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镜像神经元的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瑞 张敏 +2 位作者 刘红 包娟 尤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镜像神经元被认为是通过一种内部模仿机制促进脑功能环路的重塑,人们可通过理解和学习将运动信息存储在大脑,当观察到动作时可激活类似动作再现或共振,有助于执行、模仿观察到的动作,或者当听觉信息与出现的动作相关时,即使事件被隐藏,... 镜像神经元被认为是通过一种内部模仿机制促进脑功能环路的重塑,人们可通过理解和学习将运动信息存储在大脑,当观察到动作时可激活类似动作再现或共振,有助于执行、模仿观察到的动作,或者当听觉信息与出现的动作相关时,即使事件被隐藏,镜像神经元也能被激活。镜像疗法是在将视觉信息转换成为活动行为时,通过激活镜像神经元系统来实现的。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激活能影响运动学习进程,是运动学习的重要神经机制。其操作简便,成本低,特别适合患者的自主实践,值得临床推广。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拓展,发现其在治疗脑卒中功能障碍方面有着更大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镜像疗法 镜像神经元 功能障碍
下载PDF
兰州市三级甲等医院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及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2
作者 韩婷婷 于陶陶 +2 位作者 郭铮 蔡娟 张志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0256-0257,共2页
对兰州市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全面地了解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及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脑卒中康复护理现状调查问卷,选取兰州市13家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护士共计49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态... 对兰州市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全面地了解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及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脑卒中康复护理现状调查问卷,选取兰州市13家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护士共计49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态度、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大专护士、中专护师;工作10年以上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态度、知识得分优于工作时间3-10年、3年以下护士;护师康复护理行为、态度、知识得分明显高于护士,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州市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知识、行为、态度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管理者应强化相关培训与考核,以提升护理人员的脑卒中康复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护理 认知 行为
下载PDF
步态运动学特征及MRI总负荷与脑小血管病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焦爱菊 赵玮婧 +2 位作者 文淑梅 张敏 尤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步态运动学特征联合MRI总负荷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30日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中法神经康复科...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步态运动学特征联合MRI总负荷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3月30日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中法神经康复科诊断为CSVD且以步态障碍为主要症状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临床数据,根据TUG测试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高跌倒风险(high risk of falling,HRF;TUG时间≥15s)组和低跌倒风险(low risk of falling,LRF;TUG时间<15s)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步态运动学特征联合MRI总负荷对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43例患者,平均年龄(71.07±8.17)岁。其中女性26例(60.4%),高血压患者30例(6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和TUG后,步长(OR 0.821,95%CI 0.702—0.959,P=0.013)为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独立保护因素,MRI总负荷(OR 4.217,95%CI 1.444—12.317,P=0.009)为CSVD步态障碍患者跌倒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步长和MRI总负荷联合对CSVD步态障碍患者的跌倒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904),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90%。结论:步长联合MRI总负荷对CSVD步态障碍患者的跌倒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步态障碍 MRI总负荷 跌倒风险
下载PDF
前庭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中轴症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马鑫宇 尤红 +2 位作者 张敏 文明明 张展 《中国康复》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s disease, 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为主、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病,现阶段的治疗手段均无法将其治愈,一旦患病需终身服药[1]。近几年P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2030年我国患病人数将达到近50... 帕金森病(Parkinso’s disease, 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为主、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病,现阶段的治疗手段均无法将其治愈,一旦患病需终身服药[1]。近几年P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2030年我国患病人数将达到近500万人,约占全球患病人数的一半[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电刺激 帕金森病 中轴症状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尚融 尤红 +1 位作者 赵玮婧 张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9期3145-3147,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早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上肢康复机器人(RT)组(n=23)及常规康复(CR)组(n=22)。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2次/d,30min/次,持续2周。此外,RT组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2次/d,...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早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上肢康复机器人(RT)组(n=23)及常规康复(CR)组(n=22)。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2次/d,30min/次,持续2周。此外,RT组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2次/d,30min/次,持续2周。分别使用上肢Fugl-Meyer评估量表(FMA)、改良的Ashworth分级量表(MAS)、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和Barthel指数(BI)、运动力指数(MI)评估患者的治疗前(T0),治疗后2周(T1)和1个月后(T2)随访的各项指标分值。结果:两组患者经训练后上肢运动功能方面(FMA和MI,P<0.001)和日常生活活动(FIM和BI,P<0.001)均有显著改善,但RT和CR组经过训练,肌张力未有明显的改善(MAS,P>0.05)。与CR组相比,RT组在T1和T2时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均有改善(FMA、MI、FIM、BI,P<0.05)。两组的肌张力在各时段改变对比无明显差异(MAS,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是脑卒中早期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器人疗法 亚急性期脑卒中 上肢功能
下载PDF
气动式手部镜像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的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婷婷 刘倩 +1 位作者 王育霞 张志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4期4283-4285,共3页
目的:探讨气动式手部镜像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每次再增加气动式手部镜像系统治... 目的:探讨气动式手部镜像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每次再增加气动式手部镜像系统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MAS、MB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FMA、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M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气动式手部镜像系统与传统康复疗法结合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脑卒中 手功能 康复
下载PDF
甲钴胺与卡马西平联合应用于三叉神经痛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倩 虎亚光 +1 位作者 于红梅 刘佳 《系统医学》 2019年第7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甲钴胺与卡马西平联合应用于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片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片... 目的观察甲钴胺与卡马西平联合应用于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片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片口服治疗,两组均维持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视觉疼痛评分(VAS)和自拟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1.94%)显著高于对照组(75.81%);实验组VAS评分(3.07±0.6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95±0.78)分;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有利于提高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卡马西平 三叉神经痛 疼痛评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理念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早期大脑中动脉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蒋尚融 文明明 +1 位作者 毛小亮 李永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1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理念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早期大脑中动脉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49例早期大脑中动脉脑梗塞所致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MS组(... 目的探讨基于“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理念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早期大脑中动脉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49例早期大脑中动脉脑梗塞所致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MS组(n=24)及CR组(n=25)。TMS组患者接受“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理念使用rTMS治疗,同时也接受传统康复训练。CR组患者仅接受传统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后使用上肢Fugl-Meyer评估(FMA)、Berg平衡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结果经1个月的治疗,TMS组较CR组在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FMA、Berg、MBI)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基于“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理念使用rTMS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早期大脑中动脉卒中患者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 大脑中动脉卒中 上肢功能
下载PDF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
9
作者 李亚珍 尤红 蒋尚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81-281,294,共2页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罕见,现报告1 例如下。1 病例患者,男,9岁,因“发作性右眼睑下垂6 年”于2015年8月入院。家属述患儿3岁时无明显诱因发作轻微右眼睑下垂,并伴有眼睑肿胀,3d后自愈,当时未予重视。2年前患儿再次出现右眼睑下垂,较...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罕见,现报告1 例如下。1 病例患者,男,9岁,因“发作性右眼睑下垂6 年”于2015年8月入院。家属述患儿3岁时无明显诱因发作轻微右眼睑下垂,并伴有眼睑肿胀,3d后自愈,当时未予重视。2年前患儿再次出现右眼睑下垂,较第1次下垂程度重,伴有呕吐、视物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 眼睑下垂 眼睑肿胀 视物模糊 发作性 患儿
下载PDF
滥用N2O中毒致神经系统损害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延丽 尤红 赵玮婧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64-65,共2页
一氧化二氮(N2O),即笑气,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英国科学家Joseph Priestley于1772年首次报道了N2O[1]。起初,N2O因具有麻醉、镇静作用,用于临床工作;而后由于滥用,出现了急、慢性的N2O中毒。《2016年全球毒品调查》显示:N2O使用者... 一氧化二氮(N2O),即笑气,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英国科学家Joseph Priestley于1772年首次报道了N2O[1]。起初,N2O因具有麻醉、镇静作用,用于临床工作;而后由于滥用,出现了急、慢性的N2O中毒。《2016年全球毒品调查》显示:N2O使用者中有4%有神经症状损害。这些数据凸显了一个事实,即娱乐性使用N2O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现报道1例滥用N2O中毒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N2O中毒的临床特点、可能的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健康 中毒病例 N2O 镇静作用 神经症状 滥用
下载PDF
肿瘤患者的综合康复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杰 侯堆鹏 《甘肃科技》 2017年第12期111-112,共2页
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一种难治性疾病。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肿瘤的诊疗已发展成为多学科一体化的综合诊疗模式。肿瘤康复学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康复医学和肿瘤学的一个分支。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肿瘤康复学中的作用,... 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一种难治性疾病。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肿瘤的诊疗已发展成为多学科一体化的综合诊疗模式。肿瘤康复学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康复医学和肿瘤学的一个分支。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肿瘤康复学中的作用,对于充分发挥护理学在肿瘤康复治疗中的优越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调控脑出血后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卢苇 尤红 张敏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1-224,共4页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脑卒中亚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健康和社会经济问题。脑出血急性期所诱发的氧化应激可引起机体发生氧化应激损伤,是引起继发性脑损伤的关键因...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脑卒中亚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健康和社会经济问题。脑出血急性期所诱发的氧化应激可引起机体发生氧化应激损伤,是引起继发性脑损伤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Keap1/Nrf2/ARE通路是最重要的抗氧化应激通路,该通路被激活后,可促进抗氧化应激酶的表达,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现就Keap1/Nrf2/ARE通路改善脑出血后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脑出血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氧化性应激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 kelch样ECH相关蛋白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抗氧化反应元件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韩婷婷 尤红 +1 位作者 张敏 杨燕 《中国康复》 2016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前后采...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Pro-Kin平衡训练仪对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的Berg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的Berg得分提高更为明显(P<0.01)。2组的睁、闭眼长度及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且观察组的减小程度更为显著(P<0.01)。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能力,而将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与常规康复治疗相结合,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的改善则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平衡 视觉反馈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白质病患者平衡功能及跌倒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敏 张红霞 +2 位作者 李永平 文明明 尤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5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通过Pro-Kin平衡系统进行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白质病(WMLs)患者平衡功能及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中法神经康复科住院的40例WML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 目的观察通过Pro-Kin平衡系统进行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白质病(WMLs)患者平衡功能及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中法神经康复科住院的40例WML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平衡训练,治疗组加用Pro-Kin平衡系统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前后采用伯格平衡量表(BBS)、Pro-Kin平衡系统评定平衡能力,采用功能性移动分级(FAC)评定步行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同时采用BBS评定跌倒风险。结果治疗前,两组BBS、FAC、BI评分、睁闭眼下运动长度及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BBS、FAC、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在睁闭眼下的运动轨迹长度及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跌倒风险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o-Kin平衡系统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能够更有效地提高WMLs患者平衡能力,并能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反馈 脑白质病 平衡功能 跌倒风险
下载PDF
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前误诊为脊索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文涛 潘亚文 +5 位作者 刘佳 张祎年 李峤 李强 秦振伟 苏愚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脊索瘤及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酷似脊索瘤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者鉴别诊断要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病例均无特异性症状,神经内镜经鼻行肿瘤部分切除,术后... 目的探讨脊索瘤及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酷似脊索瘤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者鉴别诊断要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病例均无特异性症状,神经内镜经鼻行肿瘤部分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垂体腺瘤;术后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侵犯斜坡、鞍区时应当从影像学、垂体激素检查等方面明确诊断,提高初次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及早给予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侵袭性垂体腺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成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佳 尤红 +3 位作者 刘倩 葛力 梁文涛 张红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符合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诊断,小剂量美多芭(62.5mg/d)有效,随访4月,病情无波... 目的探讨成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符合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诊断,小剂量美多芭(62.5mg/d)有效,随访4月,病情无波动,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成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和儿童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不同,且易误诊,应早期使用左旋多巴制剂进行试验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左旋多巴 成年人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改善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及手术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路兴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改善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及手术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类型为40例肺部手术、31例甲状腺手术、42例心脏手术、38例妇科手术、49腹部手术。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改善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及手术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类型为40例肺部手术、31例甲状腺手术、42例心脏手术、38例妇科手术、49腹部手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血压水平;两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血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血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用于外科手术患者后,可以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及抑郁情绪,对稳定术前血压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外科手术 焦虑 手术状态
下载PDF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A型1例临床、病理及基因分析(附家系基因)
18
作者 黄志强 尤红 葛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8-169,共2页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是一类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骨盆带和肩胛带肌无力的遗传性疾病。目前国内对该病2A型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研究较少,我们对确诊为该型患者的临床、病理、基因测序进行分析。1临床...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是一类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骨盆带和肩胛带肌无力的遗传性疾病。目前国内对该病2A型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研究较少,我们对确诊为该型患者的临床、病理、基因测序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学生,因"进行性双下肢乏力伴步态异常2 y余"入院。患者2 y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异常 基因测序 MUSCULAR DYSTROPHY 肌无力 肩胛带 基因分析 基因研究 临床资料 遗传性疾病
下载PDF
“脊柱的核心结构——椎间盘”微课教案分析
19
作者 邵玉峰 张敏 +3 位作者 李中锋 洪建平 解俊樊 侯一平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年第5期59-61,共3页
系统解剖学作为一门形态学课程,是医学生认识人体结构的必修课。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并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利用动画、图片等辅助教学形式和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的方法制作了椎间盘的微课,用以帮助学生在实验室外对相关解剖结构进... 系统解剖学作为一门形态学课程,是医学生认识人体结构的必修课。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并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利用动画、图片等辅助教学形式和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的方法制作了椎间盘的微课,用以帮助学生在实验室外对相关解剖结构进行再学习。本文详细整理了作者微课作品的教学方案,并希望通过不断提高微课的质量,努力打造辅助系统解剖学课堂教学的“金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解剖学 椎间盘 微课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颈动脉斑块与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柳平 尤红 +2 位作者 葛力 雷刚 陈天立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7期801-803,共3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与初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改变.方法 分别对300例复发性脑梗死和52例初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测,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 目的 探讨复发性与初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改变.方法 分别对300例复发性脑梗死和52例初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测,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并将复发组与初发组进行比较,同时对不同面积大小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复发组和初发组均以男性患者多见,多发于50 ~ 70岁人群,发病年龄、患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人数及FIB水平复发组高于初发组(P<0.05).A1、A2、A3组RCI患者和初发组间相比血浆FI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A1、A2组血浆FIB水平高于初发组(P<0.05),A3组与初发组间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A1组血浆FIB水平高于A2组(P =0.034)和A3组(P =0.003);A2组与A3组血浆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7).A1、A2、A3组不同特征颈动脉斑块中均以混合斑块所占比例最高,软斑块次之,硬斑块最少.三组间不同特征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66).结论 高血浆纤维蛋白水平、高混合斑块发生率与脑梗死的复发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纤维蛋白原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