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肝包虫病流行区基层医院肝包虫病外科治疗水平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1
作者 严俊 李汛 +5 位作者 周文策 张磊 孟文勃 白仲添 吴永娜 温稳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肝包虫病流行区基层医院肝包虫病外科治疗现状,为规范甘肃省肝包虫病诊断、治疗及随访,提高基层医院相关医技人员的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式对甘肃省肝包虫病流行区9所二级医院肝包虫病外科治疗相关情况... 目的了解甘肃省肝包虫病流行区基层医院肝包虫病外科治疗现状,为规范甘肃省肝包虫病诊断、治疗及随访,提高基层医院相关医技人员的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式对甘肃省肝包虫病流行区9所二级医院肝包虫病外科治疗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的9所医院肝包虫病外科治疗水平主要与对肝包虫病的重视程度和开展的手术例数有重要关系,医疗人员结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选择等是制约肝包虫病外科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结论甘肃省肝包虫病流行区基层医院肝包虫病治疗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及规范肝包虫病诊断、治疗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肝包虫病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液微生物群特征分析
2
作者 郗家慧 房广娟 +3 位作者 马瑞霞 周瑞丽 聂蓬 白仲添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n)患者的胃液微生物群组成,寻找可能与CAGn发生相关的胃液微生物群。方法选取2020—2021年到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非萎缩...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n)患者的胃液微生物群组成,寻找可能与CAGn发生相关的胃液微生物群。方法选取2020—2021年到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n)患者21例,CAGn患者27例。收集胃液标本,使用16S rRNA三代全长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两组患者的胃液微生物群组成。结果CAGn组的平均年龄高于CNAGn组[(52.33±12.20)岁vs.(40.67±7.95)岁,P=0.0004]。两组患者微生物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无明显差异,微生物群整体组成较为相似。组间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了CNAGn组显著富集的11个属和CAGn组显著富集的2个属。结论本研究筛选出CAGn患者的差异性非幽门螺杆菌微生物,这些差异微生物可能为CAGn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胃液微生物群 16S rRNA三代全长测序
下载PDF
肝纤维化治疗的新视角: 靶向巨噬细胞代谢 被引量:5
3
作者 许钧 金卫林 李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2-928,共7页
肝纤维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细胞外基质过度累积,导致纤维瘢痕形成的病理过程。目前,病因治疗(如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仍是肝纤维化的主要治疗策略。肝巨噬细胞作为肝纤维化的核心参与者,影响肝纤维化的进展与消退,被认为是肝纤维化治疗的... 肝纤维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细胞外基质过度累积,导致纤维瘢痕形成的病理过程。目前,病因治疗(如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仍是肝纤维化的主要治疗策略。肝巨噬细胞作为肝纤维化的核心参与者,影响肝纤维化的进展与消退,被认为是肝纤维化治疗的重要靶点。近年来,随着免疫代谢领域的进展,代谢重编程已成为决定巨噬细胞结局和推动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肝纤维化过程中巨噬细胞的作用及其代谢变化,并讨论靶向巨噬细胞代谢的抗纤维化潜力,为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巨噬细胞 治疗学
下载PDF
益生菌辅助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肠道菌群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安雯静 陈婷 +3 位作者 苏艳 王海平 张磊 李汛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7期39-49,共11页
目的通过整合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益生菌辅助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临床肝硬化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 目的通过整合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益生菌辅助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临床肝硬化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有关采用益生菌辅助治疗肝硬化的文献,检索时间建库至2022年9月30日。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评估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分析数据。结果最终纳入48篇文献研究,中文43篇,英文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内毒素:MD=-0.11,95%CI:[-0.13,-0.08];谷丙转氨酶:MD=-9.62,95%CI:[-13.11,-6.12];谷草转氨酶:MD=-9.74,95%CI:[-11.74,-7.75];总胆红素:MD=-6.68,95%CI:[-9.60,-3.75];白蛋白:MD=1.50,95%CI:[0.63,2.36];乳杆菌:MD=2.22,95%CI:[1.17,3.27];双歧杆菌:MD=2.67,95%CI:[1.89,3.46];肠球菌:MD=0.97,95%CI:[0.13,1.80];酵母样真菌:MD=-0.81,95%CI:[-1.35,-0.28]。结论益生菌治疗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减轻肠道屏障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肝硬化 肝功能 肠道菌群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茵陈蒿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程新红 王浩嘉 +2 位作者 王勇 雒扬 李汛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8期6-15,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使用茵陈蒿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发挥作用的关键成分以及分子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茵陈蒿汤有效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使用OMIN、DRUGBANK、Genecards和Disgen...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使用茵陈蒿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发挥作用的关键成分以及分子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茵陈蒿汤有效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使用OMIN、DRUGBANK、Genecards和DisgenNET数据库获得自身免疫性肝炎靶点。将获得的药物与疾病靶点标准化后,使用VENNY 2.1线上工具获取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茵陈蒿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将靶点的交集导入String,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借助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基因本体细胞成分、基因本体分子功能和基因本体生物过程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化学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茵陈蒿汤有效成分29个,其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核心靶点分别是:白细胞介素-6、P53蛋白、肿瘤坏死因子、蛋白激酶Bα亚型和白细胞介素-1β。结论茵陈蒿汤可能通过槲皮素、山柰酚等成分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P53蛋白、肿瘤坏死因子、蛋白激酶Bα亚型和白细胞介素-1β靶点,进而影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活性氧信号通路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多种相关信号通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茵陈蒿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自身免疫性肝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胆胰结合部疾病的内镜诊疗
6
作者 李汛 仲富鹏 岳平 《西部医学》 2024年第9期1256-1259,共4页
胆胰结合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决定了其在人体的重要作用,胆胰结合部解剖异常及功能紊乱都会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良性疾病及交界性疾病、恶性疾病。良性疾病如胆管下端狭窄、胆管结石、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自身免疫性胆道疾病等;... 胆胰结合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决定了其在人体的重要作用,胆胰结合部解剖异常及功能紊乱都会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良性疾病及交界性疾病、恶性疾病。良性疾病如胆管下端狭窄、胆管结石、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自身免疫性胆道疾病等;交界性疾病包括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等胰腺囊性肿瘤以及难以界定性质的疾病;恶性疾病主要包括胆道、十二指肠、胰腺来源的恶性肿瘤。随着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胆胰结合部神秘面纱逐渐或正在被人类揭开,人们对胆胰结合部的研究更加深入,胆胰结合部疾病的诊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Oddi括约肌功能保护、低度恶性肿瘤的内镜下治疗、功能保留的新术式等方面仍然有许多具有争议的问题等待解决,胆胰结合部仍然是外科医生值得去深入探索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胰结合部 内镜诊疗 外科手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胃癌根治生理性吻合术后发生胆囊结石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张保平 聂蓬 +8 位作者 马泽龙 张金铎 赵进玉 姜宁祖 张先卓 田亮 岳平 林延延 孟文勃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生理性吻合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胃癌根治术中采用生理性吻合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胃切除范围分为近端胃切除(PG)组和远端胃切除(DG)组;以术后胆囊结石形成为终点事件,截...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生理性吻合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胃癌根治术中采用生理性吻合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胃切除范围分为近端胃切除(PG)组和远端胃切除(DG)组;以术后胆囊结石形成为终点事件,截止随访日期为2022年12月;Kaplan-Meier法绘制累积事件发生率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PG组和DG组胆囊结石发生率差异;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两组基线资料后采用稳健估计法Cox回归分析胃癌根治生理性吻合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55例患者,DG组92例,PG组263例;随访期间共有91例(25.63%)患者术后发生胆囊结石;术后2年内共有77例患者发生胆囊结石,占全部胆囊结石患者的84.61%;术后2年PG组胆囊结石的发生率(25.48%)高于DG组(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构建DG和PG组的平衡队列后对236例患者进行了评估,DG组84例,PG组152例。Cox回归分析显示近端胃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及辅助化疗是采用生理性吻合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是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保护因素。结论胃癌根治生理性吻合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术后2年内较高;近端胃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及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术后应该密切随访,避免症状性胆囊结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手术 胃切除术 胆囊结石 倾向性评分匹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或24小时滴定治疗癌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侯小明 刘小军 +3 位作者 令晓玲 马守成 杨丽平 赵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3164-3167,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或24小时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2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滴定组60例和24小时滴定组60例。对两组...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或24小时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2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滴定组60例和24小时滴定组60例。对两组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与24小时滴定组比较,12小时滴定组的24小时镇痛缓解率明显提高;疼痛达稳态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滴定平均滴定剂量、镇痛起效时间及主要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滴定方案对中、重度癌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轻,是治疗癌痛的理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羟考酮缓释片 吗啡片 滴定治疗
下载PDF
自体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小军 侯小明 +5 位作者 张健 李春梅 杨天宁 王锦明 赵达 李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9-823,共5页
目的:评估自体DC-CIK细胞联合化疗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并接受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70例为联合组。另外选取同期临床情况相似,... 目的:评估自体DC-CIK细胞联合化疗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并接受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70例为联合组。另外选取同期临床情况相似,仅进行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7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评价其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37.8%和29.5%(P〉0.05),疾病控制率为80.0%和59.1%(P〈0.05),无进展生存期为7.0和5.0个月(HR 0.62,95%CI 0.41-0.92,P〈0.05),中位生存期为13.0个月和10.8个月(HR 0.68,95%CI 0.45-1.02,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化疗前后生活质量未见明显下降;未见DC-CIK细胞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自体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在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收益,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化学治疗
原文传递
甘肃省棘球蚴病定点医院棘球蚴病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徐丹 严俊 +5 位作者 闫欢 贺洪峰 梁天虎 赵俊贤 陈耀龙 李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1-468,共8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级棘球蚴病定点医院棘球蚴病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棘球蚴病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甘肃省级棘球蚴病定点医院2014年1月—2023年12月行外科手术的棘球蚴病患者资料,包括患者基本资料(住院年份、... 目的分析甘肃省级棘球蚴病定点医院棘球蚴病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棘球蚴病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甘肃省级棘球蚴病定点医院2014年1月—2023年12月行外科手术的棘球蚴病患者资料,包括患者基本资料(住院年份、性别、职业、年龄、医保类型、民族)、临床资料(入院途径、是否转科、住院时间、棘球蚴病类型、疾病转归、有无并发症、棘球蚴寄生部位、手术方式)和住院费用资料(住院总费用、手术费用、西药费用、耗材费用、诊断费用、其他费用)。采用SPSS 2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住院费用用中位数表示,单因素分析中非正态分布数据两组间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使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结果共收集540例棘球蚴病手术患者资料,其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504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36例;女性280例,男性260例。住院总费用合计2080.98万元,人均住院费用38528.41元,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3732.87元。棘球蚴病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从2014年的31276.59元上升至2023年的45902.34元。男、女住院费用中位数分别为35232.35、31891.16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3,P<0.05);≥61岁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最高,为35233.75元,不同年龄间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最高,为39843.04元,不同职业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乡族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最高,为65401.29元,不同民族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ICU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2720.04元,高于未转科患者的32526.89元(Z=-7.440,P<0.05);住院时间≥21 d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最高,为54433.71元,不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为43949.85元,高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33555.82元(Z=-3.317,P<0.05);转院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最高,为104536.50元,不同类型疾病转归患者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并发症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为46855.89元,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的32476.43元(Z=-6.060,P<0.05);肝脏棘球蚴病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2433.02元,低于多脏器棘球蚴病患者的43550.83元(Z=-4.933,P<0.05);行肝移植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最高,为170030.84元,不同手术方式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棘球蚴病手术患者住院费用主要影响因素为年份(t=5.937,P<0.01)、年龄(t=3.349,P<0.01)、职业(t=2.238,P<0.05)、是否转科(t=8.778,P<0.01)、住院时间(t=7.346,P<0.01)、棘球蚴病类型(t=6.049,P<0.01)、有无并发症(t=5.967,P<0.01)、棘球蚴寄生部位(t=3.767,P<0.01)。结论2014—2023年甘肃省级棘球蚴病定点医院棘球蚴病手术患者人均住院费用逐年上升,年份、年龄、职业、是否转科、住院时间、棘球蚴病类型、有无并发症、棘球蚴寄生部位等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甘肃省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镉染毒大鼠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11
作者 谢丹娜 张宏龙 +1 位作者 严俊 李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镉染毒大鼠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8组,分别是对照组、染镉(Ⅰ-Ⅴ)组、姜黄素组、镉+姜黄素组,按照不同干预方式连续灌胃90 d。期间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并记录体重。造模完成后处死大...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镉染毒大鼠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8组,分别是对照组、染镉(Ⅰ-Ⅴ)组、姜黄素组、镉+姜黄素组,按照不同干预方式连续灌胃90 d。期间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并记录体重。造模完成后处死大鼠,收集大鼠肝组织及血液,计算肝指数,并检测大鼠的肝功能、血脂及肝组织中氧化损伤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镉Ⅲ、Ⅳ、Ⅴ组大鼠肝指数增高;染镉Ⅳ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水平增加;染镉Ⅳ、Ⅴ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均明显增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ST/ALT)降低;染镉Ⅲ、Ⅳ、Ⅴ组大鼠肝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明显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染镉Ⅲ组相比,镉+姜黄素组大鼠的肝指数、血清ALT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及肝组织MDA含量呈下降趋势,SOD活力增加。结论姜黄素可发挥抗氧化及调节脂代谢作用,能对镉染毒大鼠的肝脏功能起到保护作用。该研究为姜黄素治疗镉导致的肝损伤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肝脏功能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艳君 李莹 +2 位作者 白仲添 吴永娜 严祥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技术对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xpand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中... 目的系统评价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技术对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xpand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UC-MSCs治疗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预定的标准纳入相关文献,获得评判的数据资料,同时对文献的研究方法学进行质量学评价,最后使用统计学软件Rev Man5.3进行资料的提取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共437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ALT、AST、TBIL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MSCs移植治疗肝硬化是有效的,但仍需要基础研究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肝硬化 系统评价 疗效评价
下载PDF
HACE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高增法 吴永娜 李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3期396-400,共5页
HACE1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通过介导细胞自噬、Rac1的泛素化等多种作用机制发挥重要的肿瘤抑制作用,而且还涉及到众多的生物学功能,在心脏保护、抗氧化应激和细胞学动力学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HACE1基因表达下调或突变在人... HACE1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通过介导细胞自噬、Rac1的泛素化等多种作用机制发挥重要的肿瘤抑制作用,而且还涉及到众多的生物学功能,在心脏保护、抗氧化应激和细胞学动力学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HACE1基因表达下调或突变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因此,HACE1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标,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E1 肿瘤抑制基因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如岭 吴永娜 +2 位作者 王黎明 李莹 严祥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7期1055-1058,共4页
过继性免疫细胞能调节并增加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克服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自然杀伤细胞(N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树突状细胞(DC)、T细胞受体修饰的T细胞(TCR-T)和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AR-T... 过继性免疫细胞能调节并增加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克服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自然杀伤细胞(N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树突状细胞(DC)、T细胞受体修饰的T细胞(TCR-T)和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AR-T)分别以不同的机制直接杀伤或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疗法 基因修饰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世芬 燕冰雪 +5 位作者 夏云霞 何方 赵成鹏 张涛 赵达 令晓玲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评价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多线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2016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2线及2线以上化疗失败晚期乳腺癌患者28例,给予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根据病情及既往用药情况选择化疗方案... 目的评价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多线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2016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2线及2线以上化疗失败晚期乳腺癌患者28例,给予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根据病情及既往用药情况选择化疗方案,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PF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8例患者近期疗效评价提示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例,疾病稳定为11例,疾病进展为9例;客观缓解率为28.6%(8/28),疾病控制率为67.9%(19/28)。4周期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评价,PFS为2.0~18个月,中位PFS为4.4个月。治疗主要的毒副反应是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溃疡、食欲不振、疲劳、腹泻和声音嘶哑等,大多数为1~2级,对症治疗后好转。4例(14.3%)出现3级以上口腔黏膜溃疡,8例(28.6%)出现3级以上高血压,2例(7.1%)出现声音嘶哑,均经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多线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临床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晚期乳腺癌 化疗 客观缓解率 无进展生存
下载PDF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术后辅助治疗 被引量:4
16
作者 龚天乐 岳平 +1 位作者 严俊 李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5-689,共5页
肝细胞癌(HCC)术后的高复发率不容忽视,有关HCC术后的辅助治疗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共识意见或指南推荐。现有研究表明微血管侵犯是HCC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之一,对于伴有微血管侵犯的HCC患者,术后适时的辅助治疗可能会推迟复发时间,使患者... 肝细胞癌(HCC)术后的高复发率不容忽视,有关HCC术后的辅助治疗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共识意见或指南推荐。现有研究表明微血管侵犯是HCC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之一,对于伴有微血管侵犯的HCC患者,术后适时的辅助治疗可能会推迟复发时间,使患者获益。现阶段通过辅助治疗预防HCC术后复发及延长生存期日益受到关注。就近年来HCC微血管侵犯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伴有微血管侵犯的HCC术后患者的辅助治疗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血管侵犯 肿瘤辅助疗法
下载PDF
CD44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永健 吴永娜 +1 位作者 张磊 李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5-1058,共4页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一直以来影响着人类健康,更有效的诊治策略可提升患者预后。近年来,肿瘤干细胞(CSCs)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是肿瘤复发、转移及放化疗抵抗的重要原因。CD44是一种可与多种配体结合的跨膜...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一直以来影响着人类健康,更有效的诊治策略可提升患者预后。近年来,肿瘤干细胞(CSCs)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是肿瘤复发、转移及放化疗抵抗的重要原因。CD44是一种可与多种配体结合的跨膜单链糖蛋白,已被证实是多种恶性肿瘤的CSCs标志物。经选择性剪切,CD44可产生标准型(CD44s)和变异型(CD44v)等多种亚型。CD44及其亚型可用于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被广泛研究。现就CD44及其亚型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及靶向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肿瘤干细胞 靶向治疗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世芬 令晓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1期75-81,共7页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较其他亚型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少、生存期短、预后差。近年飞速发展的免疫治疗有望延长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生存时间,但是多项临床研究提示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有效率低。新近研究显示抗血管生成药...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较其他亚型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少、生存期短、预后差。近年飞速发展的免疫治疗有望延长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生存时间,但是多项临床研究提示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有效率低。新近研究显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不仅可以使血管正常化,抑制肿瘤生长,还可以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与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PD-1/PD-L1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机制,回顾关于两药联用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汇总其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PD-1/PD-L1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药物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美坦新(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燕冰雪 黄世芬 +2 位作者 夏云霞 何方 令晓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447-2453,共7页
目的:评估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PubMed、Embase、Cochrane、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04月27日数据库中应用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用Review Manager 5.... 目的:评估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PubMed、Embase、Cochrane、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04月27日数据库中应用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共2 8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T-DM1的患者,无进展生存(PFS)(HR=0.70,95%CI:0.57~0.87,P<0.05)和总生存(OS)(HR=0.79,95%CI:0.71~0.87,P<0.05)较其他药物明显提高,但有效率(ORR)未见明显差异(RR=1.25,95%CI:0.94~1.6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T-DM1作为一线治疗对比单靶联合化疗,虽能改善患者的PFS和OS,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作为非一线治疗时,T-DM1可显著改善患者的PFS和OS,并达到统计学差异。安全性方面,T-DM1组≥3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小(RR=0.79,95%CI:0.73~0.85,P <0.05),但两组间的任何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RR=0.99,95%CI:0.98~1.01,P> 0.05),且接受T-DM1治疗的患者,恶心、ALT升高、AST升高、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可用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先前经过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美坦新 无进展生存 总反应率 ≥3级不良反应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分析SLC10A1在肝细胞癌的临床意义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婧 姜文凯 +3 位作者 周瑞丽 张海涛 马智慧 白仲添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1期63-70,共8页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10成员1(SLC10A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作用机制及免疫浸润特征。方法利用肿瘤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和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中的HCC数据信息,分析SLC10A1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之间的关系,Western...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10成员1(SLC10A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作用机制及免疫浸润特征。方法利用肿瘤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和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中的HCC数据信息,分析SLC10A1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之间的关系,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DESeq2”差异表达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TISIDB和TIMER数据库用于免疫浸润分析。结果SLC10A1在HCC中显著低表达,低表达SLC10A1的HCC患者总体生存期、疾病特异性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更短,临床预后不良。组成型雄烷受体通路、硫氨基酸代谢、过氧化物酶体脂质代谢和脂肪酸Ω氧化等胆汁酸代谢相关通路是SLC10A1参与HCC进展的潜在机制。SLC10A1表达与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型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SLC10A1在HCC中低表达,其表达降低致使HCC患者预后差、复发率高,胆汁酸代谢相关通路失调、免疫逃逸促进可能是SLC10A1参与HCC发生发展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载体家族10成员1 肝细胞癌 预后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