腑辨证,由繁化简,力求证型准确。近年来ITP在中医药治疗方面不断地发展,有其独特的优势,治疗时不能一味地补血,应明辨阴阳,分清虚实,以脏腑论治,治疗原则为补虚以统摄血运,泻实以调畅血运,虚证应运用补气生血、滋阴养血、温补阳气等治法,实证可运用清热凉血、化湿解毒、活血化瘀等治法,尤重视虚实同调,使血生成,运行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行失常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裴正学教授治疗肺癌经验 被引量:4
7
作者 黄邦荣 《中医研究》 2013年第4期39-41,共3页
裴正学教授是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裴正学教授在肿瘤的诊疗中,以他首创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为指导,始终认... 裴正学教授是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裴正学教授在肿瘤的诊疗中,以他首创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为指导,始终认为只有在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的情况下肿瘤才能发生、发展。肺癌以肺、脾、肾3脏论治,杏苏散、麻杏甘石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古方与自拟乌鱼合剂、抗癌五味消毒饮、甘苏合剂临证权变治疗肺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正学 中医师 肺癌 中医药疗法 经验
下载PDF
硼替佐米治疗1例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病例分析
8
作者 温少瑾 孙凤歧 +4 位作者 申小惠 展锐 杨新蔚 豆传辉 张文君 《甘肃科技》 2019年第3期123-125,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B淋巴细胞来源的浆细胞增生性恶性肿瘤,而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是其进展的重要临床表现。MB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加、成骨细胞功能受抑制有关。而多发性骨髓...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B淋巴细胞来源的浆细胞增生性恶性肿瘤,而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是其进展的重要临床表现。MB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加、成骨细胞功能受抑制有关。而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是骨髓瘤骨病治疗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的治疗可延缓其发展,防止骨质进一步破坏,以达到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骨病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葛华 杨新蔚 袁帆 《内科》 2016年第3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诊病理确诊为NHL的患者60例作为NHL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对象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情况,比较对...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诊病理确诊为NHL的患者60例作为NHL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对象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情况,比较对照组与NHL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化疗前后表达的差异。结果 NHL患者化疗前CD3+、CD4+、NK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NHL患者CD3+、CD4+、NK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CD8+、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B-NHL组患者CD3+、CD4+、CD8+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Treg组患者(P<0.01);NK、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Treg组患者(P<0.01)。化疗前,化疗有效和无效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化疗有效患者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情况明显改善(P<0.05),而化疗无效组患者无明显变化(P>0.05);化疗有效患者CD3+、CD4+、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化疗无效患者(P<0.05或0.01)。结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以及化疗效果不同,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T淋巴细胞亚群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王兰英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浅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秀丽 王兰英 王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7期90-91,共2页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王兰英教授应用生理周期汤剂内服、自拟芙蓉膏外敷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 芙蓉膏 中药贴敷 乳腺增生
下载PDF
基于中国知网的慢阻肺患者延续性护理相关研究知识图谱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佘世秀 代定梅 +1 位作者 张文君 袁媛 《甘肃科技》 2022年第20期103-107,134,共6页
通过构建知识图谱来呈现慢阻肺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概况及热点前沿,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在知网中检索与筛选慢阻肺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的文献,利用Excel 2016和VOSviewer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知识图谱。共524篇慢阻肺患者延续性... 通过构建知识图谱来呈现慢阻肺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概况及热点前沿,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在知网中检索与筛选慢阻肺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的文献,利用Excel 2016和VOSviewer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知识图谱。共524篇慢阻肺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文献,2013年后发文量开始快速增加,2018—2019年达到发文高峰。524篇分别发表于164个不同的期刊上,493个机构参与。有1 049位作者参与文献的发表,972位作者(92.66%)仅发文1篇。无跨机构合作团体形成,合作者仅在机构内部进行合作且很少合作。延续性护理目前多用于缓解期老年人群慢阻肺患者,研究中多关注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呼吸功能、生活质量、自控能力及戒烟情况等结局指标。目前该领域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但为促进该领域的更快更好发展,有必要拓展更多的研究主题,而加强研究者间的合作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延续性护理 知识图谱 研究现状
下载PDF
益元生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申小惠 张文君 +2 位作者 温少瑾 展锐 杨新蔚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益元生血方提取物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纳入ITP患者10例和健康志愿者10例,抽取受试者外周血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以10%、5%、2.5%、1.25%、0.625%浓度的益元生血... 目的:观察益元生血方提取物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纳入ITP患者10例和健康志愿者10例,抽取受试者外周血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以10%、5%、2.5%、1.25%、0.625%浓度的益元生血方水提物干预ITP患者淋巴细胞悬液,培养时间分别为24 h、36 h、48 h、72 h,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益元生血方水提物培养的ITP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以确定益元生血方水提物作用的最佳药物浓度和最佳培养时间。(2)根据试验需求,结合上述试验结果,设正常对照组、ITP未干预组和ITP干预组,正常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淋巴细胞混悬液+完全RPMI-1640培养液,ITP未干预组为ITP患者淋巴细胞混悬液+完全RPMI-1640培养液,ITP干预组为ITP患者淋巴细胞混悬液+"最佳药物浓度"益元生血方灭菌提取物,培养时间为"最佳培养时间"。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CD8^+、IFN-γ、IL-4、IL-17、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结果:(1)当培养时间为36 h,益元生血方水提物药物浓度为5%时,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最佳。(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TP未干预组CD4^+、CD4^+CD25^+、IL-4 T淋巴细胞表达及CD4^+/CD8^+比值均降低(P<0.05),CD8^+、IFN-γ、IL-17 T淋巴细胞表达及IL-17/CD4^+CD25^+、IFN-γ/IL-4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与ITP未干预组比较,ITP干预组CD4^+、CD4^+CD25^+、IL-4 T淋巴细胞表达及CD4^+/CD8^+比值均升高(P<0.05),CD8^+、IFN-γ、IL-17 T淋巴细胞表达及IL-17/CD4^+CD25^+、IFN-γ/IL-4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元生血方可通过调节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调节免疫,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淋巴细胞 益元生血方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诊治现状
13
作者 何亚玲 申小惠 汤雪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0229-0232,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恶性浆细胞疾病,属骨髓恶性增殖性肿瘤,其特点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并导致不良后果。周围神经病变(PN)是多发性骨髓瘤发展过程中及...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恶性浆细胞疾病,属骨髓恶性增殖性肿瘤,其特点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并导致不良后果。周围神经病变(PN)是多发性骨髓瘤发展过程中及化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MM的治疗方案更多元化,但MM自身相关和治疗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依旧不可避免。本文通过收集与整理近10年的相关文献,从中西医病因病机、诊治及中治疗等方面对该病的诊治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周围神经病变 病机 中西医诊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