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技成果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睿君 《乡村科技》 2019年第20期32-33,共2页
时代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科技的不断创新,使人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够感觉到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捷。研发的科技成果不仅运用于人们的生活,而且在农业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如果将农业科技成果运用于天水市的农业生产,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 时代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科技的不断创新,使人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够感觉到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捷。研发的科技成果不仅运用于人们的生活,而且在农业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如果将农业科技成果运用于天水市的农业生产,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促进天水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将对天水市农业科技成果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培育工作 生产效率
下载PDF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深化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以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2
作者 郭恒 王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年第15期74-75,共2页
本文以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科研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市级 农业 科研体制改革 对策
下载PDF
2021年-2022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3
作者 张勃 贾秋珍 +6 位作者 黄瑾 孙振宇 曹世勤 金社林 骆惠生 李培玲 王万军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6,共9页
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对小麦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本研究通过对2021年和2022年甘肃省928份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贵22类群为当前的第一优势类群,出现频... 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对小麦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本研究通过对2021年和2022年甘肃省928份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贵22类群为当前的第一优势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52.11%和61.87%,Hybrid类群的出现频率分别为33.31%和37.18%,水源11类群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1.90%和0.69%,洛13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1.41%和0.23%,洛10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0.40%和0,中四类群出现频率0.40%和0;条中34号为第一优势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30.71%和43.65%,条中32号出现频率分别为20.20%和28.87%,条中33号的出现频率分别为5.86%和0.46%。优势类群主要由贵22类群、Hybrid类群及水源11类群组成,优势小种由条中34号和条中32号组成。甘肃小麦条锈菌对主要的抗性基因Yr3、Yr3b/4b、Yr6、Yr9、YrA和Yr27的感病率在77.98%~99.08%之间,对Yr26的感病率分别为50.51%和61.75%,对Yr5的感病率分别为31.52%和0.69%,对Yr10的感病率分别为66.06%和73.27%。条中34号代表的贵22类群为当前甘肃条锈菌的第一优势类群,中四类群降低明显,已经很难被监测到。小麦抗条锈育种应以兼抗条中34号和条中32号为主,尤其在甘肃冬小麦育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致病型 变异监测
下载PDF
甘肃天水市赤芍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4
作者 高大伟 高妍 李文静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8期80-81,共2页
甘肃种植赤芍有明显产地优势,天水市种植历史悠久。该文结合甘肃省天水市赤芍生产实际,总结了实生苗繁育、起苗移栽、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给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赤芍 栽培 病虫害防治 技术要点
下载PDF
天水市地膜西红柿、辣椒、大白菜千公斤产量养分吸收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裴建文 吕汰 +2 位作者 柴晓芹 赵国良 王娟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4-46,共3页
通过对天水市不同菜区两年三点(共6点次)高产地膜栽培大田西红柿、辣椒、大白菜取样化验分析,研究了天水市气候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蔬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养分量。结果表明:现栽培水平、气候、土壤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蔬菜,植株... 通过对天水市不同菜区两年三点(共6点次)高产地膜栽培大田西红柿、辣椒、大白菜取样化验分析,研究了天水市气候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蔬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养分量。结果表明:现栽培水平、气候、土壤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蔬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养分量西红柿为:N2.263kg、P2O5为0.569kg、K2O为3.231kg;辣椒为:N0.600%、P2O50.0932%、K2O0.786%;大白菜为:N2.022kg、P2O50.574kg、K2O1.732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辣椒 西红柿 养分吸收量 植株 地膜 蔬菜 天水市 生产 分量
下载PDF
天水市辣椒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程凤林 尹艳兰 +2 位作者 梁更生 逯建平 赵春燕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45-47,共3页
采用"3414"完全设计实验方案,在天水市进行了辣椒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对辣椒物候期影响不大,以施尿素57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2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的辣椒经济性状表现相对良好,折合产量最高,为... 采用"3414"完全设计实验方案,在天水市进行了辣椒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对辣椒物候期影响不大,以施尿素57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2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的辣椒经济性状表现相对良好,折合产量最高,为32 288.9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1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配方施肥 产量 天水市
下载PDF
天水市山区不同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裴国平 雷建明 +1 位作者 吴莉莉 郭岷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7期34-35,共2页
以甘杂1号为对照,对4个甘蓝型冬油新品种在天水中梁山区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甘杂1号的产量排第1位,102117的越冬率排第1位;新品种(系)102117和XN1303的综合性状也表现良好,越冬率分别达90%和85%,产量分别达3 006.67、2 986.67 kg/hm... 以甘杂1号为对照,对4个甘蓝型冬油新品种在天水中梁山区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甘杂1号的产量排第1位,102117的越冬率排第1位;新品种(系)102117和XN1303的综合性状也表现良好,越冬率分别达90%和85%,产量分别达3 006.67、2 986.67 kg/hm^2,可在天水及周边山区进行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甘蓝型 品种 区域试验 甘肃天水 山区
下载PDF
2014—2015年度甘肃省甘蓝型冬油菜区试天水山区点总结 被引量:4
8
作者 裴国平 雷建明 +1 位作者 张岩 张建学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49-51,共3页
以甘杂1号为对照,对4个甘蓝型冬油新品种在天水中梁山区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甘杂1号的产量和越冬率均排第1位。新品种陕油1201综合性状表现良好,越冬率84.2%,产量为3 880.0 kg/hm^2,可在天水及周边山区种植。
关键词 冬油菜 甘蓝型 区域试验 天水山区
下载PDF
天水市山旱地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何二良 颉炜清 +3 位作者 郭天顺 王鹏 李芳弟 吕汰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9期45-47,共3页
通过"3414"田间试验,建立了天水市山旱地马铃薯产量(Y)与N、P、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尿素445.9 kg/hm2、重过磷酸钙108.7 kg/hm2、硫酸钾554.4 kg/hm2,此条件下马铃薯产量为24 822 kg/hm2。
关键词 马铃薯 山旱地 配方施肥 天水市
下载PDF
甘肃天水羌活栽种技术要点解析
10
作者 高大伟 高妍 李文静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9期20-22,共3页
羌活是伞形科羌活属植物,根和根茎可以入药,药材有着祛风除湿、解表散寒及止痛等多种功效。鉴于国内外市场对羌活的需求巨大,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野生羌活种群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 解表散寒 祛风除湿 要点解析 甘肃天水 羌活 濒临灭绝 伞形科 根和根茎
下载PDF
2012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区试天水点结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哲良 雷建明 +3 位作者 张岩 卯旭辉 王亚宏 范提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7-9,共3页
2012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区试天水点结果表明,向日葵杂交种SC08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4 555.6 kg/hm2,较对照增产22.38%;SC09折合平均产量4 166.7 kg/hm2,较对照增产11.9%;SC06折合平均产量4 111.1 kg/hm2,较对照增产10.43%。上述3... 2012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区试天水点结果表明,向日葵杂交种SC08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4 555.6 kg/hm2,较对照增产22.38%;SC09折合平均产量4 166.7 kg/hm2,较对照增产11.9%;SC06折合平均产量4 111.1 kg/hm2,较对照增产10.43%。上述3个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好、抗病、产量高,适宜在天水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区域试验 食用向日葵 杂交种 天水
下载PDF
甘肃天水市大棚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瑜 张忠平 +1 位作者 逯文生 李文 《中国园艺文摘》 2014年第11期57-59,共3页
通过对天水市大棚蔬菜的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及设备建设,提高大棚蔬菜生产能力;强化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提高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水平;加强新品种的引育,加快大棚蔬菜品种更新换代;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蔬菜深... 通过对天水市大棚蔬菜的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及设备建设,提高大棚蔬菜生产能力;强化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提高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水平;加强新品种的引育,加快大棚蔬菜品种更新换代;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蔬菜深加工水平;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加大集约化育苗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山地大棚蔬菜,扩大大棚蔬菜栽培区域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蔬菜 生产现状 发展对策 天水市
下载PDF
2014年甘肃省油用向日葵区试天水点总结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哲良 雷建明 +3 位作者 卯旭辉 范提平 张建学 王亚宏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23-25,共3页
2014年甘肃省向日葵杂交种区试(油用型)试验结果表明,向日葵杂交种YB07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3 028.6 kg/hm2,较对照增产36.5%;YB08折合平均产量2 647.6 kg/hm2,较对照增产19.3%;YB03折合平均产量2 542.8 kg/hm2,较对照增产14.6%。上述3... 2014年甘肃省向日葵杂交种区试(油用型)试验结果表明,向日葵杂交种YB07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3 028.6 kg/hm2,较对照增产36.5%;YB08折合平均产量2 647.6 kg/hm2,较对照增产19.3%;YB03折合平均产量2 542.8 kg/hm2,较对照增产14.6%。上述3个新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好,抗病,抗旱性好,产量高,适宜在天水地区及周边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区试 油用型 甘肃省 天水点
下载PDF
天水市旱作农业区冬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娜 岳维云 +2 位作者 刘鸿燕 周喜旺 魏志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以冬小麦品种兰天19号为对照,在天水市中梁试验站进行了12个冬小麦品种(系)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系)"08106-3-3"、"08531-15-1"、"08117-3-2"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6 376.8 kg/hm^2、5 682.15 kg/hm^2... 以冬小麦品种兰天19号为对照,在天水市中梁试验站进行了12个冬小麦品种(系)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系)"08106-3-3"、"08531-15-1"、"08117-3-2"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6 376.8 kg/hm^2、5 682.15 kg/hm^2、5 662.20 kg/hm^2,较对照增产31.48%、17.16%、16.74%,居参试品种(系)的前三位。其中"08117-3-"2高感条锈病,但其产量高,可作为育种资源材料加以利用;"08106-3-3"、"08531-15-1"田间表现生长整齐,抗病抗逆性强,适宜于在天水旱作农业区推广种植。其他品种(系)有待于进一步改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比试验 旱作农业
下载PDF
抗锈冬小麦品种在甘肃陇南越夏区条锈病防控中的作用
15
作者 曹世勤 贾秋珍 +8 位作者 王万军 张文涛 白斌 李玲 张勃 孙振宇 黄瑾 张耀辉 骆惠生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2,246,共8页
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对40个甘肃陇南小麦生产品种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性评价,分析1974年-2020年以‘兰天’冬小麦为主的抗条锈病品种在陇南条锈菌越夏区种植后... 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对40个甘肃陇南小麦生产品种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性评价,分析1974年-2020年以‘兰天’冬小麦为主的抗条锈病品种在陇南条锈菌越夏区种植后主要流行小种变化情况,发现自1993年以来随着抗病品种(基因)布局的实施,主要流行小种出现间隔时间由不足2年延长到4.8年,最高出现频率由1980年的87.3%(CYR19)下降到2018年的38.5%(CYR34),抗锈冬小麦品种在陇南越夏区推广应用后对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控制效果明显。持续开展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应用,将会为持久控制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保障甘肃省及中国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锈病 陇南越夏区 抗病品种 防控效果
下载PDF
天水市地膜番茄高产高效施肥配比研究
16
作者 裴建文 吕汰 +3 位作者 柴晓芹 庞进平 赵国良 王娟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0-42,共3页
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天水市蔬菜主产区地膜番茄高产高效施肥配方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东南天水生态和地膜大田栽培条件下,N、P和N、P、K不同配施,对番茄产量和效益有显著影响,其经济最佳N、P、K施肥量分别为N ... 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天水市蔬菜主产区地膜番茄高产高效施肥配方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东南天水生态和地膜大田栽培条件下,N、P和N、P、K不同配施,对番茄产量和效益有显著影响,其经济最佳N、P、K施肥量分别为N 177.0Kg/hm2、P2O5 166.5kg/hm2和K2O 184.5kg/hm2,此时其单产可达113163.0 kg/hm2,施肥纯收益可达77597.13元/hm2,施肥成本为1616.97元/hm2,投产比为14∶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 番茄 配方施肥 增产增收
下载PDF
天水市大白菜高产高效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17
作者 吴莉莉 聂天花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5期112-114,共3页
通过N、P、K合理配施,可显著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效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水市藉河川道区地膜夏播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量为N 12.20 kg/亩、P2O55.95 kg/亩、K2O 7.47 kg/亩,产量可达9 504.84 kg/亩。
关键词 大白菜 施肥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步伐,建设天水市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18
作者 郭天顺 《农业机械》 2017年第9期72-74,共3页
本文回顾总结了天水市农机农艺融合情况,分析了天水市农机农艺融合工作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提升天水市农机农艺融合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机农艺 融合 对策建议
原文传递
甘肃省干旱灌区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变化 被引量:63
19
作者 牛秀群 李金花 +3 位作者 张俊莲 沈宝云 柴兆祥 王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6-243,共8页
为了深入了解根际土壤镰刀菌分布与马铃薯连作之间的关系,以"大西洋"品种为试材,采用根残体分离法,研究了轮作和连作茬口的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不同茬口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8个种的镰刀菌,玉米-马铃薯轮作... 为了深入了解根际土壤镰刀菌分布与马铃薯连作之间的关系,以"大西洋"品种为试材,采用根残体分离法,研究了轮作和连作茬口的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不同茬口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8个种的镰刀菌,玉米-马铃薯轮作茬口的优势种为再育镰孢,分离频率为23.34%;连作1~3年茬口的优势种均为茄病镰孢,分离频率分别为30.78%,37.70%和45.48%。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马铃薯根际土壤镰刀菌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不同菌种的数量变化趋势各异,尖孢镰孢、茄病镰孢呈上升趋势,黄色镰孢、再育镰孢呈下降趋势,木贼镰孢变化较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 马铃薯 连作
下载PDF
天水旱作农业区膜侧小麦不同施肥水平增产效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岳维云 宋建荣 +5 位作者 张耀辉 杨生茂 吕莉莉 王希恩 刘鸿燕 温宏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通过不同施肥条件对膜侧小麦水分利用、农艺性状、增产效应、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研究干旱地区膜侧小麦的施肥问题。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1.1~3.1kg(mm·hm^2),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的增产效应... 通过不同施肥条件对膜侧小麦水分利用、农艺性状、增产效应、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研究干旱地区膜侧小麦的施肥问题。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1.1~3.1kg(mm·hm^2),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的增产效应不同:低肥、中肥、高肥3种施肥水平分别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731.51kg/hm^2,1461.0kg/hm^2和1648.5kg/hm^2,增产率分别为25.5%、50.9%和57.4%;经济效益以中肥水平(折合施纯N118.1kg/hm^2,P2O5 94.5kg/hm^2和K2O 60.0kg/hm^2)最高,产值可达2045.4元/hm^2,产投比为2.7:1。因此,在低、中、高3个施肥水平中,中等施肥最为有效、合理,有利于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旱作区 膜侧小麦 施肥 增产 水分利用率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