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府际协同的影响——以甘肃省为例
1
作者 高磊 乔明 黄慧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国家战略核心地位,全面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然而,府际协同、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等问题限制环保政策的有效执行。本研究深入探讨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问题上的实际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国家战略核心地位,全面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然而,府际协同、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等问题限制环保政策的有效执行。本研究深入探讨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问题上的实际作用,通过实证分析揭示督察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优化激励、强化问责的方式,从而改善政府和企业行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府际协同 信息不对称 激励机制
下载PDF
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评价及耦合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明艳 晋王强 +3 位作者 杨斌 赵晓冏 刘兴德 唐家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223,共11页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基本的物质条件,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数据依据。本文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构建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甘肃省2004—2019年的综合承载力及3个子系统承载...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基本的物质条件,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数据依据。本文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构建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甘肃省2004—2019年的综合承载力及3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个子系统内部耦合协调性进行测度与分析,引入障碍度模型得出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04—2019年,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由2004年的0.207增长到2019年的0.876,呈稳步上升态势,由不可承载阶段过渡为强承载阶段;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现逐年提高趋势,资源承载力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协调度由2004年的0.355增长至2019年的0.935,呈稳步提高趋势,2019年处于高度耦合、优质协调阶段,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间处于良性耦合状态;资源准则层是制约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污染物排放水平、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水平等是制约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表明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和系统内部协调性目前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在资源环境开发和保护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为此建议从加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建立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引进农业科学技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熵权法 耦合协调性 障碍因素 甘肃省
下载PDF
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晋王强 牛学乾 +1 位作者 温飞 马婷婷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1年第9期55-59,共5页
甘肃省承担着阻止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汇合和涵养长江、黄河、河西内陆河水源“三阻一涵养”的重要生态功能。加快建立健全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对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承担着阻止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汇合和涵养长江、黄河、河西内陆河水源“三阻一涵养”的重要生态功能。加快建立健全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对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甘肃祁连山地区、黄河上游地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祁连山专项督察整治整改为切入点,坚持着眼长远、启示未来,系统分析了甘肃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现状,剖析了地方立法重“环保”轻“生态”,稳定投入制度不健全、市场调节作用发挥不充分,行政监管能力不足、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科技创新活力不足、生态文化氛围不浓等方面的主要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从健全法治保障、稳定投入、行政监管、科技支撑、社会监督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旨在为建立健全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供管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长效机制 甘肃
下载PDF
甘肃省地下水环境监测进展、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4
作者 马宝强 王潇 +3 位作者 汤超 马建源 李莉 王彩彩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4年第4期30-33,共4页
地下水监测是精准、科学支撑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甘肃省高度重视地下水监测工作,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布局合理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通过系统梳理近年来甘肃省地下水环境监测取得的重要进展,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监... 地下水监测是精准、科学支撑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甘肃省高度重视地下水监测工作,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布局合理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通过系统梳理近年来甘肃省地下水环境监测取得的重要进展,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监测、监管需求,从加快建立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应用服务水平及制定实施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管理办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地下水环境监测水平凝练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监测 环境保护 甘肃省
下载PDF
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78
5
作者 任祁荣 于恩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44-2953,共10页
社会经济发展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耦合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构建甘肃省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甘肃省2007—2017年间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 社会经济发展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耦合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构建甘肃省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甘肃省2007—2017年间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及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甘肃省的自然环境质量指数在2007—2017年间呈先波动下降后逐步上升的变化趋势,而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系统的综合水平在2007—2017年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2007—2017年,甘肃省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状态从失调阶段逐步过渡到协调阶段,说明这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过程正从磨合阶段向着高水平有序状态稳固发展,10年间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有明显改善。面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动态讨论可以看出:(1)甘肃省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变化速率的剪刀差的演变过程经过了差异较大但无明显制约—社会经济对生态环境压力逐步加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支撑能力同步回升的演变过程;(2)2007—2014年,甘肃省处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速度小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受生态环境的限制和约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几乎为零,但其相互胁迫程度不断增加,到2015—2017年,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速度大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2015—2017年自然生态环境的增速高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优化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开始起效,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越来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 耦合协调度 甘肃省
下载PDF
关于甘肃省“十四五”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思路和重点任务的思考
6
作者 孟浩贤 马婷婷 +2 位作者 权浩渤 陈雪 白英 《甘肃科技》 2021年第16期8-11,共4页
"十四五"是生态环境保护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对于甘肃省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具有不同以往的特点与要求。文章通过梳理"十三五"期间全省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方面成效,在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以"十四五"期间... "十四五"是生态环境保护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对于甘肃省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具有不同以往的特点与要求。文章通过梳理"十三五"期间全省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方面成效,在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以"十四五"期间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研究提出甘肃省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思路,并结合当下开展的工作和短板,提出"十四五"期间需要实施的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十四五 保护规划 思路
下载PDF
甘肃省主要工业环境风险源分布特征及环境应急监测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宋俊密 吕康乐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117,共9页
通过区域环境风险指数评估方法分别对行政区域和受纳水体的企业规模、环境风险物质活动类型、环境风险物质类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白银、庆阳、张掖和酒泉市行政区域,以及黑河、黄河干流、泾河、嘉陵江和渭河流... 通过区域环境风险指数评估方法分别对行政区域和受纳水体的企业规模、环境风险物质活动类型、环境风险物质类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白银、庆阳、张掖和酒泉市行政区域,以及黑河、黄河干流、泾河、嘉陵江和渭河流域环境风险较高,应重点加强对相关行政区域和流域的风险管控和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甘肃省工业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活动类型以使用为主,应重点加强工业企业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治理和管控水平;环境风险物质类型以无机物和有机物为主,应重点加强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同时,结合目前甘肃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现状,提出了环境应急监测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源 工业企业 环境应急监测 环境风险物质
下载PDF
甘肃省“三线一单”多维度应用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啸宙 刘鹏 +2 位作者 赵莎莎 杨斌 吴明艳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6期54-58,共5页
“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通过编制“三线一单”,为战略和规划落地、项目审批提供硬约束,为其他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空间管控依据,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研究“三线... “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通过编制“三线一单”,为战略和规划落地、项目审批提供硬约束,为其他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空间管控依据,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研究“三线一单”的含义、发展历程、甘肃省“三线一单”编制成果以及全国“三线一单”成果应用路径,初步明确了“三线一单”服务甘肃省内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管理的主要方法,同时为推进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排污许可、执法检查、追责问责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和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 发展 规划 环评
下载PDF
环境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9
作者 魏永强 田鸿业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104-106,120,共4页
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毒性、高稳定性和高累积性的元素,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基于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概念、来源和危害,介绍了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技术以及管理与政策,分析了当... 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毒性、高稳定性和高累积性的元素,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基于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概念、来源和危害,介绍了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技术以及管理与政策,分析了当前环境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从土壤、水体、大气等不同介质角度探讨了环境重金属污染,综合考虑了重金属的来源、形态、迁移、转化、富集、生物有效性等多方面因素以及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估方法,为环境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重金属污染 危害 现状 监测与评估技术 管理与政策 展望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乳制品废水的特点、环境影响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10
作者 谢计平 乔明 +1 位作者 白英 宋礼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6期42-46,共5页
乳制品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产生量大且较难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分析了乳制品废水来源、成分、水质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乳制品废水处理方法,旨在为处理乳制品废水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乳制品 废水 处理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甘肃省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11
作者 李文杰 赵红霞 +2 位作者 乔明 王鹏云 姚海琦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11期164-166,共3页
本文阐明了近年来甘肃省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及建议,为提高清洁生产审核效率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清洁生产审核 评估 验收 减污降碳 全过程防控
下载PDF
甘肃省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
12
作者 陶华旸 王尚荣 窦飞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3期101-102,108,共3页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甘肃省生活垃圾处置及分类情况,分析了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为实现生活垃圾的科学分类,提高生活垃圾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处置 分类 源头减量 技术标准
下载PDF
甘肃省生态服务供需关系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赵晓冏 苏军德 +4 位作者 王建 晋王强 陈锷 张娟 项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926-4941,共16页
以甘肃省为例分析,采用分区域生态服务供需评价矩阵,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研究基础上,基于地理探测器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研究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指数的影响,揭示了供需格局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甘肃省中部和南部... 以甘肃省为例分析,采用分区域生态服务供需评价矩阵,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研究基础上,基于地理探测器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研究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指数的影响,揭示了供需格局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甘肃省中部和南部,生态系统供给与需求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错位,呈现出高供给-低需求和低供给-高需求的状态,供需服务高度不平衡区域主要集中在甘肃中部区域.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和供需指数之间权衡和协同关系并存,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强度和供需指数之间都为权衡关系.从地理探测结果看,年均降水量和植被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影响的解释力q值在50%以上,是导致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而人口数量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强度影响的解释力最高,q值超过40%,对供需指数的影响中,社会经济因子中的人口数量和自然因子中的降水量解释力最高,q值超过35%.影响因子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需求强度、供需指数)的影响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均为非线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甘肃省 聚类分析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晋王强 吴明艳 +1 位作者 妙旭华 董战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6-222,共7页
基于主题框架法构建了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甘肃省2004-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生态文明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引入障碍度模型得出甘肃省生... 基于主题框架法构建了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甘肃省2004-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生态文明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引入障碍度模型得出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障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9年间,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生态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生态治理建设水平均呈现逐年提升趋势,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发展水平滞后于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耦合度高、中级协调阶段,整体仍处于发展水平欠佳局面;工业固废管理水平、农药化肥使用水平、能耗效率等是制约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绩效评价 熵权法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亚群 周静 +3 位作者 丁杰萍 尚婷婷 张志杰 陈立军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2年第14期36-40,共5页
黄河流域(甘肃段)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担负着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任。本文以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工作为基础,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方面梳理分析了黄河流域(甘肃段... 黄河流域(甘肃段)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担负着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任。本文以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工作为基础,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方面梳理分析了黄河流域(甘肃段)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强化水资源管理,妥善处理江河湖库关系;深入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着力做好顶层设计,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甘肃段 生态环境问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
16
作者 尚婷婷 张亚群 张志杰 《甘肃科技》 2022年第1期75-77,128,共4页
基于甘肃省陇南市生态环境现状,从水资源、水环境、排放强度及水生态4个方面构建了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陇南市2016—2019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 基于甘肃省陇南市生态环境现状,从水资源、水环境、排放强度及水生态4个方面构建了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陇南市2016—2019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人均生活用水量、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污染物排放强度、水质净化功能指数和水源涵养功能指数是影响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建议从“减排”和“增容”两方面提高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 权重
下载PDF
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军 陶华旸 +1 位作者 李文杰 任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6-1114,共9页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之一,对全球碳循环、碳储存和气候调节有着重要作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息息相关。本文基于2000–2010年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监测资料,采用变化热点和变异系数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的空...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之一,对全球碳循环、碳储存和气候调节有着重要作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息息相关。本文基于2000–2010年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监测资料,采用变化热点和变异系数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甘肃省草地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较大,河西走廊草地植被覆盖度较低,甘南高原草地覆盖度较高,说明甘肃省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主要存在极重度和重度退化。研究结果表明,变化热点和变异系数可以用于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变化格局,为退化草地治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覆盖度 草地退化 变化热点分析 变异系数 空间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