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机械液压元件及节能液压系统的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41
1
作者 冀宏 左嘉韵 程源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分析了工程机械,尤其是挖掘机液压系统中典型的变量柱塞泵、多路阀及变量液压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工程机械关键液压元件及系统研发中的主要进展。结构简单化、高可靠性、节能、操作舒适是工程机械液压元件及其... 分析了工程机械,尤其是挖掘机液压系统中典型的变量柱塞泵、多路阀及变量液压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工程机械关键液压元件及系统研发中的主要进展。结构简单化、高可靠性、节能、操作舒适是工程机械液压元件及其系统发展的主旋律,增强变量泵中控制阀的抗污染能力是提高变量泵工作可靠性的关键,复杂阀体铸造问题将促使整体式多路阀向分离式结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节能液压系统 变量柱塞泵 多路阀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壳体的液压电机泵轻量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文璐 孙东宁 +2 位作者 冀宏 王金林 张继铭 《甘肃科学学报》 2015年第2期73-77,共5页
为了进一步减小液压电机泵样机的质量,通过采用轻质材料以及合理减小结构尺寸的方法对液压电机泵壳体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应用ANSYS软件对轻量化壳体的强度、刚度进行了分析,同时校核了钢铝连接中的螺栓强度。研究发现,液压电机泵壳体有... 为了进一步减小液压电机泵样机的质量,通过采用轻质材料以及合理减小结构尺寸的方法对液压电机泵壳体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应用ANSYS软件对轻量化壳体的强度、刚度进行了分析,同时校核了钢铝连接中的螺栓强度。研究发现,液压电机泵壳体有较大的改进空间,采用6061铝合金材料及结构尺寸优化后,壳体能够满足强度、刚度的要求,且质量减小了70.1%,可见液压电机泵基于壳体的轻量化设计具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电机泵 壳体 轻量化 铝合金 强度
下载PDF
一体化电动液压动力单元内气泡分布及气泡分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东宁 刘新强 +1 位作者 王金林 张继铭 《甘肃科学学报》 2015年第2期88-92,共5页
针对一体化电动液压动力单元内气泡流动现象进行气泡流动观测试验,利用Fluent中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其进行气液两相流三维数值计算。基于气泡流场解析结果和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提出了两种实现气泡快速分离的方案。研究发现:气... 针对一体化电动液压动力单元内气泡流动现象进行气泡流动观测试验,利用Fluent中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其进行气液两相流三维数值计算。基于气泡流场解析结果和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提出了两种实现气泡快速分离的方案。研究发现:气泡在液压电机泵壳体的外表面及上端吸油口腔体的内表面分布较多,气泡在主轴的外表面汇集。在油液流入油箱前,通过改变油液的流态形成旋转流或紊态流、延长流动路径,可以实现气泡从油液中快速分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电动液压动力单元 气泡流 分离方法 Fluent仿真
下载PDF
液压油箱中固体颗粒运动轨迹及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琼 冀宏 +1 位作者 张硕文 刘新强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7年第11期34-37,共4页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液压油箱内固-液两相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粒径颗粒在油箱中的运动轨迹,获得颗粒在油箱中的运动规律,提出了两种颗粒沉降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油箱中的某些循环区域会形成高湍流强度区域,粒径小的颗粒...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液压油箱内固-液两相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粒径颗粒在油箱中的运动轨迹,获得颗粒在油箱中的运动规律,提出了两种颗粒沉降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油箱中的某些循环区域会形成高湍流强度区域,粒径小的颗粒运动易受到湍流影响;粒径小的颗粒与流体之间有较好的跟随性;颗粒运动过程中受到湍流的影响随液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强;另外,对比分析不同结构油箱中颗粒的沉降特点,在油箱中设置隔板和扩散器能延长油液的流动路径、稳定液流进入油箱的状态、增加颗粒的停留时间,提高固体颗粒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油箱 固液两相流 欧拉-拉格朗日模型 颗粒运动轨迹
下载PDF
铸造缺陷对液压阀体强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苏玛亮 冀宏 +2 位作者 刘新强 李瑞锋 赵春玲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6年第5期13-17,共5页
采用ProCAST软件对液压阀体铸造的流动和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预测铸造过程中出现缩孔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建立含有缩孔缺陷的阀体几何模型,利用Workbench计算带有缩孔的阀体在不同压力下的强度并改进阀体结构。结果表明:缩孔出现在阀体... 采用ProCAST软件对液压阀体铸造的流动和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预测铸造过程中出现缩孔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建立含有缩孔缺陷的阀体几何模型,利用Workbench计算带有缩孔的阀体在不同压力下的强度并改进阀体结构。结果表明:缩孔出现在阀体沉割槽靠出油口侧的两棱边附近,即最后凝固的部位,最大孔隙率为91.8%;与理想阀体相比,缩孔使得阀体局部有效壁厚大为减小,削弱阀体强度,导致阀体最大应力增大且随压力变化的梯度增大;与改进前的阀体相比,改进后的阀体缩孔缺陷减少且孔隙率降低了2.9倍;改进后带有缩孔的阀体承载能力较改进前带有缩孔的阀体承载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阀 铸造缺陷 孔隙率 阀体强度 应力集中
下载PDF
柱塞孔径向位置误差对缸体倾覆力矩的影响
6
作者 王建森 黄伟 +2 位作者 李文宣 雷震宇 田世荣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4,共11页
以高速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由柱塞滑靴组件和柱塞孔内油液质量引起惯性力、中心弹簧力、柱塞底部油液压力和配流副油膜支撑力的缸体倾覆力矩模型,计算分析了在额定工况点柱塞孔径向分布位置随机误差和确定误差下缸体... 以高速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由柱塞滑靴组件和柱塞孔内油液质量引起惯性力、中心弹簧力、柱塞底部油液压力和配流副油膜支撑力的缸体倾覆力矩模型,计算分析了在额定工况点柱塞孔径向分布位置随机误差和确定误差下缸体附加倾覆力矩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在图纸允许径向分布位置误差±0.1 mm的情况下,与理想状况相比,随机误差为±0.1 mm时,惯性力引起的绕x轴最大力矩脉动为1.16%;支反力引起的绕x、y轴最大力矩脉动均为0.64%;确定误差为±0.1 mm时,惯性力引起的绕x、y轴附加倾覆力矩为恒值;支反力引起的绕x轴最大力矩脉动为0.05%,绕y轴最大力矩脉动为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缸体倾覆力矩 径向位置误差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滑阀流固耦合共轭传热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晓明 冀宏 +3 位作者 张硕文 刘新强 杨旭博 崔腾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0,共6页
液压滑阀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因黏性加热而出现阀芯热卡紧现象,基于流固耦合共轭传热方法,运用COMSOL软件对滑阀内的热-流-固多物理耦合场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高温主要集中在速度梯度较大的区域以及受高速油液冲刷的节流槽壁面,由此产... 液压滑阀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因黏性加热而出现阀芯热卡紧现象,基于流固耦合共轭传热方法,运用COMSOL软件对滑阀内的热-流-固多物理耦合场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高温主要集中在速度梯度较大的区域以及受高速油液冲刷的节流槽壁面,由此产生的阀芯节流槽区域径向不均匀环状凸起变形可能直接导致阀芯卡紧;阀芯最大径向热变形量可达1.31μm,位于节流槽矩形工作边处;黏温特性对滑阀内的黏性加热效应具有消极的影响,含气泡油液却与此相反,导热率与温度的线性关系对滑阀阀芯径向热变形也具有消极的影响;考虑以上因素并不改变滑阀内的温度场分布与热变形特征,而是使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阀 流固耦合 共轭传热 黏温特性 热变形
下载PDF
液压油箱内气泡流动观测及气泡分离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冀宏 孙东宁 +1 位作者 王金林 张继铭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0,173,共5页
针对液压油箱内气泡流动的现象,搭建气泡流动可视化试验系统,观察回油管出口附近气泡的流入和液压泵吸油管处气泡的吸入过程,获得气泡分布规律.利用Fluent中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液压油箱内流场进行气液两相流三维数值计算.基于气... 针对液压油箱内气泡流动的现象,搭建气泡流动可视化试验系统,观察回油管出口附近气泡的流入和液压泵吸油管处气泡的吸入过程,获得气泡分布规律.利用Fluent中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液压油箱内流场进行气液两相流三维数值计算.基于气泡流动可视化试验结果和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提出两种实现气泡快速分离的方案.研究表明:系统回油管中油液携带直径大小不同的气泡进入到油箱内,快速弥散于整个油箱油液中;较大气泡能够快速上浮、逸出液面,直径较小的气泡随液流被液压泵吸入;在油液流入油箱前,通过改变油液的流态,形成旋转流或紊态流,可以使气泡从油液中快速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油箱 气泡流动 分离方法 流动可视化试验 Fluent仿真
下载PDF
双级并联齿轮泵不同转速下流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魏列江 李芬芬 +3 位作者 项可 吕庆军 罗小梅 强彦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61,共7页
针对双级并联齿轮泵实际工作时两级转速不平衡问题,采用PumpLinx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转速比分别为1与1.17时的并联齿轮泵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转速和转速比对并联外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压力脉动及空化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转速... 针对双级并联齿轮泵实际工作时两级转速不平衡问题,采用PumpLinx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转速比分别为1与1.17时的并联齿轮泵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转速和转速比对并联外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压力脉动及空化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转速比影响齿轮泵内部最大压力、压力脉动幅值及空化区域分布,而转速才是影响体积流量及空化水平的内因。对实际工况下转速不平衡造成的问题进行了对比验证,为后续并联齿轮泵的优化设计及实际工况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并联齿轮泵 转速 数值模拟 PumpLinx
下载PDF
跨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以纺机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新强 王峥嵘 +3 位作者 闵为 王金林 曹文斌 张继铭 《大学教育》 2015年第6期138-140,共3页
交叉学科的发展要求学生进行跨专业选修课程学习。纺机液压与气压传动是纺织工程专业一门十分必要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其讲授的有关纺织机械的液压气压传动知识直接关系到纺织产品质量控制和制造成本以及纺织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培养交叉... 交叉学科的发展要求学生进行跨专业选修课程学习。纺机液压与气压传动是纺织工程专业一门十分必要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其讲授的有关纺织机械的液压气压传动知识直接关系到纺织产品质量控制和制造成本以及纺织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培养交叉综合型纺织工程人才的需要。跨专业选修课面临学生专业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低及兴趣不浓,适用教材参考资料少,实践环节欠缺,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专业选修课 液压与气压传动 纺织工程 教学 实践与体会
下载PDF
液压油箱内部隔板对气泡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晓霞 冀宏 +1 位作者 郑直 张继铭 《甘肃科学学报》 2016年第5期51-55,共5页
利用Fluent中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一种液压油箱内部流场进行气液两相流三维数值计算,验证了气泡在油液中上浮的时间随其直径的增大而缩短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有无隔板以及隔板位置不同时,油液中不同直径气泡的分离特点。结果表... 利用Fluent中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一种液压油箱内部流场进行气液两相流三维数值计算,验证了气泡在油液中上浮的时间随其直径的增大而缩短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有无隔板以及隔板位置不同时,油液中不同直径气泡的分离特点。结果表明:隔板对直径为0.3~1.0mm的气泡分离影响明显,通过隔板延长油液流动距离,有利于气泡的上浮分离;直径为1~2mm的气泡,本身上浮时间比较短,几乎完全可以从油液中分离,隔板对大气泡分离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油箱 上浮时间 隔板 气泡直径 气泡分离
下载PDF
基于径向热变形的滑阀滞卡数值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晓明 冀宏 +2 位作者 杨旭博 朱奕 崔腾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4,共8页
液压滑阀常常在使用过程中伴随着黏性加热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液压滑阀的控制特性。为了揭示滑阀的热失效故障,建立带有配合间隙的滑阀热特性模型,运用COMSOL软件内置的共轭传热与粒子追踪模块通过求解滑阀热特性模型,对液压滑阀内的流动... 液压滑阀常常在使用过程中伴随着黏性加热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液压滑阀的控制特性。为了揭示滑阀的热失效故障,建立带有配合间隙的滑阀热特性模型,运用COMSOL软件内置的共轭传热与粒子追踪模块通过求解滑阀热特性模型,对液压滑阀内的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数值解析。结果表明:高温主要出现在速度梯度较大的区域以及受高速油液冲击的节流槽壁面;由此导致滑阀配合边上产生不均匀径向热变形,固体颗粒物在发生变形的间隙更容易聚集,由此可知,滑阀配合边的径向热变形对颗粒物的污染卡紧有促进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为工程技术人员对液压滑阀卡紧现象提供可视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滑阀 配合间隙 共轭传热 热变形 颗粒轨迹
下载PDF
柱销式叶片泵配流副功率损失和最佳轴向间隙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少年 王辉 +2 位作者 林凯 刘阳阳 陈龙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8年第12期37-39,43,共4页
根据柱销式叶片泵配流副几何特征和运动特性,从油液泄漏和黏性摩擦两个方面分析,建立了柱销式叶片泵配流副功率损失计算模型。在泵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一定情况下,通过最小功率损失计算,得到配流副最佳油膜厚度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加工... 根据柱销式叶片泵配流副几何特征和运动特性,从油液泄漏和黏性摩擦两个方面分析,建立了柱销式叶片泵配流副功率损失计算模型。在泵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一定情况下,通过最小功率损失计算,得到配流副最佳油膜厚度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加工可操作性给出配流副最佳轴向间隙选择方法。分析了变工况下动力黏度、负载压力和转速对最佳油膜厚度的影响,发现低压时油液动力黏度对最佳油膜厚度分布影响最为明显。研究结论对柱销式叶片泵配流副轴向间隙尺寸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销式叶片泵 配流副功率损失 最佳油膜厚度 配流副轴向间隙
下载PDF
转速对海水泵内部空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万喆 张培珍 +1 位作者 刘耀卓 刘世琦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1年第5期16-20,共5页
海水泵在吸水过程中,泵内空化现象会直接影响海水泵吸水性能,使容积效率下降。该文针对海水泵内部空化现象,设计了单柱塞海水泵吸水过程可视化实验装置,通过高速摄像系统得到泵内空化流动的图像数据,讨论了在海水泵吸水过程泵内部流道... 海水泵在吸水过程中,泵内空化现象会直接影响海水泵吸水性能,使容积效率下降。该文针对海水泵内部空化现象,设计了单柱塞海水泵吸水过程可视化实验装置,通过高速摄像系统得到泵内空化流动的图像数据,讨论了在海水泵吸水过程泵内部流道的空化特征,研究了转速对海水泵内部空化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海水泵内空化流动速度加快,空化范围增大,气泡脱落周期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泵 空化 实验研究 转速
下载PDF
内嵌微小热电偶的液压阀口温度分布实验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乾鹏 冀宏 +2 位作者 赵晶 闵为 郑直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液压阀口节流升温不仅会造成能量损失,而且会引发热变形,造成滑阀滞卡,影响液压机械的稳定性甚至安全性。深入研究阀口温度分布是准确预测热变形的前提。本研究将微小热电偶嵌入简化的平面阀口,测量了阀口开度x在1~3 mm、入口压力p_(in)... 液压阀口节流升温不仅会造成能量损失,而且会引发热变形,造成滑阀滞卡,影响液压机械的稳定性甚至安全性。深入研究阀口温度分布是准确预测热变形的前提。本研究将微小热电偶嵌入简化的平面阀口,测量了阀口开度x在1~3 mm、入口压力p_(in)在0.5~3.0 MPa范围内、阀口节流过程中的壁面温度分布。实验表明:阀口节流升温速度随压差增大而增大,x=2 mm,p_(in)=3.0 MPa时,初始升温速度可达到0.79℃/min;节流作用下的阀口温度分布不均匀,阀口开度较小时温度梯度对压差较为敏感,x=1 mm、p_(in)=3.0 MPa时,阀口壁面的最大温差可达到7.86℃;阀口尖角部位通常会产生明显的局部高温,在3.0 MPa下升温110 min可达到72.9℃,但是在大开度或大压差情况下,阀口竖直壁面亦会产生局部高温。针对这一现象,结合ANSYS Fluent软件中的Fluid-solid-heat coupling模块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涡流和空化对阀口壁面的温度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阀口 节流升温 微小热电偶 温度分布 数值分析
下载PDF
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整体顶升平台的液压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建军 马岷成 +2 位作者 赵基宏 冀宏 魏列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69,82,共5页
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是以核心筒为主体进行的,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在核心筒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的动力系统为多个大功率、长行程液压缸组成的同步控制系统,通过对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的工况分析,设计一种能满足载荷和其... 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是以核心筒为主体进行的,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在核心筒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的动力系统为多个大功率、长行程液压缸组成的同步控制系统,通过对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的工况分析,设计一种能满足载荷和其他工况要求的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同步顶升液压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筒 液压同步系统 整体顶升平台 超高层建筑
下载PDF
V形节流阀口瞬态空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必霖 冀宏 郑直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9年第4期61-64,共4页
采用Fluent中修正后的RNG κ-ε湍流模型、壁面函数、Z-wart空化模型对滑阀V形节流口的空化特性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V形阀口产生空化的主要原因是:油液在快速流经阀口时受到了强烈的剪切作用,导致内部微小气泡被释放出来,V形节流槽... 采用Fluent中修正后的RNG κ-ε湍流模型、壁面函数、Z-wart空化模型对滑阀V形节流口的空化特性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V形阀口产生空化的主要原因是:油液在快速流经阀口时受到了强烈的剪切作用,导致内部微小气泡被释放出来,V形节流槽斜面逐渐生长起来的气泡在节流边脱落,这主要与边界层的分离现象有关。背压对气穴现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背压较高时空泡的脱落周期变短、空化范围明显减小,气穴位置移向靠近阀芯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阀 V形节流槽 空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高压海水泵配流阀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韦春辉 冀宏 +2 位作者 张培珍 刘世琦 朱奕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0年第3期10-13,共4页
针对超高压海水泵配流阀运动滞后所引起海水泵容积效率降低的问题。分析了导致配流阀滞后的主要原因,建立了数学模型,运用AEMSim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余隙容积的增大,配流阀开启滞后现象越明显。随着吸液阀阀芯质量增加,对... 针对超高压海水泵配流阀运动滞后所引起海水泵容积效率降低的问题。分析了导致配流阀滞后的主要原因,建立了数学模型,运用AEMSim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余隙容积的增大,配流阀开启滞后现象越明显。随着吸液阀阀芯质量增加,对阀芯开启滞后影响较小,关闭滞后影响较大。在设计超高压海水泵时,要尽量减小柱塞腔的余隙容积和减小配流阀阀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海水泵 配流阀 动态特性
下载PDF
基于Fluent滑动网格对非全周开口滑阀阀口空化现象的研究
19
作者 李森林 杨胜清 陈乾鹏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1年第1期28-34,共7页
该文主要研究了湍流方程黏度修正函数、流体湍动能、油液流动方向、阀口开启行为对于阀口空化现象的影响以及空化现象对于阀口输出质量流量的影响。该文以滑阀非全周阀口中的K型阀口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滑移网格模型、Zwart空化模型... 该文主要研究了湍流方程黏度修正函数、流体湍动能、油液流动方向、阀口开启行为对于阀口空化现象的影响以及空化现象对于阀口输出质量流量的影响。该文以滑阀非全周阀口中的K型阀口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滑移网格模型、Zwart空化模型和黏度修正函数、湍动能修正函数展开该文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湍流方程黏度项修正后,阀口近壁面处出现了速度更大、范围更广的回射流,进而改变空泡形状;考虑湍动能在空化现象的影响后,计算域内的空化量会增加;油液流动方向不仅会影响阀口空化的形态,空化发生的位置也会影响阀口输出的质量流量大小;当空化发生在节流槽内部时,空化气体会堵塞阀口降低阀口的有效过流面积,进而影响阀口的输出流量;阀口开度的变化会影响空化发生的位置数量以及强度;由于气液两相的密度差异,空化的不稳定性会影响阀口输出流量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修正函数 空化 非全周阀口 阀口流量
下载PDF
射流偏转板劈尖形变对其零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冀宏 张硕文 +2 位作者 刘新强 李瑞锋 李琼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49,共5页
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气穴模型对射流偏转板伺服阀的前置级三维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劈尖微小形变对伺服阀前置级射流气穴强弱、零位压力增益、零位流量增益和泄漏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劈尖为平顶时气相体积分数最高;随着偏转板位移... 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气穴模型对射流偏转板伺服阀的前置级三维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劈尖微小形变对伺服阀前置级射流气穴强弱、零位压力增益、零位流量增益和泄漏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劈尖为平顶时气相体积分数最高;随着偏转板位移的增大,前置级气相体积分数呈增大趋势;劈尖为平顶时前置级压差较大、零位压力增益比其他结构分别大21.5%和26.0%;劈尖为尖顶时前置级流量较大,零位流量增益比其他两种结构大19.1%和18.6%;劈尖为尖顶时前置级泄漏流量为7.51mL/s,泄漏流量最小;随着偏转板位移的增大,泄漏流量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偏转板伺服阀 劈尖形变 气穴模型 零位特性 仿真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