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锈冬小麦品种在甘肃陇南越夏区条锈病防控中的作用
1
作者
曹世勤
贾秋珍
+8 位作者
王万军
张文涛
白斌
李玲
张勃
孙振宇
黄瑾
张耀辉
骆惠生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2,246,共8页
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对40个甘肃陇南小麦生产品种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性评价,分析1974年-2020年以‘兰天’冬小麦为主的抗条锈病品种在陇南条锈菌越夏区种植后...
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对40个甘肃陇南小麦生产品种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性评价,分析1974年-2020年以‘兰天’冬小麦为主的抗条锈病品种在陇南条锈菌越夏区种植后主要流行小种变化情况,发现自1993年以来随着抗病品种(基因)布局的实施,主要流行小种出现间隔时间由不足2年延长到4.8年,最高出现频率由1980年的87.3%(CYR19)下降到2018年的38.5%(CYR34),抗锈冬小麦品种在陇南越夏区推广应用后对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控制效果明显。持续开展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应用,将会为持久控制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保障甘肃省及中国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锈病
陇南越夏区
抗病品种
防控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7份甘肃农家小麦品种兼抗条锈病与白粉病鉴定与评价
2
作者
李玲
王万军
+4 位作者
曹世勤
贾秋珍
孙振宇
黄瑾
张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4-275,共12页
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乃至全国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且绿色环保的措施。兼抗种质资源材料的匮乏是制约甘肃陇南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品种选育和病害有效防控的主要因素。农家品种...
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乃至全国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且绿色环保的措施。兼抗种质资源材料的匮乏是制约甘肃陇南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品种选育和病害有效防控的主要因素。农家品种是小麦抗病种质资源重要的基因库,开展兼抗病害材料鉴定是准确评价供试材料抗病性的基础性工作。2021年和2022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温室和甘谷试验站,对127份小麦农家品种进行了苗期、成株期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性鉴定,结果发现:供试材料中苗期对条锈菌和白粉菌混合菌表现抗病的分别有36份和24份,占28.35%和18.90%;兼抗材料15份,占11.81%。成株期在接种及自然诱发条锈菌和白粉菌条件下,表现抗病的分别有39份和72份,占30.71%和56.69%;兼抗材料有27份,占21.26%。全生育期兼抗材料有11份,占8.66%。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检测结果发现,含有抗病基因Pm2、Pm4a、Pm8、Pm21的分别占30.71%、86.61%、25.20%、3.15%;含有2个及以上基因组合品种有60个,占47.24%。结合前期抗条锈病研究结果,将会为筛选出的优异材料利用和持续解决甘肃陇南兼抗品种匮乏难题提供材料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小麦品种
条锈病
白粉病
抗病性评价
兼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锈冬小麦品种在甘肃陇南越夏区条锈病防控中的作用
1
作者
曹世勤
贾秋珍
王万军
张文涛
白斌
李玲
张勃
孙振宇
黄瑾
张耀辉
骆惠生
机构
甘肃省
农业
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农业
农村部天水作物有害生物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
农村部国家植物保护甘谷观测实验站
甘肃省
天水市
农业
科学研究所
甘肃省
农业
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甘肃省兰州市农业科研推广中心
出处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2,24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40100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专项(2022GAAS006)。
文摘
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对40个甘肃陇南小麦生产品种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性评价,分析1974年-2020年以‘兰天’冬小麦为主的抗条锈病品种在陇南条锈菌越夏区种植后主要流行小种变化情况,发现自1993年以来随着抗病品种(基因)布局的实施,主要流行小种出现间隔时间由不足2年延长到4.8年,最高出现频率由1980年的87.3%(CYR19)下降到2018年的38.5%(CYR34),抗锈冬小麦品种在陇南越夏区推广应用后对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控制效果明显。持续开展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应用,将会为持久控制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保障甘肃省及中国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条锈病
陇南越夏区
抗病品种
防控效果
Keywords
stripe rust
Longnan summering area
resistant wheat variety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S435.121.4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27份甘肃农家小麦品种兼抗条锈病与白粉病鉴定与评价
2
作者
李玲
王万军
曹世勤
贾秋珍
孙振宇
黄瑾
张勃
机构
甘肃省兰州市农业科研推广中心
甘肃省
天水市
农业
科学研究所甘谷绿色
农业
研究
中心
甘肃省
农业
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农业
农村部天水作物有害生物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
农村部国家植物保护甘谷观测实验站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4-275,共12页
基金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育种专项(2022GAAS06)
金城科普专家项目
甘肃省科技计划(22JR5RM207)。
文摘
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乃至全国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且绿色环保的措施。兼抗种质资源材料的匮乏是制约甘肃陇南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品种选育和病害有效防控的主要因素。农家品种是小麦抗病种质资源重要的基因库,开展兼抗病害材料鉴定是准确评价供试材料抗病性的基础性工作。2021年和2022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温室和甘谷试验站,对127份小麦农家品种进行了苗期、成株期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性鉴定,结果发现:供试材料中苗期对条锈菌和白粉菌混合菌表现抗病的分别有36份和24份,占28.35%和18.90%;兼抗材料15份,占11.81%。成株期在接种及自然诱发条锈菌和白粉菌条件下,表现抗病的分别有39份和72份,占30.71%和56.69%;兼抗材料有27份,占21.26%。全生育期兼抗材料有11份,占8.66%。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检测结果发现,含有抗病基因Pm2、Pm4a、Pm8、Pm21的分别占30.71%、86.61%、25.20%、3.15%;含有2个及以上基因组合品种有60个,占47.24%。结合前期抗条锈病研究结果,将会为筛选出的优异材料利用和持续解决甘肃陇南兼抗品种匮乏难题提供材料支撑。
关键词
农家小麦品种
条锈病
白粉病
抗病性评价
兼抗
Keywords
wheat landraces
stripe rust
powdery mildew
evaluate resistance
dual resistance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锈冬小麦品种在甘肃陇南越夏区条锈病防控中的作用
曹世勤
贾秋珍
王万军
张文涛
白斌
李玲
张勃
孙振宇
黄瑾
张耀辉
骆惠生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27份甘肃农家小麦品种兼抗条锈病与白粉病鉴定与评价
李玲
王万军
曹世勤
贾秋珍
孙振宇
黄瑾
张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