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高烈度区震害特征及机理分析
1
作者 岳峰 董建华 +2 位作者 董鹏飞 范国涛 张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9-767,共9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地震导致震中附近受灾严重,尤其以典型民居震害最为普遍和严重,对于研究典型民居震害机理具有警示意义。为研究典型民居的震害机理,通过震后第一时间的震害现场调查,获得典型民居破坏的第...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地震导致震中附近受灾严重,尤其以典型民居震害最为普遍和严重,对于研究典型民居震害机理具有警示意义。为研究典型民居的震害机理,通过震后第一时间的震害现场调查,获得典型民居破坏的第一手资料。针对破坏最为普遍的砖木房屋和砖混房屋作出宏观震害分析,并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地震作用下两类房屋应力、应变的响应特性,揭示典型民居的地震破坏机理,并给出抗震建议。结果显示,地震作用下砖木房屋和砖混房屋主要以墙体破坏为主,在门窗部位及结构连接处均存在应力集中或应变增大现象,是造成民居震害的重要原因,加强对应力集中部位的抗震措施是减轻灾害的重要途径。研究结果对农村新建房和地震灾后重建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民居震害 破坏特征 震害机理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基于性能谱设计的被动消能减震结构易损性分析
2
作者 张丽丽 韩建平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建设韧性城市的实质是实现城市灾后的可修复和自修复功能,消能减震技术为提高城市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性能谱设计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中低层框架结构的减震设计方法,将结构阻尼参数、响应及地震动参数结合起来,通过... 建设韧性城市的实质是实现城市灾后的可修复和自修复功能,消能减震技术为提高城市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性能谱设计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中低层框架结构的减震设计方法,将结构阻尼参数、响应及地震动参数结合起来,通过改变结构性能参数达到控制其响应的目的;并采用该方法对一6层Benchmark钢框架结构进行减震设计,对比分析在远场和近场有、无明显脉冲地震动记录下,减震设计前后结构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易损性。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近场非脉冲和脉冲型地震动记录下的结构响应基本一致,且略大于远场地震动记录下;在弹塑性至倒塌阶段,近场非脉冲型地震动记录下的结构响应大于远场地震动记录下;相比于远场和近场非脉冲型地震动记录,近场脉冲型地震动记录更容易引起结构的破坏甚至倒塌。基于性能谱减震设计方法设计的结构,其抗倒塌能力在远场、近场非脉冲和近场脉冲型地震动记录下分别提高了44.8%、43.8%和45.6%,进一步说明该减震设计方法受地震动记录的影响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谱设计 钢框架 黏滞阻尼器 OPENSEES 易损性
下载PDF
不同水岩作用下板岩物理力学性质劣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崔凯 吴国鹏 +2 位作者 王秀丽 谌文武 吕海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5-1052,共8页
甘肃舟曲、武都地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最为密集、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该区广为出露的志留纪板岩的水岩劣化进程是滑坡、泥石流高度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通过对经历不同次数饱水循环、干湿循环养护后板岩的宏观... 甘肃舟曲、武都地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最为密集、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该区广为出露的志留纪板岩的水岩劣化进程是滑坡、泥石流高度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通过对经历不同次数饱水循环、干湿循环养护后板岩的宏观形态的观测,质量变化、弹性波速和单轴抗压强度的测试,对板岩在两种不同水岩作用方式下裂纹扩展过程、质量、波速和强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水岩作用方式下板岩的劣化规律,并初步探讨了板岩在不同水岩作用方式下的劣化机理,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区划评价和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岩 干湿循环 饱水循环 劣化机理
下载PDF
某工程深基坑事故分析与二次加固设计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彦鹏 朱胜祥 +1 位作者 叶帅华 郑晓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86-191,共6页
以某工程土钉墙+悬臂式排桩支护的深基坑事故为例,介绍了该工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原设计和第一次加固设计的方案。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本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本工程二次加固设计方案。同时对基坑工程二次加固设计... 以某工程土钉墙+悬臂式排桩支护的深基坑事故为例,介绍了该工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原设计和第一次加固设计的方案。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本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本工程二次加固设计方案。同时对基坑工程二次加固设计的方法和要点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事故 分析 二次加固
原文传递
兰州市某深基坑工程位移监测及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叶帅华 陈长流 +1 位作者 寇巍巍 朱彦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40-445,共6页
以中国移动甘肃公司一深基坑工程为实例,沿基坑开挖上口线周围共布设20个监测点,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分别对20个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进行了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别对土钉加预应力锚杆的复合土钉墙、土钉墙和排桩加预应力... 以中国移动甘肃公司一深基坑工程为实例,沿基坑开挖上口线周围共布设20个监测点,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分别对20个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进行了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别对土钉加预应力锚杆的复合土钉墙、土钉墙和排桩加预应力锚杆三种支护结构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方案合理,效果良好,满足了设计和环境的要求,本工程取得的经验对兰州地区类似基坑工程具有指导意义。监测结果同时还表明,土钉加预应力锚杆的复合土钉墙、土钉墙及排桩加预应力锚杆三种基坑支护形式在兰州地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监测 水平位移 竖向位移 变形特性
原文传递
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湿与盐渍复合过程遗址土强度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崔凯 谌文武 +2 位作者 沈云霞 王旭东 韩文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451-4456,共6页
以20处土遗址的物理性质参数测试、易溶盐监测和气候环境研究的相关数据为基本依据,分别掺入不同含量Na2SO4和NaCl,并对经历干湿循环的遗址土重塑样进行强度实验,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和定性分析对复合过程土遗址强度响应的规律与机理进行... 以20处土遗址的物理性质参数测试、易溶盐监测和气候环境研究的相关数据为基本依据,分别掺入不同含量Na2SO4和NaCl,并对经历干湿循环的遗址土重塑样进行强度实验,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和定性分析对复合过程土遗址强度响应的规律与机理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遗址土的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对该复合过程产生明显的衰减性响应行为,试样的各种强度参数与掺入盐分的含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而且其回归方程服从指数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盐渍 复合过程 遗址土 强度响应
下载PDF
西宁地区几个基坑工程问题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校辉 朱彦鹏 +1 位作者 郭楠 黄雪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08-213,共6页
为了解决用地紧张和道路交通拥挤问题,西北地区很多城市开始大规模修建高层建筑和地铁,需要开挖大量深基坑。传统支护结构的应用受到限制,而桩锚支护由于具有主动改善基坑土体的受力状态、限制基坑侧壁水平位移的优点,在西北黄土地区深... 为了解决用地紧张和道路交通拥挤问题,西北地区很多城市开始大规模修建高层建筑和地铁,需要开挖大量深基坑。传统支护结构的应用受到限制,而桩锚支护由于具有主动改善基坑土体的受力状态、限制基坑侧壁水平位移的优点,在西北黄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借助西宁地区几个采用土钉墙、复合土钉墙、预应力锚杆、支护桩等结构型式进行支护,发生变形垮塌的典型基坑工程案例,详细分析了其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总结了当前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指出了今后应重点研究:建立基于位移控制的非饱和黄土地区支挡结构土压力计算模型,完善土压力计算方法;加强深大基坑支护结构的现场测试研究,建立考虑预应力锚杆、支护桩和土体之间协同工作的动态稳定性分析模型。最后指出了常用支护结构施工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变形 分析与处理 建议
原文传递
不同干湿作用下斜坡表层千枚岩劣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崔凯 王珮 +1 位作者 谌文武 吴国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0-238,共9页
甘肃白龙江流域、四川嘉陵江流域和云南小江流域等地区干湿气候特征复杂,泥石流沟道中边坡表层千枚岩易受干湿作用影响,发生崩塌脱落,为该类区域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源物质。通过对研究区气候条件进行调查,选取极干-极湿、常规干湿、... 甘肃白龙江流域、四川嘉陵江流域和云南小江流域等地区干湿气候特征复杂,泥石流沟道中边坡表层千枚岩易受干湿作用影响,发生崩塌脱落,为该类区域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源物质。通过对研究区气候条件进行调查,选取极干-极湿、常规干湿、日常干湿等3种对岩石破坏极为有利的干湿条件,以泥石流沟壁表层千枚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上述3种干湿条件养护,对循环后岩样的宏观形态、质量、纵波波速进行测试,并结合单轴无侧限抗压实验以及与新生成分的矿物分析,阐述了千枚岩分别在不同干湿作用下的劣化响应行为与机理,揭示了斜坡表层千枚岩对极干-极湿条件的劣化响应行为优于其他干湿作用的规律,为该地区泥石流灾害的区划评价和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枚岩 极干-极湿 黄褐色裂纹 物理力学特性 抗压强度PRC
下载PDF
一种新型框架预应力锚托板加固技术在高填方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及数值与监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叶帅华 房光文 +1 位作者 陈长流 张文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57-64,共8页
提出一种框架预应力锚托板加固技术,这种技术不仅施工方便快速,还可以有效提高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并对边坡的位移和变形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框架预应力锚托板的加固效果,基于GeoStudio,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提出一种框架预应力锚托板加固技术,这种技术不仅施工方便快速,还可以有效提高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并对边坡的位移和变形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框架预应力锚托板的加固效果,基于GeoStudio,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有无锚托板时高填方边坡的坡肩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及稳定性,并对锚托板的锚固段轴力变化及边坡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边坡 框架预应力锚托板 稳定性 监测
原文传递
盐渍土工程性质的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丑亚玲 杨双双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44-250,共7页
盐渍土中的盐分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会发生反复的结晶和溶解使土体性质不断劣化,这一过程对盐渍土地区的基础设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盐渍土进行合理有效的改良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概述... 盐渍土中的盐分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会发生反复的结晶和溶解使土体性质不断劣化,这一过程对盐渍土地区的基础设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盐渍土进行合理有效的改良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概述了盐渍土经过化学方式、物理方式、生物方式改良后工程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的再生问题,并对部分再生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其中化学改良方式为本次综述的重点。研究表明,三种改良方式均可有效改善盐渍土的工程性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并且每种改良方式都存在一些缺陷,下一步还需加强对这些缺陷的解决方式的研究。除此之外,在改良盐渍土的耐久性和动力学性质、微观结构的分析、土体改良工艺的优化和特殊盐渍土的治理等方面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工程性质 改良方式 再生问题 解决方法
下载PDF
荷载分配式复合锚杆在分层岩土体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刘玉果 夏凯 +2 位作者 张明礼 张鑫 马彦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2,共11页
岩土体强度分层导致锚杆各单元锚固段极限承载力不同,使得锚杆锚固效果降低。设计了一种荷载分配式复合锚杆,在受地下水浸湿影响导致中风化泥岩强度出现分层的深基坑中进行原位试验。结果表明:(1)荷载分配式复合锚杆承载力是同长度拉力... 岩土体强度分层导致锚杆各单元锚固段极限承载力不同,使得锚杆锚固效果降低。设计了一种荷载分配式复合锚杆,在受地下水浸湿影响导致中风化泥岩强度出现分层的深基坑中进行原位试验。结果表明:(1)荷载分配式复合锚杆承载力是同长度拉力锚杆的1.52倍以上,是同长度荷载分散型复合锚杆的1.13倍以上,且其结构延性更优;(2)中风化泥岩浸水后,锚杆第二界面抗剪强度损失高达66%,直接导致了锚杆各单元锚固段极限承载力不同,影响了荷载在锚固段内的传递与分布;(3)荷载分配式复合锚杆各单元锚固段实际承担荷载与其极限承载力接近,实现了依据锚杆各单元锚固段极限承载力对锚头荷载按比分配的目的;(4)锚头荷载按比分配后,锚杆的结构延性更好,能够有效避免锚杆提前在薄弱点发生破坏,并阻止了锚杆受力过程中各单元锚固段之间裂缝的产生,锚杆使用寿命得到延长;(5)荷载分配式复合锚杆在锚固段内对岩土体强度得到更高的调用,在岩土体强度出现分层的锚固工程中适用性更强,经济效益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工程 岩土体强度分层 荷载分配式复合锚杆 强度损失 承载特性
原文传递
“品”字型抗滑桩有限元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永忠 朱彦鹏 《工程勘察》 2015年第4期32-37,共6页
通过对抗滑桩在滑坡防治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式"品"字型抗滑桩,此抗滑桩由三根单桩通过桩顶连梁连接组合成空间结构,此结构具有刚度大、变形小的特点。其次建立了此抗滑结构的空间杆系有限元计算模型... 通过对抗滑桩在滑坡防治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式"品"字型抗滑桩,此抗滑桩由三根单桩通过桩顶连梁连接组合成空间结构,此结构具有刚度大、变形小的特点。其次建立了此抗滑结构的空间杆系有限元计算模型,将桩间土视为薄压缩土层,并以水平向弹簧来代替,桩侧摩阻力通过桩土界面传递函数来考虑。最后此抗滑结构在舟曲锁儿头滑坡得到了应用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前排桩桩身弯矩约占后排桩桩身弯矩值的30%,且后排两根桩的桩身弯矩不等,此结构产生了扭转变形并且能够应用在滑坡推力主轴线难以确定的滑坡治理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桩土相互作用 桩身弯矩 现场试验 锁儿头滑坡
原文传递
兰州地下工程混凝土中钢筋腐蚀防护试验研究
13
作者 乔宏霞 高升 +2 位作者 巩位 师莹莹 张占武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针对兰州地铁建设中地下水SO2-4和Cl-含量较高的问题,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通过设计2种模拟液和3种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采用CS350电化学工作站,对混凝土中钢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腐蚀... 针对兰州地铁建设中地下水SO2-4和Cl-含量较高的问题,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通过设计2种模拟液和3种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采用CS350电化学工作站,对混凝土中钢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腐蚀电流密度与钢筋锈蚀程度的对应关系,只有浸泡溶液NaCl浓度为20g/L、MgSO4浓度为5g/L中第二种配合比混凝土中钢筋未产生腐蚀,其他5种钢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低腐蚀现象.通过2种模拟液不同配合比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速率对比分析,除了其中一组,其他几组均为混凝土水灰比越小,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速率越小;选择第二种混凝土配合比为较优混凝土配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铁 钢筋 电化学腐蚀 混凝土配合比 腐蚀速率
下载PDF
山区高填方机场土石混合料的强度实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俊国 朱彦鹏 马效瑞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125,共6页
针对影响高填方工程最重要的两方面地基工后沉降和边坡稳定性,分别对原地基及填筑体在不同土石比、不同含水率、不同压实度下的压缩变形、抗剪强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夯作用使得压实度和压缩模量的有效加固深度并不相同.土石比4∶... 针对影响高填方工程最重要的两方面地基工后沉降和边坡稳定性,分别对原地基及填筑体在不同土石比、不同含水率、不同压实度下的压缩变形、抗剪强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夯作用使得压实度和压缩模量的有效加固深度并不相同.土石比4∶6时的压缩模量较大,压缩模量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原地基的抗剪强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而黏聚力c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填筑体c、φ值及抗剪强度由土石比、压实度、含水率共同控制,在最优含水率时土石比影响较压实度影响大;达到塑限含水率时,c、φ值及抗剪强度均较小且压实度和土石比对抗剪强度影响很小,含水率为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高填方 原地基 土石混合料 压缩模量 抗剪强度
下载PDF
BIM技术在互联网数据中心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长流 寇巍巍 +1 位作者 叶帅华 顾大雍 《工程质量》 2019年第3期83-89,共7页
以中国移动甘肃公司互联网数据中心工程为背景,介绍了BIM技术在互联网数据中心中的综合应用。重点论述了其在室外综合管廊、综合支吊架系统、制冷机房、可视化运维管理等方面的BIM技术应用。工程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果,BI... 以中国移动甘肃公司互联网数据中心工程为背景,介绍了BIM技术在互联网数据中心中的综合应用。重点论述了其在室外综合管廊、综合支吊架系统、制冷机房、可视化运维管理等方面的BIM技术应用。工程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果,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一次成优,为项目运维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工程取得的经验对综合管线较多的数据中心及综合管廊建设等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数据中心 建筑信息模型 项目执行计划 综合管廊 综合支吊架系统
下载PDF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下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减震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丽丽 韩建平 +1 位作者 李大伟 马连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223,共12页
选择典型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分别对一安装有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tuned viscous mass damper,TVMD)、黏滞阻尼器(viscous damper, VD)和无阻尼器的6层3跨钢框架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进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得到3种结构不同损伤状... 选择典型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分别对一安装有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tuned viscous mass damper,TVMD)、黏滞阻尼器(viscous damper, VD)和无阻尼器的6层3跨钢框架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进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得到3种结构不同损伤状态的易损性曲线。易损性分析结果对比表明:随着惯容单元的引入,减震结构可靠性显著提升;相较于相同阻尼的VD,TVMD可以更有效地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结构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失效概率。随着质量比的增加,TVMD减震结构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失效概率减小,TVMD对结构性能状态的提升不会随非线性的增加而减小,且在结构经历弹性、弹塑性直至倒塌的整个过程中减震控制性能发挥稳定。进一步选取3组不同脉冲周期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对三种结构进行时程分析,讨论TVMD在不同脉冲周期近断层地震动下的减震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TVMD并不都会实现阻尼单元“阻尼增效”,阻尼器的性能发挥与地震动的特性有关。相较于VD,当T_1/T_p≥2时,TVMD可以更好地减少结构能量输入但其能量耗散效率低于VD,不能实现“阻尼增效”;当T_1/T_p <2时,TVMD可以减小结构残余位移,具有更优的减少能量输入和增大能量耗散效率的双重效应,体现了惯容的“阻尼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 黏滞阻尼器 地震易损性 滞回曲线 能量曲线
下载PDF
模块化建筑阵列多调谐质量阻尼系统的实现与减震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晴光 张释佺 +1 位作者 朱前坤 洪祺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2-272,共11页
基于建筑模块化和悬挂楼板减震的原理提出了悬挂楼板模块体系(modularized suspended floors system,MSFS)。利用楼板作为质量块,组成分布阵列式多调谐质量阻尼器(distributed array multiple tuned mass dampers,d-array-MTMDs)系统。... 基于建筑模块化和悬挂楼板减震的原理提出了悬挂楼板模块体系(modularized suspended floors system,MSFS)。利用楼板作为质量块,组成分布阵列式多调谐质量阻尼器(distributed array multiple tuned mass dampers,d-array-MTMDs)系统。通过输入32条远场和近场地震动记录进行时程分析,对平均调谐频率比η、调谐频带宽度系数β、调谐阻尼比ζ_(T)、TMD数量n以及主结构层数N,共5个参数展开研究。结果表明:d-array-MTMDs的减震效果优于普通MTMDs系统;ζ_(T)对系统减震性能影响较小,当η为0.7~1.0、β为2.0时,系统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当n大于某阈值时,系统的减震效果趋于稳定,阈值与η线性正相关,与ζ_(T)非线性负相关。随着模块建筑层数的增加,系统也能维持较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建筑 阵列多调谐质量阻尼器 悬挂结构 振动控制
下载PDF
配筋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建平 包有乾 许继祥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5,178,共9页
改善工程材料韧性和耐久性,提高框架梁柱节点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是提高框架结构抗震韧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代替普通混凝土应用到梁柱边节点,考虑轴压比和加密区体积配箍率的影响,设计6个配筋PVA... 改善工程材料韧性和耐久性,提高框架梁柱节点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是提高框架结构抗震韧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代替普通混凝土应用到梁柱边节点,考虑轴压比和加密区体积配箍率的影响,设计6个配筋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1个配筋单掺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和1个钢筋混凝土梁柱边节点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钢筋应变和梁端塑性铰区转角,探讨混杂纤维的加入对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钢筋混凝土节点和单掺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节点相比,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节点的承载力高、变形能力大、延性好、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显著提升。当试验轴压比从0.12增加到0.24,梁端塑性铰区产生一定的外移,塑性性能发挥更充分,同时试件的变形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增加。在加密区体积配箍率减小的情况下,试件仍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边节点 PVA-钢HyFRCC 轴压比 体积配箍率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降温效果及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建华 师利君 吴晓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105,共1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通风降温、支挡锚固和减胀减震功能的新型框架通风锚杆冻土边坡支护结构,并阐述其工作机理。基于传热学和自然对流理论,建立新型框架通风锚杆与土体换热的计算模型,对其降温效果进行了分析;基于Winkler理论,建立冻胀...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通风降温、支挡锚固和减胀减震功能的新型框架通风锚杆冻土边坡支护结构,并阐述其工作机理。基于传热学和自然对流理论,建立新型框架通风锚杆与土体换热的计算模型,对其降温效果进行了分析;基于Winkler理论,建立冻胀和融沉阶段新型框架通风锚杆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力学简化计算模型,分析冻胀和融化阶段新型框架通风锚杆受力性能。结合算例,采用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分析了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的热学和力学效应,并通过模型试验与理论计算对比,对所提出理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新型框架通风锚杆能够充分发挥冷季吸收冷量冻结土体、暖季屏蔽热量保护冻土的作用,并逐年抬升冻融交界面;②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结构支护效果良好,能够减弱土体冻胀作用,提高多年冻土边坡的稳定性;③所提出简化计算方法以期为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边坡 新型框架通风锚杆 自然对流 协同工作 融沉固结
原文传递
基于持时-条件谱双准则选取地震动的R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分析
20
作者 韩建平 王宁 黄小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5,共15页
采用持时-条件谱双准则选择地震动记录,以损伤指数为性能指标对结构进行地震损伤分析。首先,根据选择的性能目标,确定不同水准地震加速度反应谱S_(a)(T_(1),5%),通过概率地震危险解聚分析确定不同水准S_(a)(T_(1),5%)对应的设计震级和... 采用持时-条件谱双准则选择地震动记录,以损伤指数为性能指标对结构进行地震损伤分析。首先,根据选择的性能目标,确定不同水准地震加速度反应谱S_(a)(T_(1),5%),通过概率地震危险解聚分析确定不同水准S_(a)(T_(1),5%)对应的设计震级和设计震中距,结合地震动重要持时预测模型,通过调节持时预测模型标准差系数的范围,构建满足重要持时要求的待选地震动记录库。其次,建立地震动条件谱,从待选地震动记录库中选择地震动,并验证持时-条件谱双准则选择地震动记录方法的有效性。最后,以选择地震动为输入对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结合考虑构件重要性系数的变形-滞回耗能双参数损伤模型,以损伤指数为性能指标分析结构的地震损伤。研究表明,与仅利用条件谱作为目标谱选择地震动相比,基于持时-条件谱双准则的地震动选取方法对结构变形和滞回耗能响应的离散性均可控且效果良好;对结构进行地震损伤分析发现,滞回耗能引起损伤的占比随S_(a)(T_(1),5%)的增大明显增大,同时滞回耗能可使结构的损伤模式发生改变,在地震损伤分析中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选择 条件谱 地震动持时 地震易损性 损伤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